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16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docx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环境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污染就像一片片看不见的阴影,悄悄吞噬着人类的健康。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环保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现有的废旧材料,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尝试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通过“建构主题网络”、“捕捉环保素材”、“开展主题活动”、“家园合作”等主题活动的优化组织,以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环保习惯,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幼儿变废为宝环保教育活动优化

一、研究缘起

㈠环保——时代发展需求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环境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全球倡导“爱我家园,保护地球”的今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㈡“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在我园,很多幼儿总是习惯性地将使用过的瓶子、罐子、盒子等废旧物当成垃圾,予以丢弃,我看着太可惜,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设想:

不如把一些使用过的废旧物,如:

纸盒、瓶盖、冰棒棍、饮料罐、毛线、乒乓球、鸡蛋壳、瓜子壳等进行合理利用,通过剪、贴、涂、绕等方法与技巧,制作成各种物品的一种手工活动。

一只旧皮鞋,插进一束“花”,变成一只别具一格的花瓶;一只补品盒,剪上几刀,贴上几处,成了一座玲珑的方塔;泡沫饭盒,装上四个盖儿,嘿,一辆小赛车;一只大雪碧瓶,被剪成了一棵“铁树”;……基于这些问题与思考,提出幼儿园“变废为宝,环保教育”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让幼儿在操作实践中树立环保意识。

二、研究目标

1、形成幼儿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系列方案,趣化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2、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进行想象与创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提升幼儿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环保习惯。

4、展示幼儿系列环保主题手工作品,增强幼儿“变废为宝”的自信。

三、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3——2012.5)

2、收集各类废旧物品,主要从幼儿、家长或本人的生活中所得。

(二)实施阶段(2012.5——2013.3)

1.确定研究思路,从幼儿、教师、家长不同角度开展各类环保活动。

2.建构主题网络,捕捉环保素材,开展区域活动、体育活动、手工艺品活动等主题活动,并在展示区展示幼儿作品。

3.家园互助,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反馈环保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游园活动和家长开放日。

4.针对研究课题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三)总结阶段(2013.3——2013.4)

四、研究思路及策略

研究思路

从“变废为宝”入手,对全园幼儿、教师及家长采取多种途径、方法进行全面地环保教育落实渗透.

2.关注生活,捕捉环保素材

(1)从幼儿生活中的物质环境入手

孩子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健康成长的,于是我和孩子共同设计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环境布置,并设立了分类回收箱,使孩子明确什么物品能回收再利用。

在制作区里孩子用带来多种废品进行制作;把那些不能利用但可回收的物品收集起来送到回收站,使孩子懂得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再生的道理。

(2)从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

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注重幼儿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

如:

洗手时不浪费一滴水,吃饭时不掉饭粒,玩活动区时不浪费一张纸,能把废旧物放到指定地点,爱护幼儿园每一件物品,并能随时清理环境中不干净不整洁的地方,从而养成不浪费和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从孩子生活的自然环境入手

大自然是一本绚丽多彩、天天展示在孩子身边的大百科全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孩子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大自然是孩子精神生命的源头,孩子对一切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美好的大自然所给予儿童的感知将会永远存留在他们心灵的深处,并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于是,我会经常带领幼儿观赏幼儿园甚至小学,告诉他们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我们制造新鲜的空气,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同时,我们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塑料袋和一双一次性筷子,把幼儿园里的垃圾都捡干净;我还让孩子们看家乡美丽的风光,生成了课程《我爱龙游家乡美》—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家乡美的环境,使孩子们从心里爱自已的家乡,从而萌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立足幼儿,开展主题活动

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我把环保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地环保教育活动,形成了多样性的制作活动样式。

⑴学科渗透,环保教育

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各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于语言教学、艺术教学、社会教学、科学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

例如:

在语言教学中,通过故事《不乱涂乱画》、《耳朵上的绿星》、《地球招聘清洁工》、《小树的朋友》,儿歌《家》、《爱鸟吧》、《大树音乐会》等活动,使幼儿在语言讲述中受到启发,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在艺术教学中,通过歌曲《喂小鸟》、《环保小卫士》、《爱护小树苗》、《蝴蝶找花》,绘画《一条街》、《小鸟的家》,手工《变废为宝》、《火箭飞上天》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社会教学中,则通过《雪白的墙壁》、《为我们的小区出力》等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环保教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又通过《有趣的水》、《不要乱扔垃圾》、《环保袋》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⑵废物利用,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活动中开展环保主题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根据幼儿的实际,确立了一系列的环保主题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提倡废旧材料的运用,使废旧材料为我们的主题教学服务。

如:

在《我爱祖国》主题活动中,利用身边一些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包装袋、塑料袋、装饰品、旧花布等废旧材料,经过老师精心的设计与巧妙的结合,制作成了各种民族服饰;与幼儿收集一些平时最常见的瓜子壳、花生壳、开心果壳等废旧材料,与幼儿一起巧装打扮拼凑制作成“中国地图”。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不但了解我国地图的基本形状,也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作品完成后,小朋友都赞叹:

“原来这些‘垃圾’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啊!

