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038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硫元素具有可变价态,据此完成以下有关含硫化合物性质的试题。

(1)将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2价硫的化合物与+4价硫的化合物反应的条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将等浓度的Na2S和Na2SO3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

无明显现象

实验2

将H2S通入Na2SO3溶液中

未见明显沉淀,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

实验3

将SO2通入Na2S溶液中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已知:

电离平衡常数:

H2SK1=1.3×10-7;K2=7.1×10-15

H2SO3K1=1.7×10-2;K2=5.6×10-8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在_________条件下,+4价硫的化合物可以氧化-2价硫的化合物。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溶液pH随SO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

B.

C.

D.

(3)现有试剂:

溴水、硫化钠溶液、Na2SO3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氨水。

  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献记载,常温下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现将H2S气体通过装有银粉的玻璃管,请设计简单实验,通过检验反应产物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产生黄色浑浊2Fe3++H2S→2Fe2++S↓+2H+酸性(或酸性较强)C溴水溴水褪色硫化钠溶液和稀硫酸2S2-+SO32-+6H+→3S↓+3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或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等),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或做爆鸣实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黄色沉淀和氯化亚铁浅绿色溶液,所以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产生黄色浑浊,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H2S=2Fe2++S↓+2H+;

(2)①根据实验1可知Na2S和Na2SO3不反应,根据实验2和实验3可知在酸性条件下Na2S和Na2SO3反应生成硫沉淀;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发生的反应为:

SO2+2H2S=3S↓+2H2O,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当SO2过量时,SO2+H2O=H2SO3,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酸性增强,所以pH又减小;由于亚硫酸酸性大于硫化氢的酸性,故后来的pH比最初要小,故C正确;

(3)溴水能氧化Na2SO3,所以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可选用溴水与Na2SO3反应,反应后溴水褪色;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与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亚硫酸钠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所以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硫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2-+SO32-+6H+=3S↓+3H2O;

(4)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检验氢气存在,即说明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实验操作为: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

2.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5

4.62

4.56

4.55

4.54

分析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雨水样品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含有氯气)混合,pH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测定雨水样品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pH逐渐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举一例说明这种雨水将给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造成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H2O

H2SO3变小2H2SO3+O2==2H2SO4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分析】

正常雨水中,CO2+H2O

H2CO3,由于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显酸性,且pH大约为5.6。

当雨水中溶入一定量SO2后,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pH减小。

当pH<5.6,雨水这就成为酸雨。

在酸雨中,H2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导致酸性增强,pH减小。

【详解】

(1)①雨水样品呈酸性,主要是S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原因是SO2+H2O

H2SO3。

答案为:

SO2+H2O

H2SO3;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含有氯气)混合,则会发生反应H2SO3+Cl2+H2O==H2SO4+2HCl,pH将变小。

答案为:

变小;

(2)测定雨水样品时,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pH,发现pH逐渐变小,主要是H2SO3被空气中O2氧化所致,其原因可能是2H2SO3+O2==2H2SO4。

答案为:

2H2SO3+O2==2H2SO4;

(3)举一例说明这种雨水将给环境中的生物或非生物造成的影响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为:

酸雨可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植物,污染湖泊导致大量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任选1例,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点睛】

酸雨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之分,在硫酸型酸雨中,主要溶有H2SO3和H2SO4,H2SO3易被溶解的氧气缓慢氧化,最终H2SO3全部转化为H2SO4;硝酸型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NO3。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____)

(2)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____)

(3)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____)

(4)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是SO2(____)

(5)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CuS、CuCl2、Fe2S3、FeCl2(____)

(6)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____)

(7)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既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也可以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____)

(8)因为SO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干燥SO2(____)

(9)3S+6NaOH=2Na2S+Na2SO3+3H2O,在该反应中,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沾有硫的试管(____)

(10)因为Cu(或Fe)与Cl2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而Cu(或Fe)与S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物,所以氧化性:

Cl2>S(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

(1)在火山喷口附近存在硫单质,错误,故填×;

(2)分离黑火药中三组分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

先用CS2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去硝酸钾,过滤,又得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正确,故填√;

(3)硫单质为零价,是中间价态,与金属反应时显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氧、氯、氟等)反应时硫显还原性,错误。

故填×;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二氧化硫,正确,故填√;

(5)S的原子半径较大,获得电子的能力较弱,因此S与Cu、Fe反应时只能生成低价态的Cu和Fe的硫化物,即与Cu生成Cu2S而不是CuS;与Fe生成FeS而不是Fe2S3;氯气氧化性较强,与Cu、Fe反应时只能生成高价态的CuCl2和FeCl3;则CuCl2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5)错误,填×;

