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0727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docx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

高二期末冲刺检测(六)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问题。

1.图中经济地带()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缓解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石质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水土流失

4.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水田农业B.旱地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绿洲农业

当下低碳出行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当国产自行车纷纷陷入“低价、低档”的泥潭难以自拔时,总部设在XX的某知名自行车品牌(台资企业)用了10年多时间在中国建立了700家专卖店、700家店中店,销售量从15万辆猛增到现在的近600万辆,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

下图为该知名品牌自行车的配件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促成该知名自行车品牌提档升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燃料D.劳动力

6.以下说确的是()

①使用自行车可提高远距离出行效率②自行车出行可降低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③自行车出行既缓解交通压力又利于健康休闲④自行车企业对零配件的优化采购,可提升产品质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A.水稻B.油菜

C.棉花D.小麦

8.图中①、②两地同时成熟,但①地收割较快的原因可能是()

A.劳动力充足

B.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需要量大

D.天气有利于收割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读表完成9~10题。

9.与省互补性最强的省区是(  )

A.XXB.

C.D.

10.与省竞争关系最激烈的省区是(  )

A.XXB.

C.D.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

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确的是()

A.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B.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C.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D.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12.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长江干流水位高D.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13.关于三峡水库排蓄水对鄱阳湖吞吐作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蓄水期泥沙输出量增大B.泥沙的吞吐量差变小

C.流量的吞吐量季节变化变小D.流量的吞吐量差变大

下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据此回答14~16题。

14.划分海河流域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A.降水量B.地形C.人口密度D.行政区划

15.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A.气候大陆性较强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16.20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出现众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①保障城乡用水②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对二甲苯(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从石油中提炼。

下图示意近年中国PX供需情况,读图完成17~18题。

17.影响中国PX产业供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科技D.政策

18.如果图示趋势持续发展,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产业萎缩B.污染加重C.布局变化D.成本升高

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

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B.

C.D.

20.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城市服务围扩大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读1981~2004年建成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温度变化图,完成21~22题。

21.冬季平均温度上升的原因是()

①取暖燃煤排热量增加 ②运输工具放热量增加③城市面积增加 ④绿化植被增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2.冬季平均温度上升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年平均降水量增多

B.城市平均风力减小

C.城区建筑面积增加

D.大气逆辐射减弱

下图为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

读图,回答23~24题。

23.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24.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变长夜变短B.降水量的增多C.沙尘暴次数少D.海拔高度影响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

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下图为“2008——2013年我国土地流转状况变化图”。

据此完成25~26题。

25.由图可知我国土地()

A.流转比例未来还会增加B.流转比例2012年最低C.流转面积先降后增D.流转增速持续增快

26.导致我国土地近年来流转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B.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C.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D.农业科技的进步

德国地理学家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据此完成27~29题。

27.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如图a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8.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

“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

如图b中需裁去的是()

A.甲角B.乙角C.丙角D.丁角

29.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开发了水利。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保护其自身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至关重要。

从这一角度考虑,在背景区发生的下列行为对都江堰工程保护危害最大的是()

A.上游破坏植被和湿地B.下游随意添加辅助设施

C.上游乱建水利工程D.下游不断扩大灌区面积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右图完成30题。

30.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综合练习题(56分)

31.(14分)M县地处海西经济区,是台胞祖籍地之一,当地居民在区域开发过程中描绘了一幅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画卷。

下图为M县略图,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钱莲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忌直射,素有“药王”之称。

材料二土楼是B地附近山村的传统民居建筑,用山石或河石砌成地基,石基露出地面部分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

以红土筑墙,墙体厚实,以杉木为柱粱,构架吻合紧密。

(1)描述M县的地形特征。

(3分)

 

(2)请任举三例说明土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

 

(3)分析台商在M县投资种植金线莲的主要原因。

(5分)

 

(4)某企业以废旧钢铁为原料发展冶炼工业,拟在A处建厂,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3分)

 

32.(11分)纳木错位于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

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

读纳木错湖区图和A地各月降水的日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

(3分)

 

(2)根据材料推断纳木错的主要补给方式及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2分)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

(3分)

 

(4)说出A地降水的日变化规律,从云层变化角度推断其成因。

(3分)

 

33.(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XX市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是东南亚最大的宝石交易中心。

吸引了印度、泰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宝石客商定期前来采购。

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扶持宝石产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宝石产业的利润大部分在首饰镶嵌等产业链的后段,虽然市人工宝石产品的生产规模大,但是初加工的人工宝石多,企业投入小,技术含量低,制约了整个宝石产业的发展。

(1)简要分析有大量宝石加工企业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说出市人工宝石产业的发展问题。

(2分)

 

(3)为促进宝石业进一步发展,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2分)

3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拉玛依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建于1958年。

目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59︰86.64︰12.77。

克拉玛依是XX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

以下为我国XX北部区域示意图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城市化数据表。

(1)比较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分)

 

(2)试指出图示城市分布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这一地形是怎样形成的。

(3分)

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1分),河水搬运能力下降,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1分)

 

(3)试分析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的原因。

(3分)

 

(4)指出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进入中国的管线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

 

3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

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邢都、邺城、等)的大走廊。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公里,被誉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

