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266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docx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南通市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机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指导全市能源开发利用,对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国家、省相关能源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特编制《南通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为导向,主要阐述“十三五”期间我市能源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5年我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十二五”能源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南通市紧紧把握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约束的导向,始终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原则,以打造长三角北翼千万千瓦级电力能源基地为目标,切实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着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一)供应能力稳步提高

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2660.1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3.8%,比2010年增长37.3%,“十二五”年均增长6.54%。

其中,煤炭消费量2877万吨,成品油消费量268.3万吨,天然气消费量5.3亿标方。

全社会用电量349.2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39.9%。

截至2015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931.3万千瓦,较2010年增长68.1%,“十二五”年均增长11.0%,2015年总发电量达到404.7亿千瓦时。

南通电网已累计建成50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39座、110千伏变电站128座,35千伏变电站87座,变电总容量达到34022.4兆伏安;建成110千伏以上线路共5942公里,其中,500千伏线路652公里、220千伏线路2678公里、110千伏线路2612公里。

全市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为主要电源支撑、220千伏为主网架、110千伏辐射互联的电力网架结构。

(二)能源结构日益优化

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成品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分别占76.4%、14.2%、2.1%和7.3%,比重分别比2010年下降10个百分点和上升1.6、2、6.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电力装机中,煤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分别占78.9%、15.9%、3.7%和1.5%,比重分别比2010年下降8.9个和上升4.8、3.7、0.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南通市全社会用电量349.2亿千瓦时,较2010年增长39.8%,约占全省用电量的6.8%,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5和第3位。

在全市用电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7亿千瓦时,年均增幅15.9%;第二产业用电量258.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253.0亿千瓦时,年均增幅均为6.1%;第三产业用电量37.3亿千瓦时,年均增幅11.3%;居民用电47.0亿千瓦时,年均增幅7.4%。

表1:

南通市2010~2015年全社会用电及构成单位:

亿千瓦时

年份

全社会

用电量

第一产业

用电量

第二产业

用电量

第三产业

用电量

居民

用电量

2010

249.7

3.2

191.8

21.8

32.9

2011

280.8

3.7

216.8

25.4

34.9

2012

301.8

4.7

227.8

29.2

40.1

2013

326.2

5.4

240.1

33.2

47.5

2014

333.2

6.0

248.9

34.6

43.7

2015

349.2

6.7

258.2

37.3

47.0

在全社会用电中,2010年三次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分别为1.3%、76.8%、8.7%和13.2%,2015年分别为1.9%、73.9%、10.7%和13.5%。

从用电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用电仍然是全社会用电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2015年,全市并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96.1万千瓦,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21.1%,年发电量35.6亿千瓦时,约占全市发电量的8.8%;全市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148.4万千瓦,占全省当年风电总装机的36.0%,年发电量达26.6亿千瓦时,其中海上(潮间带)风电场装机规模达到37.5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并网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34.1万千瓦、13.6万千瓦。

南通市列入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创建行列,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之一,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截止2015年底,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下降至0.452吨标煤。

“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22.17%,各年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按照省发改委、环保厅、经信委制定的《江苏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实施方案(2014~2018年)》,我市积极推进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

2014~2015年,我市有18台机组计348.8万千瓦完成节能改造,27台机组计321.2万千瓦完成环保改造。

其中,大唐吕四港电厂2#、天生港电厂2#、南通电厂2#、华能南通电厂3#、4#、醋纤热电4#、5#等7台机组计270.6万千瓦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全市全网线损率3.5%,比2010年下降3.37个百分点。

(五)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全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117亿元,同比增长14.3%。

其中,能源电力业完成总产值195亿元、新能源产业完成总产值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14.5%。

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涉及硅片、电池及组件制作和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

全市共有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企业8家,总产能达到4吉瓦;拥有硅片制造企业2家,产能9800万片;拥有光伏配套产品制造及电站运营企业30多家。

