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342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温室建造技术.docx

土温室建造技术

一、场地选择与规划

1、场地选择

选作建筑日光温室的地块,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地形开阔,东、西、南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和山岗遮阳;

地下水位要低,土层疏松肥沃,质地为轻壤、中壤或重壤,要求干湿均匀,手捏能成团,落地能散开为宜,土层深厚,无盐渍和其它污染;

要避开风口、风道、河谷、泄洪道等;因为在这些地方修建温室,不但易受风害,而且会加大温室的散热量,使室内温度难以维持。

最好的地形市北部有山或树林作天然屏障,东西开阔,南部距温室一定距离(不遮阳)也有自然屏障(护界林);

要有水电条件,排灌方便,水质要好;

交通便利,周边无烟尘及有害气体污染。

2、场地规划:

场地确定后,要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工作包括温室方位和间距,田间通路和排灌体系以及附属建筑等,场地规划好以后,绘制平面设计图。

(1)规划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罗盘仪、花杆、钢尺、米绳、标桩、白灰等,并对规划区进行总体丈量。

(2)确定温室方位

要求座北朝南,东西延长,依据地形地貌,真南或偏真南偏西10度以内均可,以真南南偏西5度最佳。

(3)确定前后两排温室的间距

以冬至前后,前排温室不对后排温室构成明显遮光为准,以使后排温室在冬至前后日照最短的季节里,每天保证6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

以跨度的日光温室为例,两排举架间距离以18—20m比较适宜。

(4)温室的长度,排列方式,田间道路规划

依据地块大小和地形地貌,确定温室群内温室的长度和排列方式,长度以50—60m比较适宜。

然后再确定田间道路的设置。

一般在温室群内东西两列温室间应留5m--6m宽的通道,并附设排灌沟渠。

南北每隔10--15排设一条4m--5m宽的东西向通道。

(5)排灌水渠的设计。

园区内灌水渠道应全部用地下管道,既节省土地,又节约用水。

在山坡上建筑的日光温室,为防暴雨、洪水冲刷,应在温室南边和东西边设一条防洪道;根据坡降大小每隔1—2排温室设一跌水坝。

温室内水道,应设在距后墙根20厘米左右处以外,采用滴灌的可把主管道设在温室后墙过道的南侧或前墙北侧。

(6)集中供水,水塔设计。

依据规模大小确定,生产规模在100亩左右,应设计200立方米以上的贮水池,确保一次性供水用量。

二、总体尺寸设计

1、跨度、长度:

内跨6m—,长度以50—60m为宜,下卧米。

2、墙高、矢高:

根据跨度大小来确定,一般后墙高—米,矢高—米。

3、前后屋面的角度:

前屋面的形状为拱圆形;拱架底脚处与地面的切线角为55-65度;后屋面的角度以38度左右为宜。

4、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为。

5、墙体厚度以上。

6、后屋面轻体材料厚度40—70cm。

三、建造施工

1、建造时间:

土壤解冻后,雨季来临前,或者雨季过后,封冻前15—20天建造完毕,以春季建造最为适宜。

2、场地定位及平地放线:

场地定位和平地放线是建筑施工的第一个步骤。

场地定位就是依据设计图先将场内道路和边界方向位置定下来。

道路和边线定位的方法是,首先用罗盘仪测出磁子午线,然后再根据当地磁偏角调正并测出真子午线,再测出垂直道路的东西方向线(即东西道路的方向线)。

没有仪器可用立杆法测出真子午线。

即在要修建道路的地方立一垂直于地面的木杆,10一14时每10分钟测一次木杆的影长和位置,其中木杆最短的阴影线便是当地的真子午线。

再用“勾股弦”法做真子午线的垂直线,便是正东西方向线。

所谓“勾股弦”法就是应用勾股弦定理作垂线。

具体方法是用米尺或测绳,由O开始,O一3米为一段;3—7米为一段;7—12米为一段。

将测绳3米段与子午线重合,并将3米处固定,然后一人拿着测绳捏住7米处向东走,另一人捏住12米处向西南走使12米处与0处重合,便围成直角三角形,作4米边的延长线便是真子午线的垂直线(见图1)。

图1用勾股弦法做子午线垂线

场地道路定位后,要对温室建设用地进行平整,清除各种作物。

再对各栋温室定位。

温室定位一般依据主干道路方位进行就可以了。

按照设计的尺寸把每个温室占地边界划定后,每一栋温室在自己占有的地块里所处位置一定要合适。

对于每一栋温室来说,前后都应预留出走道、取土和培土的地方,而且要求每栋温室都应依据统一规划布置的位置来修建,这样才可以使每栋温室的建造不和相邻温室发生矛盾,也可避免造成前一栋温室对后一栋温室遮光。