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

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指出太行山以西的地形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为了防治该问题,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

 

(2)分析太行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

(4分)

 

(3)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2分)

 

(4)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分)

31.【答案】

(1)1以丘陵、低山为主;(3分)2地势起伏大;(3分)3西(北)高、东(南)低。

(3分)

(2)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2分),圆弧形斜顶便于排水(1分);2山区多林木(2分),为建造柱梁提供材料(1分);3黏重的土壤(红壤)(2分),为建造外墙提供材料(1分);4厚实的土墙冬暖夏凉(2分),适应当地冬夏温差大的气候条件(1分);5位于山区,且距河较近(2分),可提供地基所需的石材(1分);6地处季风气候的山区,易出现洪灾(2分),地基高可防洪(1分);(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降水丰富(2分),多常绿阔叶林树(2分),林下阴湿环境面积广阔;2金线莲药用价值高,大陆市场需求量大(2分);3M县地价低(2分),劳动力相对廉价(2分);4有政府政策支持(2分);5台胞祖籍地,乡土情感吸引台商投资。

(2分);(任答5个得分点即可,每点2分,共10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回答“合理”或“不合理”并简述相应的理由均可得分。

合理。

理由:

1从经济角度看:

A处近水电站,用电成本低;以废旧钢铁为原料,成本低;靠近国道,交通便利;钢铁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

2从环境角度看;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任答3点即可,每点3分,共9分)

不合理。

理由:

1从环境角度看:

A处山谷地带且山谷呈东南—西北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冶金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容易对居住区产生大气污染;地形闭塞,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收购废旧钢铁为原料,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2从经济角度看:

A处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难以扩大。

(任答3点即可,每点3分,共9分。

试题分析:

(1)根据位置可判断M县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形区,从等高线和河流流向能分析其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等地形特征。

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起伏大;西(北)高、东(南)低。

(2)人类的传统民居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映。

仔细阅读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特点分析土楼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气候看: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圆弧形斜顶便于排水,厚实的土墙冬暖夏凉适应当地冬夏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从植被看:

山区多林木,为建造柱梁提供材料。

从土壤看:

有黏重的红壤,为建造外墙提供材料。

从地形看:

位于山区,可提供地基所需的石材。

(3)从M县的自然环境适合金线莲的生长和海西经济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区位条件两大方面来分析。

M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降水丰富,多常绿阔叶林树,林下阴湿环境面积广阔,适宜金线莲的生长。

金线莲药用价值高,大陆市场需求量大,M县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区位如:

地价低、劳动力相对廉价、有政府政策支持、台胞祖籍地等。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可以结合发展钢铁工业需要的区条件和该区域所具有的区因素来分析,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来评价。

认为合理,就要找出有利的区位因素和有益的效益如:

A处近水电站,用电成本低;以废旧钢铁为原料,成本低;靠近国道,交通便利,钢铁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

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认为不合理。

可以找出不利的区位因素和消极的影响如:

A处山谷地带且山谷呈东南—西北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冶金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容易对居住区产生大气污染,地形闭塞,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收购废旧钢铁为原料,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A处土地面积小,生产规模难以扩大。

考点: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32.

(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不均;(1分)河流大多分布在南岸和西岸;(1分)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1分)

(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1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

(1分)

(3)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湖面封冻;(2分)湖泊周围被冰雪覆盖;(2分)湖泊与陆地之间温小,湖陆不(2分)

(4)规律:

夜晚多,白天少。

(1分)原因:

白天辐射强烈,云层吸热蒸发,不利于云层形成发展;(2分)夜间降温快,水汽冷却云层增厚易形成降水。

(2分)

33.

(1)政策支持;(1分)交通便利;(1分)市场广阔;(1分)生产成本低。

(1分)

(2)产业链短(2分)缺乏资金;(2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2分)

(3)延长产业链,提高人工宝石附力口值;加大技术创新,打造行业品牌,扩大影响力;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任答两点,共4分)

34.

(1)②地降水量大于①地。

理由:

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掠过湖面,水汽增加,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6分)

(2)山前冲积扇。

形成:

发育于山区的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从南侧天山山区流到盆地边缘,地形变平,水流速度趋缓,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

(6分)

(3)克拉玛依为石油工业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由于克拉玛依地处沙漠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从业人口少。

(6分)

(4)沿着图示铁路线分布。

理由:

铁路沿线地形较为平坦;沿线城市众多,经济较为发达,有利于提升管线利用效率。

(6分)

35.

(1)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或发展林牧业)(2分)

(2)太行麓夏季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量;冬季太行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减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东麓处于山前冲积扇(地带),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任答4点得4分)

(3)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高。

(1分)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

(1分)

(4)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任答4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其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为了防治该问题,省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业的措施。

(2)读图,太行麓夏季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

冬季太行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减弱冬季风的侵袭,使气温不至于太低。

东麓处于山前冲积扇地带,地形平坦,地势略有倾斜,便于排水,少洪涝。

东部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利于人类生存发展。

(3)中线工程要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岭等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

(4)南水北调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从社会生活角度看,有利于保障日常生活、农业用水,有利于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农业发展。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从生态环境分析,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考点: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城市的区位条件,跨流域调水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