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思考题11.docx
《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思考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思考题1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思考题11
《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填空题
答案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及在,都具有恢复的能力。
自然过程;生物参与下;原来状态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和、、、植保机械等产品。
生产过程;农药;兽药;农作物种子;水产苗种;种畜禽;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农用生产资料
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农产品的涵义是什么?
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什么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
指农作物(畜禽)最后一次施药时间(停止给药)距收获(许可屠宰或产品上市销售)的天数。
什么是赤潮?
海洋近岸海区,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使腰鞭毛藻类(如裸沟藻和夜光虫等)等大量繁殖、密集在一起,使海水呈粉红色或红褐色,称为赤潮
什么是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球的不同地域的化学条件存在着局域性差异,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或称为地方病。
什么是环境背景值?
在未受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的各干扰环境要素中化学组成、含量及能量分布的原始值。
什么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素?
指那些进入人体后能对人的内分泌系统产生恶性影响的毒物,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
什么是环境容量?
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平衡不受到危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能够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即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什么是环境自净能力?
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什么是逆温层?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在空气下沉、辐射冷却、空中热气流流向地面、近地层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出现逆温现象的一层气体,称为逆温层。
什么是农产品包装?
指农产品分等、分级、分类后,实施装箱,装盒、装袋、包裹等活动过程和结果,其中也包括对农产品的清洗、分割、冷冻等活动
什么是农业投入品?
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添加的物质,包括农药、兽药、农作物种子、水产苗种、种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植保机械等农用生产资料产品。
什么是农业转基因生物?
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
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
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什么是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什么是水产品产地环境?
影响水产品生存、生长、发育和水产品质量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水体等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水产品生产用水体及其水域周边土壤、大气和生物、微生物等。
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什么是土壤污染?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即造成土壤污染。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有关农产品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强制性技术规范指的是什么?
指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问答题
问答题
答案
根据我国国情,你认为我国目前应大力发展哪种安全农产品?
本题为发挥题,由学员自由发挥,但应给出充分的论据,支持其论点
真菌与农产品安全质量有何关系?
其特点是什么?
答: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真菌侵染农产品的几率很大,真菌产生的毒素对农产品安全质量威胁较大1)真菌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的可能性很高:
由于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繁多、毒素侵犯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以及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在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可产生毒素等特点,致使真菌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有效措施只能预期降低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2)真菌毒素对于农作物的污染是基于微量水平的:
即真菌毒素对于农作物的污染是低水平的。
3)真菌毒素的污染具有分布极不均匀性:
在一批农产品中,可能仅有少数几粒农作物污染,污染的水平可能非常高,而其他部分农作物完好无损。
简述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答: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简述水俣病的形成原因?
水俣市原来是一个水域湾的一个小渔村,由于化肥生产厂的聚集而发展成为氺俣市,化工生产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两种化学物质作催化剂,最后全部随废水排入临近的水俣湾内,并且大部分沉淀在湾底的泥里。
催化剂海底泥里能够通过甲基钴氨素的细菌作用变成毒性十分强烈的甲基汞。
甲基汞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几乎等于100%,其毒性几乎比金属汞大100倍,而且不易排泄掉。
甲基汞每年能以1%速率释放出来,对上层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虾贝类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居民长期食用此种含汞的海产品,自然就成为甲基汞的受害者。
一旦甲基汞进入人体就会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里,并侵入人的脑部,致使脑细胞受损。
简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阶段:
特点:
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989年,我国最早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
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
1990年,根据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茶叶贸易公司的申请,加拿大的国际有机认证检查员JoeSmillie先生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委托,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室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对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实施了有机认证检查。
此后,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
这是在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有中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中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
(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
1992年,中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
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起,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CGFDC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并参照IFOAM以及欧美日等有机食品标准和法规,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并开展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
1994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农村生态研究室改组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PA,简称OFDC),2003年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1999年3月,位于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在原OFDC茶叶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
(三)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最初由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
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精神,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国家认监委。
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监委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总共有8家。
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目前在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的还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
最早的是1995年进入中国的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该机构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
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CIA-JAPAN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
结合课程学习,你认为建立什么样的体系可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建立此体系应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做到什么?
