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5077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docx

台州学院医学院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

台州学院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升本教学大纲(汇编一)

目录

一、英语(外语教学与教研出版社郑树棠)

二、生理学(人卫专升本杜友爱)

三、药理学(人卫专升本胡国新)

四、诊断学(人卫专升本李定国)

五、病理学(人卫专升本王宗敏)

六、医学免疫学(人卫专升本张丽芳)

七、病理生理学(人卫专升本王万铁)

八、人体解剖学(人卫专升本邵华信)

九、生物化学(人卫专升本金丽琴)

十、医学影像学(人卫专升本冯敢生)

专升本英语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温州医学院各专业专升本学生。

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单词1600个~1800个,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二、教学目的

专升本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经过93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93学时(第一阶段33学时,第二阶段30学时,第三阶段30学时),选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l~2册,共20课。

鉴于教材的深浅与学时的不同,第一阶段完成第1册的l~7课,第二阶段完成第l册的8~10课和第2册的l~4课,第三阶段完成第2册的5~10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认知32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5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鱼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

7、翻译:

(英译汉)

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四、测试

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完成《教学要求》规定教学任务后,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国家级试题库”的命题进行检测。

专升本《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机体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为防病治病、增进人民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学习生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理解和认识人体功能。

在教学中应注意贯彻“少而精”原则,适当联系临床实践,采用讲授、自学等形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l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7

第三章

血液

自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9

第五章

呼吸

自学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自学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自学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5

第九章

感觉器官

自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功能

7

第十一章

内分泌

4

第十二章

生殖

自学

合计

3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和要求: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与体内的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

一、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水平

了解生理学内容、任务、研究的三个水平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掌握兴奋、兴奋性、阈强度的概念。

掌握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强度、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的概念)。

三、机体的内环境

掌握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稳态的生理意义。

四、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掌握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了解反射弧、局部体液调节的概念。

掌握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和要求: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掌握细胞膜的跨世纪、膜物质转运功能。

掌握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生物电的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掌握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和收缩机制,掌握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教学内容:

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胞吐与胞吞。

掌握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

二、细胞的信号转导

掌握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了解跨膜信号转导系统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系统。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的概念、特征和产生原理,掌握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的概念。

掌握K+平衡电位及其与静息电位的关系。

2、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概念、特征和产生原理,掌握“全或无”现象的概念,了解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掌握钠通道和钾通道的特性及其在生物电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了解膜片钳实验的基本原理。

掌握阈电位的概念及其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关系。

3、掌握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4、掌握局部反应及其特征。

四、肌细胞的收缩

l、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了解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3、掌握肌丝的分子组成、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掌握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和钙离子在收缩舒张过程中的作用。

4、掌握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时作功能力或其力学表现的影响。

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以及单收缩、复合收缩。

5、了解平滑肌的分类、结构和收缩机制。

第三章血液

目的和要求:

了解血液的组成及其特性。

了解血液有形成分的功能、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掌握生理止血的机制。

掌握血型与输血原则。

教学内容: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1、了解血液的功能和基本组成。

2、掌握血细胞比容、血量的概念,了解血浆蛋白的分类、功能及其正常值。

3、掌握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了解血液的比重和粘度,掌握血液的pH。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l、掌握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和功能,掌握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2、掌握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了解造血过程及其调节。

了解红细胞的破坏场所。

3、掌握自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了解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了解白细胞的生成、调节和破坏。

4、掌握血小板的数量、功能及其生理特性。

了解血小板的生成、调节和破坏。

掌握生理止血的概念和过程。

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l、掌握血液凝固的概念。

掌握凝血因子的概念,了解其种类与生化特性。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概念。

了解血液凝固的过程。

掌握体内的抗凝系统中的主要抗凝物质及其抗凝机制。

2、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概念,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和激活物、抑制物的作用。

四、血型与输血原则

l、掌握血型的概念。

2、掌握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检测,了解ABO血型的发生与分布。

掌握Rh血型的分型与临床意义。

3、掌握输血的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

第四章血液循环

目的和要求:

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输出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生物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掌握心肌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与血流动力学的概念。

掌握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静脉与淋巴循环。

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及其与水肿的发生的关系。

掌握微循环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局部循环。

教学内容:

一、心脏生理

l、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

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及心室内压力、容积和瓣膜活动的变化。

了解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

2、掌握衡量心泵功能的指标。

3、掌握心脏泵功能的调节(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了解心泵功能的储备。

二、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现象和生理特性

l、掌握工作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掌握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比较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跨膜电位和膜离子通道的特点。

掌握快反应自律细胞和慢反应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形成机制。

2、掌握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室肌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特点和意义。

掌握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的概念、产生机制。

掌握自动节律性的概念。

掌握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异位心律的概念。

掌握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了解心脏内兴奋传导的过程。

掌握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特点、意义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了解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和产生原理。

