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
永乐十九年进士。
授监察御史。
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
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
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
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
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
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
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
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
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
寻进左都御史。
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
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
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
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
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
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
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
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
寻遭母丧,夺哀如前。
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
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
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
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
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
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
文力辩曰: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
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
文之死,人皆知其诬。
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
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B.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速车驾主事/沈敏按问无迹/
C.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D.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 视事,即考察政事,明代通常会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视察、改革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
C.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
D. 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但亦有“私谥”,即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王文保持廉洁,遵守法律。
宣德末年,奉命处理案件,使皇帝很满意;弹劾处理不遵法纪官员的罪行,使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B. 王文胸有城府,审时度势。
林聪等人弹劾他,他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高谷虽引荐他,但其反而和陈循投合却不依附高谷。
C. 王文严峻冷酷,刻薄强悍。
御史们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因为他向来的刻薄强悍,以致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
D. 王文治理有方,历任多职。
代陈镒镇守陕西,王文上奏免去发生灾荒的地方的田租;进升左都御史,地方上安定不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②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
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答案】
(1)C
(2)B
(3)C
(4)①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
②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
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
【解析】【分析】
(1)本题中,“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这段化是说“‘征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派人必须有马牌,这在内府和兵部可以验证。
’言辞激昂壮烈。
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讯问,查无实证”,重点关注动词、名词、代词以及语气词等,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金牌信符”为并列短语,都是“用”的宾语,此处不能断开,这就排除BD两项;“车驾主事沈敬”为“逮”的宾语,“车驾主事”是“沈敬”的官职,不能断开,这就排除A项,故选C。
(2)B项,“视事,即考察政事……”错误,“视事”非考察政事,而指“官吏到职办公”。
故选B。
