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218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docx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11

寻找通向坦途的“金钥匙”

——高三学习方法讲座

陈京山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我们都知道猴子摘包谷的故事,这个典故讲的是一只猴子看见玉米就去掰玉米,走着走着又见了西瓜,于是扔了玉米去摘西瓜.又遇到了小兔丢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了,于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意思是指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手中的事物,没有掌握正确的寻食思想和方法,也不懂得珍惜.最终连本已得到的也失去了,事倍功半。

我们在学习上也一样,方法和思想都很重要。

最后几个月的紧张复习中,只要我们分秒必争,科学复习,寻找通向坦途的“金钥匙”,就一定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所以,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

“寻找通向坦途的金钥匙”,主要是向同学们介绍四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借鉴和启发。

 

第一讲学会读书

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纲为纲。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

所以学习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在沙滩上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应用到学习中的时候却常常出问题。

题目是做不完的,你刻苦努力学习三年做那点题目不可能保罗万象,高考命题组那帮专家学者研究高考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拼谁见的题目多吗?

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基础知识弄透彻。

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你课本都没有看明白,就急急忙忙的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

真正把知识理解了,再用做题来联系、巩固,自然事半功倍。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浙江有一年文科的数学单科第一名,147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

他说过他学习数学的经历。

他说他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

数学,每次考试都是90多分。

到了高二的暑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补起来。

因为数学在文科成绩中分量是很重的,你其它科目再好,也很难考上象人大这样的一流大学。

他怎么补的呢?

方法很简单。

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数学书全都拿出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包括每一个概念和定理是怎么来的,是如何证明的,每一个例题是怎么解答的,有几种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关上书后想一想,能证明定理和解答例题吗?

然后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也就是把课本后面的复习题练熟。

就这么简单,两个月,当然是非常辛苦的两个月。

高三开学后,他的数学成绩就能始终保持在班上前几名了。

高考出题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来命题,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来出。

高考的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很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为什么说得这么绝对呢?

你要研究出题人的心理,能参加高考命题是一项荣誉,而且可以利用这个资格赚钱的,比如出书、讲课等等,一旦出错了某道题,或者太偏太怪,大家在课本上没学过,立即就有很多学生、老师、考试专家出来批评指责,那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名利皆受损害。

所以高考命题是非常小心的,绕多少弯子它最后也要落脚到课本上来。

要看课本,怎么看?

很多人读了十来年书,仍然不知道课本怎么看。

以数学书为例,很多人拿起定理推论一通狂背,自以为把这些结论背下来就行了,而对于每个定理怎么证明的,每个推论如何推导的,一概不关心。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说两点:

一是“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放心运用”。

你把定理背下来,不知道它怎么来的,真正做题的时候用起来就不那么顺手。

而且一旦记忆出了点差错,记得不太清楚,那就麻烦大了,很可能因此一道十多分的大题就此白白丢掉了。

还是数学家华罗庚主张的好:

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

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

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

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第二个原因是定理的证明往往比例题要经典得多,体现了更优秀的思想。

因为例题大部分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自己编的,而定理的证明则是历代大师们殚精竭虑的结果。

我们认真研读理科如数学物理课本,至少要以获得四个层次的收获:

1.对定理公式更好的记忆和应用,这是最直接的;

2.获得优秀的思想(数学思想、物理思想、化学思想等等),对解题很有帮助;

3.锻炼思维素质,可以终身受益;

4、掌握主要基本题型的解题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读书法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尤其是课本,既不能跟着老师过一遍就了事,也不能没有重点的一遍一遍浏览,必须多读几遍,而每一遍都要分主次、有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透、读活。

最重要的读书方法分三步:

整体浏览→重点理解→综合记忆。

 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也要适合大脑的思维习惯,那么怎样读书才能适合大脑的思维习惯,并且才能高效的理解并记忆书本知识呢。

 那就是要用整体的观点与方法去读书,改正那种从头读到尾的习惯。

当我们看一本书时,首先应该先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然后再先目录,编排思路和主要的思想方法体系,从而对这本书的整个内容有个全局的观察,有个整体的认识。