三、血管生理

1、了解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和容量血管的概念。

2、了解血流量、血流阻力的概念。

了解血液粘滞度对血流阻力的影响,掌握血管口径对血流阻力的影响。

掌握血压的概念。

了解血管的可扩张性和顺应性。

3、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

掌握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的概念。

掌握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掌握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5、掌握微循环的概念。

了解微循环的结构、血流通路及功能。

掌握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了解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

6、掌握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7、了解淋巴液的生成与意义。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l、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递质及心肌细胞上的受体)。

掌握支配大部分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及血管上的受体。

了解舒血管神经纤维及其作用。

2、了解心血管中枢。

3、掌握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感受器、反射效应和生理意义)。

了解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4、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心房钠尿肽等体液因素对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

5、了解局部血流调节。

五、心、肺、脑循环的特点

1、掌握冠脉循环的特点和冠脉血流量的影响因素与调节。

2、了解肺循环、脑循环的特点及其血流量的调节。

第五章呼吸

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通气的原理及其衡量指标。

了解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掌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了解呼吸节律的产生和维持。

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肺通气

1、掌握呼吸的概念及其三个环节。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直接动力)。

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型式。

了解呼吸运动时肺内压、胸内压的变化。

掌握胸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

2、掌握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顺应性的概念;了解比顺应性的概念。

掌握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胸廓和胸膜腔。

了解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了解非弹性阻力的概念和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了解呼吸功的概念。

3、掌握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总量的概念。

掌握肺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掌握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其与肺通气效率的关系。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l、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了解气体分压和溶解气体张力的概念。

了解肺泡、血液和组织中气体的分压值。

2、了解肺部气体交换和绸织部位气体交换的过程。

掌握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概念及其意义。

了解肺扩散容量。

了解组织换气的过程。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l、掌握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氧容量、氧含量和氧饱和度的概念。

了解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了解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1、了解呼吸中枢的概念,各级呼吸中枢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和地位(延髓基本呼吸中枢、脑桥上部的PBKF核群)。

了解呼吸基本节律的形成。

2、了解肺牵张反射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掌握化学感受器的概念、分布及适宜刺激。

掌握动脉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3、了解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及其意义,防御性呼吸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目的和要求:

掌握食物在胃、小肠内的消化过程;了解食物在口腔、大肠的消化。

了解小肠对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基本过程。

掌握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作用。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掌握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了解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掌握消化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二、口腔内消化

1、了解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了解唾液分泌的调节。

2、了解咀嚼及其作用。

3、了解吞咽动作的分期、食管下括约肌的作用及其调节。

三、胃内消化

l、掌握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了解盐酸的分泌机制。

掌握刺激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掌握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头期、胃期、肠期)和机制。

掌握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盐酸、脂肪和高张溶液)。

2、了解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掌握胃排空的概念及其控制。

了解呕吐及其产生机制。

四、小肠内消化

l、掌握胰液的性质、成分、作用。

2、掌握胆汁的主要成分、作用。

3、了解小肠液的性质、成分、作用。

4、了解小肠在消化期的运动形式。

了解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五、大肠内消化

1、了解大肠液的分泌、大肠的运动形式和排便反射。

2、了解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六、吸收

1、掌握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

2、了解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吸收形式和吸收途径。

七、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l、掌握胃肠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的影响。

2、掌握胃肠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促胃液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的产生和作用。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目的和要求:

了解能量代谢的概念与测定原理。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掌握机体产热过程、散热方式及其调节。

了解体温的调节机制。

教学内容:

一、能量代谢

1、掌握能量代谢的概念。

2、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了解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

3、了解食物的热价、氧热价的概念,了解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的概念以及影响呼吸商的因素。

4、掌握能量代谢率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

了解能量代谢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5、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6、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临床应用的简便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二、体温及其调节

l、掌握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了解体温的生理变动(昼夜变化、性别、年龄等)。

2、掌握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产热的形式及产热活动的调节。

3、掌握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散热)及散热活动的调节。

4、了解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和调定点学说。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目的和要求:

掌握尿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原理。

掌握尿生成的神经、体液调节。

掌握清除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一、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l、了解肾单位的构成、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的区别,了解球旁器及其功能,了解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特点。

2、掌握肾血流量的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掌握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与正常值。

2、掌握滤过膜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通透性,掌握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掌握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l、掌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的概念。

2、掌握近端小管对Na+、Cl-、水与葡萄糖的重吸收。

掌握HC03-的重吸收及其与H+分泌的关系(排酸保碱)。

了解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3、了解K+的重吸收及终尿中K+的来源。

4、掌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K+、H+、NH3的分泌。

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l、了解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原理。

2、了解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及其与尿浓缩的关系。

3、了解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渗透压梯度中的作用。

五、尿生成的调节

l、掌握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和球-管平衡对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影响。

