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126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docx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要]在思品教学中打破以往“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起“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建立一种彼此比较密切的联系,使新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一、课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

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时下,在教育界,抨击“教育脱离生活”的呼声十分强烈。

“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

……长期以来,在学校内部,由于灌输式的‘分科教育’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为目的,导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

”;①“教育越来越被形式化、学校化和制度化,越来越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活动”;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疏离必然带来教育与人本身的疏离,也必然导致人与人自身的疏离。

综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我们专门就小学思品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教学实效作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的思品教学中,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同样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模式偏于传统,过于僵化,教学实效性差;教学评价手段简单、机械,教学结论难于真实反映学生实际品行的综合素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课程与生活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张力,就是课程改革要体现生活化原则。

关注学生生活的课程设计,是因为知识的学习不只是认知过程,还是一个情感、体验、感悟的过程,思品课学习更是如此。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即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

他认为:

“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③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迫在眉睫的大事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是想在思品教学中打破以往“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起“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新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与生活体验间建立一种彼此比较密切的联系,使新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从而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

二、研究目标

研究探索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让生活走进思品教学课堂,以生活为源泉,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使思品教学与时代同步,与生活接轨。

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思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的界定

(一)概念的界定:

1、生活化教学:

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存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于真正的陶冶。

2、思品教学“生活化”:

是指在思品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优化教学过程,使新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识论中实践第一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教育学依据

教育学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它离不开活动和交往。

教育学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双主”角色,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在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心理学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理论认为: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情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从而也导致各种各样的反应,一定的刺激和反应联系起来,学习就发生了。

认知学派认为,认知是指在意识水平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转化,信息的伫存,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的指导等。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既要看到人的本能,更应看到人的潜能,提倡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人的认知和个性,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四、研究原则

1、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思品教学中,既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又要联系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价值多元化倾向,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德育的方向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思品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

中国传统教育为德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思品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将随之发展。

我们在研究中要取其精华,不断创新,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研究策略

1、教学目标“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改革、开放、搞活三股洪流冲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冲击着旧的审美观、价值观、时间观、效益观、人才观……引起伦理道德的重大转换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更。

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响,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统观现行的思品教材,在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方面比过去有所增强,教学目标也作了层级处理,有一定的梯度,但总的来说,要求过泛。

曾经有专家指出,按现行教材塑造出来的学生不是“圣人”也是“完人”,这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价值多元化倾向是明显不适应的。

那些过高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只能让学生“望洋兴叹”,自愧不如,连学一学,做一做的念头都没有;或者说,只能造就出一大批貌似高尚而实质虚伪的人。

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乐意接受,容易做到。

比如在教学第十二册第8课《信科学,不迷信》时,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由于受本地区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思想上对“迷信”还存在“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我们把“了解迷信害人的事例,激发学生对迷信的憎恨感。

”列为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又考虑到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除了让他们“抵制和不参加迷信活动外”,又提出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说服工作”的要求。

因为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时又注意全面落实,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较高。

又如在学习《生活要俭朴》时,学生感受到了朱德爷爷一生俭朴的高贵品质。

但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适当改善生活,吃得好些,穿得好些是正常的。

如果只简单地要求学生“穿旧衣裤”,每天“吃青菜、萝卜”,只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反感。

而把要求定位在“不比吃穿”、“不乱花零用钱”这两个方面,学生感到这要求符合实际,在生活中有可行性,就容易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行为”,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换,有效促进“知行统一”。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内容明显滞后,缺乏时代性。

如果我们只会简单地运用教材,不引入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就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更谈不上“情理交融”,“迁情入化”了。

因此,教学内容生活化就必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沟通起来,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传统教材于新意,充实时代精神,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

(1)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思品教材中,每一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

然而,仅仅是书上的榜样是远远不够的。

再说,如果选择的是古代榜样,因其年代久远,社会背景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加之小学生受知识水平、阅历程度、思维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很难理解古代榜样人物的政治观点、行为意图、精神实质。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导致“明理”难以深化,古代榜样人物的“精髓”难以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而那些现代的、典型性强的、极有影响的榜样人物,其形象高大、事迹感人,的确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真实生动的事例。

然而往往因为离学生太遥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而且“课本榜样”毕竟与“生活榜样”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因此,多发掘、多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榜样,因其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就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时,我们看到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爱劳动,更不觉得“劳动光荣”,甚至有逃避值日生的行为。

于是,我们让他们找找班中“热爱劳动”的小朋友。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表扬班中的小黄和小顾常常主动打扫教室卫生,下课捡纸屑,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

小黄和小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站起来,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

同时,我们看到那几个逃避值日生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看到他们在抢着扫地、擦窗……此时,生活中的榜样在他们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思品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

因此,思品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辩,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比如不少家长对孩子看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外书报持反对态度,学生不知是该看还是不该看。

在上《看好书,读好报》一课时,学生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派”。

此时,可趁热打铁,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大家讨论。

因为这个问题是从学生生活中来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致,在辩论中,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引用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把平时不敢说而想说的话大胆地说了出来。

“生活化”的辩题为他们创设了“实话实说”的氛围。

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应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多看好书好报,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所以说,创设来自学生生活的情境比起那些空洞的说教来说,要有力得多。

(3)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

“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有位老师在执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课时,根据城市小学生活动范围较广的特点,布置学生课前去常去的地方了解规则。

结果,公园、电影院、医院、图书馆、超市、公共汽车、十字路口等许许多多地方的规则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

这种开放的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又如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学生从课前的调查实践中获得了亲身体验,激起了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良好愿望;又在课中的讨论交流中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设计了极富创意的环保方案。

然而,学生的环保行动是否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学生自己是否能持之以恒?

