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188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docx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31页word文档

中国建筑史部分名词解释及简答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嵩岳寺塔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位于河南登封市,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砖构地面(非地下)建筑,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

嵩岳寺塔是砖砌密檐式塔。

塔身建于朴素的台基上,塔身腰部有一组挑出的砖叠涩,将塔身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装饰精美,下段素平无饰。

塔内砌成直通顶部的空筒,塔身下段平面为十二边形,至塔身上段以上改为八角形。

标志着中国砖构技术的重要进展和融合外来建筑文化,创造中国式密檐塔达到了成熟水平。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唐长安城

是唐朝的都城,城址在今西安城区及其周围地带。

唐代建立后,继续以隋大兴城为都,改名长安城,基本沿袭隋大兴的格局。

城市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

皇城、宫城前后毗连,位于郭城中轴北部。

布局受周礼考工记影响很大,东南西三面各辟3座城门,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14条,郭城由街道纵横划分为114坊,实数108坊。

是中国古代史,也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特点:

(1)是里坊制城市高度成熟的典型代表

(2)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祖右社”,与《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3)吸取了北魏洛阳的规划经验,更为规整。

(4)宫阙、宫府与民居分区明确,使朝廷与居民“不复相参”,居民区及道路系统尽可能少地被打断,功能更为合理。

(5)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6)采用东西二市制,集中市制,一般居民住宅只向枋内开门,实行宵禁。

3. 佛光寺大殿

即佛光寺内的东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公元857年).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属“金箱斗底槽”平面形式,内槽柱围成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的内槽空间。

属殿堂型构架。

上覆单檐四阿殿,下承低矮的台阶。

屋顶平缓、门窗质朴、挑檐深远。

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正吻用鸱尾,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

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处于晚唐时期,是木构架的成熟期的代表建筑。

构架特点:

殿堂型构架

1) 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2) 左、右、后三面的外檐柱列都包砌在很厚的土坯墙内,对柱网稳定起很大作用

3) 在屋架层内运用了四椽草栿、草乳栿,在铺作层内运用了四椽明栿、明乳栿,形成明、草两套梁栿。

4) 在平梁上采用“叉手”,在四椽草栿上添加“托脚”构成局部的三角杆件,增添了屋架的稳定性

5) 斗栱用“材”已标准化,“材”高30厘米,“分”长2厘米。

大殿的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齐倍数。

外观特点:

大殿上覆单檐四阿顶(庑殿顶),下承低矮的台基,平缓提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栱,一气五间的方形板门,细腻的柱列“升起”、“侧脚”,以及鸱尾对准左右第二缝梁架的严密构图,组构了大殿外观简洁、稳健、恢宏的气度,典型地表示出唐代建筑的泱泱风貌。

4.宋东京城

东京城位于今河南开封,是宋代都城。

地处黄河中游平原,大运河中枢地段,邻近黄河与运河的交汇点。

选址考虑水运交通便利。

由宫城(子成)、内城(里城)、外城(罗城)三城相套。

宫城也称皇城,是宫室所在地。

内城为居住区,由于其拥挤,道路狭窄加筑外城。

宋东京城城市结构完成了由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过渡,商业繁荣。

城市管理如疏浚河道、修桥铺路、建置防火设施、设立各类服务行业等,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规划特点:

1) 城市形状不方正,不规则,道路划分自发倾向

2) 商业街的发展,夜市的出现,传统的即使想长方形商业街转变

3) 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

5. 独乐寺观音阁

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

位于天津蓟县城内的独乐寺中。

是一座典型的殿阁型构架的建筑,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外槽面阔5间,进深8架椽。

内槽面阔3间,进深4架椽。

构架高3层,下层挑出斗栱、下檐,中层挑出斗栱、平坐,下层挑出斗栱、上檐。

其内观音像高15.4米,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的雕像。

为容纳高像,下层、中层内槽都做成空筒,观音立像贯通三层,直达阁顶中央藻井之下。

独乐寺观音阁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观音阁是一座典型的殿阁型构架的建筑,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

1.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柱之间可以发生位移,祈祷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减震作用