掌握渗透性利尿的概念。

了解管-球反馈。

2、了解肾交感神经的作用,掌握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索-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了解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作用机制。

掌握水利尿的概念。

了解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六、清除率

l、掌握清除率的概念。

2、了解清除率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利用清除率的概念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推测肾小管的功能)。

七、尿的排放

l、了解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2、了解排尿反射韵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第九章感觉器官

目的和要求:

掌握眼折光系统的折光原理及感光功能。

掌握听觉的产生过程。

了解内耳对声音的初步分析功能。

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

了解嗅觉、味觉的特点及感受器。

教学内容:

一、感受器及其生理特性

l、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分类。

2、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适应现象)

二、视觉器官

1、了解视觉的概念和眼球的基本结构。

2、掌握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了解简化眼的概念与应用。

掌握视力(视敏度)的概念。

3、掌握眼的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及其意义。

掌握近点的概念。

4、了解老视、近视、远视、散光的发病原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5、了解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掌握视网膜上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功能与分布。

6、掌握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代谢及其与夜盲症的关系。

7、了解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8、了解视锥细胞的换能,了解三原色学说的基本内容。

9、了解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10、掌握瞳孔对光反射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暗适应、明适应和视野的概念。

三、听觉器官

1、了解听阈、最大可听阈、听域的概念。

2、了解外耳的功能,了解中耳的结构及其增压效应。

3、了解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4、了解耳蜗的结构要点,耳蜗对声音频率初步分析的基本原理(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5、了解耳蜗的生物电现象,掌握耳蜗微音器电位的概念与意义。

6、了解听神经的动作电位。

四、前庭器官

l、了解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2、了解前庭反应、眼震颤及其临床意义。

五、嗅觉、味觉和皮肤感受器的功能

l、了解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特点。

2、了解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特点。

第十章神经系统功能

目的和要求:

掌握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原理,中枢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了解中枢神经结构的基本功能、中枢的感觉功能和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l、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传导兴奋的机制与速度。

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了解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了解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3、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功能。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l、掌握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突触处兴奋的传递过程(EPSP和IPSP的产生机制)。

掌握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

了解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与电突触传递。

3、掌握神经递质和调质的概念,了解其分类。

了解受体的概念、分类和突触前受体的作用。

4、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掌握胆碱能纤维的概念与分布;掌握胆碱能受体的类型、分布、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常用拮抗剂。

掌握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概念与分布;掌握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类型、分布、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常用拮抗剂。

5、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了解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和胆碱能受体的作用。

了解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分布和肾上腺素受体的类型及其作用。

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布、多巴胺受体的类型及其作用。

了解5-羟色胺神经元的分布,5-羟色胺受体的类型及其作用。

了解谷氨酸、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肽类递质、嘌呤类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受体的类型及其作用。

6、掌握反射的概念:

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射、聚合、环状、链锁状联系。

掌握突触传递的特征。

7、掌握突触抑制的类型与产生机制(突触后抑制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传入侧枝性抑制与回返性抑制;突触前抑制)。

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了解脊髓、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2、掌握丘脑的三个细胞群及其主要功能。

3、掌握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及其功能。

4、了解体表感觉、本体感觉、内脏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皮质代表区与特点。

5、了解痛觉的特点与临床意义;了解皮肤痛与内脏痛的特征:

掌握牵涉痛的概念,了解其产生机制。

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掌握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种类及其功能;掌握运动单位的概念。

2、掌握牵张反射的概念与类型;掌握腱反射、肌紧张的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牵张反射的反射弧(肌梭、腱器官、传入神经和中枢)和反射过程。

3、掌握脊休克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并了解其产生机制。

4、掌握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5、了解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层小脑的功能。

6、了解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掌握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时的主要表现和中枢递质功能变化的机制。

7、了解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功能特征。

了解运动传导通路。

五、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掌握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2、掌握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脊髓、低位脑干、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六、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

l、了解自发脑电活动、诱发电位、脑电图的概念;了解脑电图的波形及其形成机制。

了解皮层诱发电位及其意义。

2、了解觉醒状态的维持机制,了解睡眠的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七、脑的高级功能

1、了解学习的概念和形式。

了解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2、了解记忆的过程,了解学习、记忆的机制。

3、了解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左、右半球的功能特征。

第十一意内分泌

目的和要求:

了解激素的递送方式及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了解激素的作用原理。

掌握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了解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概述

l、掌握内分泌系统、激素的概念及其递送方式。

2、掌握激素的分类和作用的一般特征。

3、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和基因表达学说等)。

二、下丘脑与垂体

l、掌握下丘脑与垂体联系的结构基础;掌握下丘脑调节肽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

2、掌握腺垂体激素的种类,生长素、催乳素、促黑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3、了解神经垂体激素的种类、来源及其生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