(3)C项,“因为他向来的刻薄强悍,以致含冤死去面百姓并不思念他”错误,选项对他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的原因概括不全面,从原文看,他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的原因除其平常刻薄强悍外,还有“在奉迎英宗及景泰帝复储等事的议论与舆论相反”。
故选C。
(4)第一句,“深刻”,深沉刻薄;“严冷”,严峻冷酷;“同官”,同在官位;“揖”,揖;“尝”,曾经,“未尝”,未曾;“接谈”,交谈。
第二句,“以……故”,因为……的缘故;“倾”,使动用法,使……倾倒,此处引申为陷害;“用”,因为,“言”,进言,“罢”,(被)罢黜,动词包含被动;“由是”,从此;“卒”,最终;“相得”,契合、投机,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C;
⑷①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
②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
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
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
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参考译文】
王文,字千之,起初名叫王强,束鹿人。
永乐十九年进士,被任为监察御史。
他保持廉洁,遵守法律,被都御史顾佐所称道。
宣德末年,奉命处理彰德妖贼张普祥案件。
还京奏报,使皇帝很满意,赏赐他名为文。
英宗即位,王文升任陕西按察使。
遭逢他父亲的丧事,朝廷命令他回家奔丧后,回来再上任。
正统三年正月,升为右副都御史,为宁夏巡抚,正统五年,被征为大理寺卿。
第二年,他和刑部侍郎何文渊审问京城中的狱案,不久,被升为右都御史。
正统九年,出去视察延绥、宁夏边防事务。
弹劾处理定边营不遵法纪的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罪行,边境上吏治得到澄清。
第二年代陈镒镇守陕西。
平凉、临洮、巩昌等地发生灾荒,王文上奏免去这些地方的田租。
不久,进升左都御史。
在陕西五年,地方上安定不乱。
景泰帝即位后,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
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
各御史都像忌惮神明一样忌惮他,朝中官员没有敢以私事求他的,然而王文内心却柔顺温和。
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
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
这时,陈循最放纵,喜欢刚愎自用。
高谷与陈循不相和睦,因为王文强悍,高谷想引荐(王文)入阁共同理政来对付陈循,于是上疏请求增加阁员。
陈循举荐了他的同乡萧维祯,高谷于是举荐了王文。
而王文得到了宦官王诚的帮助,皇帝下诏招王文入内阁。
不久,王文从江、淮回朝,改任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
二品大臣进入内阁正是从王文开始的。
不久,遭母丧,“夺情”和以前一样。
王文虽然是被高谷引荐的,但高谷迟疑慎重,陈循却明朗决断,王文反而和陈循投合却不依附高谷。
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
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
五年升少保,兼任东阁大学士。
再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职东阁。
英宗复位,王文当天就和于谦一起在朝中被捕。
御史们劾奏王文和于谦等想迎立藩王,命令在朝廷中审问。
王文竭力辩驳说:
“征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派人必须有马牌,这在内府和兵部可以验证。
”言辞激昂壮烈。
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讯问,查无实证。
朝臣就判于谦和王文召来沈敬计议未定,因此把王文和于谦一起斩于市上,他的儿子都被充军到边地。
沈敬也被处以知道谋反而故意纵容不报的罪名,免死,充军到铁岭。
王文之死,人们皆知道他是被冤枉的。
只因他平常刻薄强悍,而且在奉迎英宗及景泰帝复储等事的议论与舆论相反,所以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
成化初年,赦免他儿子回来,不久恢复其官职,追赠太保,谥为毅愍。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四叔父文
(明末清初)张煌言
呜呼!
叔父其死狱中矣!
其得疾而殒耶?
抑感愤引决耶?
侄自丁国难,倡义辞家,迄今十有七载。
吾父见背,路隔华夷,奔丧无所,至今抱恨终天。
嗣是门衰祚薄,犹幸叔父支持。
岁时伏腊,祖宗血食,不绝如线,今则已矣。
春仲侄提师北还,始知叔父于正月下浣,被虏拘禁,业赴省狱矣。
侄闻之,痛心疾首。
计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
未几而讣音果闻矣。
吾弟昌言,以虏网四张,幸而得脱。
潜鳞戢羽,将母芦中,既不能橐鱣①相救,亦不能含敛躬亲,故叔父易箦②之期,竟不可闻。
而讣音亦得之友朋之书。
及六月三日弟来,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始敢为位而哭。
叔父年已逾耄,因侄抗节,遂以瘐死。
是叔父因侄而亡,侄宁不痛心乎!
古来教子弟者,动以忠义为训,岂意忠义可为而不可为耶!
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今逆虏弃天经,致人彝,株连波系,致叔父毕命圜扉,侄独无心,能不肝肠寸裂耶?
侄自倡义以来,屡蹶屡奋,几于啮雪吞毡,卧薪尝胆,虏招之不应,购之不克,始逮及妻孥。
故新妇与祺儿,锢狱已经十载,侄义不返顾。
自分为刘琨、为卞壶矣。
何期复贻祸叔父耶!
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
及已亥侄入长江,连下名城数十,虏遂恨侄畏侄且忌侄,而诛求不遗余力。
即我姊与姊夫及二三故交,亦在不免,而况叔父乎?
呜呼痛哉!
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止生侄一人。
二叔早亡无嗣。
三叔以考终,生从兄弟三人。
长嘉言,次昌言,次德言。
叔父无所出,昌言遂为承祧。
然初无家人产,今叔父既逝,侄与嘉言皆在军次,归里无期,德言尚稚弱,恐不任箕装,则高曾之不祀忽诸,是侄未能报国,先已亡家矣。
呜呼痛哉!
近者闹共主蒙尘,而侄且重遘家难,天道其果有知耶?
其果无知耶?
岂春秋大义,徒虚语耶?
侄不能为复楚申胥,必须为奔鬲臣靡矣。
但既无秦庭可哭,又鲜有高可奔,恐终当为伏柱豫让耳。
呜呼,归榇何时,拊棺莫望,徒有泣血而巳。
呜呼痛哉!
(选自《张忠烈公集》,有刪减)
【注释】①橐鱣(tuózhān):
指衣食。
②易箦(zé):
指病危将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