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500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docx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最新版

会通河的前世今生

大运河聊城段(即“会通河”),自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凿,至今已有730年的历史。

虽几经沉浮,但依然在中国漕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已亥,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南起须城(今东平)安山,中经东昌,北接临清的河道,以“开魏博之梁,通江淮之远”。

其长二百五十余里,中间建闸十二座,以资节蓄。

至六月辛亥工毕,用工二百五十一万七百四十八人,赐名“会通河”。

“1271年,元朝定都北京后,为缩短南粮北运的距离和解决水陆更替的繁重,决定将隋唐运河截弯取直,开凿会通河。

截弯取直后的运河,较之前绕道洛阳时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会通河开凿的原因由此而来。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会通河开始使用。

据史料记载,元代由其北调的南粮,就达到全国总税粮的六分之五。

“然当时河道初开,岸狭水浅,不任重载”,再加之元政府疏于管理和黄河溃决侵犯河道,到元代末年,会通河陷入淤塞难通的境地。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定都北京。

为营建宫室和输饷辽东,解决江淮粮米财货的海陆兼运之苦。

于永乐九年(1411年),命尚XX礼等“疏凿元人会通河故道”。

至十三年(1415年)完工,在疏凿河道的同时,另增建船闸至十七座。

清朝早中期是会通河漕运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当时的聊城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战守必资之处”的美誉,并成为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而临清和张秋也很繁华,其与苏杭齐名,被称为“上有苏杭,下有临张”。

会通河的命运,在清末发生转折。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

光绪元年(1875年),黄河决堤,将运河拦腰冲断,淤积“近百里,几近颓废”。

光绪十二年(1886年),黄河在郑州再度决口,山东黄水断流,后将临口淤积疏挑,空船始得由黄入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十三年(1907年),虽将南、北运河分段疏浚。

但北运河仅挑东昌至临清一段九十余里,东昌以南到黄河北岸百余里依然淤塞不通,无法恢复通航。

清政府最终只得放弃修复运河的计划,宣布各省漕粮全改折色,并陆续裁撤管理机构。

民国五年(1916年),当时的北洋政府,派全国水利局副总裁潘复,率领美国、荷兰及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对山东运河进行实地勘察,拟定出了治理规划。

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由于经费短缺,并未拨付治河经费,因此治理规划成了一纸空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山东省建设厅工程局对会通河进行疏浚,“令沿河阳谷、聊城、博平、堂邑、清平、临清等六县人民分担挑浚之任”。

各村按田地多少出工,计征调民工20多万人,历时3月余,至7月中旬,工程告竣,使会通河临清至阳谷陶城埠段一度可以行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山东省建设厅再次疏浚会通河,将周家店船闸由元代始建的单闸改为复式闸,并新开月河涵洞。

“南闸是在元代基础上改建的,北闸和月河涵洞是民国新建的。

整个运河线上,复闸和月河成组的水工设施只有周家店一处。

原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考古专家孙淮生,解释了周家店船闸的建造过程。

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他参加了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聊城市文物局和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发起的对周家店一带的调查发掘工作。

“将单闸改为复闸,可能与周家店靠近黄河,水流落差大有关。

1938年11月,日军侵占聊城,会通河因长期无人管理,又成废河。

建国后,政府于1951年重新治理会通河,至1952年11月底完工。

疏浚后的会通河,宽24米左右,保持水深1-2米,汛期可到3米。

因水源没有保障,平时水很浅,只有七级或周家店以北能通航。

1953年,全国发生洪涝灾害,会通河水位上涨得以通船。

“两家合伙儿用20袋麦子(1袋150斤),从河南买回一只船。

主要拉炭,由临清装船,到闸口北炭场卸货。

船上共三个人,两人拉纤,我负责掌舵。

当时我们周店就有船队,总共20来只船。

今年已有88岁高龄的苗景生,仍能记起他在会通河上“跑船”的日子。

从1953年至1958年,苗老在会通河上跑了六年船。

“1958年,挖南边的三干渠把这段运河截断了,我们就把船给卖了。

“当时的人都愿意上船,只要上了船,国家一个月会给每个人54斤白面和半斤油,拉一趟还给20多块钱的运费。

1958年6月,我从部队退伍后,就开始跑船了,主要负责拉纤。

我们那个船可以装1万多斤货物,归李海务公社管,当时公社有11只船。

现年81岁的李海务村村民张银堂,1958年曾在会通河上跑过船。

“我父亲也是船工,他从1953年跑到1958年。

大概到1958年10月的时候,河道被拓宽,水变少,河里就看不到船了。

自1958年断航,到上世纪90年代,会通河因废弃,或被改道,或被填平,有的河道甚至被附近居民盖上了房子。

“辛闸、七级上闸、陶城埠上闸、临清上闸,这4个被彻底破坏掉了,还有几个被压在了民房下。

”孙淮生对这些船闸的消失,感到惋惜。

1998年3月,为配合聊城城区段运河改造。

市文物部门专门组织人员对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500米内的文物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两万余字的调查报告《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文物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此次调查共在聊城境内发现古城镇5个、古街巷5个、古民居6个、古建筑35处、古树名木7株、古墓葬11处、古遗址16处、古桥梁、闸涵16座、古井5眼、古代碑刻造像千余块。