这些都是值得老师关注的问题。

因此,老师应更多地关注课后实践的指导和检查。

比如可举行“环保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开展“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的活动,组织好环保小队,定期交流实践成果等。

教师还要注意应随时观察、组织评析、及时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的行为发展及时得到外界评价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为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长远的自觉行为。

3、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

而要改革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启迪者,而不是说教者,更不是道德权威。

因此,思品教学模式的“生活化”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幻灯、录像、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直接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富于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实践,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观察、访问,使他们对生活实际有一个全面、具体、鲜明的了解,从而充分体会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联系,树立正确的行为信心。

如在教学《爱惜劳动果实》一课时,有位老师大胆采用了《正大综艺》的活动形式,把大米、衣服、房子的生产、建造过程等制成课件一一展现,让学生竞猜。

学生兴趣浓,劲头足,分组竞赛的形式又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

因此,整堂课学生始终充满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对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这种“活动课”型的思品课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速了学生将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进程。

另外,“模拟招商”、“模拟超市”“模拟法庭”等形式也尽可在思品课上大胆使用,使学生尽可能地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培养效益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

这样,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思品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教学评价“生活化”。

思品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

思品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

因此,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结果并重,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

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如调查报告等)的评价。

在评价中,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重视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几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比如孝敬父母这一条,可以分解成24项很具体的内容,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比方说有了好吃的先让给长辈;做自己能做的事,为家长分担家务等等。

通过评价内容的多项化,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学生只是被动

的评价接受者。

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埋怨学生为主。

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在消磨,热情在减退。

而“生活化”评价因为关注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它要求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教师是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更应该参与其中。

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的“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即对某一个学生的评价分别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同学生本人甚至包括社区成员等多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从而使评价更全面、公正,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性。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和局限性。

“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采取观察、访谈、问卷、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这种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4、评价标准多层化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五指伸出,各有长短,每一个人的智能结

构各具特色,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我们没有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而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学生在享受中成长

1、在“真实生活”中发展智慧

思品课不再是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说教课”,“生活化”的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事例感动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真实情境唤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个个来自“生活”的疑难问题激起了他们思维的碰撞……“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了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了他们的道德智慧,这种智慧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2、在“平等对话”中满足需求

真诚平等的对话是生活德育引领学生不断地去理解道德并去道德地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

在“生活化”的思品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作为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放下了“道德权威”的架子,在与学生平等真诚的沟通交流中形成共识,并在这种融合中进行自主构建。

同时,课堂中生生之间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也满足了学生作为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

在这种真诚平等的交往中,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和沟通的快乐,得到了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了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的感受……在这种快乐的交流和融合中,满足了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在“亲身体验”中自主构建

思品“生活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强调让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创设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顿悟的氛围,鼓励学生开展参观、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

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触动了情弦,激活了思维,唤醒了他们生命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了品德的自主构建。

(二)教师在研究中发展

思品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因为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这个过程始终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

在这种开放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一样,作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主体人投入到了德育活动设计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也得到了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在和学生的平等交流中,教师的心理也经历了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也同样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自我。

老师们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其中三篇论文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一篇在嘉兴级杂志上发表,三篇在嘉兴市获奖,四篇在海宁市获奖;一位教师参加海宁市课堂教学评比获二等奖,一位教师被评为嘉兴市思品学科带头人和首批名师。

七、反思与讨论

一、真实性与模仿性

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我们用现实生活的真实生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

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然而,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生活”毕竟已经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整合和重组。

学生通过观看、倾听和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悟、体验和心得,然后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进行模仿。

在这样的道德实践中,由于人物、时空等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感受是否还和课堂上的感受一样?

学生的激情是否还和课堂上的激情一样?

最后学生还能模仿多少?

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努力还原生活,又要引导生活,使“真实性”与“模仿性”得到有机的统一。

二、实践性与持久性。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思品教学的生活化更离不开实践。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自老师、

学生的课前实践,课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种体验,这种感受更是引领着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

但学生在自主感悟、自主构建、自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这些阻力有的来自同学,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来自社会。

如何使良好的实践行为持之以恒,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信念的确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思考、思维的碰撞,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八、注释:

①蒲蕊.教育与生活(博士论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

(2):

1-5

②陈佐清.教育活动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53-254

③陶行知文集(C).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34

④卢雁红.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小学语文教学.2002

(1):

6

⑤肖明:

《哲学原理》(1996年)

⑥李唯: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