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自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自贡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四川省自贡市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
“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需要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
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
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摘编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对读书有许多研究,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B.在古代,知识的总量并不是很大,因此古人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
C.朱熹提倡读书要“涵泳”,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学以成人”并要“经世致用”。
D.古人不少读书法具有鲜明的儒学特色,这与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紧密相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为背景来论述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并论及了二者关系。
B.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以阐明读书要“求所以入”,要善于读书,不能读死书。
C.文章分别论述了陈善与王国维对于读书的相似的见解,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D.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注重理性分析,突出了“学以成人”与“经世致用”的辩证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时代对读书方法的选择会有不同,如今的网络时代需要有相应的读书方法。
B.传统中国特别提倡为“为己”成人和自我治理而读书,这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
C.古人反对把读书作为猎取功名的路径,因此像范进那样的人在古代其实是少数。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人读书大都希望能“经世致用”。
【答案】1.B2.B3.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在古代……因此古人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分析,使用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因此像范进那样的人在古代其实是少数”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分析可知,“因此像范进那样的人在古代其实是少数”推断错误,于文无据。
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未眠
[日]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
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
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
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
他又说:
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这是他临终的话。
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
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
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治的。
比如惟一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
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
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
不仅限于花。
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
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
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
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不仅限于花。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小形象,我吓了一跳。
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
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
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赏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
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幕的名茶碗。
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
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来。
那是一幅小画。
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
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入我的心,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
在日幕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
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
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
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
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
岚山总是美的。
自然总是美的。
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所以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开篇和结尾都写到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但叙述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富于变化。
B.作者认为凌晨四点盛放的海棠花“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后文雷诺阿、米开朗琪罗的话说法不同,但意思差不多。
C.“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作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画中的花更美,更能给人美的启迪。
D.文章叙事跌宕起伏,写发现花未眠是这样,用生活中看见小狗形象“我吓了一跳”来表现宗达的写实精神也是这样。
5.发现花未眠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和思考?
请简要概括。
【答案】4.C5.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艺术美和自然美是相通的,能够彼此融合。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项,“作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画中的花更美,更能给人美的启迪”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
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
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分析可知,欣赏画中花并不是因为它比真正的花更美,只是因为画中花是艺术品。
故选C。
点睛:
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发现花未眠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和思考”,需要立足文本内容,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通读文章第三、第五、第七段,不难发现,作者的思考与感悟有三点。
结合文本内容“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陶治的”“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不仅限于花”等分析概括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离开长安时,心境是很凄凉的。
他当时只认为这对于他的政治前途是一个打击,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从那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了,对于他的诗的发展却是一个大的思惠。
这时两京收复不久,物价腾贵,米一斗七千钱,长安市上的水酒每斗要三百青铜钱,大路上不是乞丐,便是饿殍。
在这民生凋敝、外族侵凌的时期,杜甫也只有在离开了皇帝的“天颜”时才能认识清楚,他后来写了一首《洗兵马》,把当前的政治情况说得很沉痛。
想到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僚,他说: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但是人民呢: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春旱不能下种)。
洪上健儿(围攻邺城的士兵)归莫懒,城南(长安城南)思妇愁多梦。
这首诗可能是759年春天在洛阳写成的,王安石选杜诗时,说它是杜诗中的“压卷”,我们现在看来,这首诗反映了杜甫两方面的积极精神,他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于胜利有绝对的信念;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他揭露了这个朝廷的种种缺陷。
除去《洗兵马》外,从这时起到年底他到了成都为止,他这一年内的作品十分之九都是五言诗,这些五言诗是《彭衙行》与《北征》的继续发展,是杜甫诗的艺术里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成就集中在一座高峰上:
是他从洛阳回到华州时在路上写的《三吏》和《三别》。
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甫诗中的杰作,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它们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
杜甫自己对于这一段的创作生活也是肯定的,他晚年在夔州说过,“忆在潼关诗兴多”。
这六首诗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这矛盾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
这六首诗与长安时代的《兵车行》不同了,他写《兵车行》时只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的危机。
杜甫离开洛阳,路过新安,听到一片乱嚷嚷的点兵的声音,可是新安的县份小,成丁没有了,只好征用十八岁的“中男”,他亲眼看见一群孩子被赶入军中,是这样凄惨: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孤单)。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但是杜甫一转念,想到抵御胡人是人民应有的职责,于是立即转换口气来安慰这些青年: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只屯驻洛阳),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工作不重);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指郭子仪)如父兄!