又如:

我班开展了《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根据主题目标,围绕主题思想,分别设计了《垃圾回收,废品循环再造》、《果冻盒的妙用》、《变废为美》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蜗牛”、“蝴蝶”、“汽车”等教具、玩具,让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做法,既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培养教师、幼儿的创新精神,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⑶旧物改造,区域活动

活动区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种方式,它为幼儿在区域活动操作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是教师实行活动区教学的重要前提。

教师实施区域活动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取决于投放的各种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

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

为此,我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提高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①变废为宝区:

在“变废为宝区”里,幼儿用带来的多种废品(各种纸盒、瓶盖、树叶、果壳、废光盘、纽扣、布、旧报纸等)进行制作;有的幼儿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开心果”壳做成了项链,有的用贝壳、树叶粘成一幅装饰画。

②娃娃家:

“娃娃家”里的各种食物,用纱布和碎棉花缝成包子、饺子,用废报纸包“粽子”,把泡沫切成正方形,当成豆腐饼,白色的绒线当粉干;还可以用大蛋糕盒做一张小餐桌,用废纸箱做一道“屏风”,用奶瓶和瓶子做水壶和杯子等。

③数学区:

收集一些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药瓶、各种塑料瓶,在瓶子与盖子上面写上数字和图形,摆放在益智区里,让幼儿通过数字与图形对应、点数与数字对应、点数与图形对应等一一对应的方法,从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增加颜色、形状不同,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要求,开展此区域活动,使幼儿在学学、找找、玩玩中学到更多数学、环保知识。

④编织区:

在这个区域中,可采用收集一些废旧纸箱、鞋盒、废品盒进行剪切成长城的形状,在利用旧毛线和丝带让幼儿在盒子上学编织,可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围巾、编织品。

总之,无论哪个区,都或多或少的投放废旧物品,并随时撤换和调整材料,因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品种多,操作性强,并且是幼儿亲自收集的,其更会珍惜。

在有趣的操作制作中,使幼儿懂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再生的道理,知道垃圾的再生利用,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萌发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⑷变废为宝,体育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新《纲要》指出:

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怎样去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我认为,活动器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通常,幼儿园都会购置很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器械供幼儿活动。

为了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节约幼儿园在器械方面的开支,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户外体育器械。

多样化的活动器械,多样化的玩法,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

如:

利用旺仔牛奶、王老吉等各种易拉罐,经过幼儿的参与加工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锻炼幼儿体能的各种活动器械;有易拉罐制作的高跷,“王老吉”饮料瓶做成的梅花桩;旧报纸做成的流星球,供幼儿投掷活动;把可口可乐瓶制作成保龄球;用挂历纸卷成三节棍;塑料袋做降落伞、大纸箱变成了有趣的毛毛虫,报纸呼啦圈做成了有趣的转转乐……

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发挥器材一物多玩功能,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碎布制作成的“花鞭彩绳”不仅可以练习甩动,而且可以“揪尾巴”“骑马”等多种游戏;废旧轮胎涂上颜色可以用来爬、钻、滚等玩法。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活动器械,不但减少了污染,还省去了幼儿园的一批费用。

我们在制作体育器械的同时,让教师、家长与幼儿获得了变废为宝的体验,了解节约资源的道理,逐渐形成物尽其用的意识和行为。

自制的器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趣味性强,更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⑸物尽所能,特色环保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

在过程中,开展了一些环保特色活动,在此活动中,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担想象,发挥幼儿的创造力,顺利开展了以下环保特色活动室。

①纸浆工作室

在平时生活中,报纸是最常见的,人们看了报纸后随意乱扔、不知报纸还能再利用。

因此,我们鼓励幼儿与家长利用“废品回收站”收集废旧报纸,以下面几个步骤制作纸浆:

将旧报纸撕碎放入水——画出纸浆作品的轮廓——报纸在水中浸泡后拿出继续撕碎成纸浆——给纸浆上色——将彩色的纸浆贴在画好作品的轮廓内,这样,一幅漂亮的纸浆作品就完成了。

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会合理地安排纸浆制作内容(如:

蔬菜水果、海洋世界、动物、植物等等),这一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②纸艺工作室

根据幼儿园新纲要的精神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特别注重幼儿动手操作、动脑习惯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倡幼儿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广告纸、彩色纸、纸箱、纸盒等一些平时觉得没用的纸材料,通过撕纸、折纸、剪纸、小制作等。

教学活动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写实到创意,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愉快地学习,经过撕、拼、贴等方法,制作出一件件漂亮的服装、眼镜、各种各样的物品、家具,并展示出来。

纸艺作品,既环保又美观,不但能提高幼儿对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废纸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③创意工作室

为了提供给幼儿一个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设置“创意工作室”。

面对各式各样的废旧材料、物品,幼儿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改造与创新。

活动的前期准备、后期开展过程都让幼儿受益颇多。

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塑料袋、桌布、光盘、水果冻壳、易拉罐、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并巧妙地加以改变、组合,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作品由此诞生。

无论是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环保服装,还是各式各样、造型别致的降落伞,或者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人物玩具,都让我们惊叹不已。

4.家园互助,形成环保合力

新《纲要》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环保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发挥家长在环保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家长问卷调查

家庭教育是否与幼儿园能形成合力是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

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幼儿园里,或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做到不乱扔垃圾、爱护绿化、保护环境,但个别幼儿一回到家中就又出现随手乱丢纸屑、果皮、塑料袋等现象。

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家长环保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环保测试的调查结果只有48.9%的家长具备这方面的素养,可想而知对幼儿来说意味着什么;同样在一份对幼儿的调查测试中也只有40.2%的幼儿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幼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家园携手,亲子活动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至关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纲要》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方法,与家园联手开展一系列的“变废为宝”活动。

比如:

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我们以环保为主题,开展了“亲子自制风铃活动”,“变废为宝亲子自制玩具活动”,家长们精心构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自制出一串串精心别致的风铃、各种各样的玩具。

此活动我们不仅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互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获得相应的环保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研究成效分析

课题实践与研究是辛苦,却也是快乐的。

通过“变废为宝”主题活动优化的实践与研究,本人深刻地感受到“变废为宝”的开展对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收获是很大的。

(一)幼儿的收获――促进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园组织了“我画美丽世界”“废物变变变”“争做环保小卫士”

“我是幼儿园当家小主人”等12次主题活动,并进行了2次亲子活动,接受校内小学阶段学生参观5次,县级以上展示2次。

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宣传了环保知识和“变废为宝“的理念,同时还在园内展示各种幼儿利用废物制作的手工艺品,使幼儿开始形成了自觉的环保行为,生活中能够主动保护环境、减少噪音、节约用水……同时,不断增强幼儿“变废为宝”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师的收获――提升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做了不少探索、积累了经验,受益匪浅。

1.提升了主题活动策划能力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我都将涉及到的环保问题渗透到生活中,组织、构想幼儿开展

各类有益的“变废为宝”活动,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书签制作”活动、图书制作、教玩具制作活动等活动,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主题活动磁化能力、运用能力和教育水平。

2.促进了教科研能力

在研究中,我学会了个别观察、个案记录等。

课题研究期间,阅读了大量同主题文章,同时也作了相应的读书摘记和读后感、工作日记,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一年中,阶段性成果获市县级奖3篇,县、中心校、本校公开课3次。

(三)家长的收获――改变

课题研究即将结束时,又对家长及其孩子进行了一份环保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显示,95.6%家长与幼儿都能自觉爱护花草、知道垃圾分类并回收再利用,具备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家长的环保理念、行为都得到迅速提高与转变。

幼儿环境意识不但增强了,环保行为好了,而且家长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有一位家长说:

“现在在家孩子都会督促他将垃圾分类,有些可以再次利用,比如用可乐罐制作“笔筒”或“烟灰缸”,真的是又环保又实用。

”现在,“变废为宝”的环境教育实施影响非常广,已经做到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读后感:

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让人初尝成果,体会到付出后的快乐。

然,在收获的同时,我也不断地反思与自省。

发现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问题,有待于继续去研究、去探索。

比如:

因本园生源的特殊性,有好多幼儿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故家长的环保意识薄弱,另周边地域的居民也欠缺环保意识,更没有“变废为宝”的想法,故给本课题的实践带来一定的障碍。

同时活动组织中,对幼儿的主题教育活动还欠缺层次性,故下阶段我将继续开展此课题的深入实践研究,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使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扎根,使变废为宝成为他们的一项特技,使环保自学成为他们的习惯。

----徐嘉敏

2015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