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迅速拓展的大背景下,我市光伏制造企业全面恢复并满负荷生产,盈利水平大幅回升,2015年产业规模约310亿元,光伏组件总产量突破2.5吉瓦。

风电产业涌现了中船海装、重通成飞、九鼎新材、东泰新能源、虹波风电、海力风电、宏德机电、通达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风电整机及叶片、塔筒、机舱罩、轮毂、轴承座、电机铁芯等各类配件。

2015年,全市风电产业规模约200亿元。

智能电网产业主要有东源电器、神马电力等领军企业,集中在智能成套高压开关设备、输变电设备、线缆以及智能电表制造等领域,全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发展较为稳健的行业之一。

(六)管道保护工作初显成效

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成立了市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总体协调、隐患整治、安全保卫等三个专项小组,形成以市发改委为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市相关部门、各地政府协同管理的监管体系。

管道保护工作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

管道保护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隐患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三五”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力度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势推进,能源发展面临保障能源供应、总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随着沿海开发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和沿海开发“六大行动”各项措施的落实,今后一段时期,南通市经济建设将坚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扩大总量和提质增效并重,全市经济社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能源增长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费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二)资源对外依存加剧,长期短缺仍然存在

从全省来看,92%以上的煤炭、94%以上的原油和99%以上的天然气依靠省外输入,各类能源资源储备能力较为薄弱,能源市场变化对全省能源供应安全影响较大。

从南通来看,全市煤炭、油品、天然气基本依靠外部调入,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发展迅速,但其发电量约占全市电力供应量的10%,能源自给率较低,制约因素日益增多,能源保供形势严峻。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能源消费结构加快调整

自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以来,地区重要基础性资源受到严格的控制,二氧化硫、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日益提高,环保任务严峻。

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推动低碳示范项目建设将成为南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效提升势在必行

近年来,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整体看层次较低,内部构成不合理。

“十二五”以来,南通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6.8:

52.1:

41.1调整为2015年的5.8:

48.4:

45.8,仍以二产为主,虽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全省的差距逐步缩小,但与全省平均水平仍相差2.8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契机,形成倒逼机制,强化倒逼力度,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速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稳步提高能效水平。

(五)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能源行业行政垄断、市场垄断和无序竞争现象并存,电价、热价等能源定价机制亟待完善,能源统计、预测预警有待加强。

近年来,南通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为重点,着力实施9大行动和10大工程,促进低碳发展初见成效,但部分政策的配套机制建设还不完善,后续支持与考核力度不足。

部分区域供热价格倒挂,难以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的集中规模化效应,也加大了分散小锅炉整合治理难度。

为推动能源科学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迫切需要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管道保护要求提高,监管力量亟需加强

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与管道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管道保护工作要求不断提高。

以发改系统为主的监管体系力量薄弱,缺少人员编制、执法资源、监管手段。

三、“十三五”能源需求预测

“十三五”时期,南通市将采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新兴产业比重、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

通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政策的不断落实、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节能降耗工作的持续推进,结合“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及南通市能源强度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分别采用弹性系数法、能源强度法、人均能源消费量法等方法进行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强度将继续下降,累计降幅与“十二五”期间大致相当,略有减少。

预计到2020年,南通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300万吨标煤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约4.4%。

四、“十三五”能源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能源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1.节约优先

把节约能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科学合理使用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2.绿色低碳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

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形成符合市情、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减少能源消费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多元开发

将内部挖潜与外部开拓、化石能源清洁利用与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非煤能源,努力形成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

加强与国有、民营等能源资源型企业的合作,构建品种多元、渠道多元、主体多元、多层互补的能源供应与储备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4.创新驱动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树立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的理念,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5.改善民生

把改善人民群众用能条件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以农网升级、气网下乡和统筹规划发展充电站、加气站等为重点,统筹城乡、区域能源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和能源普遍服务能力建设。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控制能源消费,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能源供应。