其次就是根据整体浏览的情况,细心推敲主要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然后系统阅读和理解,再就是根据综合印象进行记忆了。

如果是比较复杂而丰富的内容,我们还应该把书大略地浏览一遍,从而对这本书有个整体理解,再一章章学习,这样每个内容在书中是什么地位,什么作用,什么位置就都了然于心,就一目了然,而不会迷失于茫茫书中,并且这样理解也是按层次的,纲举目张,井然有序,理解也就更深刻。

当然理解深刻了,并且以可以有层次去思考,有位置地去记忆,自然也就记忆深刻了,自然就记住了。

 而这个方法适合任何内容的学习,包括数学,也包括英语,甚至记忆英语单词。

我在一本书上见过“五遍读书法”,一个状元是这样介绍历史读书的:

“第一遍,可以象读小说一样看过来,以有一个全貌的认识。

第二遍,要有声的读出重要的年代、人物、史实细节以及一些简练的史实分析,自己可以动脑筋想一想:

为什么他那么做?

那个时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可以使用否定的逆向思维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能力:

如果不这样,历史会呈现何种面貌?

这样一问,等于自己总结出了史实的历史影响力,还可以从书中初步认识到必然性与偶然性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三、四遍,就应该做精读,最好边看边做笔记,最好能自己概括出一些名词解释、年代先后顺序、事件背景等等。

第五遍,应再连贯地仔细再看一遍,尤其要注意插图和地图内容,甚至要求做到可以不看注解,就能大致说出插图所描绘的内容;对于地图的记忆,要求做到能填写一些最关键的国家名称、军事集团和地理名词等。

对具体的章节和规律,也要用这个思路来理解和记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何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快速理解并记忆)?

附: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

那么,到底是“三遍”好呢,还是“五遍”好?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不论“三遍”也好,“五遍”也罢,关键不是遍数,而是其中体现的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阅读思想。

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书做出具体的调整。

每一个层次可能要反复好几次,一本比较难的书可能要浏览三、四遍以后才能获得对全书知识的整体认识。

而且并不是把这三个层次走一遍就算把书读好了,有可能这样“整体浏览-重点理解-综合记忆”的次序还要再来很多遍。

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这种回忆和梳理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二讲、整理

会整理是另一最重要的学习要决。

把书上的知识整理成体系。

只有成体系的东西才能真正记得牢。

整理知识体系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有利于解题。

打这么一个比喻:

题目的相关内容就象一池水,答案就好像水中的鱼。

如果我们头脑中的知识没有成体系,就好像用手在池中捉鱼,扑腾了半天,全身都湿透了也未必捉得住。

如果我们的知识成了体系,你就能从题目体现的知识点获得线索,通过上下左右的各种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想到,然后有条理的做答。

这就好比有了捕鱼的网,往水池里一扔,自然就把鱼抓起来了,毫不费力。

一位高考状元在总结他十几年前参加高考的某一道高考政治试题为例谈了自己的体会:

题: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

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

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养殖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这道12分的大题应该怎么做?

有人一看哲学启示,又有12分之多,赶紧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哲学启示都弄上去,答了足足12点。

老师一看,这学生不错,知识还挺丰富,字也不少,就给你1分吧。

你这道题就算完了。

如果你把知识体系记得牢,你就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两大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讲人和社会历史的关系,与本题联系不大,因为本题是讲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再想到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主要是讲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外因等,也与本题关系不大。

然后剩下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结构可以这样记: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加以利用的。

”如果你认认真真看过教材,就知道教材在讲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那一部分专门举了环境问题为例来说明,你再往下想这一节的知识点,就可以答题了。

如果你答得还不保险,还可以加进去物质决定意识的几个知识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这种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规律是客观的,人该按客观规律办事。

遵循规律的行为可以从自然界获益,违背规律的所为必将受到自然的处罚。

(3)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但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正确到错误的过程。

(4)在洞庭湖区,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自然规律,盲目违湖造田,破坏和生态环境,受到了规律惩罚;现在开始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再来看看标准答案:

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4分);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4分);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未分选要受到惩罚(4分)。

比较一下,如果你是评卷老师,你会给我的答案多少分?

