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8689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 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docx

高考地理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

高考地理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

第三板块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2012·海淀区期末考】图1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回答1—2题。

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2.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1970—2000年间我国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出生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低高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1975—1985年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1985—2000年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是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表现。

第2题,2000年—2010年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2012·青岛期末考】

表1

表1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3—5题。

省(直辖市)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甲省

7.17

7.15

乙省

7.31

7.02

丙省

6.83

7.79

丁市

1.32

1.72

3.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B.人口流动量大

C.经济发达D.人口大省

4.丁市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快,人口出生率高B.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增长率高

C.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D.经济发达,迁入人口数量多

5.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人口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市

【答案】3.D4.D5.D

【解析】第3题,结合表1可看出甲、乙、丙三省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较大,所以它们都是人口大省,甲、乙两省第六次人口比重比第五次减少,所以经济不发达,从表中信息看不出人口增长和流动情况。

第4题,导致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第5题,从表格信息可得出丁市的人口增长率最高。

【2012·扬州期末考】图7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

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D.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

7.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因素B.交通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

【答案】6.D7.C

【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老城区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有增加也有减少的,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

第7题影响人口流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2012·福州期末考】图8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8-10题。

8.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D.环城路

9.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10.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②市中心交通拥堵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8.C9.B10.D

【解析】第8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第9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

第10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较低,能够减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市场的萎缩;更重要的是这里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

【2012·厦门期末质检】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图2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3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

完成11-12题。

11.我国属于图3中的

A.I型B.Ⅱ型C.Ⅲ型D.Ⅳ型

12.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答案】11.C12.D

【解析】第11题,从图2可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和人均GDP标准值都是负值,结合图3知我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属于低级协调型。

第12题,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并非不是同步;1975-2005年间,看不出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先快后慢于经济发展;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2012·青岛期末考】图4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13—16题。

13.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14.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河流D.矿产和交通

15.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沿线河网密布B.沿线冰川广布

C.沿线地势起伏大D.沿线多沙漠

16.城市①和④的气候差异是

A.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高,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多

B.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高,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少

C.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低,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多

D.①市的一月均温比④市的低,①市的年降水量比④市的少

【答案】13.A14.B15.C16.D

【解析】第13题,交通线最密集人流、物流两大,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规模最较大。

第14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北部城市在狭长的区域东西延伸,主要受地形和河流影响。

第15题,经过③城市的交通线稀少,再结合南部和北部地区交通线的走向,可判断该地区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第16题,由14、15题可知城市①位于山地以北,受冬季风影响大,温度较低;城市④位于山地以南,处夏季风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多。

【2012·九江市一模】2010年冬,受韩国“泡菜危机”等预期的影响,山东大白菜价格暴涨。

然而,2011年“月以来,山东大白菜价格持续回落,5分钱一斤都没人要。

从“菜贵伤民”到“菜贱伤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读“山东省某蔬菜种植地区略图”(图3),完成17—19题。

 

17.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热量丰富B.接近城区,市场广阔

C.靠近河流,航运便利D.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18.导致该地2011年大白菜种植面积较2010年大幅增加的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技术D.气候

19.该地建有多个泡菜加工厂,该类工厂属于()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

【答案】17.D18.B19.C

【解析】第17题,由图可看出该地区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蔬菜种植提供良好条件。

第18题,影响大白菜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19题,蔬菜易腐烂不宜久存,以蔬菜为原料的工业必须建在蔬菜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

【2012·山东济宁期末考】下表是我国某乡村地1~100亩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

读表完成20—21题。

20.该村最有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

21.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

【答案】20.A21.A

【解析】第20题,因为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且糖料作物为甘蔗,所以最有可能是珠江三角洲。

第21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和产量,导致种植面积的变化。

【2012·浙江湖州期末考】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回答22—23题。

22.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增湿B.地形抬升C.赤道低压控制D.受西风影响

23.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    D.④

【答案】22.D23.C

【解析】第22题,因为甲地为地中海气候,6、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所以主要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第23题,结合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可判断①为谷类种植、②为混合农业、③为放牧业、④为荒地。

【2012·衡水市期末考】衡水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海拔20米。

衡水老白干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水质清澈透明,纯净甘甜。

小麦制曲是衡水老白干的核心技术。

读图和资料回答24~25题。

24.左图产品工业属于()

A.技术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劳动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25.右图所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