“骑着自行车,从临清到张秋,走了20多天。

在张秋一家农户的柴火堆下,发现了运河镇水牛。

山西会馆、陈家大院也是我们发现的。

当时的山西会馆,被黄河河务局占用着。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运河沿线文物的调查,后来很多文保单位的认定,都是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

作为《京杭运河(聊城段)沿线文物调查报告》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陈清义对当年的走访记忆尤新。

这次的调查走访,也为他此后从事运河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运河文物调查结束后,聊城便开始了对城区段运河的改造。

截至目前,共实施改造工程四期。

1999年8月,南起龙湾,北至闸口,全长1465米的一期工程改造完成。

2001年4月,南起闸口,北至王口桥,全长2242米的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到2011年,全长2100米的三期及南起兴华路北至双力路,全长1750米的四期工程也改造完毕。

“没改造之前,运河就是一条臭水沟,附近的居民都往河里倒垃圾。

改造之后,运河周围的生态环境确实改善了不少。

”孙淮生见证了会通河这些年的变化,“在城区段运河改造时,为了将码头保护下来,我在河上呆了好几个月。

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专家,联名致信大运河沿线各市市长,呼吁加快大运河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的工程,拉开了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序幕。

自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配合大运河申遗,文物部门陆续对土桥闸、七级码头、临清钞关等文保单位进行了考古发掘及修复工作。

其中,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作为一组水工设施遗址,荣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土桥闸

“土桥闸是山东运河段上,第一个进行考古发掘的古船闸。

当时它上面的部分塌了,但下面保存的非常好。

七级码头发掘时,出土了一块石碑,记载七级在北魏时有‘古渡口’。

这说明会通河开凿前,七级曾有一条古河。

元代开凿会通河,借用了这条古河道。

孙淮生参与了上述文保单位的考古发掘及修复工作,并对其结构和历史渊源进行了研究。

“我后来查了古代的河渠图,发现七级的这条古河很可能是黄河的一个小分支。

为节省人力和财力,元政府在开凿会通河时,借用古河道是很正常的。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聊城共有3段河道、6处遗产点,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名录。

“阳谷河道段(南起金堤闸至阿城闸北一公里)19公里,有荆门上、下闸和阿城上、下闸4处遗产点。

临清河道段8公里,包括北段元运河1.2公里(从邱屯枢纽至临清闸)、南段明运河1.8公里(自邱屯枢纽至临清板闸),并有运河钞关和鳌头矶2处遗产点。

原临清市博物馆副馆长马鲁奎,谈起聊城段运河如数家珍。

“1.2公里的元运河,是申遗专家们最感兴趣的。

会通河到后期基本都变了模样,有的被填平了,有的改道了,只有这1.2公里是原生态。

“永乐十五年(1417年),该段运河因中部收缩狭窄,经常翻船,明政府在它南面新挖了一段运河。

但此时的元运河作为月河还在使用,一直到弘治年间,河道上建了会通桥,不能过船就被废弃了。

”《临清胡同文化》的作者刘英顺,对元运河的废弃进行过考证。

“废弃后的元运河,成了一条城市排水沟。

我小时候,元运河里都是洗衣服的。

上世纪60、70年代,临清成立了渔业社,就在这段河道了养鱼。

到了中秋节或者过年,居民可以凭户口本或者购粮证去领鱼。

同元运河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临清钞关。

它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下设五处分关,直接督理关税。

“临清钞关有三个最,规模最大,面积有四万多平方米,占了临清两条街。

税收最多,占了全国钞关税收的三分之一。

行政级别最高,它由户部直接管辖。

”自2009年组织“临清胡同游”开始,临清钞关就成了刘英顺带领游客必去的地方之一。

运河申遗后,市文物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对临清钞关、陈家大院、山西会馆等古建筑进行了修复。

并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运河样板工程项目,该项目位于聊城市区南部,南起南环路,北至湖南路,全长3.3公里,总投资3.2亿,至今已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