后面两点的两个四分肯定是到手了吧,第一点可能有点差距,但也算到了点子上吧,给2分或3分,这样,道12分的大题,10分或11分都到手了。

这就是整理知识体系的好处。

关于整理,主要介绍四个方法:

1、目录法

在看完书之后,回过头来再把目录认真的分析一下。

为什么要看目录呢?

因为目录是全书的大纲,看目录是浏览全书内容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我们的中学课本中所讲的知识都是非常基础的,甚至说非常简单的,正因为它简单基础,所以它的编写都是非常规范,很有讲究的。

所以,看目录怎么编排,为什么这个知识点要放在第一章,为什么这个知识点要放在第一章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高中政治课先学经济学常识、再学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

为什么哲学常识中先学唯物论、再学辩证法、再学唯物史观?

为什么物理课先学光学、再学力学?

为什么化学先学无机化学、再学有机化学?

这些先后排列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边看一边想,把这些问题基本想通了,你对全书的知识体系的了解也就差不多了。

北京大学的郭慧敏提出了“标题记忆法”:

“对于一个文科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将一本又一本的政治、历史汇成体系装入脑袋里了。

在背书的时候,我不急着看或者是背重点和正文,我喜欢先看看这一课的题目以及课下的几个小标题,弄明白这课要讲什么,思路是什么,然后再开始正式的背诵。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通过记容量相对较小的纲而将课本上的知识系统的记住;

二是通过标题和目录的归纳、总结,可以了解课本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是增强信心。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记得越少越容易记,记住了一个纲,心中就有了底,就有了信心。

把“看目录”的思想加以扩展,不仅要看书前的目录,你把书打开,每一章下面还有节,每一节下面还有小节,有的小节下面还有黑体字。

你再把这些东西浏览一遍,想想其中的联系。

不仅是看完全书之后再来做这项工作,你每看完一章、甚至看完一节,都应该把书合上,回想一下本章或本节讲了哪几个知识点,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内在联系是怎么样的。

如此反反复复,必然能够在看完书之后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把知识掌握记忆得十分牢靠。

2、“体系题”法

我们平时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其中有这样一些题,它们看起来是一道很普通的问答题、分析题、解答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解题思路或参考答案实际上是在帮你拉知识体系。

比如这样一道题:

“试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

它看起来是一道普通的问答题,实际上它的答案在帮你纵向的拉一个体系: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开始——秦统一中国是中央集权的正式确立——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完善——隋唐是中央集权发展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则是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是走向极端并开始没落。

就这样,本题的答案把我们从战国商鞅变法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整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发展线索给你说清楚了。

对于这样一道题,你就不能说做了完事,还应该真正把它参考答案中的线索提炼出来,把这条线索弄清楚,甚至说把答案背下来。

因为这种纵向的线索在目录中无法体现出来,自己看历史书,根据“唐宋元明清”这么一溜看下来,也理不出线索来,所以要借助“体系题”把它弄清楚。

这样的题还有很多,比如“试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试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征”等等。

这样的题不仅文科有,理科也有,理科的“体系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主要是那些跨知识点的综合性解答题。

它可以从光学一直考电学,也可以把牛顿力学三定律串起来考。

通过做这样的题目,你不仅可以掌握某几个孤立的知识点,还可以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所以对这样的题目,不仅要做,还要真正把它弄透弄熟,分析它所考察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

要把它保存起来或者摘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对于那些特别重要或者解题思路特别巧妙的试题,甚至可以把参考答案背下来。

3、自己整理

对于那些目录中不能完全体现,也没有碰到体系题的知识,就只能自己动手整理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目录中反应的东西非常有限、非常笼统,要真正系统梳理全书体系,就要以目录为框架,自己用笔记本把每章、每节的体系列出来。

4、整理卷子——你最重要的资源

⑴将所有试卷整理成卷宗。

第一步,将所有试卷分科一张一张地整理好,缺的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复印,尽量补齐;第二步,将试卷适当“修饰”,如买个文件夹或自己动手做个活页封皮;第三步,为每一个“卷宗”做一个目录,内容包括顺序号、试卷名称、日期和成绩等。

是不是每一份试卷都要收录“卷宗“?