为此,各地在建温室群时,一定要细致做好土地调整工作。

3、主墙体建造

首先,平整场地。

第二,处理耕作层土壤,把室内熟土移到南测。

注意在墙基两侧各留出30—50厘米,不能取土,以保护墙基。

第三,打墙,各部位要全面夯实,以免产生裂缝、脱皮与倒塌。

先打后墙,后打侧墙,以增加侧墙对冷拔丝的抗拉力。

人工筑墙

墙体位置确定后,把筑墙部位的耕作层熟土挖出堆放在南边,然后开挖深50~60cm、比墙体宽20cm的槽型墙基,底部夯实后铺一层防潮膜,用砖石、混凝土砌成墙基,或用三合土夯实厚度达40~50cm墙基。

打墙时挑除土壤中石块、根茬等杂物。

山墙和后墙衔接采处用山墙包后墙的方式,以增加山墙对铁丝的抗拉力。

土筑墙又因各地土质和习惯不同而有草垛和干打垒两种。

筑墙前先把地面放样整理好。

草泥垛时最好先把泥土和草泼浇上水湿润搅拌匀,逐层垛草泥踏实。

草泥垛墙一般下宽上窄,每天不宜垛得太高,以防下层尚未干固,承受不了上部重力而坍塌。

每天垛墙的高度要根据用土的土质和土壤含水状况而定,不便统一规定。

干打垒时要先看用土含水情况,以用潮土较好,土过干时要先泼浇水。

干打垒打墙每次填土不要太厚,一般20厘米左右为宜,以免夯不结实。

干打垒的墙接口要呈斜茬,不然易出现缝隙,对温室密闭保温不利。

土筑墙时,有些地方土质不好,后墙承受不了后屋面上柁梁的后坐力,特别是长后坡温室,有时会造成后墙坍塌使后屋面落架。

所以一些地方在用土筑墙时,在放置柁梁的位置下部墙体内,可设砖垛或立柱。

   机械筑墙

   建设时用1台挖掘机和一台链轨推土机配合施工。

墙体施工前按规划定点放线,墙基按6米宽放线,挖土的地方按米宽放线,首先清理地基,露出湿土层,碾压数遍结实,压紧夯实,然后用挖掘机在墙基南侧线外米范围内取土,堆至线内,每层上土—米,用推土机平整压实,反复碾压,要求分5-6层上土,墙高达到米(相对原地面),然后用挖掘机切削出后墙,后墙面切削时应注意墙面不可垂直,应有一定斜度,一般墙底脚比墙顶沿向南宽出约30-50厘米,以防止墙体滑坡、垮塌。

建成的墙体,要求底宽—米,上宽2—米,距原地面米。

有条件的可紧贴后墙补砌24厘米砖墙。

也可设置立柱支撑骨架,立柱地下设墩基础还要上方设东西横梁。

4、侧墙建造

侧墙为人工土板打墙或泥垛墙,要求墙底宽米,上宽米,墙高和形状与采光骨架相一致。

土板打墙时先把土润湿,一层土一层草,逐层夯实。

草泥垛墙时先把土和草泼上水,湿润后拌均,逐层垛草泥,每垛一层需晾干一次,再垛下层。

5、温室内地面平整、浇水、沉实

在日光温室墙体建成之后,首先应及时平整温室内地面,把取出的熟土运回温室内,然后再灌水利用大水沉实温室的地面,特别是温室前墙基础,使松土塌实,垫平地面。

施足基肥,深翻整平。

6、前、后梁建造前、后梁均可用水泥或砖建造。

后墙水泥梁要求高15厘米,宽120厘米。

前墙水泥梁要求高30厘米,宽25厘米。

前后墙体的水平高度和垂直距离符合温室拱架安装要求。

建造后梁的同时要予设两排埋件,前排埋件距梁前沿15厘米,间距与拱架间距相一致;后排埋件距前排埋件15厘米,埋放在前排两个埋件的中线上。

7、拱架制作

(1)制作模具

依据跨度大小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定点放线,制作模具,参考附件。

(2)材料选择

拱架上弦¢16圆钢或6分厚壁钢管,拱架下弦¢14钢筋,拉花¢12圆钢,拉花角度在30~45度之间。

(3)拱架焊制

在模型上放置材料,焊制结实。

(4)喷(刷)防锈漆

用钢刷将上弦表面磨的光滑,然后喷(刷)防锈漆。

8、拱架安装:

骨架安装前应提前设置焊接预埋。

采光骨架间距1米。

根据实际情况可分设3~5道横向拉筋,第一道和第二道拉筋分别在距温室前沿内墙的米和米处的钢拱架下弦上焊接,采用φ16的钢筋,其中第二道拉筋可设斜交拉筋。

第三道在拱架顶部(即距温室后墙内墙的米)的上下弦同时进行焊接,采用φ16的钢筋。

注意所有拉筋都采用φ16的钢筋,以增加骨架整体性。

9、温室后坡建造:

温室后坡长—米,钢拱架的后坡可用木板,也可用石棉瓦做笆板,然后在笆板上放聚苯板或草苫,再铺一层炉渣,最上层抹水泥或抹2-3厘米厚草泥进行防水处理。

10、挖防寒沟:

防寒沟可以阻隔温室内土壤热量向外传导散失。

在日光温室前屋脚角下挖深—米,宽米的防寒沟,四周铺上旧薄膜,内填隔热物或聚苯板等。

11、通风口:

一般日光温室设上下两排通风口,上排通风口主要是通风、排湿、降温、换气,留在温室前屋面上方。

下排通风口主要是起进风作用,下排通风口通常设在前屋面下方离地面1米高处。

三、土筑温室建造时要掌握以下要领:

墙土湿度要适宜。

适宜打墙用土的干湿度应是:

用手紧握成团,轻压又能散开。

墙土太干,土粒松散,墙体打不牢,易倒塌。

墙土太湿,一则易粘墙板,造成墙面凸凹不平,并降低施工质量;二则墙体风干后,易产生裂缝,不仅使墙体的抗压能力减弱,而且雨、雪水顺墙缝流入墙内时,裂缝四周的土吸水后体积膨大,还易使墙体从裂缝处裂开,造成倒塌。

因此,打墙过程中如遇雨,一定要用塑料薄膜防雨保护墙体,尤其是要防止雨水从墙顶渗入墙内。

打墙时如果土过于,可铲除上层干土,取下层湿土打墙,也可以提前几天引水把地面润湿;如果土过湿,要推迟施工日期。

墙体要均匀夯实。

墙体夯不实,墙土问的粘接力弱,容易掉墙皮。

此外,墙土间隙较大,雨(雪)水容易渗入而发生裂墙。

一般,墙体两侧夯不实时,容易掉皮;墙体中部夯不实时,墙体易从中部开裂。

由于墙的中、下部所承受压力较大,所以中下部一定要充分夯实,夯匀。

一般,打第一、二层墙时,要先填半满土,捣实夯匀后,再填满土夯实夯匀,以提高夯强的质量。

中上部墙体的承受压力较小,为节省工时,可只夯不捣。

但最上一层墙体要捣实夯紧,以避免雨(雪)水的渗入。

墙体的上、下层间和左右段间,要保持墙面在一个平面上。

后墙长度要比温室长多0.5米,长出的部分要筑于西端,使后墙包住侧墙,避免西北风由后墙和西侧墙的接缝处透入温室内。

门洞施工方法:

温室的门有的设于侧墙北部,与温室内的走廊相对应,也有的开在后墙的东部或西部。

在后墙上开门,可把小屋建在温室后面,避免与温室争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应提倡。

一般情况下,门洞应开于靠近公路一侧,但冬季严寒的地区为减少进出温室时造成的散热,应把门洞开于温室的东部。

打墙打到门洞的设计高度时,在门洞上横放几根粗木或几块木板作横梁,然后继续打墙。

打完后,趁墙土半干时,挖出门洞,并把洞壁修平。

通风口施工方法:

通风口开在后墙上,距地面1.5米左右高,口径25厘米以上。

可埋瓷管或木框,也可在墙上先埋一粗木,粗木粗度不够时,可在粗木上包缠麻片,在最外边缠几圈塑料薄膜。

待墙半干时,取出粗木即成。

四、农户建造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①基础不扎实。

不少干打垒日光温室筑墙时只是取用表土,就地夯实,再层层往上夯土筑成,不做基础,若遇暴雨或积水浸泡,有可能墙塌室毁。

②不留熟土。

干打垒型和堆土型温室筑墙时为了方便省事,大量使用“熟土”,温室内剩下“生土”,影响作物生长。

③墙体保温层反置。

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墙体的蓄热功能,相同的投入,蓄热效果相差很大。

④墙体坚固性差。

在雨水冲刷或浸泡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坍塌。

⑤墙体高度不当。

墙体太矮,不利于农户劳作,同时还降低了温室的蓄热能力;墙体太高,不利于保温。

⑥后屋面简陋、仰角不合理。

⑦钢骨架设计不合理;竹木骨架承载能力差、不便于人工作业、无法实施机械化耕作;无机复合材料骨架强度低;镀锌钢管桁架焊接后未作防腐处理。

⑧忽视防寒沟的作用。

⑨设施的机械化配备水平低,只有卷帘机和微耕机被少量应用;政府补贴的耕作机械投入量小;植保机械性能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五、附件

附件图1温室骨架放样图

附件图2红砖配合土筑温室剖面图

附件图3后坡辅助立柱土筑温室剖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