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305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docx

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规划DOC

未来网络及量子通信产业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与融合、提升信息服务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发展趋势与方向,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建设重点。

“2013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量子通信及未来网将成为我省实施“增长源工程”的重点领域。

1未来网络的内涵与发展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服务等新兴应用对现有互联网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能耗、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巨大的挑战。

探索适合未来互联网应用创新的关键技术,设计满足开放可扩展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建设可持续发展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未来网络就是能够提供用现有的网络技术难以做到的服务、能力和设施的网络,它可以是一个全新的网络,也可以是现有网络的一个发展,甚至是他们的混合。

1.1未来网络的技术需求:

(1)能够满足变速率通信和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的多进程通信。

从短信到超高清视频,用户要求的通信数据速率范围越发宽泛,未来网络需要实现全网范围内的动态调度,确保业务所需资源而不造成资源闲置。

Web浏览、多点通信和家庭网络的出现使得未来网络需要具备端到端、点到点,多点到多点的通信能力以及建立数量众多的会话的能力。

(2)可信、安全的网络。

未来网络要能够达到节点设备高可靠(硬件可靠和软件稳定),网络的健壮性,设备及链路故障的快速恢复,控制平面、管理平面与用户平面相隔离,明确可靠的机制以区分管理平面、控制平面以及用户平面中的报文,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和管理平面的流量不受外部攻击的影响,并保证在极端条件下的控制和管理层面的安全和稳定。

(3)可管、可控的网络。

可管就是对需要的网络情况有知情的能力,即网络具有完备的安全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可控就是要有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其中包括对不同业务类别资源的分类管控能力,对业务开放和部分业务关闭的能力,对业务保障必要的资源,对紧急通信的支持等。

(4)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开放性,包括对互联网存在的全部业务的开放性、对电信网存在的全部业务的开放性、对新业务的开放性、对用户业务的开放性等。

可扩展性,包括地址的可扩展性、网络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网络管理的可扩展性、资源管理的可扩展性等。

(5)网络的能耗问题。

互联网设备芯片容量与速度的提升,直接导致芯片耗电量的增大,节能降耗已经成为运营商必须面对和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构建高效节能的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1.2国际相关研究情况

(1)美国的GENI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基于网络虚拟化技术,为新型网络建立实验床,同时作为未来可运营网络的基础和孵化器。

GENI的目标是为不同的网络实验者提供他们需求的网络资源(如计算、缓存、带宽、网络拓扑等),赋予网络实验者单独的、与其他网络实验者相隔离的网络资源空间,提供网络资源的可操作性、可测性和安全性,使网络实验者们能进行他们的任何新的未来网络设计研究。

GENI框架设计借鉴了因特网和开源软件运动赖以成功的一些原则,例如由良好的系统架构开始设计,只建设所熟知的内容,逐步建设,设计开放的协议和软件,其中,可编程、可切片、虚拟化等几个核心理念值得关注。

(2)美国的FIND计划。

该计划侧重于未来互联网体系框架的研究,以解决现有网络在安全性、移动性等方面存在的严重弊端,最终目标是设计一个适合未来需求的新一代互联网。

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从顶层草图设计开始,基于从头再来的思想,鼓励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覆盖了体系结构、网络虚拟化、光网络、路由、网络管理、安全、无线网络等多个细分研究领域。

目前,FIND已被NetSE项目取代,NetSE研究的范围不仅涵盖了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还进行网络经济、网络设计和社会价值、网络计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3)欧洲的FEDERICA计划。

该计划目标包括:

1)建造一个全新的、覆盖欧洲的、通用的、可扩展的基础网络,用于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的实验研究;2)研究虚拟化技术,特别是多域控制、管理和监控;3)方便专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讨,传播知识和经验;4)为标准化团体Internet工程任务组ITU-T,光互联论坛,IPsphere等提供真实的实验案例及结果。

该计划允许用户进行新奇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实验,实验可以在网络的各个层面上进行,用户在其分片内有完全控制权,允许多用户同时进行实验,互不干扰,注重实验的可重现性,具有与其他实验网以及Internet连接的能力。

这些未来网络研究的共同策略是:

1)支持多方面、开放性的未来网络核心技术研究;2)同步建设基于国家级的大规模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出未来的网络体系结构,并以此可能发展成为未来运营性网络的基础。

1.3关键技术方向

国际未来网络技术的研究集中在4个方面。

第一个技术方向,核心与边缘分离。

使用户对核心网络的访问不可达,通过智能边缘来构建网络的安全屏障,技术难点是网络边缘与核心网络实现地址与协议的翻译等。

技术方向二,控制与转发分离。

将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彻底分离,实现路由控制、智能集中和转发单元的简单高效,提高网络智能性和组网的灵活性。

第三个方向,就是标识和地址的分离。

在于解决目前IP地址同时具有身份标识和地址的双重语义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好的移动性。

第四个方向,网络的虚拟化。

根据业务的需求来进行动态的调整网络层,包括网络基础的可重构,网络资源的可重构,实现网络资源的池化,提高其利用率。

1.4演进趋势

软件定义网络(SDN)正在成为整个行业注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相信其将给传统网络架构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

SDN本质上具有控制和转发分离、设备资源虚拟化和通用硬件及软件可编程三大特性,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网络的智能性全部由软件实现,网络设备的种类及功能由软件配置确定,对网络的操作控制和运行由服务器(作为网络操作系统)完成。

(2)业务响应相对更快,可以定制各种网络参数,如路由、安全、策略、QoS、流量工程等,并实时配置到网络中,缩短开通具体业务的时间。

(3)基于控制和转发相分离的思路,实现了网络和业务的可编程,促进了网络的虚拟化和IT化以及硬件的归一化,降低了建设成本、运维难度和业务响应时间。

2量子通信技术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应用使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进行工作和生活,大量敏感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人们需要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护以免被窃取或篡改,量子通信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保障,是保障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

量子通讯(QuantumTeleportation)是以量子力学为基本原理的全新通讯技术,是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

目前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

它是光纤通信技术的一种,只不过其量子通道利用光的量子物理特性,让一个个光子传输0和1的信息,量子通信技术所传输的信息是分为经典还是量子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开发无法破译的密码;后者则是量子瞬间传送,一种确实可行的瞬间远距离“实物”传输技术。

在量子密码通信技术上,量子的物理特性保障了通信的保密性,在军事通信、商业通信、金融通信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量子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在保证通信绝对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更远的通信距离、更广的覆盖范围、更高的通信速率,为信息安全做出贡献。

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路线图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城域网络构建城际量子通信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广域量子通信。

3基于GEM模型的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络发展基础与前景研究

3.1GEM模型简介

GEM模型是加拿大学者帕德莫(TimPadmore)和吉博森(HerveyGibson)在波特(Porter)的“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模型。

GEM模型以区域产业作为分析对象,以因素间的互补作为作用机理,全面客观地阐述了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劣势,综合评价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评价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GEM模型中的“G”、“E”、“M”分别代表“基础”、“企业”和“市场”,在该模型中,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三对要素6个因素(如图1),该模型中的三要素是指“基础”、“企业”和“市场”,同时每个要素是由一对特定的因素组成,因此三要素也叫“三因素对”。

其中,因素对一是指基础,包括资源和设施两个因素。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地理位置、知识资源、金融资本等;基础设施既包括硬件设施如道路、通讯设施、管道等,也包括软件设施如制度政策、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

因素对二是指企业,包括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战略两个因素。

相关辅助产业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购买地区中其他企业的商品和服务,企业的战略则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管理模式、数量规模和企业之间组织产品生产的方式等。

因素对三是指市场,是整个产业集群的需求要素,包括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因素。

图1GEM模型

3.2基于GEM模型的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络发展潜力分析

3.2.1基础(Groundings)

(1)资源

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以省会合肥为中心,5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5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0%,市场广阔。

科技资源密集。

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聚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一批著名高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一批电子类研究所,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重要的知识支撑、技术支撑、人才支撑。

安徽省科技产业门类齐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好基础,部分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

到2012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个(其中国家级4个),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9个(其中国家级18个),高新技术企业1742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6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54家,科技活动人员14.6万人,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显著前移。