原则上讲是,但也要分情况。

至少各类考试题、模拟题要收录。

特别是学校组织的考试,且统计分析讲评过的试卷要认真收录。

⑵经常翻看、重做并加注符号。

试卷要经常翻看、思考和总结,有的还要再尝试重新独立练习,加深理解,并在上面加注有助自己理解的符号。

特别是文科的客观题如语文,同学们即使做对了,也不一定真正掌握,因为有不少题目都是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的,有时两个选择支进行对比确认,感觉哪个可能性大一点就选择哪一个,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考知识点。

这就需要同学们标记上老师所讲的正确答案,不断地翻看,反复地记忆才能掌握。

老师发的试卷都会反复涵盖各知识点,整理和利用好试卷,注意标注和反复复习加深印象,掌握基础并不难。

这位同学说的符号,不少同学都用过,有的错题用红笔,好题用绿笔等,凭自己的兴趣确定符号。

⑶将试卷与笔记本、教材和资料联系起来。

从北京一个普通高中考入北京大学的冯平平对此深有体会:

第一步,将试卷按教材顺序整理好,编上顺序号;第二步,在试卷的开头处,写上“导言”,主要内容就是说明此试卷考什么,与考试有关的考点。

考点或知识点不必写得很详细,但要给出出处和重要的思想方法、注意事项(包括和教材的对应之处);第三步,在试卷的结尾处,写上“小结”,总结考试情况和失分原因,包括知识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将每一学科的试卷按此要求分类整理,坚持下去,装订好,反复阅读和推敲,实在比看教材过瘾。

再说教材与试卷的“角色互换”。

第一步,先阅读教材;第二步,阅读一段,就用若干问题以考题形式总结出来;第三步,将问题和参考答案写在一个本上,至此,教材上的每一节或每一章上往往也有思考题,但在教材试卷化时,要比教材更细,更深刻,可以一小段就出一道题。

一般来说,教材看起来是比较烦的,有时还看不下去,这种状态下最好将教材试卷化,教材的内容经过试题的“提示”后,能够回忆起来并加深理解。

有时回忆不起来,再去阅读教材,似乎也觉得能看下去了。

用这种试卷与教材“角色互换”的方法,一定要细心产、耐心和恒心,要坚持下去。

⑷反复落实是关键。

在高考复习阶段,要反复研究试卷、落实试卷,这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不可轻视。

在讲评试卷当天,对白天讲评过的试卷进行一遍复习,将各个知识点再在脑中过一遍电影。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同学们可抽时间将这张卷子上做错的题,再做一遍,再推敲一遍,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再“温故知新”。

第三讲、做题

1、大量做题,熟能生巧。

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

当然是做题,大量的做题练习。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

书上的东西一看就懂,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但下来做题就是不会做,或者说很多知识看书听讲的时候觉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学了新的东西,前面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缺乏练习,题做的太少了。

书本上的知识,你看懂了是一回事,会拿它来解题又是一回事。

高考说到底就是做题,题做的好,得的分就高,就能考上好大学,题做的不好,得的分就不高,就不能考上好大学。

所以归根结底,你的知识学的好坏最后都必须体现到做题的水平上来。

为此,就要大量的做题。

下面看几个高分考生的体会:

例一:

从江西考入北京大学的吴菁霞同学在总结高三学习经验时,说到,高三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外,每天都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语文,每天都要抽时间进行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并且思考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

每周写一篇材料作文;数学每天至少另做十五道题(客观题不少于10道,主观题至少3道);英语,每天挤30分钟以上时间来阅读,完成适量的单项填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每周完成一篇书面表达。

至于综合,也是大量做题。

例二;从北京师大附中考入北京大学的李冰同学说:

“英语要想提高,必须大量做题。

我每天坚持做2篇完形,20个单选,约30分种,坚持日积月累。

”从考入北京大学的陈静则是“每天坚持做10道语音题、15单选、一篇完形、一篇阅读、一篇改错,日日不断,有问题就请教老师和同学。

”她说,如此坚持,题越做越快,并且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

实例三:

从天津考入北京大学的刘畅同学则说,她高三复习时,数、理、化、语各一本8开的练习册,其中既有知识归纳,又有重点习题。

她对这四本练习册紧抓不放。

各翻了5本以上,物理那本更是做了8遍!

