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712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docx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前八课

1、生物与非生物

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重点:

(1)能说出蜗牛的结构名称和功能

(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以及动物与植物的根本区别

难点:

对蜗牛的探究

一、引入:

小谜语: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我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答案:

蜗牛

PPT:

给出不同种类蜗牛的图片,引发学生进步探究的兴趣。

提问:

哪里能找到蜗牛呢?

(由学生回答)

总结:

蜗牛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喜欢群居并喜在夜间活动。

蜗牛的食物是植物的茎和叶,有时也吃枯枝落叶。

问:

知道了这些习性后,大家还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蜗牛的秘密呢?

生答:

师:

那就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蜗牛

二、新课

要观察蜗牛我们就要借助一样工具——放大镜。

1、放大镜的使用:

(1)结构:

一般有玻璃制成,中间厚、边缘薄

(2)成像: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3)使用:

将物体放在放大镜的前方,前后移动物体或移动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像。

2、观察蜗牛

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

如何观察口?

把玻璃板反

过来,足的位置,如何爬动)

【分小组进行,四个人一组,选出组

长,纪律,发言,记录人等,可灵活一点】

3、探究蜗牛的感觉

师:

我们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那针对蜗牛的结构,大家来猜想一下,蜗牛都具有哪些功能?

生:

有触觉、嗅觉、味觉等

师:

大家的猜想到底正确不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就让我们以“蜗牛有视觉吗”为例来探究一下。

探究过程:

A、提出问题:

蜗牛具有视觉吗?

B、建立猜测和假设:

蜗牛可能具有视觉。

C、制定计划:

蜗牛在灯光下爬行三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上面,使

它一半处于阴影中,观察蜗牛将怎样?

D、获得事实与证据:

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E、检验与评价:

得出结论蜗牛具有视觉

F、合作与交流:

各小组进行交流

思考:

为什么要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三分钟后,再遮光?

(使蜗牛能爬行自然些,减少先前的一些刺激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同样方法探究蜗牛的其他感觉,注意不要伤害到蜗牛,实验完后放回大自然。

得出结论:

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没有听觉。

三、生物与非生物

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

前面我们观察了蜗牛,用笔尖触碰它时,会有反映,但课桌不会,说明蜗牛是生物,而课桌是非生物。

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就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我们将生物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问:

那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

有什么目的吗?

生:

避免危险,寻找食物,寻找光亮处

等多种意义。

这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适应性。

师:

列举你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

你为什么会把这些这样分呢?

说出这样分的目的。

学生回答

师:

婴儿会生长吗?

汽车会生长吗?

猫吃东西吗?

鹅卵石吃东西吗?

生:

婴儿会生长,汽车不会。

猫吃东西,鹅卵石不吃。

师:

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举。

【生物的基本标准】:

有严整的生物结构结构

由细胞组成

能进行新陈代谢

要营养,要排泄

会生长发育

能生长、长大

有应激性

对刺激有反应

有生殖和繁殖的特征

能繁殖后代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后代种类一样,但总有差异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会变化,进化

 

判断:

弹钢琴的机器人和会慢慢“长大”的钟乳石是生物吗?

练习: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空气、蘑菇、花瓣

B.煤、小鸟、细菌

C.蘑菇、青霉菌、病毒

D.雪花、树木、化石

2.将下列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猫、燕子、机器人、大象、自行车、铁树、狗、电话、书本、荷花、日光灯、推土机、蜗牛、松树

3.你能把下列生物分成两类吗?

猫、燕子、大象、铁树、狗、荷花、蜗牛、松树

通过第三个练习,引出动物与植物

四、动物与植物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学生回答自己了解的动物与植物。

2、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1)获得营养的方式

植物:

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动物:

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

(2)运动的快慢

植物:

不能快速运动

动物:

能自由快速运动

(3)讨论其他动植物的区别:

对刺激反应的灵敏度

总结:

动物与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不同)

五、自主探究:

观察蚯蚓

在野外,你能找到一条蚯蚓吗?

找到后,试着进行一些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1)你在哪里找到的?

试简要描述一下蚯蚓的生活

环境。

(2)自主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和在玻璃板上运动时,哪种情况下的速度快?