他在路上又看到一个老人,子孙都阵亡了,如今也被征去当兵,老妻卧在路旁啼哭,她知道他这一去不会再有回来的希望;还有新婚的少妇,晚间结婚,第二天早晨丈夫便被召去守河阳,她自己觉得嫁给征夫,不如委弃在路旁;还有从相州战败归来的士兵,回到家中,但见园庐被蒿藜埋没,当年同里的人们不是死了化为尘泥,便是东西分散,没有消息,当他背起锄头要去耕种久已荒芜的园畦时,县吏听说他回来了,又把他叫回去在本州服役。
这三个人,杜甫每人都为他们写了一首诗,用他们自己的口吻,诉说他们自身的痛苦,但是诉苦诉到极深切的时刻,一想到国家的灾难,便立即转变出振奋的声音。
总之,杜甫虽看见人民受了这么多统治者给予他们的灾害,但因为胡人的势力又膨胀了,为国家着想,他都按照个别的情况来鼓励他们、安慰他们。
只有《石壕吏》一诗是例外。
他晚间投宿在石壕村一个穷苦的人家,夜半有差吏敲门来捉人,这家的老翁跳墙逃走了,家里只剩下一个老太婆和一个下衣不完的儿媳带着一个吃奶的孙儿。
老太婆和差吏交涉许久,说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吏还不肯让步,坚持要人,最后没有法子,她只有牺牲自己,让差吏把她在当天夜里带走,送到河阳的军营里去。
杜甫亲身经历这段故事,他再也不能有什么话来鼓励、来安慰这一家人了。
这首诗只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感到的人民最深的痛苦;它一再被传诵,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杜甫有这样的成就,完全由于他接近了人民,这是他半年前在长安出入“禁掖”、侍奉皇帝时所想象不到的。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节)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开皇帝身边,对杜甫的个人前途也许是不利的,但使他能够深入民间,更清楚地看到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对他的诗歌创作又是有利的。
B.王安石把《洗兵马》看作杜诗的压卷之作,是因为他认为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胜利的绝对信念,也站在人民一边揭露了朝廷的种种弊端。
C.《三吏》《三别》延续了杜甫诗歌从《彭衙行》《北征》以来一直的诗歌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反对战争,而又有新的发展。
D.既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为苦难的人民疾呼,又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鼓与呼,《三别》等作品在矛盾中表现了杜甫思想的新进步。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离开长安时心境“很凄凉”,觉得政治前途受到了打击,表现了杜甫对于功名利禄的在意,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杜甫的时代局限性。
B.从洛阳到华州,《三吏》《三别》成就了杜诗创作的一座高峰,杜甫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感到满意,这正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谚语。
C.为垂垂老人、新婚少妇、无家的士兵三个普通人分别写一首诗,抒写他们的不幸经历和痛苦,表现了杜甫作为爱国诗人深沉的民生情怀。
D.而对石壕村一个贫苦人家的遭遇,杜甫只用客观的方式叙写,表明此时的诗人看过了太多的人民的苦难,已经变得麻木,已经无话可说。
8.文章说《三吏》和《三别》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座高峰,其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6.B7.B
8.
(1)这六首诗是杜甫诗中的杰作,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
(2)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3)它们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是因为他认为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胜利的绝对信念,也站在人民一边揭露了朝廷的种种弊端”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我们现在看来,这首诗反映了杜甫两方面的积极精神,他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于胜利有绝对的信念;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他揭露了这个朝廷的种种缺陷”分析可知,这是“我们看来”,不是“王安石认为”。
故选B。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杜甫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感到满意,这正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谚语”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杜甫自己对于这一段的创作生活也是肯定的,他晚年在夔州说过,‘忆在潼关诗兴多’”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肯定”。
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文章说《三吏》和《三别》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座高峰的原因,结合“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甫诗中的杰作,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它们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分析可知,《三吏》和《三别》是杜甫诗中的杰作,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结合“这六首诗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这矛盾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的冲突”分析可知,《三吏》和《三别》不只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结合“它一再被传诵,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杜甫有这样的成就,完全由于他接近了人民”分析可知,《三吏》和《三别》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最后是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