1.能源总量

坚持一手抓总量控制,一手抓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全社会科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

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3300万吨标煤左右,年均增幅约4.4%。

2.能源结构

装机结构。

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200万千瓦。

其中煤电750万千瓦,约占62.5%;气电50万千瓦,约占4.2%;风电300万千瓦,约占25%;光伏发电80万千瓦,约占6.7%;生物质发电及其他20万千瓦,约占1.7%。

全市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占全省及沿海地区风电装机规模比重分别达到25%、30%以上,光伏发电占全省、沿海地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比重分别达到15%、50%以上。

2020年发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

消费结构。

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2650万吨、成品油430万吨、天然气25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365万吨标煤、区外来电50亿千瓦时。

全市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8%;煤炭消费量较“十二五”期末下降220万吨,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减煤任务。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50亿千瓦时。

表2:

能源消费结构折标单位:

万吨标煤

单位

2015年

2020年

实物量

折标量

占比

实物量

折标量

占比

总计

万吨标煤

2660

100%

3300

100%

一、化石能源

-

-

2466.3

92.7%

-

2760

83.6%

煤炭

万吨

2877

2032.6

76.4%

2650

1880

57.0%

成品油

万吨

268.3

377.5

14.2%

430

610

18.5%

天然气

亿立方米

5.3

56.2

2.1%

25

270

8.2%

二、非化石能源

万吨标煤

-

193.9

7.3%

-

365

11.1%

三、区外来电

亿千瓦时

0

0

0%

50

175

5.3%

3.节能减排

能源消费强度。

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新兴产业比重,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二五”末下降17%左右。

发供电效率。

到2020年,全市煤电机组平均供电标煤耗下降5克/千瓦时。

污染物排放。

按照省工作部署,确保如期完成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工作,新建燃煤发电机组须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

“十三五”期间,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

4.能源服务

居民生活用电。

城乡居民年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900千瓦时,年均增长5.6%。

城镇燃气普及率。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气、沼气等燃气普及率接近100%。

农网改造。

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五、“十三五”能源发展重点任务

(一)增强能源保供能力。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强能源供应能力建设,努力拓展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重要能源资源,实现市场条件下能源长期安全可靠供应,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1.严格控制新建煤电项目

沿江地区除公用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供热项目,新建煤电项目主要布局沿海地区,并实现等量或减量替代,新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285克标准煤,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适时推进华电通州湾电厂、大唐吕四港电厂二期等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模。

有序发展热电联产。

加快公共热电厂建设,推进区域集中供热。

加快建设南通美亚热电三期、如东洋口港环保热电二期、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热电、大唐如皋热电、华电如皋热电、国信启东热电等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通州湾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海安县、海门市、港闸区现有热源点资源整合。

推进供热管网建设,逐步完善供热网络,提高集中供热覆盖水平。

2.积极开拓石油资源

积极引入外部资源。

充分利用沿江沿海港口优势,优化石油装卸码头及储备设施布局,鼓励开展石油商业储备。

积极推进沿海大型原油码头项目前期工作。

3.大力发展天然气

扩大常规气源规模。

加强与中石油、广汇能源等上游资源企业沟通衔接,确保计划内供应,积极争取计划外增供,努力开拓补充气源,不断扩大常规气源利用规模。

完善天然气储运设施。

加快推进中石油如东LNG接收站扩建工程和启东广汇LNG分销转运站工程建设,到2020年,如东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达650万吨,启东广汇LNG分销转运站工程年接收能力达115万吨。

加快推进协鑫如东LNG接收站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推进天然气管道互连互通,加快支线管道建设,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体系。

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

结合电力调峰和天然气调峰,在天然气供应便捷的区域适度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调峰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

加快推进华电通州燃气热电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沿江、沿海电源点资源,积极推进燃气热电厂项目前期工作。

