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3293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docx

高二语文上册周测试题1

高二语文周测

(1)

一.语文基础。

(24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贿赂(lù)瑰(guī)怪荫(yīn)庇哺(bǔ)育有的放矢(shì)

B.殆(dài)尽谨慎(shèn)联袂(mèi)纨绔(kù)前仆(pū)后继

C.坟冢(zhǒng)荆棘(jí)谬(miù)论肇(shào)事自古洎(jì)今

D.窈(yǎo)窕草芥(jì)坐禅(chán)缝纫(rěn)日削(xuē)月割

B(A荫yìn矢shǐC肇zhàoD芥jiè纫r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向隅而泣书声琅琅高屋建瓴人才辈出

B.民生凋敝身体赢弱半途而废湮没无闻

C.草菅人命蓬筚生辉披沙捡金不可思议

D.罄竹难书缄口不言驷马难追直上重宵

A(B身体羸弱C蓬荜生辉披沙拣金D直上重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

B.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C.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

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

B(A独树一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此处应为“独领风骚”。

B言过其实:

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

C首鼠两端:

犹豫观望,迟疑不决;不是自相矛盾。

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原意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里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却把麻雀赶到从林去了;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与灾区人民一同过年,成为游客前往四川的新方式,一些地震遗址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B.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C.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这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B(A“到地震灾区慰问、缅怀,与灾区人民一同过年”与“前往四川的新方式”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句首应加“面对”;D语序不当,“往往”应该在“是”的前面。

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D.火尚足以明也

A(名作动,其余三项形作动)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D

① 较秦之所得,为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③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⑥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⑦ 思阙先祖父,暴霜露

⑧ 暴霜露,斩荆棘

A.②③④B.①⑦⑧C.②④⑥D.③④⑧

7.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

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8.下列各句加点的“之”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9分)

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变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分的形成跟历制有关。

春节、立春、元宵节(上元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

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

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

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人应该与自然节奏和天地韵律和谐一致,追求“与宇宙合一”(金岳霖语)。

既然“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的节奏,自然也应该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

这使节日对于古人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这一点似无太多疑义,无需引经据典再来论述。

而当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传统节日则又从性质到形式,开始为儒家伦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而服务。

有关家族制度(或曰宗法制度),冯友兰先生的论述很是精要,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

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

”“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社会制度合理,或者是这种制度的理论说明。

经济条件打下了它的基础,儒家学说说明了它的伦理意义。

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采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

因此,儒家学说自然而然成为正统哲学,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现代欧美的工业化侵入,改变了中国生活的经济基础为止。

此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孙中山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

同时,民国政府还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账,依旧按照农历庆祝传统节日,但是公历纪年却由此确立下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法定节日分别是:

新年(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

现在我国法定节日(特指统一放假的)分别是:

新年、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

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

这一变化的实质,是中国民众世界观转变的具体表现。

9.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没有变化。

B.孙中山政府成立后,民国政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庆祝。

C.新中国政府成立后,我国法定节日中传统节日只留下春节。

D.现在我国法定节日又恢复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假日。

B(民国政府并没有改为公历日期庆祝)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也应该是“人”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

B.农历一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

C.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是,中国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都属于家族关系。

D.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账,民国政府还是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公历纪年。

A(B四月四日不是。

C君臣和朋友不属于家族关系。

D民众不买帐的是改为公历日期庆祝)

1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A.端午节的初衷不是传说中的纪念屈原,而是为了避五毒。

B.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条件的落后,正是经济条件的落后,产生了家族制度。

C.我国法定节日之所以只保留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因为这几个节日比其它传统节日更有文化内涵。

D.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的变化,也促进了中国民众世界观的变化。

A(B文中所说的“经济条件”并不是指经济条件落后。

C原因是多方面的。

D因果关系倒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

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

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

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

“无它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问其故。

女曰:

“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鸿闻而聘之。

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

及嫁,始以装饰入门。

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

“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

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鸿曰:

“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妻曰:

“以观夫子之志耳。

妾自有隐居之服。

”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

鸿大喜曰:

“此真梁鸿妻也。

能奉我矣!

”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

“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鸿曰:

“诺。

”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伯通察而异之,曰:

“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乃方舍之于家。

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

咸曰:

“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葬毕,妻子归扶风。

附文言文翻译参考:

梁鸿的字叫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

父亲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

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

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

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

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受灾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

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

梁鸿说:

“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

”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

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

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

梁鸿不接受,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羡慕梁鸿的高尚节操,有很多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

同县姓孟人家有个女儿,形状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

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

“要得到梁伯鸾那样贤能的。

”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

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

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

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

“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

现在我被您舍弃,哪敢不向您请罪。

”梁鸿说:

“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

你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

”妻子说:

“只是看看你的志向罢了。

我自有隐居的服装。

”就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到梁鸿的面前来。

梁鸿非常高兴,说:

“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

”于是给她起了个字叫德曜,取了个名叫孟光。

生活了一段时期,妻子说:

“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

难道如此苟且偷生?

