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0554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docx

人教版4年级语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文本分析

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

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

本文虽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但全文没有一处直白的表露。

教学时,应把有感情地朗读放在首位,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维持、壮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3.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明白哈尔威船长行动的真意。

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感受船长的崇高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弥、脉、剖”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窟”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窟窿、混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以及原因。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导语:

英雄,往往是在特殊情景、特殊场合下,涌现出来的超过一般人物的特殊人物。

有一位哲人说过:

“没有英雄的时代,是个悲惨的时代;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个悲惨的民族。

”因此,英雄人物的出现,一定会受到尽情的讴歌和赞美。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就塑造了哈尔威船长这一英雄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小说,具体感知这位英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有关资料。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英伦海峡指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

西通大西洋,东北通北海。

长约560千米,最宽处240千米,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3千米。

平均水深53米,最深172米。

是欧洲最重要的海上运输航道,也是重要的渔场。

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定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

教师纠正读音的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会写的字:

英lún伦鱼fù腹pōu剖开kū窟lónɡ窿hùn混乱sī嘶嘶wéi维持

zhì秩序可bēi卑ɡǎnɡ岗位主zǎi宰失cuò措调qiǎn遣jiàn践行

会认的字:

mí弥漫山mài脉半luǒ裸哭qì泣xiōnɡ汹涌hān酣睡机xiè械

◆读准字音:

“措”是平舌音,读“cuò”;“混”是多音字,在“混乱”一词中

读“hùn”。

◆多音字:

mài脉络hùn混乱

脉混

mò含情脉脉hún混蛋

◆形近字示例:

伦(伦敦)——论(议论)维(维持)——唯(唯一)

沦(沦丧)——轮(车轮)推(推开)——惟(惟妙惟肖)

措(措施)——惜(可惜)践(践行)——浅(深浅)

错(错误)——绩(成绩)贱(低贱)——钱(金钱)

◆书写指导:

“窟、窿”都是穴字头;“卑”的第六笔“丿”穿过上面的“白”;“遣”中的“

”不要写成“虫”。

(2)重点词语释义。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威胁]①使遭遇危险。

②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汹涌湍急]形容波浪又大又急,非常凶险。

[惊惶失措]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镇定自若]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交流反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明确:

时间:

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

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的航线上。

起因:

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到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

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搡,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结果:

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船上,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

(2)在此基础上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中情节内容,拟小标题。

示例:

开端(第1~5自然段):

雾海夜航

发展(第6~9自然段):

海难发生

高潮(第10~43自然段):

舍己救人

结局(第44~45自然段):

赞扬英雄

2.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请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一说。

(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紧张……)

3.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天气因素:

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找出有关的语句:

a.“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b.“雾越来越浓了。

c.“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天气的恶劣。

(3)教师引导:

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

(4)教师紧张地追问:

发生了什么?

(预设:

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在说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渲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a.教师惊恐地:

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

b.教师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c.教师惊慌而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

4.教师小结:

“诺曼底号”就是在这种情景下遇难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颇多。

我们又结识了一位世界大文豪,他就是__________;也积累了一些词语,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讲的是__________的故事,而故事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精神品质,深深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那么,在“诺曼底号”遇难的万分危急的时刻,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把握哈尔威船长在海难降临时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定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本文通过写“诺曼底号”被撞,船长亲自指挥救援工作,在船上其他人员全部获救后自己却沉入大海的悲壮故事,体现了船长沉着冷静、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雨果的描述,初步感知了“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探究了海难发生的原因,相信那种紧张、惊险的感觉还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

那么,在这惊魂未定的时刻,是谁采取措施让大家平安脱险呢?

在他的身上,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崇高品质呢?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

(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学生倾听。

(2)指名反馈:

你们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示:

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物品掉落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推搡摔倒在了地上……)

(3)教师引导: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4)指名反馈。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①指名读文,其他人评议。

②在同学们提建议的基础上,再请该同学读一读。

③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

会强调突出哪些词语?

为什么?

④教师抓住加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有感情地读。

⑤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文字。

2.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1)引导学生想象:

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搡,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

(推搡中有人落海,救援工作会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2)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

(师生朗读文中对话部分,《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3)指名反馈: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

(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

(4)指名反馈:

这声音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3.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教师引导:

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二十分钟之后,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

哈尔威船长)

(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

(“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

(3)教师:

同学们,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4)教师小结:

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

(5)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集体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自然段。

(7)教师:

同学们,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4.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1)教师引导:

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

(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

(3)集体交流反馈。

(提示:

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

在死亡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尚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具备的)

(4)教师小结:

“诺曼底号”邮船不幸在海上失事,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三、课堂总结,学有所获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哈尔威船长沉静果敢、恪尽职守、充满仁爱,用自己的生命,造就英雄业绩,谱写英雄乐章,铸就伟大灵魂。

下面来读一首诗——《航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

谁也不能预想:

前方的风景怎样?