2.由内外槽斗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了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

3.采用递角栿、抹角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件,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性

4.斗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的特点,独乐寺的熊大斗栱充分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

艺术特色:

观音阁外观显两层,台基低矮、宽大,前方伸出宽舒的月台。

阁顶覆九脊顶(歇山顶)。

阁身中部平坐、下檐深远的出挑形成立面构图强烈的横分割。

整座建筑形象稳定、端庄、雄健、舒展,没有峻严神秘的感觉,而带有亲切、易于接近的意味,颇能吻合人们心目中的观音菩萨的性格特点。

    观音阁在尺度上处理十分严谨,从地面至下层柱头,从下层柱头至平坐柱头,从平坐柱头至上层柱头,从上层柱头至中平榑,高度都基本相等。

里面总广恰为下檐柱高的5倍,上层总广恰为上檐柱高的7倍,存在着以檐柱高作为定高、定宽模数的现象。

6.晋祠圣母殿

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崇宁元年重修,是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的主体建筑。

它坐西朝东,殿身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环绕深1间的回廊,属“副阶周匝”形式,呈重檐歇山顶。

结构为殿堂型构架单槽形式。

为了加深前廊,其构架做了减柱处理。

殿内部分深3间6椽,架六椽栿通梁,整个内殿空间无内柱,上部作彻上露明造,使殿内空间非常完整、高敞。

大殿斗栱用材很大,形制灵活多样,柱身有显著的侧脚、生气,尤以上檐为甚。

檐口和屋脊呈柔美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北宋建筑风格。

7.应县木塔

又称佛宫寺释迦塔。

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大增修。

木塔为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内外槽,底层出一圈副阶周匝,整体结构为殿阁型构架。

全塔自下而上由砖石台基、木构塔身、砖砌刹座、铸铁塔刹四部分组成,木塔外观雄壮而又美丽,具有优良结构性能,是我过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中国现存的,也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简述应县木塔的结构特点及其成就。

结构特点:

1.采用八角形的平面,比正方形平面减少5%的风压,有利于抗风性能的增强

2.采用底层副阶周匝,塔的总比例偏于粗壮,有利高宽比的稳定。

3.内外两圈柱形成套筒式结构(金箱斗底槽)

4.殿阁型构架,9个铺作层,9道刚性环,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5.平坐暗层内添加立柱、斜撑,把平坐柱网与其上下铺作联结成整体框架,使4个暗层变成4个刚性层

6.门窗上加斜撑,增加了整体刚度,楼梯处理逐层移位,避免纵向断裂

7.尽量用小料,少用大料,有效减轻了塔身自重

8.加固底层最不利环节,将内外槽柱包砌在厚厚砖土墙内。

艺术成就:

木塔外观雄壮而又华丽。

高耸的塔身由6层屋檐、4层平坐、2层台基形成突出的横分割;

硕壮、敦厚的体量显现巍峨、端庄的气度;

层层内收递收的塔身取得总体轮廓的恰当收分;

腰檐、平坐有节奏地重复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

不同出跳的斗栱使斗栱逐层减小,强化了全塔的透视效果。

檐下斗栱与平坐栏杆相呼应,丰富了塔身的华美装饰。

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第三层)外槽柱内接圆的周长。

塔的台基面至刹顶的高度恰等于第三层面阔的7倍。

这些都显现出塔立面构图严谨。

是我过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中国现存的,也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8.《营造法式》 ,李诫

宋代官修的一部建筑典籍,将作监李诫编修,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

它保存了宋代建筑设、建筑做法、建筑施工的系统知识。

编书目的主要是制订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作为朝廷指令性的法典,用以“关防工料”,防止工程管理人员的贪污和物料的浪费。

全书包含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大部分。

共36卷。

特点为:

1)重在工程理,疏于工程设计2)制定严密的模数制——材分制3)功限定额的制定,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4)注重设计的灵活性5)广泛吸收工匠经验6)图文并茂。

9.材分制度

《营造法式》建立的模数制称为“材分制”。

它以斗栱中栱的截面——“材”作为模数的基本单位。

“材”进一步细分为“分”,“分”是材高的1/15,材宽的1/10。

(材高15分宽10分)