”梁鸿说“对。

”于是共同到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来到吴,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

每当打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从不敢在梁鸿面前直接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

“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平常人。

”就让他在家里住。

不干那些杂事。

梁鸿闭门著书十余篇。

等到梁鸿死后,伯通要了一块地将他葬在吴要离墓旁。

众人都说:

“吴要离是壮烈之人,梁鸿品性清高,可以让他靠近要离。

”葬完,妻子回到扶风老家。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以身居作居作:

作佣人

B.鸿并绝不娶并:

全部

C.简斥数妇简:

直接

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就:

投身、屈就

C(简:

挑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因为执勤/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观夫子之志耳/舞幽壑之潜蛟

A(A连词,因为;介词,把。

B介词,替、给。

C副词,竟然、却。

D助词,的)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④居庑下,为人赁舂

⑤七日而鸿不答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⑤D.④⑤⑥

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

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

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四.翻译·断句·鉴赏·默写(26分)

16.断句与翻译(10分)

⑴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4分)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4分,对2个给1分,4个2分,5个3分,6个4分)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4分)

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

(4分,1句1分)

②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2分)

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

(“见择”译成“选择了我”也可。

2分,1句1分)

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听晓角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释:

《小单于》,曲调名,军中常奏此曲。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⑴第一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

情景交融(写景抒情)。

(2分)通过写边关浓霜满地、残月在天、吹角声、塞鸿等,(1分)表达征人边愁思乡之情。

(1分)

⑵两首诗歌都从音响下笔,但整体构思有所不同,请就三、四句作具体分析。

(4分)

第一首从笛声写起,接下来把视线转到一群飞翔的鸿雁上,以雁代人,进一步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

第二首从笛声写到听笛的的征人,以及由此触发的情思、引起的反应。

18.填空(8分)

⑴焦仲卿和刘兰芝是长篇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花木兰是《木兰辞》中的主人公。

这两首诗并称“”。

《孔雀东南飞》乐府双璧

⑵,池鱼思故渊。

羁鸟恋旧林

⑶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

⑷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⑸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米勒,米勒,你听到钟声了吗?

殷红

一百多年前,傍晚的那抹橙红色的夕阳,撒在森林团团簇簇的树梢上,也铺满了巴比松那片遥远又空旷的原野。

萧瑟的秋风疲惫地打着漩涡游走,卷来远处教堂的钟声。

那位年轻的农妇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来默默祈祷,而她的丈夫摘下帽子,虔诚的神情定格在暮色将临的静谥里。

晚霞里的枯草垛,小推车上的土豆口袋,悄悄告诉我们,这就是米勒的光阴。

米勒的画笔锁住了那个秋日的神圣,他欣喜的把这幅画拿给亲友看,说:

“这是祈祷钟声。

”接着他高兴的补充道:

“喂,你听到钟声了吧?

“艺术的使命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

”米勒如是说。

他同情革命,却没有像库尔贝那样投入革命的行列;他同情农民,但又绝不能像德拉克罗瓦那样把农民引向战争。

他只好用人各有命的宿命思想,把自己的无奈铭刻在画布上。

于是,夕阳把他落魄的身影拉的很瘦很长。

一八八九年,当那些欧美收藏家聚集在斯克里坦家,争相观看被拍卖的米勒的杰作《晚

钟》,而我们那位边走边画的“行吟诗人”,却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十四年了。

虽然他最初完成这幅画的时候,坚信它是一幅旷世杰作,但实际上那时他被人嘲笑成大字不识的乡巴佬,他的画即使白送人也会遭到拒绝。

早年丧妻的打击和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使他被迫制作一些模仿18世纪洛可可时期的绘画作品。

迫于生计,米勒甚至不得不画些庸俗低级的裸体画。

然而有时几幅画却还换不来一只小孩的鞋子。

他声嘶力竭的挣扎喊叫:

艺术!