这种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D.推动循环经济

【答案】24.B25.C

【解析】第24题,衡水老白干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故应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第25题,该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应该是避免了秸秆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其它选项都不是生态效益。

【2012·衡水期末考】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A.钢铁B.汽车制造C.汽车销售D.机械

27.该核心产业进军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

【答案】26.B27.D

【解析】第26题,由图可知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汽车制造。

第27题,为充分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获取高额利润,发达国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组装。

【2012·北京海淀期末考】图3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和其它因素的三角坐标图”。

回答28—29题。

28.序号①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A.电子装配B.石油加工C.钢铁冶炼D.蔗糖生产

29.②类工业部门为主形成的工业地域可能是()

A.鞍山钢铁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德国鲁尔工业区D.美国“硅谷”

【答案】28.A29.D

【解析】第28题,由三角坐标图可看出影响①工业的因素中劳动力因素所占比例在60%以上,所以该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29题,②类工业科技因素所占比例在60%以上,所以为技术导向型工业,只有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地域。

【2012·浙江湖州期末考】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30—31题。

30.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T1B.T2C.T3D.T4

31.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

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工业化程度提高D.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答案】30.C31.D

【解析】第30题,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应该是铁路运输供需缺口最大的阶段,结合图示知T3阶段的缺口最大。

第31题,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逐渐变小,说明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应是多种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结果。

【2012·北京朝阳期末考】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

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读图9,完成第32—33题。

3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3.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答案】32.D33.B

【解析】第32题,由题干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可知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3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影响。

【2012·福建三明一联考】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据此回答34~35题

34.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35.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答案】34.D35.C

【解析】第34题,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都是自然资源,据此判断答案。

第35题,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012·济宁期末考】2012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读下图,回答36~38题。

注:

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36.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正相关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37.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D.阶段性

38.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36.C37.A38.D

【解析】第36题,由图可知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不都成正相关例如巴西。

印度的碳排放量较小,中国和美国碳排放量不同承担的责任也应不同。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第37题,保护环境是世界所以国家共同的义务,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第38题,减少碳排放量的措施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

二、综合题

39.【2012·山东济宁期末考】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3)“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

【答案】

(1)“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四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2)“北大荒”:

热量;“西大荒”:

水源。

(3)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联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多。

【解析】第

(1)题,在调运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南大荒”和“西大荒”各自的自然条件分析说明。

(2)题,从两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发展农业主要的制约因素。

第(3)题,北大荒主要位于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所以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联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为发展商品粮提供了有利条件。

40.【2012·南京、盐城一模】2011年4月,沈阳经济区被正式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鞍山、本溪、阜新、抚顺等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该经济区城市体系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该城市的主要职能有。

(2)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简述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答案】

(1)矿产资源沈阳行政中心(服务中心,东北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2)丰富的煤铁资源;便捷的交通;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大;工业基础好;农业基础好等。

(3)问题: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

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搞好环境治埋,加强绿化建设。

【解析】第

(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煤铁矿产资源丰富,这是鞍山、本溪、阜新、抚顺等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

根据城市中心地理论和图中城市分布可知,沈阳是最高级的城市,该城市是辽宁的省会城市,行政管理是其主要职能。

(2)题,从自然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等说明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第(3)题,该工业区是我国传统工业区,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可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进行分析说明。

41.【2012·福州期末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5和图16分别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多万人。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三:

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1亿人。

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3)指出上述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答案】

(1)海陆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附近人口、城市较为密集,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扶持鼓励;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等。

(2)印度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广阔。

(3)由印度向澳大利亚迁移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压力大,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保障差等[或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高等]。

【解析】第

(1)题,从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技术等方面说明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题,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

第(3)题,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两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2.【2012·厦门期末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l2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

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3)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答案】

(1)大致呈东——西走向。

原因:

沿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分布,地势较平坦,建设工程量小;沿线多城市(绿洲)。

(2)①区域中心城市,信息通达度高;②区域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③位于棉花主产区,商品来源丰富;④棉纺工业发达,对棉花需求量大;⑤与中亚国家相邻(边境城市),利于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或临近中亚产棉区)。

(3)第一产业: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产业:

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焦化工和能源工业;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延长产业链。

第三产业:

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边境城市区位,发展边境贸易。

生态建设:

发展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第

(1)题,结合经纬网判断国道走向。

国道沿山麓地带延伸,一方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

(2)题,从信息和交通、市场和商品供给、市场和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3)题,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在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的基础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同时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