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501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docx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

必修二

第一单元人口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3.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德国和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4.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

①文化教育②社会保障体系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5.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

增长过快

计划生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为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1.5%)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1%即10‰为界)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相关。

5.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型。

从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6.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的迁移

1.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类型:

①国际人口迁移②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年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原因: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4.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之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80年代后,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流向:

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

吸引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经济水平高②就业机会多③医疗教育生活条件好④基础设施完备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②经济因素③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6.美国的人口迁移: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原因:

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因素)

●7.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

①缓解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②增加当地收入,促进当地发展

不利:

①劳动力和人才流失②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对迁入地,有利:

①带来丰富的劳动力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利:

①资源问题②环境问题③社会问题(就业、交通、住房)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化)的大小受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影响,其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资源是制约人口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

3.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

1.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2.城市功能区类型: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注:

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②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3.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原因:

①接近最大消费群体②交通便利

4.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

●布局:

①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②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③城区河流下游④靠近河流⑤远离城区(地价低)

●工业区纷纷向外搬迁的原因:

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5.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分为: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7.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离市中心远近。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收入、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行政、环境

9.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10.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该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局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11.高级住宅区布局的原因:

①环境优美②远离城区③交通便利

1.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3.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4.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通常是不固定的,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5.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少;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6.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可扩展至全国。

7.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

①资源②交通③地理位置

8.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等级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9.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10.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

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表现:

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②城市用地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④城市数量上升。

3.城市化水平是由城市人口比重来表示的。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初期阶段(30%以下):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迅速,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城市化的后期阶段(70%以上):

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趋势甚至停滞。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空洞化。

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市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②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2.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

面临的的问题

发达国家

趋于停滞

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

快速发展

过快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3.郊区城市化影响:

①劳动力过剩②环境质量下降

③住房紧张、交通拥挤④社会秩序混乱

4.城市人口减少问题解决对策: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5.发达国家大多数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或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6.城市化的影响:

对自然地理的影响:

①热岛现象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城市内涝④水循环⑤水质下降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交通拥挤②住房紧张③社会秩序混乱

●热岛现象原因:

人口集中,生活排放废热,工业排放废热。

7.城市化问题对策: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合理规划城市

③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④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上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中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①气候②地形③土壤④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②交通③劳动力④政策⑤科技

●气候因素包括:

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水热组合(雨热同期)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水文要素包括:

流量(气候)、水位的季节变化(气候)、流速(落差)、

含沙量(植被)、结冰期(温度)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例:

①气候(温室大棚)②地形(梯田)③水源(水资源的扩流域调配,喷灌滴管技术)④市场(扩大)⑤交通(更便捷)

4.农业地域类型

⑴混合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分布:

澳大利亚、中国珠江三角洲等地(基塘产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ⅰ.分布:

东南、西南沿海地区

ⅱ.区位条件,自然:

①气候适宜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

①市场广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政策支持

ⅲ.生产特点: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生产规模大③商品率高

ⅳ.优点: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充分利用农时③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

⑵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ⅰ.分布:

东亚、南亚、东南亚(亚洲季风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集中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ⅱ.区位条件:

自然: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④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

①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②劳动力丰富③饮食习惯④历史悠久

ⅲ.特点: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①水利工程量大②小农经营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机械化水平低⑤科技水平低⑥商品率低

ⅳ.合理化建议,问题:

①水旱灾害频繁②机械化科技水平低

③生产规模小④工业化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

对策:

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加大科技投入③扩大生产规模④保护耕地

⑶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ⅰ.分布: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中国东北地区

ⅱ.区位条件,自然:

①气候温和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丰富

社会经济:

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先进

ⅲ.生产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高④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

中部平原

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同上)

中国与美国区别

美国热量充足,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家庭经营为主。

⑷大牧场放牧业

ⅰ.分布:

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

ⅱ.生产特点:

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专业化程度高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

区位条件,自然:

①气候温和②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

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科技先进

⑸乳畜业

ⅰ.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主导因素为市场)

ⅱ.区位条件,自然: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

①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②饮食习惯

ⅲ.特点:

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水平高③集约化程度高

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1.工业的区位条件:

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水源、工业基础、科技、政策、个人情感

2.工业类型:

①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②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家具制造业)

③动力导向型工业(电解铝工业)

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服饰工业、电子装配工业)

⑤技术导向型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3.相关的污染工业:

4.工业之间的工业联系:

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5.工业集聚的优势(目的):

①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取得规模效益

6.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工序+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7.工业城市形成的条件:

①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②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

8.工业分散的优势(目的):

①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强地域之间的联系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①历史比较悠久②以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基础③传统工业为主

④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⑤原料和能源消耗大⑥运输量大⑦污染严重

2.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①煤铁等资源②市场③交通④水源

●3.传统工业区的问题:

①产品结构单一②环境问题③资源问题

●4.对策: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③改善环境④跨区域调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⑤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德国鲁尔区

ⅰ.区位条件:

①水源充足②煤炭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ⅱ.衰落的原因:

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②世界性钢材过剩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④产业结构单一⑤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ⅲ.对策: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③优化环境④跨区域调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⑤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辽中南工业区

ⅰ.区位条件:

①煤炭石油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

ⅱ.问题:

①产业结构单一②“三废”排放大,污染严重③资源枯竭,水资源严重短缺

④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ⅲ.对策: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改善环境④开源节流⑤加大科技投入

6.轻工业的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高度专业化④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⑤生产过程分散

7.工业小区的优势:

①有助于加强专业化②提高生产效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8.高科技工业区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9.高科技工业区一般条件:

①科技先进②环境优美③交通便利

10.硅谷(地中海气候)的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布局及其影响

1.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最灵活)

机动灵活

运量小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速度最慢最便宜)

运量大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最贵)

速度快

运量小运费高

管道运输

合二为一运量大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灵活性差

2.交通运输方式正在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3.港口形成的条件,自然:

①水域为港湾②水深满足条件③风浪小④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

①交通便利②依托城市③经济腹地广阔发达

4.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的基本要素,受到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5.交通线的意义:

①促进沿线资源开发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③加强地区间的联系④合理布局路网

⑤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边远地区)

6.高铁的意义:

①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发展②促进区域联系③合理布局路网④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7.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的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衰落会带动空间形态的变化。

8.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表现在聚落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9.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的影响: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10.交通运输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

很多商业网点(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应选择在市中心。

第六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

阶段

人地关系的思想

人地关系的结果

环境问题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平衡

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人地矛盾激化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关系趋于和谐

二、环境问题

1.过度索取: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表现为: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森林破坏、湿地破坏

●水土流失

1.分布:

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2.自然原因:

①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势陡③植被稀疏④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决定性因素):

①开矿、开垦、砍伐导致植被破坏②不合理耕作

3.解决对策: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合理耕作③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

4.针对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

5.水土流失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包括打坝淤地、平整土地等工程措施。

●土地荒漠化

1.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土壤发育差④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⑤大风日多

2.人为原因:

①人口数量的激增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过度樵采④过度放牧⑤过度开垦

3.解决对策:

①控制人口增长②合理利用水资源③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林牧区的能源问题④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土壤次生盐渍化(西北、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

2.人为原因:

不合理灌溉

●林地破坏

1.人为原因:

开矿、开垦、砍伐导致植被破坏

2.解决对策: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植树造林③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3.危害:

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

●湿地破坏

1.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

2.解决对策: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退耕还湿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后果:

①气候失调②水旱灾害频发③降解污染物能力下降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2.过度排放: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酸雨、雾霾、大气污染。

●酸雨

1.自然原因:

降水多

2.人为原因:

①化石燃料燃烧②汽车尾气排放

3.解决对策: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公交优先⑤低碳生活⑥扩大绿地面积

●雾霾

1.自然原因:

①风力小②逆温现象

2.人为原因:

①化石燃料燃烧②汽车尾气排放

3.解决对策: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④公交优先⑤低碳生活⑥扩大绿地面积

煤炭排放的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酸雨③大气污染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土地荒漠化④海洋污染⑤酸雨

4.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主要为环境污染。

5.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为生态破坏。

6.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少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原因: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卷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

①生态持续发展②经济持续发展③社会持续发展

理解:

①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排放,体现生态效益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体现经济效益

③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体现社会效益

4.生态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

5.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人口问题:

①人口数量多②低素质人口③老龄化问题

资源问题:

①人均资源不足②资源利用率低③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环境问题:

①生态破坏严峻②环境污染严峻

2.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

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意义: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输入减量化②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③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态农业

意义:

①资源充分利用②减少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④提高土壤肥力⑤促进农业发展⑥增加农民收入

5.实施可持续发展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策略考虑:

①生态可持续发展②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差异性(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可变性(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放性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的比较——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差异

北纬30°附近东南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东北地区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条件差异

水稻土为主水田较为分散

黑土旱地集中连片

矿产资源的条件差异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为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工业类型

商业贸易、轻工业发达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良好的水热条件,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水产业发达。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草原较广,发展畜牧业。

地理信息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2.遥感(R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

特征:

范围广,快速,投入少

3.全球定位系统(GP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应用:

定位、导航、高程测速

特点:

全能型、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应用:

查询、分析、评价、管理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变化。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荒漠化(半湿润地区)、次生盐渍化。

3.(P17,图2.2)形成原因: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自西向东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

●4.干旱气候区形成沙漠的原因:

①气候干旱②植被稀少③土壤发育差④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⑤大风日多(可见,干旱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削减风力、截留水分目的:

保护铁路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为华北地区(供需矛盾最突出)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雨林为例

1.森林的生态效益: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