简要写

出实验方案。

想一想,能分析其中原因吗?

(3)对于你找到的蚯蚓,你还能进行哪些探究实验?

试写出来,并和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1、蜗牛结构三、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壳:

螺旋状,起保护作用

触角:

两对,有触觉和嗅觉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眼:

长触角顶端,有视觉

口:

短触角下方

足:

运动器官,有足腺,分泌粘液

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2、生物与非生物

区别:

有严整的生物结构结构

能进行新陈代谢

会生长发育

有应激性

有生殖和繁殖的特征

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大树和小草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

亲历观察比较狗尾草与樟树的过程,用简图画出小草形态,会使用维恩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

2、难点:

通过观察的过程来发现大树与小草的异同点。

三.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株狗尾草,一条香樟枝,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

“你知道吗?

原来我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

”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

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

“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颗小草,后来怕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2.听完这个故事,哪么同学们说说做大树和做小草那一个更好更重要啊?

(学生反馈)

3.其实啊,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为大地增添了绿色,正因为它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此欣欣向荣、绿意盎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

(板书:

大树和小草)

(二)认识常见的小草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草呢?

(学生反馈)

(PPT展示常见的小草:

狗尾巴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你知道这叫什么草吗?

能说说这种草的主要特征吗?

2.小结:

各种各样的草展示自己的身姿,构成千姿百态的小草世界。

下面我们对狗尾巴草进行仔细的观察。

(三)活动一:

观察狗尾草。

1.老师手上有一根狗尾草,大家说说为什么叫它狗尾草?

(生反馈)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象狗尾巴,在全国都有分布,是一年生杂草。

所谓一年生是指在一年中春天发芽生长,秋天死亡,一年中只生长一次。

2.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观察它呢?

(学生可能汇报:

画图,写记录等)

3.用你自己想定的方法观察狗尾巴草,完成P8记录夹。

(分发材料)

(PPT:

温馨提示:

l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

l找出狗尾草的根、茎、叶、果实、种子。

l画出狗尾草的简图。

4.狗尾草有什么特征?

它包括哪几个部分?

(学生汇报,适当板书)

(四)活动二:

比较香樟与狗尾巴草。

1.同学们认真比较狗尾草与我们认识的香樟树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呢?

2.学生观察香樟树枝与狗尾巴草,并记录。

(PPT:

温馨提示:

看一看:

它们由哪些部分构成?

想一想:

它们生长都需要哪些条件?

比一比:

它们高矮、粗细、形状有何不同?

摸一摸:

它们叶片有什么区别?

(注意不要被叶片割到手!

折一折:

它们的茎哪个较硬那个较软?

3.学生汇报:

(边汇报边板书)

香樟树狗尾巴草

茎:

粗、硬、高大细、软、矮小

果实:

大、少小、多

叶:

椭圆形扁长

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板书:

木质茎,草质茎)

拥有木质茎的植物是木本植物(如……),拥有草质茎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如……)。

(板书:

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PPT:

出示一些植物图片,学生判断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

5.它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都有茎、果实、叶、种子,要土壤、阳光、水,都是有生命的)

(五)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与相同

1.根据香樟与狗尾草的不同与相同。

你能不能推出大树与小草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P9维恩图)

2.学生汇报,适当板书。

3.大树有什么特征?

小草有什么特征?

(整理板书,添加上圆,完成板书)

4.小结:

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的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六)思维拓展

找一找身边有哪些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五.板书设计:

大树和小草

香樟树狗尾巴草

茎:

粗、硬、高大细、软、矮小

果实:

大、少小、多

叶:

椭圆形扁长

木质茎————木本植物

草质茎————草本植物

 

3.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列举三种以上的经济作物2.列举玉米作为生产原料的实例

教学重点

围绕植物的用途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保护植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资料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

出示图片问问题,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都有哪些用途?

2.我们本地有哪些重要的植物?