(2)设施

政策环境优越。

从合肥成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再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安徽省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市场培育力度增强,制定和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政策;金融支撑作用显著,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基金,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知识产权抵押等方式筹集资金;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获批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有利于促进形成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长期机制,有利于培育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平台完善。

以“科技路路通”门户系统为总中心,各市分中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基层服务站为支点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安徽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为载体的创新要素交易平台;以安徽省创新型企业服务系统、安徽创新咨询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通过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与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组建的一批集研发、服务和孵化为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总体来看,安徽具有发展量子通信与未来网络产业的重要基础条件,拥有地缘优势,可以吸纳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资源溢出,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省内各大城市的科技资源分布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研发人员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偏低;三是安徽科技资源乏完善的调解机制和共享系统,科技资源存在相互分割、重复建设的现象。

3.2.2企业(Enterprises)

(1)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

近年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2008—2010年总产值年均增速超过超过60%。

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等领域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明显,软件、汽车电子、微电子等自主创新成效突出,通信及信息安全、矿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安全等领域基础较好,量子通信技术、应急信息技术等科技成果在国内外领先。

依托合肥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合肥软件园、滁州信息产业等基地,安徽形成了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显现。

以科大讯飞、科大恒星、工大高科、继远电网等为代表的软件产业,以Marvell、英图微电子、联发科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以捷敏电子、芯硕半导体、泰瑞达、国晶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以及以四创电子、海特微波、润东电子等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产业,以京东方、彩虹、蓝光LED、鑫昊PDP、葳迩敏SMT、冠鸿光电背光模组为代表的光电显示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产业,这些产业的良好发展形成了安徽量子通信和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企业的结构、产业战略和竞争

未来网络目前在全球还未实现规模化商用,而量子通信刚刚步入产业化阶段。

安徽省依托中科大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抢抓战略发展先机,发起组建了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化和商业运作的形式大力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和成果转化。

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27日,是国内首家量子通信安全解决方案及成套量子通信产品供应商,公司立足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以量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型研发成果在信息通信安全这一战略性科技产业中独树一帜。

公司拥有一支由众多科技精英组成的实力雄厚的技术团队和产业化技术团队,将应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无缝对接。

目前,公司开发出完整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通信产品系列,满足了构建实用化通信网络的各项基本需求。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是国内首家从事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公司,公司创始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教授和中科大博士,现有员工80多人,分为研发、生产、市场、行政等条线。

公司目前的经营方向为量子密码通信系统、光电子器件与设备、量子密码网络方案,目前拥有量子密码点对点通信方案、量子密码组网技术、量子密码核心器件的多项国际顶级专利,是国内也是国际少有的同时拥有全部量子密码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

分析表明,安徽量子通信企业具有一定优势,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日益密切,合作方式和合作内容不断深入。

在未来网络领域,江苏、天津等省市已经抢占了发展先机,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3.2.3市场

(1)本地市场

未来网络可以为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应用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安徽近年来不断加大三网融合建设应用力度,开展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接入等试点,用户数处于全国前列,未来,随着三网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对现有网络升级改造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同时,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安徽未来网络市场前景无限。

海尔“云电视”、联发科智能上网本、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云产品等一批云终端产品产业化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浪潮(合肥)云计算中心、科大国创云计算研发中心运行投产,科力信息的移动警务和交通信息采集云、浪潮信息的卫生云、朗坤物联网的农业云等一批云服务平台项目也在行业内进行了试点。

安徽省软件产业、物联网产业、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也将拉动安徽未来网络市场的形成。

在量子通信领域,2009年,安徽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

2010年7月,“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作为安徽省量子通信产业化的起步项目先行先试,成为国内“首个开工、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40节点规模化量子通信城域示范网络,实现量子通信设备系统化、工程化、产品化。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建的“芜湖量子政务网”是世界上首个多层级的试运行量子密码网络,公司的量子密码通讯方案成为世界上同领域研究和应用的追随对象。