真能把人皮都剥掉。

米勒画完了《晚钟》,好长时间后才找到一位买主,仅仅换回了他的颜料钱。

后来这幅画辗转于多位收藏家手中,价格不断攀升。

最后由斯克里坦以12000法郎买回收藏,直到1889年在家中举行那次著名的拍卖。

拍卖场内外挤满了翘首以待画落谁家的人,比肩接踵,简直没有立足之地。

法国美术协会主席安托奈尔·布鲁斯托决心要为米勒的祖国——法国挣回颜面,他和美国华盛顿美术馆及其他收藏家一起参与竞争,拍卖在不断上涨的价格中愈演愈烈。

当达到451000法郎时,美国富豪退出了竞拍。

然而,未等布鲁斯托松口气,两个美国人坐特快列车从阿佛尔赶到巴黎,“接力”竞拍,气氛达到白热化阶段。

在法国人民喊着“法国万岁”的呼声下,双方死咬着价位拼命角逐,最后布鲁斯托以55万法郎的巨额款项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此时,那些曾经不识珍宝的法国人,无限的崇敬起当时不值一文的米勒,把他看作“法国的骄傲”,并为《晚钟》流出激动的泪水。

但这并没结束这幅画的沦落史。

拍卖后法国政府被55万法郎的高价吓倒,使它在美国展览6个月后才重回巴黎。

最终,肖夏尔以约合80.7万法郎的价钱买下《晚钟》,它才得以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在米勒的故乡,在这个艺术之都永恒珍藏。

然而,那个放牧童贞的米勒呢?

此刻,他的灵魂澄净得像一汪水,握过油画棒的手心余香满溢。

他曾两次企图自杀。

46岁创作的《死神与樵夫》悲惨落选沙龙展,50岁创作的《拿铁锹的农民》招来评论家嘲骂一片。

曹雪芹说过: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米勒和他都只能在各自的作品中找一个太虚幻境以度红楼残梦。

艺术家那双早已洞悉世事的眼睛,藏在艺术作品中,那灵魂只能像米勒的《晚钟》一样,带着他们的爱,抒情地旅行。

过去的画布上都烙上了浅浅的颜色,岁月的味道很鲜美。

晚钟那静谧的时光,郁郁沉沦地流淌在画布上,仿佛是米勒用针绣出,那枚记忆的银针也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米勒一生中的痛苦也好,屈辱也好,至今是否完全得到了补偿?

米勒,米勒,你听到钟声了吗?

注:

米勒(1814—1875),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晚钟》是其代表作品。

19.请谈谈第①②段对《晚钟》画面内容的描述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引出下文。

画面本身很美,寄寓着米勒的灵魂,为后面终于成为一幅被世人所认可的杰作埋下了伏笔(作了铺垫)。

(答出作用2分,具体阐述2分)

20.“于是,夕阳把他落魄的身影拉的很瘦很长。

”这句话传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伤感,或悲伤,或痛惜。

从“夕阳”“很瘦的身影”两个富于悲剧内蕴的意象里感受的,同时“落魄”也点出了情感的基调。

(写出“情感”2分,写出“夕阳”“身影”“落魄”中的一处并能稍作正确阐发的,2分;情感理解有误,不得分)

21.第③段,米勒对亲友说“你听到钟声了吧”,文末作者对米勒说“你听到钟声了吗”,请分别写出你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

(4分)

前一句表现了米勒对自己画作的满意,他认为自己已“画”出的“钟声”,画出了情景的神韵,注入了米勒全部的思想情感。

后一句是对米勒灵魂的告慰:

“我们”已听到了“钟声”,已理解了你画作的伟大价值;你听到了人世的“理解”的声音了吗?

(答出一点得2分)

22.除了米勒高超的绘画技能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晚钟》成为不朽的艺术杰作?

请你根据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

①从作品的主题来讲:

《晚钟》表现了劳动、信仰等高尚主题,呈现了人类生活中的爱、纯洁等美好情感,能给人精神带来积极正面的艺术影响,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

②从艺术家力量、理想、精神等方面来讲:

《晚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化痛苦不幸为美丽幸福的力量;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美的不断探索,正是艺术家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给了作品永恒的生命。

③《晚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过去的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瞬间,具有历史文献般的价值,好的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历久弥珍。

(能抓住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六.语言运用。

(11分)

23.今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如果你班要办一个庆祝专栏,请为此专栏写一副对联,必须出现“60周年”这一意思,不用写横批,总字数不少于10个。

(4分)

上联:

下联:

24.看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1)题目:

(1分,不能以“无题”命名)

(2)寓意:

(2分)

25.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仿写两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

(4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

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23.示例:

①上联:

祖国六十载铸就伟业;下联:

儿女十八年见证辉煌

②上联:

六十年风雨,祖国与乾坤共寿;下联:

九千里长空,江山与日月同辉。

24.做漫画题要仔细观察漫画,力争看清漫画的组成内容,然后,联系实际写出寓意。

(1)如此排名;潜规则与大学排行榜;“潜规则”与“钱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