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19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吸功能不全题库_精品文档.doc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一、A型题

1.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0.304,0.421,03临床)

A.通气障碍所致                                          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B.换气障碍所致                                         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C.V/Q比例失调所致

[答案] D

[题解] 呼吸功能不全又称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2.成人Ⅰ型呼吸功能不全,当FiO2不足20%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

A.PaO2<8.0kPa(1kPa=7.5mmHg)                   D.RFI(呼吸衰竭指数)≤300

B.PaO2>6.67kPa                                      E.PaO2<8.0kPa伴有PaCO2>6.67kPa

C.PaO2<9.3kPa

[答案] D

[题解]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

根据是否伴有PaO2升高,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低氧血症型。

当吸氧病人的吸入气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指标将用RFI,RFI=PaO2/FiO2,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  海平面条件下,Ⅱ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

A.PaO2<8.0kPa                                   D.PaO2<10.6kPa伴PaCO2>6.67kPa

B.PaO2<9.3kPa                                        E.PaO2<8.0kPa伴PaCO2>6.67kPa

C.PaCO2>6.67kPa

[答案] E

[题解] 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kPa作为诊断Ⅰ型呼吸衰竭标准。

Ⅱ型呼吸衰竭尚伴有PaCO2>6.67kPa。

4.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

A.<5.3kPa(40mmHg)                                   D.<9.3kPa(70mmHg)

B.<6.7kPa(50mmHg)                                   E.<10.6kPa(80mmHg)

C.<8.0kPa(60mmHg)

[答案] C

[题解] 正常人在静息时的PaO2随年龄及所处海拔高度而异,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kPa(60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之一。

5.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原因是

A.呼吸肌活动障碍                                 D.肺泡壁厚度增加

B.气道阻力增高                                  E.肺内V/Q比例失调

C.肺泡面积减少

[答案] A

[题解] 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它是因呼吸中枢抑制使呼吸肌活动受抑制,主要是吸气肌收缩受抑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6.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

A.呼吸肌活动障碍                                 D.气道阻力增加

B.胸廓顺应性降低                                 E.弥散障碍

C.肺顺应性降低

[答案] D

[题解] 各种气道阻塞均可引起气道阻力增加,发生阻塞性通气不足。

8.外周气道阻塞是指气道内径小于多少的小支气管阻塞?

A.<0.5mm                                                             D.<2.0mm

B.<1.0mm                                                             E.<2.5mm

C.<1.5mm

[答案] D

[题解] 外周气道阻塞是指气道内径<2.0mm的细支气管阻塞。

细支气管无软骨支撑,管壁薄,与管周围的肺泡结构紧密相连。

11.重症肌无力所致呼吸衰竭的血气变化特点是

A.PaCO2降低                                                        C.PaO2升高比PaCO2升高明显

B.PaCO2升高                                                         D.PaO2降低和PaCO2升高成比例

E.PaO2降低比PaCO2升高不明显

[答案] D

[题解] 重症肌无力时,呼吸运动的减弱使通气发生障碍,对PaO2降低和PaCO2升高的影响是成比例的。

12.喉部发生炎症、水肿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A.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                D.小气道闭合

B.吸气时胸内压降低                    E.等压点上移至小气道

C.吸气时肺泡扩张压迫胸内气道

[答案]       A

[题解] 该类病人属中央性气道阻塞,阻塞位于胸外。

吸气时,气体流经病灶引起压力降低,可使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

导致气道狭窄加重,呼气时,则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而使阻塞减轻,故患者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其它各项系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有关因素。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机制是

A.中央性气道阻塞

B.呼气时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  

C.胸内压升高压迫气道,气道狭窄加重

D.肺泡扩张,小气道口径变大,管道伸长

E.小气道阻力增加

[答案] E

[题解]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主要侵犯小气道。

由于细支气管无软骨支撑,管壁薄,又与管周围肺泡结构紧密相连,吸气时随着肺泡扩张,细支气管受周围弹性组织牵拉,其口径变大,管道伸长;呼气时小气道缩短变窄。

慢阻肺时气道壁增厚,分泌物堵塞,肺泡壁的损伤还可降低对细支气管牵引力,因此,小气道阻力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14.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在用力呼吸时,呼气困难加重是由于