(2)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调查当地植物的种类

1汇报:

指定小组展示制作的资料卡片

2分类:

引导学生比较调查的植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进行分类

3讲解:

经济作物有特定

的经济价值的植物。

4总结经济作物可分油料

作物、药用作物,可以食

用、药用、观赏作为工业原

料。

2.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原材

料。

1玉米的多种用途。

2汇报:

指定小组汇报结果

3总结:

播放其他植物可以用作多种产品原料的视频

(3)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很多植物有防病、治病的药用价值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讨论

1.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将资料制成卡片,填写植物名称,主要特征、分布和用途。

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记录植物的资料卡片,并粘贴在活动手

册上。

1.根据经济作物

的特点进行分

类。

1.阅读教材资

料,将阅读结果填

在活动手册中

2.制定小组汇

报,其他学生补

充评价

 

观看药用植物的课件,制成资料卡片与大家分享

可以出示多种经济作物,比如水果、蔬菜的图片或者实物

每张卡片填写一种植物,多张卡片编号排列

 

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

此我们要更加珍惜

植物资源。

 

我国是药用植物资

源最丰富的国家之

一,对药用植物的

发现、使用、栽培都

有悠久的历史。

板书设计

3.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1.蔬菜作物

2.纤维作物

3.油料作物

4.糖料作物

5.饮料作物

6.药用作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并分别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重点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难点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动物进行分类,动物中各个种类的特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如:

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

讨、探究、评价、建

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

播放视频:

动物世界

提问:

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

追提问:

除了这些动物以外,你还知

道哪些动物,动物

的种类如此繁多,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

研究动物呢?

(板书课题)

1.仔细观看视频,并找出都看到了哪些动物。

2.学生回答:

猎豹、狮子、羚羊、海蛇、斑马、水

牛、企鹅、海鸥、

海狮、鳄鱼等。

 

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初步认识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展示视频中看到的动物图片。

提问: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这些动物按照自己心中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教师评价,指出分类的科学性,引出科学家的分类方式。

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分类方式和分类结果。

学生回答:

生殖方式、食性、生存环境、运动方式等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分类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三、比较动物骨骼

 

展示课件:

比较马、鸽子、鱼三种动物,找出共同点。

展示:

三种动物的骨骼图和骨骼模型,找出骨骼的共同点。

体验:

摸一摸自己的脊椎骨,是否和这三种动物一样。

讲解脊柱由许多脊椎骨组成,增强了动物运动的灵活性。

引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

把地

球上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

椎动

物后,便于进一步研究动物吗?

如何进行下一步分类呢?

(过渡)

思考、回答:

有一条长长的骨骼(脊椎骨)

观察兔子、鸽子、鱼、人的骨骼。

 

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脊柱和脊椎骨,以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四、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8页,找一找科学家分类的重要标准是什么?

将动物分为了哪些类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游戏:

找朋友,仔细观察你手中拿到的动物图片,找一找有哪些动物是同一类动物,并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总结出这些动物的特点。

评价学生的回答,并提醒学生注意某

些动物的特殊性。

 

学生回答:

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

学生交流讨论,小组总结出动物的特征,并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这一类群。

通过PPT计时器控制学生趣味活动时间,引领学生给自己熟悉的动物进行归类。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另一方面构建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为初中生物分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总结

 

展示图片:

介绍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动物数量和昆虫的数量,强调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地球,也是其他动物生存的地球,因此要爱护环境,珍惜爱护每一种生命。

观看图片,仔细聆听

 

情感升华,从课本知识学习提升到保护环境和珍惜爱护动物的情感层面。

 

 

5.昆虫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

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划。

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

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

5.能用分析、比较、归的方法得出民共同特征的结论。

科学态度:

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

我们身边的昆虫是非常多的,它们形态各异,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

看,这些昆虫你都认识吗?

(出示蟋蟀、蝗虫、蜻蜓、青刺峨等图)

2.提问:

你认识哪些昆虫?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观察昆虫的形态。

(1)提出同题:

蝗虫、金龟子、蜻蜓和黄峰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征呢?

(2)掌握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

先观察它们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再分别观察毎个部分有哪些特征最后根据资料了解昆虫吃什么食物等其他特点。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另外不要直接触碰到昆虫标本,因为有些昆虫自身有刺或者有毒。

(3)观察记录:

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

教师巡回指导,适当给予帮助。

(4)分析比较:

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较蝗虫、金龟子、蜻蜓、黄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归纳总结: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2.调查当地常见的昆虫。

(1)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当地有哪些昆虫呢?