答:
应建立农产品生产的可追溯体系,建立这个体系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3)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
结合实际,简述目前在果蔬采后保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问题是什么?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
是防腐保鲜剂应用量超标。
GB—2760已经规定了各种防腐保鲜剂在果蔬中的残留量,但是对市场人存在防腐保鲜剂含量超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1)使用了非标准化生产的保鲜剂,保鲜剂释放速度不稳定或保鲜剂稳定性差。
(2)超量应用防腐保鲜剂。
你认为对农产品有无必要进行包装标识?
请给出自己的理由。
(农产品包装标志的意义何在?
)
有必要。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是实施农产品追踪和溯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前提,是防止农产品在运输、销售、或购买时被污染和损害的关键措施,是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能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
也有利于消费者、购买者快速识别产品能名称,质量等级,数量、品牌以及生产者信息,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对监督抽查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应怎么办?
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检。
采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
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农产品真菌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1)真菌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的可能性很高
由于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繁多、毒素侵犯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以及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在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可产生毒素等特点,致使真菌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有效措施只能预期降低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2)真菌毒素对于农作物的污染是基于微量水平的,即真菌毒素对于农作物的污染是低水平的。
3)真菌毒素的污染具有分布极不均匀性
在一批农产品中,可能仅有少数几粒农作物污染,污染的水平可能非常高,而其他部分农作物完好无损。
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农产品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
抓好农产品产地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产品生产过程,首先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应做到
(1)依照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防止因违反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2)依照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
(3)对其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
如何进行绿色食品的申报?
绿色食品申报原则:
申报绿色食品强调自愿的原则,即指一切从事与绿色食品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人员,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检查机构或监督检验部门,均须出于自愿的目的,参加相应的工作。
申请程序
(1)申请人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食品办公室领取申请表格及有关资料。
(2)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并连同生产操作规程、企业标准、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及省级以上质量监测部门出具的当年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一并报所在省(区、市)绿色食品办公室。
(3)由各省(区、市)绿色食品办公室派专人赴申报企业及其原料产地调查,核实其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情况,写出正式报告。
(4)由各省(区、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确定省内一家较权威的环境监测单位(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委托其对申请企业进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5)以上材料一式两份,由各省(区、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初审后报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
(6)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通知申请材料合格的企业,接受指定的绿色食品监测中心对其产品进行质量、卫生检测,同时,企业须按《绿色食品标志标准设计手册》要求,将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包装方案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
(7)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申请企业及产品进行终审后,与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协议书》,然后向企业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并社会发布通告。
(8)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此期间,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须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的监测机构对其产品进行抽查,并履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协议》。
期满后若欲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须于期满前半年重新申请手续。
如何进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
有机食品的生产及加工
1)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
(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纪录档案;
(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2)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须符合以下要求
(1)生产基地在最近2—3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
(2)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
(3)生产单位需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
(4)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
(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受化学物质的污染;
(6)从常规种植向有机植转换需要两年以上的转换期,新开垦荒地例外;
(7)有机生产的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档案。
3)有机食品加工的基本要求
✧原料必需是来自已获有机颁证的产品或野生天然产品;
✧在认证产品生产中的配料、辅料、添加剂、加工助剂或发酵材料等不得使用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的生物体生产出来的产品;
✧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
✧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
✧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污染;
生产者在有机食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需有完善的质量审查体系和完整的加工、销售记录体系。
试述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农业生产环境上的原因。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上农民自身的非科学生产,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
2)观念因素:
责任感不强
3)技术上的原因
由于技术落后:
1农用生产资料部门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不出低害、低残留、安全、高效的农业投入品,或能够生产但成本较高;
2农业生产者生产技术落后,非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比如,药水配合比例不当、喷药当后未过危险期便采摘上市等;
3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落后,导致不安全农产品流入市场,包括国外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由于先进技术的引入,在产品投放市场之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在欧盟国家就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试述我国安全农产品的异同点
1)涵盖范围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主要是初级食用农产品,如粮,菜,果,肉,蛋,奶等;
绿色食品注册面涉及9大类食品;
有机产品范围包括所有以有机方式生产的产品.