(6)硫单质不溶于水,不能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错误,故填×;

(7)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如二氧化硫转换成亚硫酸;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如二氧化硫转换成三氧化硫;正确,故填√;

(8)虽然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但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6价的S与+4价的S之间没有中间价态,所以不能反应,则能用浓H2SO4干燥SO2;错误,故填×;

(9)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硫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单质硫在热的浓NaOH溶液中会发生岐化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沾有硫的试管;正确,故填√;

(10)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而S具有弱氧化性,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可以通过Cu(或Fe)与Cl2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而Cu(或Fe)与S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物,来判断硫单质和氯气氧化性强弱,正确,故填√。

4.已知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几种物质间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Y______、A______、B______、C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Cl2SO2HClH2SO4FeCl32Fe3++SO2+2H2O=2Fe2++SO42-+4H+

【解析】

【分析】

A与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中含Cl-;B与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中含SO42-;又根据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X能与

反应,则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详解】

(1)分析可知,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2)反应①为氯化铁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5.大气中硫、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

Na+、Ba2+、NH4+、Al3+、Cl-、SO32-、SO42-、NO3-等。

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澄清试液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

试样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份试液

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

溶液呈蓝色

第二份试液

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第三份试液

滴加NaOH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V)与生成的沉淀、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__。

(2)写出第一份试液滴加淀粉KI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3)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最初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

②最后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

(4)该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再慢慢通入O2,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喷洒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NO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答案】SO32-、Ba2+Na+、Cl-6I-+2NO3-+8H+=2NO↑+3I2+4H2OH++OH-=H2OAl(OH)3+OH-=AlO2-+2H2O催化剂

【解析】

【分析】

第一份试液:

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显示蓝色,证明一定含有能将碘离子氧化的氧化性离子,因NO3-单独存在氧化性很弱,所以一定会含有H+和NO3-,一定不含有SO32-,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酸性条件下和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第二份试液:

滴加用盐酸酸化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Ba2+一定不存在;

第三份试液:

滴加NaOH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一定是氨气,所以一定含有NH4+,加入氢氧化钠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会消失,所以一定含有Al3+;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否存在不能判断;

(3)氢氧根可以和氢离子发生中和反应,可以和铝离子发生反应,可以和铵根离子发生反应,结合图像,根据混合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先后顺序分析;

(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书写方程式,根据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的特点来判断所起到的作用。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32-、Ba2+,Na+、Cl-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2)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后,硝酸的存在会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反应为:

6I-+2NO3-+8H+=2NO↑+3I2+4H2O;

(3)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有多个反应,根据分析中存在的离子,结合图像,第一个发生的反应为:

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为:

H++OH-=H2O;最后发生的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

Al(OH)3+OH-=AlO2-+2H2O;

(4)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氧化后产物是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还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即NO2+SO2=SO3+NO,整个过程中,一氧化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点睛】

第(3)小题解答时需要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顺序为:

先发生酸碱中和,再发生生成气体的反应,再发生生成沉淀的反应,最后发生沉淀溶解的反应;

6.如图中A~H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A能使铁或铝钝化,B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为水,D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F是金属单质,G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写出A溶液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试写出E与F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SO3C+2H2SO4(浓)

2SO2↑+CO2↑+2H2O2Mg+CO2

2MgO+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A能使铁或铝钝化,A可能为浓硝酸或浓硫酸,B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为水,D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A为浓硫酸,B为碳,D为SO2,E为CO2,SO2被氧气氧化产生SO3,所以H为SO3,SO3与H2O反应产生H2SO4,F是金属单质,能够在CO2发生燃烧反应,则F是Mg,Mg在CO2中燃烧产生C、MgO,G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则G为MgO,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为浓H2SO4,B为C,C为H2O,D为SO2,E为CO2,F是Mg,G为MgO,H为SO3。

(1)E为CO2,H为SO3;

(2)C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S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2SO2↑+CO2↑+2H2O;Mg在CO2中在点燃时反应产生MgO和C,反应方程式为:

2Mg+CO2

2MgO+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常温下A能使铁或铝钝化,D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本题的突破口,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注意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7.常温下某淡黄色固体单质A,与它的气态氢化物B和氧化物C之间,有如右图的转变关系,试回答:

(1)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

(2)B的物质的量为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当B跟氧气恰好反应,完全转化为A时,x与y的数值关系为_______;若当B转化为C时,反应后,常温下体系中只有C一种气体,x与y的数值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SH2SSO2