这些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整理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把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

(3)汇报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统计当地常見的昆虫约有多少种并分析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有哪些,有害的昆虫有哪些。

(4)归纳结论:

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明确任务。

引导: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和虫子吗?

(出示面包虫图片)它叫面包虫,它也是一种昆虫。

有的同学会产生疑问,它怎么没有昆虫的特征呢?

让我们通过饲养来观察它们的变化吧!

掌握方法:

讲解:

每组准备一只广口瓶,向其中加入麦麸,然后往瓶中放入5只面包虫。

瓶中麦麸基本吃完时,要筛除虫粪(可用细纱当筛子);以后每3-5大筛除次虫粪,同时投喂1次麦味,投入量以3-5天能被食尽为准。

提示:

不要伤害面包虫。

3.饲养观察。

饲养而包虫,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

4.汇报交流。

等待面包虫成虫之后,集体交流观察的结果。

 

教学反思:

 

6.仙人掌与莲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仙人掌和莲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征。

科学探究:

1.能根据植物生长的环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假设。

2.能通过实验观察仙人掌和莲散失水分的多少。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实验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

两个谜语

(1)四季常青绿,只是花开难。

摊开一只手,尖针已扎满。

(打一植物)

(2)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打一植物)

2.引导:

在自然界中,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里,莲生活在水中(出示沙漠里生长的仙人掌、池塘里生长的莲的图片),这是怎么回事呢?

3.提问:

仙人掌的哪些特点能帮助它适应沙漠生活?

莲有哪些特点能帮助它适应在水里生活?

(二)联系实际,猜想假设

假设:

仙人掌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沙漠里生活;莲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水里生活。

(三)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1.掌握实验方法。

(1)出示图片,讲解实验方法。

①选择两盆长势相似的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分别浇透水。

②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把袋口扎紧。

③将两盆植物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每隔3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2)思考:

实验时能不能用塑料袋将花盆一起套上?

(不可以,如果将花盆一起套上、花盆中土壤里的水分也要蒸发,对实验会造成干扰。

(3)温馨提示。

①仙人掌有很多刺.实验过程中要小心,防止被扎伤。

透明塑料袋应比盆栽植物略大一些。

③实验过程中,当看到两组塑料袋上小水滴多少的明显区别时,即可停止实验。

④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以免因过度蒸腾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2.学生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于册》第8页中。

(此环节可以安排在课前进行,教师也可以提前做实验并每间隔3小时进行拍照,用照片的形式将实验现象展示出来,以便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汇报:

说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讨论:

(1)仙人掌上套的塑料袋内的水滴比莲上套的塑料袋内的水滴少,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仙人掌蒸发的水会少一些?

莲蒸发的水会多一些呢?

(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五)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1.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地方?

2.评价:

表扬做得好的小组或个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植物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

科学探究:

1.能根据仙人掌和莲的形态写结构,分析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2.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

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

观看图片(出示仙人掌和莲的各部分结构图),大家找一找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这些部分。

(仙人掌的刺是它的叶子,莲的根状茎是藕。

2.提问:

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是怎样帮助它们适应沙漠或水中生活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二)联系实际,观察研究

讲解: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盆栽仙人掌、盆栽莲和藕,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吧!

2.出示:

观察方法。

①看外观:

颜色、形状、薄厚、大小等。

2手感:

软硬、粗糙程度等。

③看内部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

(可以用小刀把仙人掌的茎、莲的叶柄、藕分别进行横切和纵切,观察内部结构。

3.出示:

注意事项。

①仙人掌有很多刺,实验过程中要小心,防止被扎伤。

②使用小刀切开植物时,注意使用安全。

③用小刀切开仙人掌的茎时,可以选择茎的一小节,分別进行横切和纵切。

学生观察仙人掌和连的根、茎、叶的特点,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

(如果条件不允许,准备观察材料困难,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进行教学。

(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汇报:

说说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

(1)仙人掌的刺、肉质茎、发达的根系是怎样帮助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的;

(2)莲薄而大的叶子、叶柄和藕中的小孔是怎样帮助莲适应水生环境的。

3.总结: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

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仲

1.推想植物的生活环境

①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