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

遇到惊涛,或是骇浪,你不必惊讶,不必胆怯,不必畏缩,不必退却。

你要冷静,临危不惧,你要沉着,勇于决断。

只有这样,你才是真正的舵手,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行驶方向,到达成功的彼岸!

(配乐——《英雄的黎明》)

2.总结: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说脉络清晰,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是一篇展示语言美和人性美的佳作。

作者真切、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场面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哈尔威船长,随着他心爱的轮船沉入了大海,但是,这巍峨高大的形象永远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永远闪耀在一代代读者心中!

3.拓展。

(1)作家雨果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体现“人格美”的形象,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有关作品,畅游文学圣地。

(2)在生活中,会有各种不测发生,如地震、火灾、下楼梯踩踏等事件。

如果你在地震、火灾、楼梯拥挤等现场,模仿文中第12自然段说一段话,能让大家迅速安全有序的撤离。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品词析句,感悟形象

(一)第一次指挥

师:

海水伸出魔掌,就要吞噬船上每个人的生命。

面对这灭顶之灾,船长首先是怎么做的?

生:

船长下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救人。

师:

谁来读读这一段?

(指名读)

师:

船长当时是这样吼的吗?

谁再来读一读。

师:

同学们,船长这时的吼是在下命令,命令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

投影出示“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回答命令的是什么)

师:

你们知道这里的“断后”是什么意思吗?

从这个命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

“断后”是指让船员最后上救生艇。

生2:

我体会到船长镇定自若、考虑周到。

师:

对了,在这危急时刻,船长这样镇定,考虑得这样周到,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请一组同学读这段话)

师:

船长下达这样的命令指挥大家逃生,有效果吗?

生:

没有。

师: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请你读一读。

(指名读)

师:

是呀!

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一瞬间,就要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怎能不叫人惊慌失措呢?

来,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

(齐读这段话)

师: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这样的场面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生1:

秩序十分混乱。

生2:

全船的人葬身鱼腹。

生3:

轮船沉没,无人生还。

……

师:

是呀!

船毁人亡的危险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作为一个镇定的船长,他又是怎么做的?

请大家读一读第16~34自然段。

赏析:

教师指导学习第一次指挥,这是这个精彩故事的开始,教师没有进行烦琐的内容分析理解,只是抓住船长威严的命令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其威严,体会其威严。

采取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用“读”,用语言文字本身去感染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升情。

威严的命令读好了,再读写命令没起到作用的段落时,学生读书时的语气明显变化,一种焦急、一种担心、一种忧虑表现了出来,学生已完全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几乎有了与故事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这一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走进了文本。

(二)第二次指挥

师:

谁来说一说,船长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这几个自然段)

师:

在你们刚才读的这几段话中,有几个人在对话?

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读这几个人的对话,用心地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生1:

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要开枪打死抢在前面的男人?

师:

是呀!

我也纳闷儿为什么说开枪打死抢在女人前面的男人?

生2:

这是威胁。

师:

你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是太棒了!

生3:

这样才能控制住当时混乱的局面。

师:

你用心读书了,就会有这样独到的体会!

生4:

保护弱小,保护妇女。

师:

你真会读书!

不错!

赏析:

第二次指挥是故事的高潮,教师抓住了最震撼人心的句子“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那人人为自己,人人为活命,人人都有选择生的权利的危急时刻,船长的这一声命令,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人们内心黑沉沉的阴霾。

老师处理时注重了学习方法的引导——联系上下文读书,注重了心灵的塑造——危急时刻要保护弱小,保护妇女。

(三)第三次指挥

师:

在船长镇定的指挥下,妇女被救走了,其他乘客也安全撤离了,船上六十人都撤离了吗?

还有谁?

生:

没有。

克莱芒。

师:

从哪儿看出来?

谁走在最后?

生:

其他船员。

师:

“快干!

”这是船长留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船上六十人全部获救了,可船上有六十一人啊!

船长把谁忘了?

生:

船长自己。

师:

是呀,危急时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这就是伟大灵魂的体现!

师引读: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手势提示)

学生接读: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师:

这就是那位船长,他是一座山,一座巍峨的高山,一起读: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师:

这就是那位钢铁铸成的船长!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

一起再读: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赏析:

第三次指挥是故事的升华,人们即将全部得救了,船长即将沉入深深的大海,这个“伟大的灵魂”即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教师很好地利用引读法,师生合作三读课文描写船长的段落,通过高声诵读,让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座丰碑。

这样的教学设计,实为精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呢?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书,从读中去感悟哈尔威船长的精神。

此外,我还注意指导学生读书,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采用了导读鼓励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不仅感悟了船长的品质,还提高了朗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

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在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授本课时,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两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本节课我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然后局部分析,最后回归整体,在探究感悟环节,学生直入重点,从读中分析感悟船长的精神,达到了教学目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精练。

二、本节课自主教学体现不够。

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多看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把驾驭课堂的能力再往上提高一个档次。

二、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具魅力。

三、多听课,多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四、多动笔,课后经常写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