2)起源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是由于近些年食品安全出现了严重问题,政府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采取的行政行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其发展;
绿色食品是市场需求的产物,由市场需求决定其发展速度;
有机农产品在国际上是由绝对环保主义者提出的
3)都是从安全性着眼,但角度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从食品的安全性着眼,同时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标准是农产品安全的基本标准,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是消费者最起码的人身权利
绿色食品从保护生态环境着眼,生产出安全的产品,其产品标准高于无公害标准,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可持续农业产品,既达到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达到一个平衡状态;A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国际有机的产品,但更加重视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
4)消费对象有一定的区别.
无公害农产品针对广大普通消费者,每个人每天消费的农产品都应达到无公害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满足的是大众消费
A级绿色食品是部分收人较高的消费者的一种理性选择;绿色食品主要供给少数高收入群体和部分出口
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面对的是特定消费群体,有着特定的需求和强烈的环保意识.;出口也是有机食品生产的目的之一。
5)开展方式存在差异.
无公害食品行动是我国政府的行政行为,其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绿色食品执行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属知识产权范畴,政府出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进行倡导;
国际上有机农业的发展是自下而上开始的,由部分农民和消费者的自发行为开展到一定规模,由政府制定法规进行规范
6)管理方式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采用标识制度;
绿色食品是商标管理
;国际上有机农业已经形成法规.
7)收费标准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认定认证本身包括材料审核、现场检查、专家评审、证书制作、媒体公告及抽查抽检等均不收费,仅在申请人委托相关质检机构进行环境检测和产品检验时由质检机构收取一定的检测费,在购买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标志时收取成本费;
绿色食品其认证、环境测评和产品质检、标志使用、公告等都要按一定标准收费,费用较高;
有机食品,国外认证机构一般要求有三年的辅导期,费用很高。
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病害防治的难点是什么?
如何针对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特点,进行病害预防?
目前使用的渔药大部分是从兽药、农药、化工产品移植来的,多属人兽(畜、禽、鱼)共用药物,适合水生动物特点的渔药不多。
由于部分养殖人员文化素质较低,较为广泛地存在药物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对药物的药理、配置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盲目使用;
预防
1)改善水环境,应用生态 系统观点,将生物、水、底质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水源不带病原生物,也不含有毒物质。
3)不串池,以防发病池池水将病原传播开。
彻底清塘。
4)放养密度不能过高。
因为密度过高、水质易变坏,使病原生物在鱼类个体之间的传播;
5)合理投饵、施肥。
肥源最好为发酵过的有机肥,慎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
夏季最好用无机肥,并掌握“及时、勤施”的原则;
6)严格管理制度。
要经常消除残渣剩饵,细心操作,并实行早、中、晚定时巡塘,认真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7)控制或者消灭病原生物,努力创造有于各种犹有益生物和饵料生物生存的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和发展,减少疾病的发生。
使用药物对鱼体、食场和水体进行消毒,投喂药饵等对防治病害的发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土壤污染则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
譬如:
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
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为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的可追溯体系,应对农产品生产需记录记载哪些事项?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3)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植物性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进行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原因是什么?
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其益处在于:
1)可以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化肥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而持续时间短,养分较单一;农家有机肥大多是完全肥料,但养分含量低、肥效慢而持续时间长。
因此,将化肥与农家肥混合施用可取长补短。
2)可以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效。
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养分会被土壤吸收或固定,从而降低了养分的有效性。
若与农家肥混施后,就可以减少化肥与土壤的接触面,从而减少被土壤固定的机会。
3)可以积蓄养分,减少养分流失,改善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条件。
化肥溶解度大,施用后对土壤造成较高的渗透压,影响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这就增加了养分流失的机会。
如与农家肥混施,则可以避免这一弊病。
4)可以调节土壤酸碱性,改良土壤结构。
农家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调节酸碱性,使土壤酸性不致增高。
5)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活力。
有机肥是微生物生活的原料,化肥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的无机营养。
两者混用就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进而促进有机肥的分解。
我国已经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为何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虽已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不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活动;《产品质量法》只适用于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不适用于未经加工、制作的农业初级产品。
为了全程监管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需要制定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依据本门课程的学习,你认为有机农业是否就是传统农业?
请陈述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