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441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docx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

医院要学是一门涉及面广、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药学分支学科。

其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包括药品供应、调剂、制剂、质量监控、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物信息、药事管理、医院药学教育和药学研究等方面。

医院药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病人为中心、保证药品质量和供应,加强合理用药研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因此,培养医院药师的目标,不仅要求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求了解和熟悉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使之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实施药学保健的潜能。

为完善毕业后药学教育制度,根据卫生部科教司《关于实施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通知》,特制定本培训大纲。

一、培训对象

(一)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的药师。

(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可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医院药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管药师基本标准和要求:

(一)热爱祖国,热爱专业,遵纪守法,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三)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工作实践中的疑难技术问题,具有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及水平。

(四)基本掌握医院药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在上级药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关医院药学的科研工作,写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五)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和翻译专业书刊,有一定书写外文的能力。

(六)掌握计算机在医院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能编制简单程序、解决医院药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1、培训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三年,第二阶段为二年。

2、第一阶段在医院药学部(药剂科)下属二级科(室)轮转为主,是基础专业培训;第二阶段进行定向专业培训。

3、第一阶段实施二级科(室)领导负责与上级药师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第二阶段实行科室领导与专人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4、完成第一阶段培训项目和内容后,进行考试和考核,成绩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二)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第一年至第三年)

本阶段为二级科(室)的基础专业培训,培训目的是使医院药师掌握调剂、制剂、药品检定、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事管理规定。

1、药学理论:

充实基础理论知识,阅读本专业的主要著作,学习培训所要求的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医学统计、医用科研设计、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

专业必修课:

药物治疗学、医学检验、临床药理、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

以上课程可根据医院具体情况选择。

2、专业技能:

掌握各专业的操作技能,如药品管理、处方的审核分析和调配;各类制剂的组方、配制;制剂检验与药品质量监控;血药浓度监测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药品信息检索与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计算机应用等。

3、专业外语:

每小时达到笔译2500个外文印刷符号。

4、论文及其它:

阅读外文资料及中(外)文专业期刊,完成综述一篇,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学术活动至少2次,参加本院、科级学术活动至少10次。

5、基础专业培训具体安排:

[调剂、药品供应]12—14个月

1、时间安排:

门诊药房4—5个月,病房药房5—6个月,药品科(药库)3个月。

2、培训要求:

(1)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有关药品管理的法规和办法。

(2)掌握各类主要药物的通用名(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国际非专利药名)、商品名、药理作用、临床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3)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掌握本院使用的品种、处方用量及限量。

(4)熟悉门诊、急诊、病房药房及药品科(药库)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

(5)熟悉药品采购、质量验收、记帐核对、保管等程序和技术要求。

掌握药品有效期知识及其管理办法。

了解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6)熟悉医院药品的分级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在药品管理上的应用。

(7)熟悉常用中毒解救药物的使用。

(8)了解药物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和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3、要求完成的工作:

(1)参与门诊、急诊、病房药房等岗位的各种值班,完成调配人平均处方量的70%以上。

(2)在上级药师指导下,每周半天从事药品咨询服务,完成咨询60人次。

(3)统计处方、药品单据等,参与药品盘点,及时登记效期药品和处理过期(变质)药品。

(4)完成2000张以上处方的综合报告,及时发现并纠正医师处方中的错误,写出10张以上不当处方分析。

(5)收集并填写2-5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6)阅读外文资料和翻译专业文献三篇(每篇不少于500个字)。

4、参考书刊:

《新编药物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急性中毒诊断与救治》、《药品管理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及《中国药房》等。

[制剂]5-6个月

1、时间安排:

普通制剂2-3个月,中药制剂2个月,灭菌制剂1个月。

2、培训要求:

(1)掌握药剂学及生物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制剂处方组成原理和各组分的理化性质。

(2)掌握各类剂型及其制剂的配制理论、方法和特点(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和灭菌方法等)。

(3)掌握各类制剂、原料药、中药材和制剂用水的质量要求。

(4)掌握医院制剂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使用及维护方法(如热压灭菌器、四级截流制水设备、中药提取设备等)。

(5)掌握制剂室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正确书写各种登记表格。

(6)结合本院制剂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有关过滤技术及各种赋形剂和附加剂的选择和应用。

(7)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配制与原料、成品的领发保管制度。

(8)熟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的方法,掌握常用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与中药制剂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9)熟悉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10)了解医院制剂的申报程序,标准制剂和非标准制剂质量要求及需申报的项目。

3、要求完成的工作:

(1)按操作规程完成20批次以上的普通制剂配制工作,如溶液剂、合剂、混悬剂、糖浆剂、酊剂、霜(软膏)剂等。

(2)按操作规程参与灭菌制剂、中药制剂配制的全过程,每步骤操作2-5次。

(3)完成眼用制剂不得少于2批次。

(4)参与各种包装材料的质量检查和处理工作。

(5)熟悉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独立制备蒸馏水。

4、参与书刊:

《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草药化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药品检定]4-6个月

1、时间安排:

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3-4个月,生物检定1-2个月。

2、培训要求:

(1)掌握药物分析和卫生学检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2)掌握常用制剂和药品的化学:

物理、仪器、生物等测定方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3)掌握各种滴定液、常用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化操作技术。

(4)熟悉本科室分析仪器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能对仪器进行一般维护、保养及定期校正工作。

(5)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书写检验报告。

3、要求完成的工作:

(1)本院自制制剂每一个品种至少做一次检验,根据实验结果写出检验报告。

(2)掌握容量分析方法(如中和法、银量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法、碘量法等)。

以上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不得少于4批次。

(3)掌握热原检查法:

免热原检查法具体操作1-2次,尝试剂内毒素检查法具体操作至少5次。

(4)掌握分析天平、显微镜、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片剂崩解仪、溶出度仪、折光仪、微粒计数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他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

每一台仪器至少独立操作1-2次。

(5)掌握药品卫生检验法和无菌检查法,具体操作至少1-2次。

4、参考书刊:

《药物分析》、《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典和《药物分析杂志》等。

[临床药学临床药理]10-14个月

1、时间安排:

临床药学6-8个月,临床药理2-4个月,信息资料2个月。

2、培训要求:

(1)掌握临床药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原理与方法,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

(3)熟悉药学信息资料和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计算机的应用),并进行药物信息咨询工作。

(4)熟悉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5)了解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课题设计与方法。

3、要求完成工作:

(1)在上级药师指导下,进行1-2个药物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的实际操作,并进行有关的动力学计算,调整、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2)收集药物不良反应2-3例,并写成规范化的个案报道2篇。

(3)熟悉临床各科室的用药规律,每周参与临床用药讨论1-2次,每月参加病例讨论或会诊不少于2次。

(4)进行药物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不少于20份,药物咨询50人次。

(5)完成1-2类治疗药物进展及文献综述报告。

4、参考书刊:

《药物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理论与实践》、《临床药理学》、《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第二阶段(第四、五年)

第二阶段的培训目的是定向专业培训。

进一步提高药学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主管药师的基本标准。

参加一部分实验研究、新药评价工作,逐步发展个人的专业方向。

1、药学理论:

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学习本专业(选修课)理论的最新进展。

专业选修课:

分子药理学、卫生经济学、物理药学、临床药物动力学、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药物毒理等。

以上课程可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选择。

2、专业技能:

通过专业培训,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术,重点在于培养科研能力、实验技术、组织工作能力和解决疑难问题能力。

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指导实习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3、外语水平:

达到相当于英语考试六级水平。

4、教学与科研能力:

参与实习药师的教学,协助科研项目负责人做好课题设计和临床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的实验工作,结合临床写出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公开发表)。

5、参考书刊:

《实用抗菌药物学》、《治疗学的药理基础》、《制剂学》、《马丁代尔大药典》、(Martindale:

TheExtraPharmacopoeia)、《医师案头参考》(Physicians’DeskReference,

PDR)、《美国医学会药物评价》(AMADrugEvaluation)等。

[调剂、临床药学、临床药理]

1、培训要求

(1)掌握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安全性、经济学等研究。

(2)临床药师最后一年(第五年)要参加相关临床科室的实习,进行临床知识的培训,熟悉该科室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

(3)掌握药物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及网络、光盘的检索。

(4)熟悉临床胃肠外营养(TPN)的知识和掌握其组成原理和配制技术。

(5)了解新药申报的内容与管理办法。

2、要求完成的工作:

(1)参加相关临床科室的实习,参加该科(室)的查房、会诊、药物治疗和抢救工作。

(2)结合临床科室的药物治疗,书写药历不少于10-20份。

(3)随机调查住院病历100-200份,了解药物利用情况,对某一类或某一种药品的临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并地合理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性写出一篇评估文章。

(4)在收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和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类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写出论文一篇。

(5)结合本院新药使用情况,观察1-2个新药的疗效、用法、用量、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良反应等,对新药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作客观评估。

(6)进行药品信息资料收集及网络检索工作,并对所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每半年撰写文献报告一篇。

[制剂、药品检定]

1、培训要求

(1)掌握医院主要剂型的操作工艺,并提出改进意见。

了解国内外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有进行新制剂、新剂型开发及制剂稳定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2)掌握各种常用分析检定方法与技能,了解新技术、新方法的进展。

了解复方制剂检验的相互干扰因素。

具有对药品质量做出判定的能力,对新制剂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方法。

2、要求完成的工作:

(1)对药物制剂工艺、处方、剂型、稳定性、无菌防腐技术、生物利用度等一个或多个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制剂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进行1-2个新制剂、新剂型的开发。

(2)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的研究。

在掌握药品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原有检验方法进行评价或改进,对新制剂制定质量检验方法,写出论文1-2篇。

安达人,安达事,安达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