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869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docx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

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

1.(2分)(2017高二上·三亚期末)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鼙鼓(pí)    锦衾(qīn)      绸缪(chóumóu)    踯躅(chíchú)

B.修葺(qì)    扁舟(piān)     神妪(yù)          霰雪(xiàn)

C.满襟(jīn)   创伤(chuàng)   锱铢(zīzhū)      鹧鸪(zhègū)

D.倏忽(shū)   凝睇(dì)       溽暑(rù)          剽掠(piǎonüè)

2.(2分)(2016高一上·成都期中)下列各项全部书写正确的是()

A.谒止   堰塘   谜茫   摩肩接踵    

B.斑澜   荡漾   踟躇   书生义气    

C.候爵   喧嚣   保姆   扭怩不安    

D.凌侮   典押   炕凳   天伦叙乐    

3.(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A.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4.(2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或师焉,或不焉    

5.(2分)(2017高一上·安阳月考)下列句子中对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畅叙幽情(深远情思)          人之相与(相处)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B.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要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定,不能不顾上下文意强行添加。

句子即使添加上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也不能使句子的意思和关系改变。

B.有些复句不用加关联词,上下句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

C.“是……还是……”,“不是……就是……”,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D.“为了”“以便”“以免”表示目的关系,“可是”“却”“不过”表示转折关系。

7.(2分)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长沮、桀溺耦而耕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耰而不辍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8.(2分)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9.(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

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奇迹般地穿越风暴起死回生的,却屈指可数。

B.虽然眼下还是一派春日严寒,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纷纷身着奇装异服,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酝酿出春季的风情。

C.改革换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

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意义。

这种患得患失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

10.(2分)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龙门农民画创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是罕有的在内容上与时俱进的画种。

它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创新地以单线平涂手法,结合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的表现形式并借鉴传统的民间刺绣、木雕、剪纸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大胆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它突破了焦点透视、比例、结构等基本绘画方法的束缚,以轻描淡写渲染人们丰富多彩的劳动和生活。

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和具有抽象风格和民间审美情趣的绘画技法,在审美视角上彰显着自身的特色,具有较高美学价值。

A.与时俱进    

B.轻描淡写    

C.别具一格    

D.彰显    

11.(2分)(2017高二下·唐山月考)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①离不开酒。

②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唐代文人之醉酒,④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⑤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

如果

/

但是

从而

B

如果

/

固然

而且

因此

C

可是

倘若

那么

/

所以[]

D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A.A    

B.B    

C.C    

D.D    

二、翻译(共1题;共25分)

12.(25分)翻译下列各题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2)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4分)

13.(10分)(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我们要老实说:

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附答案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附答案。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

文中“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哪样的人?

(2)

“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4.(6分)(2017高二下·三明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不过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

在文明形成过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体的表层结构,是文明的结果与呈现。

支持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导致集约化生产出现的关键性技术因素的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

因此,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是文明起源的内因。

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可以理解成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互为表里。

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视野看,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特质的常常是那些文明体的表层结构,而驱动文明马车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通过交流存在明显互动性,存在着趋同现象。

和其他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成熟一样,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开始以来,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这里演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漩涡地带。

整个公元前3千纪的下半叶数百年间,中原文明已经孕育了深层的变革,至2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

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频繁汇集,更多学者不断举出南方以水稻种植文化的北传和对黄河流域农业文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来进行说明:

源于中国境外更多的文化因素这一时期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实际上,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的社会变化更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近来有学者立足于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的史实,用“青铜革命”来概括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

青铜技术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铜器的产生就需要更复杂的程序,这无疑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

其次是小麦,小麦是一种高产农作物,中原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的小麦,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小麦是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积种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

国际学术界曾站在水利资源分配的角度,探究过西亚两河流域以及埃及文明出现的动因。

可以推测相应的水利灌溉与水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必然存在内在关系。

牛羊类动物牲畜传入中原内地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牛羊人工畜养传入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传统的以猪肉为主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增强了人类体质。

(摘编自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1)

下列关于“文明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但是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

B.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是支持文明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因素。

C.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是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互为表里,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