至于英语和生物,也一样做了大量习题。

如此坚持,终于练熟了,才能不变应万变。

每一个状元都有这样的体会: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就是靠平时拼命的练习。

当然,平时作业和考试还是有很大差别。

速度很重要,但速度只是做题能力的一个方面。

在按照规定的时间给自己的水平做出评估以后,对于那些在规定时间内做错了或者没做完的题,必须补上,在花一些时间把这些题目弄懂吃透。

如果可以在书上做记号,那么做题的时候就可以边做边打上记号,尤其是选择题,有一些题本来是不会做的,但随便蒙一个答案上去,很有可能就蒙对了。

等你回过头来检查的时候,对照答案——正确,于是不再理睬,专门去看做对的题目。

实际上你这道题还是没有搞清楚,下次做仍然不会。

所以你不妨做的时候就在旁边打个勾,表示有疑问,对照答案之后即使正确也不会遗漏了。

还有的同学说做题的时候都能做对,考试的时候题也都会做,答案都正确,但是还是成绩不高,怎么回事?

这就主要体现在你做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看历年的高考评分标准,在大题后面的正确答案都有一个括号,括号里边写着两个字“2分”,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光把答案算对了一道十几分的题只能得两分,还有大量的分集中在演算过程中。

所以即使你答案正确了,但过程写的不清不楚,难免吃大亏。

这也需要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加以锻炼,做一道题,不能光看答案对不对,还要看看过程对不对,与标准答案的思路相比,谁的更简洁清楚。

在做题过程中,也要力求卷面整洁清楚,把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体现出来,不能只写个答案。

只有平时就养成这种习惯,真正考试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这里讲一个笑话:

一和尚学习给人剃度,刚开始学时拿南瓜练,技术练得非常纯熟,但只有一个毛病,就是在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顺手把剃刀往南瓜上一插了事。

别人劝他不能这样,说万一要是人头怎么办,他就答道:

“没事,真正剃头的时候自然会注意的。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出家当和尚,就由他来剃度,果然非常熟练,剃得又快又光,大家齐声称赞。

他一时得意,又把剃刀往南瓜上一插,高兴的说道:

“行了!

”。

这下他完了,后悔莫及。

所以习惯很重要,不好的习惯要下决心纠正过来。

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中熟能生巧,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2、重视做题的质量

训练要讲数量,但更要讲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做题的质量呢?

当然是在重视思考过程,磨练思路。

宁可有做不到的题,也不能有做得没有思路的题。

碰运气的题做了也白做。

为此,中国科技大学的刘瑞雪同学总结出做题6想与难题4步:

第一,想一想,该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回忆一下,以前是否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第三,此类题通常有哪些可行方法?

基本思路如何?

思考如何寻找其突破点。

第四,反思推导过程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所考虑的情况是否全面等。

第五,检查得到的结论是否合乎逻辑,与预期的结果差别大不大。

第六,最后总结此题是否有价值,有什么价值。

将对自己日后有帮助的部分记牢,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刘雪瑞同学说,肯定还会有一些按上述六步方法仍无法解答的题,这就是难题。

这时的做法是考虑4步:

第一,尽力庆大脑中搜索以前是否做过类似的题,哪怕是有一点点类似的题,都要抓住,这也许是解答此难题的突破口。

第二,实在答不出来,就索性放在一边,先做别的事,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来看,也许思路就打开了。

第三,还想不出来,只好看答案或请教老师同学。

注意,请教的重点主要是思路,特别是阻碍你思考的关键一两步,一有启发,就不要再往下看或请教了,自己想。

对自己根本上掌握不了的难题,干脆放弃。

第四,将此题的特点及解答牢牢记住,反复推敲,乱熟于心。

第四讲、背题

“记忆是智慧的源泉”,这是真理,即使在理科学习中也是如此。

所以,重视背题也是高考复习的窍门。

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

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不要当废纸卖了,也卖不了多少钱,划不来。

保存起来以后要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而且不仅仅是题目,对于学习过的知识,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也是一样。

为什么要这样呢?

这就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他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发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