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2707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docx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含义?

答: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含义是:

任何真理中都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社会实践。

30.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扩展。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类似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深化。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反作用。

10.33.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4.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

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实践关系,即:

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认识关系:

即:

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3、主体和客体互相作为,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和客体制约。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收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31.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

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既有具体劳动,也有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的特定性质、目的和性质的运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6.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答:

1、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

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度,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拥工人的剥削程度。

2、二者的数量不同: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价值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41.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答案:

一般而言,平均利润率是贷款利率的最高界限。

利率随着利润率的变化成正比;资金的供

求关系,当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反之则上升;国家的经济政策,当政府为实现刺激就业增加与经济增长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利率,而当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时,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利率;物价水平,利率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提高,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国际利率水平,主要由于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使得国内利率必然随着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19.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

(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

(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

(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资本主义国家在私人企业外部起作用,以实现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6.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

实践是1、认识的基础来源,2、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8。

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运动是在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世界上的事物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答: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1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2.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2分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

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这一划分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22.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

不变资本是指那些基础设备等所花费的资金.可变资本是一种花费在工人们的工资.

(1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2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

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4.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2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

程。

(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1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一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

1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17.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

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确良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各为相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答: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8.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0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一、辩证的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二、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三、辩证的否定观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节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对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21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和阶级局限性?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当时的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许多富有进步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发扬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产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体上失去其历史进步性,成了为剥削制度辩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

2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首先,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2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8.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想思观念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29.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

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把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两种顷向。

32.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答:

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侯的竞争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手段继续运用,而且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更甚,某些时侯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大大超过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限于国内,而且扩展到国外,不但在经济领域,而且扩张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3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

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我国现阶段**内容是: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范畴。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

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和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只能在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

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

37.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38.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40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执政党发动,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

(2改革是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

(3改革是改革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具体制度的一切弊端,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2.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

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规律,按规律办事,能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的改造世界,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或不按规律办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筑中,我们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实践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相结合,既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实事

求是,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不按规律办事,盲目蛮干。

43.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

答: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一些先进的观念和理论,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思想体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定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之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整体上丧失其历史进步性。

44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答: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统一表现在:

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科学研究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偶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被偶然性所迷惑。

2、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其后隐藏的必然性。

45.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琢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原则。

4、坚持共产党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