材分8等,一等材高9寸、宽6寸,八等材高4.5寸、宽3寸。

材分制对于统一建筑标准,建立设计规范,把握比例尺度,简化设计工作,方便工料预算,便于构件预制,加快施工进度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材分派生出“栔”高6分、宽4分,“足材”一材加一栔,共高21分。

10.殿堂型、殿阁型、厅堂型、堂阁型构架

厅堂型特点:

(1)是梁架分缝做法。

由长短不等的梁柱组成梁架,相邻两缝梁架用榑、襻间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开间数不受限制,只要相应地增加梁架的缝数即可。

(2)内柱上升,在每一缝梁架中,外柱(檐柱)比内柱短,内柱随梁架举势而增高,

    (3)不规定定型的平面。

各缝梁架只要椽长、椽数、步架相等,内柱的位置、数量和梁栿的长短可以不同,可适应减柱、移柱等灵活的柱网布置

(4)斗拱分散于外檐和柱梁的节点,斗栱机能趋于衰退

(5)做法大为简化,显现出勃勃的生命力。

宋代殿阁类建筑的术语,指殿身内用一系列柱子与斗栱划分空间的方式,也指该柱列与斗栱所在的轴线。

《营造法式》载有殿阁分槽平面图4种:

金箱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单槽、双槽。

金箱斗底槽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分心槽

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

一般用作殿门。

鸱尾

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之饰物。

汉时方士称,天上有鱼尾星,以其形置于屋上可防火灾,逐有鱼尾形脊饰。

或称鸱是“蚩”之传讹,蚩是海兽,其尾能却火灾,故以之为脊饰。

唐时鸱尾无首,宋时有首有吻,明清时鱼尾形仅在南方建筑中存在,官式建筑已演变为兽吻。

生起

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榑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榑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侧脚

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副阶周匝

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副阶

宋代殿阁等级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

殿身

宋代建筑中重檐建筑的概念是由殿身外面包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殿身是相对于副阶而言,指上檐所盖的那一部分空间。

假如殿身7间,加副阶周匝,古代文献记录有时称此殿为9间,有时称7间。

佛塔顶上所立之柱及相轮、宝盖等附属物,统称为刹。

原为佛祖墓顶之伞盖,示尊崇之意,至中国则安于塔顶。

佛寺、佛塔也可别称为刹。

腰檐

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腰檐。

平坐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殿堂型构架中的构件

叉手

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榑,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

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托脚

宋代建筑上各榑均用斜杆支撑固持。

其中支撑脊榑的斜杆称为叉手,基于称为托脚。

平梁

宋式建筑位于脊榑下的梁,长二椽。

平棊

唐宋时使用的大方格天花,格内贴络木雕花饰,并绘彩画。

平闇

唐宋间使用的一种小方格天花,规格较大方格平棊稍低,一般不作华丽的彩画。

乳栿

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架。

草栿

在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故称草栿,是和天花下的明栿相对而言的。

明栿

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

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月梁

天花下面的明栿。

为取得柔美的效果将梁的两端加工成下弯的曲线。

汉代称为虹梁,宋称月梁。

明代以后南方建筑中尚保留此法,而北方已不用。

藻井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

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

阑额

联络檐柱(或副阶柱),上承补间铺作之枋料。

清代称为额枋。

位于室内柱头上,则称内额,若于阑额下,再加一层枋料,则称由额。

如不传入柱头而在柱顶上放一根通长达整个建筑物立面的硕大枋料,则称为檐额,檐额下用绰幕枋承托。

驼峰

梁上垫木,用之承托上面的梁头,其状如驼峰。

四椽栿

宋称,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

普拍枋 / 平板枋

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11.铺作

狭义说是指斗栱;广义说是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

唐、宋建筑斗栱所在的铺作结构层对木构架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铺、四铺作

宋代斗栱出一跳称为四铺作。

从下而上,依次有栌斗、华栱(插昂)、耍头、衬方头,共四层,故称四铺作。

五铺作则多一层下昂或华栱,共五层,出二跳。

六、七、八铺作以此类推。

补间铺作

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

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

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

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栌斗

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或称大斗、坐斗。

华栱

宋式斗栱上外跳之栱,垂直于立面。

耍头(木)