A.用力呼吸导致呼吸肌疲劳                    D.小气道阻力增加

B.胸内压增高                          E.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C.肺泡扩张压迫小气道

[答案] E

[题解] 患者用力呼气时,小气道甚至闭合,使肺泡气难以呼出。

这是由于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大于大气压,此时气道压也是正压,压力由小气道至中央气道逐渐下降,在呼出的气道上必然有一部位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称为等压点。

等压点下游端(通向鼻腔的一端)的气道内压低于胸内压,气道可被压缩。

但正常人的等压点位于软骨性气道,气道不会被压缩,而慢阻肺病人由于小气道阻力异常增大,用力呼气时,小气道压降更大,等压点因而上移(移向小气道),移至无软骨支撑的膜性气道,导致小气道受压而闭合,故患者在用力呼吸时,加重呼气困难。

15.肺水肿病人仅在运动时产生低氧血症,是由于

A.肺泡膜呼吸面积减少                                     D.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于缩短

B.肺泡膜增厚                                                               E.等压点向小气道侧移动

C.肺泡膜两侧分压差减小

[答案] D

[题解] 正常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的时间约为0.75s,由于弥散距离很短,只

需0.25s血液氧分压就可升至肺泡气氧分压水平。

肺水肿患者一般在静息时,血气与肺泡气的交换仍可在正常接触时间(0.75s)内达到平衡,而不致发生血气异常。

只有当体力负荷增加等使心输出量增加和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于缩短的情况下,才会由于气体交换不充分而发生低氧血症。

16. 弥散障碍时血气变化是

   A.PaO2降低                                                             D.PaCO2升高

   B.PaCO2正常                                                           E.PaCO2降低

   C.PaO2升高

   [答案] A

[题解] 肺泡膜病变只会引起PaO2降低,不会引起PaCO2变化。

因为CO2弥散速度比氧大1倍,血中CO2很快地弥散入肺泡,使PaCO2与PACO2取得平衡。

17. 肺内功能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E.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答案] C

[题解] 部分肺泡通气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使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而进入动脉血内,这种情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为功能性分流,又称静脉血掺杂。

18. 死腔样通气是指

A.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

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E.生理死腔扩大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

[答案] D

[题解] 部分肺泡血流减少而通气正常,该部分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19. 真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D.部分肺泡完全无血流但仍有通气

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E.肺泡通气和血流都不足

C.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答案] C

[题解] 真性分流是指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如肺不张、肺实变等,流经肺泡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就进入动脉血,类似解剖性分流。

21. 为了解患者肺泡换气功能,给予100%氧,吸入15min,观察吸纯氧前后的PaO2,如

变化不大,属下列何种异常?

A.功能性分流                                      D.死腔样通气

B.解剖性分流                                      E.通气障碍

C.弥散障碍

[答案] B

[题解] 肺内存在弥散障碍、功能性分流或V/Q失调,在吸入纯氧15min后,Pa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在解剖性分流,因有静脉血通过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进入动脉血,因此PaO2变化不大,应用此法可鉴别功能性分流和解剖性分流。

23. ARDS发生呼吸衰竭主要机制是

A.通透性肺水肿                            D.死腔样通气

B.肺不张                               E.J感受器刺激呼吸窘迫

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答案] C

[题解] 在呼吸衰竭发病机制中单纯通气不足,单纯弥散障碍,单纯肺内分流增加或单纯死腔增加的情况较少,往往是几个因素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作用。

在ARDS时,既有肺不张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炎性介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导致的肺内分流,也有肺内微血栓形成和肺血管收缩引起的死腔样通气,故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ARD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