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8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内能

分子热运动

1.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了;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

4.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

(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戴眼镜的小王打开豆浆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趣味链接】

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小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放有花粉的水滴,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每个花粉小颗粒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在变化,不会停下来.这些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而不能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拓宽延伸】

布朗运动实质反映了什么?

 

热和能

分子热运动

1.D

解析:

铁粉是肉眼可见的,是物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铁丝很难被拉断,只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故B选项错误.铁块很难被压缩,只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C选项错误.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故选B.

3.大引

解析: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焊接金属就是利用高温或者压力使金属的分子互相渗透来实现焊接的.

4.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

5.答:

只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

6..思维点睛:

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解析:

(1)布朗运动的主体并不是分子或原子,而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花粉小颗粒受到撞击而振动.

(2)通过布朗运动,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内能

1.在学习了内能的知识后,几位同学对于内能的知识提出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晓华: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

B.晓峰: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

C.晓玲: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晓平: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

2.温度、热量和内能三个物理量遇到了一起,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3.如图所示是模拟点火爆炸装置,当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盒盖将_________,同时听到“砰”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燃气的_________能减少,转化为_________的_________能.

4.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具体地说: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那么“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吗”?

严小明同学对这个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使水沸腾,他看到了水蒸气将木塞冲开,并冒“白气“,这充分说明了水蒸气_________,水蒸气内能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实验说明:

_________,从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位于芜湖市的“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锋利无比.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选填“弹性”、“硬度”或“延展性”),可锻打成剑.当年的“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颠,淬剑是指将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的内能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金属剑的内能.

6.某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们把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后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收集的数据如下: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在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变化的方式是_________.对上述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趣味链接】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

【拓宽延伸】

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内能

1.A

解析:

因为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说法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C说法错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说法错误.故选A.

2.C

解析:

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不正确.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

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不正确.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时,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体积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

3.飞出去内盒盖机械

解析:

当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酒精会燃烧,酒精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使盒盖飞出去.

4.对木塞做功减小降低内机械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正确

解析: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所以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验说明: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5.延展性减小热传递

解析:

(1)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金属剑和冷水之间存在温度差,两者之间发生热传递,金属剑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金属剑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6.增加热传递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

解析:

(1)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在升高,因此水的内能增加;

(2)水的温度升高是由太阳光照射引起的,因此是热传递导致了水的内能增加;(3)由数据可见,黑纸瓶水温升高的快,说明黑色比白色吸热本领强.

7.思维点睛:

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分子势能会发生变化.加热针筒里的气体,分子动能会发生变化.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会随着发生变化.

解析:

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会减小,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分子势能会发生变化.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温度会升高,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因此分子动能会发生变化.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的温度和体积都发生变化,因此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会随着发生变化.

 

比热容

1.2013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中华”号探测器并在月球着陆.如图所示为月球车在月球上的效果图.月球车有提供电力的太阳能帆板和宽大的“大脚”,在阳光的照射下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影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帆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探测器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脚”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探测器对火星表面的压强

D.火星上的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火星表面砂石的比热容大

2.如图所示,冷热空气的流动导致了夏季海岸微风的形成.关于海岸微风形成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天,在炎热的日光下,暖空气从陆地上升起,海洋上来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陆地的海陆风

B.夜间,暖空气从海洋上升起,陆地上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海洋的陆海风

C.形成陆海风和海陆风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形成陆海风和海陆风是由潮汐涌动方向决定的

3.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________的缘故.育秧时,为了防止秧苗冻坏,晚上往秧田里灌水,早上排水,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的性质.

4.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小刚在家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

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

(1)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___.

(2)小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