斗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头木,清式称蚂蚱头。

衬方头

宋式斗栱最上一层出跳之木,在耍头之上,用以拉固撩檐枋及平棋枋。

清式称为撑头木,上承桁椀

宋代斗栱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抄”或“出一卷头”。

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或出两卷头。

出跳

宋代斗栱每出一华栱或昂称为出一跳。

出一跳――四铺作 出两跳――五铺作 出三跳――六铺作 出四跳――七铺作 出五跳――八铺作

泥道拱

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即泥道栱在栌斗之上,华栱之下,清称正心瓜栱。

齐心斗

宋代在华栱或横栱正中承托上一层栱正中的斗.在令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

交互斗

宋代斗栱中位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清称十八斗。

令拱  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

上昂、下昂

昂有两种:

上昂和下昂。

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板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

下昂用于外檐承挑檐,因昂尖向下而得名。

柱头枋

宋式称谓,檐柱或内柱中心线上,用于联结各朵斗栱的枋料,称为柱头枋,清式称正心枋。

撩檐枋

宋代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的枋料。

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倍。

清称挑檐枋。

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榑。

平棊枋

接天花板的枋,最内部令拱上的枋.清称井口枋

12.明清北京城

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

凸字形的北京城,外城在南,内城在北。

皇城居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的方形,皇城内除宫城外,还包括景山、太庙、社稷坛、西苑三海。

明清北京内城沿袭元大都棋盘式的道路网,街道走向多为正南北、正东西。

明清北京的居住区是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住宅地段。

北京城的布局形成了一条突出的、长达7公里多的中轴线。

成就: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都城,它集中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大成,不仅在城市布局、建筑艺术等方面,而且在城市引水、排水等工程建设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13.北京故宫

北京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宫城,现通称北京故宫。

明永乐十五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建成。

北京故宫是以明南京宫殿为蓝本的。

现在建筑多经清代重建、增建,总体布局仍保持明代的基本格局。

总体布局:

紫禁城位处于北京内城中心,每面辟一门,城墙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建筑大体分为外朝、内廷两大区,

外朝在前部,以居于主轴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东西两侧对称地布置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在后部,分中、东、西三路。

中路沿主轴线布置正宫,依次建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通称“后三宫”,其后为御花园。

东西两路对称地布置东六宫、西六宫作为嫔妃住处。

设计意匠

1) 紫禁城突出地创造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纵深主轴线。

这条主轴线与都城北京的主轴线重合在一起。

宫城轴线大大强化了都城轴线的分量,并构成都城轴线的主体;都城轴线反过来也大大突出了宫城的显赫,成为宫城轴线的延伸和烘托。

2) 在贯穿封建礼制、伦理纲常上,紫禁城明确地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意识和“前朝后寝”的规制。

对于历代宫殿遵循的“五门三朝”周礼古制,也有所体现。

3) 通过建筑的数量、方位、命名、用色等,尽可能地附会阴阳五行的象征和风水堪舆的禁忌。

4) 在组群空间布局方面,反映出严谨的平面模数关系。

艺术成就

北京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座宫城,它以高度程式化的定型建筑单体,通过匠心独运的规划布局,充分满足了皇家复杂的功能要求,森严的门禁戒卫,繁缛的礼制规范,严密的等级制度和一整套阴阳五行、风水八卦的需要,充分表现出帝王至尊、江山永固的主题思想,创造出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组群空间和建筑形象,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组群布局的典范作品。

北京紫禁城太和门庭院

太和门门院是进入紫禁城的第一进院,也是太和殿殿庭的前院。

它夹正在午门和太和殿之间,前面有形象巍峨、体量高大的午门背立面逼压着,后面是整个宫城的高潮,需要太和门门院恰如其分地起到铺垫、过渡的作用。

设计颇具匠心:

太和殿

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同中和、保和殿共同坐落在北京故宫中的一个大尺度的工字型三层大台基上。

明代原为九间殿,清代改为十一间.它和明长陵祾恩殿并列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上覆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下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斗栱为上檐九踩,下檐七踩,仙人走兽达11件,彩画为金龙和玺。

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高级.太和殿体量宏伟,造型庄重,具备故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采用了达三万多平方米,可容万人盛典的巨大殿庭,用于最高级隆重的仪式:

皇帝登基,皇帝生日,冬至,元旦,万寿等重大庆典。

建筑形制:

采用面阔11间、进深5间的高体制,上覆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下承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斗栱为上檐九踩,下檐七踩,仙人走兽达11件,彩画为金龙和玺。

一切构件规格均属最高级,保证了主体建筑自身的宏大威严和金碧辉煌的壮丽。

庭院的空间布局:

采用了3万多平方米的、可容万人盛典的巨大殿庭。

殿庭前有从大清门开始的5座门楼铺垫,后有内庭宫殿烘托,左右有文华、武英两殿簇拥,突出了核心空间的最优越地位。

设计手法:

在殿与庭处理上,太和殿殿身没有凸入殿庭,前檐几乎与殿庭背墙拉平,由此保持了殿庭的最大深度和规整形态。

面对巨大的殿庭,太和殿殿身体量偏小,不够相衬,三层带月台的须弥座台基在这里起到了重大作用。

它不仅标志出太和殿的最尊等级,而亲提升了殿的总高,壮大了主殿的整体体量,是主殿与殿庭取得尺度上的协调,并且通过触目的丹陛,把主体建筑有机地嵌入殿庭,主殿殿身单薄的二维立面转化为敦实的三维体量,既有助于强化主殿的壮观气势,也有助于避免殿庭的过于空荡。

三朝五门

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

“天子诸侯皆三朝”。

又注《礼记·明堂位》曰:

“天子五门, 、库、 、应、路”、“诸侯三门”。

这就是“三朝五门”的由来。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 ”,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塑望参(每五日及塑、望一参)”。

即:

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会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明堂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14.盛京宫殿

现称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是清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朝的宫殿。

始建于后金。

乾隆时期续有改建、扩建。

总体布局

整体布局分东、中、西三路。

中路为宫殿主体,由三进院组成。

中轴线上布置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和清宁宫。

中路左右两侧在乾隆时期增建了东宫、西宫两组跨院。

大清门为皇宫正门;崇政殿是皇宫主殿,面阔5间,前后出廊,硬山屋顶;凤凰楼和清宁宫共同坐落在高3.8米的高台上;凤凰楼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歇山顶,为全宫至高点;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顶建筑。

.

总体布局和建筑特色

盛京宫殿早期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边缘特色,总体布局与建筑形制都偏离宫式正统,主要建筑崇政殿、清宁宫、大清门用的都是屋顶中最低档的硬山顶;寝宫建于高台是女真部落的历史传统;清宁宫、凤凰楼各置4个配殿,反映的是满族民居“一正四厢”的格局,再加上建筑细部中融入藏传佛教的雕饰、彩画,这些都表明,盛京宫殿体现的是汉、满、蒙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15.北京天坛

明清北京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大街东侧

总体布局

它有内外两重坛墙,都是东南、西南呈方角,东北、西北呈圆角,象征着“天圆地方”。

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仅西面临街开西门及其南侧门。

内坛墙内偏东形成一条主轴线,轴线南段为祭天的圜丘坛组群,轴线北段为祈祷丰年祈谷坛组群。

沿着这跟轴线,为一条联结南北两坛的甬道——丹陛桥。

在这条轴线的西侧,为一组供皇帝斋戒的斋宫。

外坛内西墙内侧为演习礼乐的“神乐署”和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

建筑构成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谷坛、皇乾殿、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神厨神库、宰生亭、具服台、等。

北京天坛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设计手法)

天坛的总体布局蕴涵着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杰出意匠:

1)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

2)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恢宏壮阔

3)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

4)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天穹的分为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

5)它通过一些列数的象征、方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