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docx
《XXXX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XX—XX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8月31日--9月23日
备课类型:
详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
四、导入新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教师补充: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过渡:
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
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过渡:
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
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教师讲述: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
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过渡:
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
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
怎样放回去?
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小结: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小结:
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学生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六、总结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七、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八、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三、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
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
要做到“四到”:
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训练姿势
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小结:
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教师讲述:
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做记号的姿势。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过渡:
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教师讲述:
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
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
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
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
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
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并作一定的记号
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交流。
七、板书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
聪聪的爸爸对他说:
“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
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同桌讨论。
指名说。
教师小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要按一定顺序
要有重点
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观察以后要动笔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说。
指名说。
评议。
过渡:
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①指名说。
②评议。
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
过渡:
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同桌讨论。
指名说。
小结。
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同桌讨论。
指名说。
评议。
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七、作业写观察日记。
八、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
生自由交流。
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师配乐范读。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分句训练。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生质疑:
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重点句子: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相机出示句子: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各自起笔。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抄写优美词句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演示: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引入: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
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
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是啊,苏轼跟弟弟——,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
三、学习课文第4节
过渡: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
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
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交流讨论
点击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
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
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
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
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过渡:
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句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
指名读,问:
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
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指名再读意思
问:
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
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出示词文,师范读
指名生读,提示:
低声吟诵
五、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
出示:
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两首
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引出课题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ó
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相:
相互。
和:
和谐、协调。
湖光:
湖水的光。
秋月:
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
是指洞庭湖面。
未:
没有。
磨:
磨拭。
镜未磨:
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水色: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
白银盘和一个青螺:
你看到了什么?
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比作;把比作。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
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
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
谁愿意介绍一下?
过渡语:
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学习《峨眉山月歌》
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简介“峨眉山”。
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
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0、练习背诵。
三、作业
完成习字册。
默写《峨眉山月歌》。
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秋天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教学重点:
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小节。
二、教学设计:
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板书课题:
秋天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
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
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
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学生自读圈画
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注意:
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
这个问题是:
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
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
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
次板书:
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第二次板书:
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
不信,你们听:
你们觉得怎样?
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学习小节:
①指名朗读小节
②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
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
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
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