根据区域热负荷增长需求,开展海门协鑫燃气热电、华电通州燃气热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发展楼宇型或区域型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逐步发展交通工具用气。

根据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运营特点,结合气源供给能力,加快发展以城市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车辆使用天然气,逐步发展以城市出租车为主的民用车辆使用天然气。

4.加快建设坚强电网

推进输电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淮南经江苏至上海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

继续完善东南部和西北部电力输送主网架,重点加强500千伏高压输电网及220千伏主网架建设,规划建设扶海、新丰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仲洋主变扩建工程,新建狮桥、城西、神农等30多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一步加强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建设,积极发展智能配电网和智能微网,着力构建高效、清洁、灵活、加强的智能电网,促进全市电网体系不断升级。

推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5.加强建设应急储备能力

建立商业储备与企业生产运行储备并举的储备体系,提高重点能源品种储备规模,建立健全能源应急保障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二)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以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为抓手,有序促进风电发展,大力推进太阳能应用,扩大生物质利用,不断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1.有序促进风电发展

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深入研究沿海风电资源,科学编制风电开发规划,合理确定开发时序,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重点推进龙源蒋家沙、中广核如东、海装如东等一批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深化启东海上风电场选址论证研究。

到2020年,全市风力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

专栏:

“十三五”海上风电重点项目

加快龙源蒋家沙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广核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华能如东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等已批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尽快建成投产。

加快海装如东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十三五”期间建成投产。

加快落实如东H1#、H2#、H7#、H13#等海上风电场规划项目的投资主体,尽快启动相关前期工作。

2.大力推进太阳能应用

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建筑屋顶资源,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重点鼓励屋顶面积大、用电负荷大、电网供电价格高的工业园区建设屋顶光伏发电应用,鼓励在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推广应用屋顶光伏发电。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农户扶贫、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改善和农业农村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沿海滩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加强可利用屋顶资源储备,鼓励新建建筑设施预留条件或同步建设光伏发电应用项目。

进一步规模化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

到2020年,全市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80万千瓦。

3.扩大生物质能利用

加强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估,构建合理收储运体系,科学规划生物质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重点推进海安理昂2×1.5万千瓦、如皋光大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

积极推广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稳步推进农村家庭户用沼气,创新秸秆沼气发展模式,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

(三)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速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加大分散燃煤锅炉整合力度,推进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大力开展在役火电机组环保达标改造,积极探索煤炭清洁利用,稳步实施油品升级工作。

1.严控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源头上抑制较高的能源消费刚性增长势头。

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天然气应用比重,减少非电用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调整用能结构,优化用能方式,削峰填谷,缓解供需矛盾,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

2.加大燃煤锅炉和热电机组整合力度

按照区域热电联产规划,合理布局热源点和热网,加快推进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加速关停分散燃煤锅炉。

加快实施暂不具备关停整合或替代条件的分散锅炉和燃煤小热电环保改造,确保达标排放。

关停一批能耗和排放指标不达标的热电联产企业,在热电企业密集地区实施热电整合,2019年底前,按市“263”专项行动计划完成指定燃煤小热电和分散锅炉关停整合工作。

3.大力压减非电生产用煤

积极落实《江苏省非电行业耗煤项目煤炭替代管理办法》要求,大力削减钢铁、水泥产能和纺织、印染、电镀、机械等传统行业的低端低效产能,对钢铁、水泥行业耗煤实行煤炭消费量2倍以上减量替代。

4.稳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对暂不具备关停整合条件的分散燃煤锅炉及其他耗煤项目,充分考虑地区发展及能源资源差异,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天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

优先考虑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有序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替代工程。

5.全面开展节能环保升级改造

加快落实江苏省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6年底前,百万千瓦级煤电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2017年底前,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1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均达到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

加强分散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对不符合区域排放标准的燃煤设施,在保障区域电力、热力供应的前提下限期整改。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环保设施和技术,鼓励现役燃煤机组实施达到燃机排放标准的环保改造。

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