【解析】

【详解】

(1)常温下某淡黄色固体单质A为S,S与O2在点燃时发生反应产生C是SO2,它的气态氢化物B是H2S,H2S不完全燃烧产生S和H2O,完全燃烧产生SO2和H2O,因此A、B、C三种物质分别是:

A为S,B为H2S,C为SO2;

(2)H2S物质的量是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当H2S跟氧气恰好反应,完全转化为S时,发生反应:

2H2S+O2

2S+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x与y的数值关系是:

y:

x=

当H2S部分转化为S单质,部分转化为SO2气体,2H2S+O2

2S+2H2O反应后,在常温下体系中只有SO2这一种气体,此时

<y:

x,根据方程式2H2S+3O2

2SO2+2H2O可知,当y:

x=3:

2时,只有SO2一种气体剩余,若y:

x>

时,O2过量,H2S完全转化为SO2,O2还有剩余,2H2S+3O2

2SO2+2H2O反应后,常温下体系中除了有SO2气体外,还有剩余的O2,所以符合要求的x与y的数值关系是

8.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接触室中发生的反应是2SO2+O2

2SO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还原反应b.离子反应

c.化合反应d.可逆反应

(2)Fe2O3废渣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写出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取硫酸产品加入蔗糖中,有“黑面包”现象发生,该过程体现出浓硫酸的性质是_____。

【答案】acd生产涂料、生产红色油漆、冶炼铁4FeS2+11O2

2Fe2O3+8SO2脱水性和氧化性

【解析】

【分析】

(1)在接触室中发生的反应是2SO2+O2

2SO3,该反应中S化合价升高,O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可逆反应和化合反应;

(2)Fe2O3废渣是红色固体,用途有生产涂料、生产红色油漆、冶炼铁等;

(3)黄铁矿(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Fe2O3和SO2;

(4)取硫酸产品加入蔗糖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把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2:

1的比例脱出来,剩下碳,所以会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散发出来,所以就会形成蓬松的像面包一样。

【详解】

(1)在接触室中发生的反应是2SO2+O2

2SO3,该反应中S化合价升高,O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可逆反应和化合反应,故选acd;

(2)Fe2O3废渣是红色固体,用途有生产涂料、生产红色油漆、冶炼铁等;

(3)黄铁矿(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Fe2O3和SO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

4FeS2+11O2

2Fe2O3+8SO2;

(4)取硫酸产品加入蔗糖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把有机物中的氢和氧按2:

1的比例脱出来,剩下碳,所以会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散发出来,所以就会形成蓬松的像面包一样,故该过程体现出浓硫酸的性质是脱水性和氧化性。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性和__性。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一种液体浸泡一下,这种液体是___,其作用是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

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时,关闭弹簧夹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填字母)。

a.水b.酸性KMnO4溶液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有余酸的是___(填字母)。

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

【答案】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强氧化酸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ad

【解析】

【分析】

A装置中,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的SO2进入C中,排出空气从而收集SO2;D装置用于验证SO2的漂白性,多余的氯气用蘸有NaOH或Na2CO3溶液的棉花吸收。

当反应结束时,关闭K,生成的少量SO2进入B装置,利用排液法收集SO2,此时广口瓶内有一部分液体被SO2排入长颈漏斗内,因为排液的目的是收集SO2,所以液体与SO2不发生化学反应。

【详解】

(1)由以上分析知,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反应中浓硫酸将铜氧化并被还原为SO2,表现强氧化性;生成CuSO4,表现出酸性。

答案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强氧化;酸;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一种液体浸泡一下,这种液体应能吸收SO2,可以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为: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3)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由于SO2不溶于此液体,所以此时B中的现象是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B中,SO2易溶于水,排除a;酸性KMnO4溶液和浓溴水都能将SO2氧化为硫酸,排除b、c;故应放置的液体是d。

答案为:

试剂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

(4)余酸为稀硫酸,铁粉、Na2CO3溶液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BaCl2溶液虽然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不能肯定SO42-的来源;银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选择ad。

答案为:

ad。

【点睛】

B中放置的液体,取决于B的作用,若我们不注意审题,很容易认为此装置是为了吸收余气SO2,于是错误地选择酸性KMnO4溶液和浓溴水。

10.请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产生的各种产物。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是:

_______→_______→③→④→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③中溶液褪色,装置⑥中溶液不褪色,装置⑥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④中所盛溶液可能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饱和Na2CO3溶液b.饱和NaHCO3溶液c.NaOH溶液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