D.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看,文明体的表层结构常常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的特质,驱动文明车马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从各不相同逐渐趋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原文在几百年间孕育了深层的变革,2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B.西方文明因素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开始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中原地区演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中心地带。

C.源于中国境外很多文化因素在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一直遭到学界的否定。

D.可以用“青铜革命”来概括的,以为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为主要表现之一的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社会革命性的变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如果是合金,更为复杂,这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

B.中原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高产农作物小麦,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麦的大面积种植使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

C.从水利资源的分配与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出现的关系,可以推测水利灌溉与水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有关系。

D.牛羊人工畜养传人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增强了人类体质,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5.(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

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

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的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

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③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

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媲美。

④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⑤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

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    着我说:

“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塑,——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

⑥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      ,宽释了我的不安。

⑦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

⑧“这是我的近作。

”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象,十分美好。

“这以完工了。

”我想。

⑨他退后一步,    之后,便低声说:

“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

⑩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次。

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的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象身上,再刮开一些。

⑪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世的上帝。

⑫最后,他扔下刮刀,_______把湿布蒙上女正身象。

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

⑬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    着我。

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

“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

⑭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

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

我感受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⑮于是,我察觉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

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第①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

A.“我”“还能写的更好”的症结    

B.“我”不能突破现有水平的症结    

C.下文“一个伟大的认”给“我”的启示    

D.“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    

(2)第⑤⑥⑨⑬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凝视  审视  注视  瞠视    

B.审视  凝视  瞠视  注视    

C.注视  凝视  审视  瞠视    

D.凝视  注视  瞠视  审视    

(3)第⑨到第⑫段的详写有三点作用,请分别说明。

(4)第⑫段括号处应该填入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

A.象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    

B.象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时那样喜忧参半地    

C.象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时那样爱惜期盼地    

D.象一个工人停工后把布蓬遮住机器时那样亲切爱护地    

(5)对第⑭段划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

B.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处,“我”的写作同罗丹的雕塑也应该这样。

C.从事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们应该有相同的工作态度和献身精神。

D.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从此有了“必须怎样做”的准绳和榜样。

(6)魏尔哈仑同罗丹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

后来在麦东罗丹的工作室里还有没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16.(11分)(2016高一上·汉台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

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鲰生:

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

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

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

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

婚姻:

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五、默写(共1题;共10分)

17.(10分)(2017高一下·海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的盘旋曲折、行人困危之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

《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上。

(3)

杜甫《登高》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在《劝学》中,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强调“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反之“________,________”。

(5)

在《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从师为例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也是作者对新的师生关系的概括。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8.(10分)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②端居:

闲居。

③素秋:

秋天的代称。

(1)“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七、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9.(5分)(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阅读下面文字,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自己很喜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诗,求助网友再续写两句。

仅三天,该条微博便被转发近10万次,回复量超过2.3万。

①“慰风尘”指的是在旅途劳顿或生活辛苦中求得慰藉,这两句诗选择用酒,你会用什么来“慰风尘”呢?

请写一段文字,描写你以此“慰风尘”时的场景。

②有人感慨“国人诗性未死”,有人认为仅凭写几句诗不足以证明“诗性”尚存。

请就此说说你的看法。

③请在这两句诗后面续写二至六句诗,并结合所续诗句阐释你在其中寄寓的情怀。

八、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20.(5分)(2017高三·衡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有十个座位的数寄屋桥次郎(SukiyabashiJiro)寿司店举世闻名,世界各地的老饕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

店主人小野二郎从最好的鱼贩子那里买鱼,从最好的虾贩子那里买虾,从最好的米贩子那里买米。

从醋米的温度,到腌鱼时间的长短,再到按摩章鱼的力度,91岁高龄的他依然亲自监督。

为了保护作寿司的手,他不工作时永远戴着手套。

他说,“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巅峰是在哪里”。

有人说,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翻译(共1题;共25分)

12-1、

12-2、

12-3、

12-4、

12-5、

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4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16-1、

16-2、

16-3、

16-4、

五、默写(共1题;共10分)

17-1、

17-2、

17-3、

17-4、

17-5、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18-1、

18-2、

七、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9-1、

八、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