(2)外部市场

《2012-2013年中国企业网络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显示,虚拟化与云网络、网络标准与技术趋势、数据中心网络成为目前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购买意愿来看,网络优化、数据中心网络、无线网络三类产品名列前三位,SDN(软件定义网络)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新的技术热点,新一代网络产品成为企业采购的优先考虑。

发展未来网络,对传统网络产品实现全面升级的时机已经成熟。

同时,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606.78亿元,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约420亿美元;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896亿元;三网融合将启动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达6880亿元,宽带升级、网络改造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达2490亿元,这都对未来网络市场的拓展具有助推作用。

量子通信作为一个发展很快的新兴前沿技术领域,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国防应用研究方面,经过长期的准备,量子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初步得到应用,军品市场的形成,对于量子通信产业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金融应用方面,新华社的金融资讯交易平台——“新华08”开发项目中引入了量子通信技术,用于金融核心数据传输加密,这是国际上首次在金融资讯领域应用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开辟量子通信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这个同样广阔的市场。

在国家商用密码专控领域,量子通信产业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获得了由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正式、依法迈入此特殊领域。

在政务领域、移动通信领域,对量子通信的市场需求同样巨大。

4安徽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络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4.1未来网络发展路径

安徽未来网络发展既要抢占技术制高点,更要迅速实现产业化。

其发展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要以我国未来网络发展顶层设计、技术研发与标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为载体,大力建设原创性网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空间信息网络仿真、网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网络等开放式网络试验系统,加大网络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未来网络过渡性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攻关。

其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当前网络面临的问题与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构建从芯片设计、设备制造到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进行未来网络产业的孵化与发展。

着重研发面向未来网络与通信的芯片及元器件、可编程虚拟化路由器等关键基础设备,发展基于SDN的网络操作系统、控制软件与通用硬件,推进系统集成。

开发智能光网络传输设备(ASON)、多业务传输设备、高速光器件、云操作系统、网络感知系统、网络管控系统、内容分发系统、量子网络等网络设备、集成软件及业务平台,为网络升级、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网络安全等应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层面,需尽快成立相关未来网络企业,进行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以及市场推广。

图2未来网络发展路径图

4.2量子通信产业发展路径

依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产业研究院+学科型公司”的发展模式,开发远距离、高速率量子通信实用化核心技术,开展高速率量子通信光源、光量子交换机、量子密码终端机、单光子探测器等系列化量子通信设备、核心器件及量子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量子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制定量子通信产业行业标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

优先发展加解密、认证、通信安全等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的安全防御系统,加强与政府、金融机构、网络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拓展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图3量子通信发展路径图

4.3政策与措施

(1)立足基础优势,加快培育骨干企业。

在我省量子通信与未来网发展领域,集中资源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骨干企业。

通过专项资金引导投入,支持骨干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

通过做强一批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带动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

(2)整合科技要素,着力突破关键技术。

通过制定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以骨干企业为核心,集聚一批同一领域的中小企业以及从事企业上、下游研究与经营的配套企业,共同搭建联合创新平台。

围绕制约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及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前沿,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孵化、技术转移等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推动官产学研的合作对接。

(3)集聚尖端人才,构建智力支撑体系。

大力培育领军人才。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

结合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人才队伍。

加大联合引智力度。

深入实施各类引才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归国留学人才、海外科技及管理人才到量子通信与未来网领域创新创业。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联合引才。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建立人才基地,探索高校、科研机构面向企业设立客座研究员岗位,深入推进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高端人才到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

(4)加快扩张体量,承接国内外创新资源。

按照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产业集群的目标,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和资源整合作用,以商招商,积极吸引国内外量子通信与未来网行业骨干企业及其配套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

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我省转化。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实验室或设立分支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5)加强政策引导,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财政政策引导。

统筹专项资金,扩大量子通信与未来网发展引导资金规模,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基地建设。

金融政策引导。

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为抵押进行融资,拓宽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业融资渠道。

市场政策引导。

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对于量子通信与未来网领域的重大创新产品,由政府首购和订购。

产权政策引导。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深化专利和技术标准工作,支持在量子通信与未来网领域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争取产业领域标准制修订话语权。

(6)洞悉市场变化,打造行业内领军品牌。

加强对量子通信与未来网产品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