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866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x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35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五)

一、选择题

(2019·河北保定一模)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

A.发源区        B.流通区

C.形成区D.外围区

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

A.森林、草场萎缩B.地下径流增加

C.沙漠面积扩大D.湖水盐度下降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图示高山冰川是绿洲水的来源,则高山冰川是绿洲水源发源区;森林、草场、冲积扇、戈壁等是融水进入绿洲的必经区域,则属于流通区;绿洲外围沙漠是外围区。

故选B项。

第2题,大量开采煤炭,会使冲积扇区及戈壁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流入绿洲、盐湖的水量减少,则沙漠面积扩大、湖水盐度上升。

故选C项。

(2020·湖南联考)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

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

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4.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明显。

图示两桥护栏、路基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加剧了沙粒堆积。

故选B项。

第4题,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的堆积,故拆除沙障的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故选A项。

(2019·潍坊一模)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

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

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1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2示意活篱笆实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5~7题。

5.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

A.乔木B.灌木

C.草本D.灌草结合

6.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

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7.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

A.地形类型B.坡度大小

C.气候变化D.土壤类型

答案 5.D 6.D 7.B

解析 第5题,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

灌草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

故选D项。

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

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值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

故选D项。

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篱笆带具有延缓径流及减少侵蚀量的效果,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

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

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故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坡度大小,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

故选B项。

(2019·厦门一模)内蒙古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

当耕地灌水时,不仅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发生变化,还引起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

该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灌水外,还在每年10~11月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后灌。

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9.该地6月灌水后,土壤含盐量(  )

A.耕地上升,盐荒地下降

B.耕地、盐荒地都上升

C.耕地下降,盐荒地上升

D.耕地、盐荒地都下降

10.该地实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土壤蒸发B.储水补墒淋盐

C.便于茬地翻耕D.种植越冬作物

答案 8.A 9.C 10.B

解析 第8题,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高于耕地,故③④为盐荒地,①②为耕地。

耕地灌水后,盐分溶入水中进入地下,故地表盐分较低,深层盐分较高,与①曲线相符。

故选A项。

第9题,耕地灌水后,盐分随水进入地下,地表含盐量下降;由于耕地和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盐荒地地下水位上升,含盐量上升,盐分随地下水进入地表,含盐量上升。

故选C项。

第10题,河套灌区在10月份之后降水较少,进行秋季储水灌溉,可以为第二年小麦播种幼苗发芽生长补墒,同时还可以淋盐压碱;土壤蒸发主要受气候影响大,与秋后灌溉关系不大;茬地翻耕与灌水关系不大;河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作物不能越冬。

故选B项。

(2020·齐齐哈尔五校联考)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侵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1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地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B.B点

C.C点D.D点

答案 11.A 12.B

解析 第11题,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

故选A项。

第12题,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

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坡面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

在A、C、D三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坡面的侵蚀。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

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

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

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

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少;董庄沟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大。

(2)杨家沟小流域水量平衡:

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近乎为零。

原因:

在降水方面:

经过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地下径流近乎为零。

在蒸发方面:

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

(3)杨家沟水资源小于董庄沟水资源。

水资源(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小;董庄沟径流量较大。

所以,水资源董庄沟较杨家沟丰富。

(4)河流含沙量减少,引起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沉积转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

解析 第

(1)题,由“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结合图中图例准确判断两个区域,获取图中信息即可比较差异。

注意图中数据为径流量,则从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角度分析即可。

(2)题,图示杨家沟径流量基本为0,从人工森林对径流、降水、蒸发蒸腾的影响角度分析即可。

第(3)题,水资源主要是指径流量,由图可得出答案。

第(4)题,杨家沟人工森林使径流减少,则对下游河流的水量、含沙量有较大影响,注意要分析不利影响。

14.(2020·山东省模考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是“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直接决定了绿洲的大小和规模。

高昌区绿洲位于天山南麓的洪积扇平原上(图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农业绿洲,生态环境脆弱。

近30年来,高昌绿洲区降水趋势平稳,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

农业生产以河泉水、坎儿井、水渠以及机电井提取地下水等方式联合灌溉。

1989年,高昌区农业绿洲的面积为400km2,而现在绿洲规模和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图2)。

绿洲东部为扩张区,以水渠、机电井联合灌溉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积极推进绿洲城镇化、工业化;西部为缩减区,以坎儿井灌溉为主,多发展农牧经济,弃耕撂荒、牧场迁移现象时常发生。

(1)据图2信息,补充完成高昌区绿洲面积变化折线图,并描述1989~2016年高昌区绿洲面积的变化趋势。

(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

(2)分析甲地农业绿洲面积缩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本区绿洲开发规模。

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纵坐标轴名称及单位正确、纵坐标刻度值正确,并能准确描点连线)

1989~1997年绿洲面积缩减;1997~2016年绿洲面积持续扩张。

(2)甲地位于农业绿洲区西部,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小,地下水开采条件差,水资源供给不足;由于东部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西部坎儿井水量补给不足。

(3)同意。

该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适度开发;通过改进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工程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承载力。

不同意。

本区为典型生态脆弱区,水资源较少,环境承载力较小;水资源过度开发,会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

(1)题,1989年绿洲面积是400km2,1989~1997年实际减少了35km2,1997年绿洲面积为365km2;同样的推理2002年绿洲面积为500km2;2009年为673km2;2016年为781km2。

(2)题,甲地属于西部,农业类型主要是以农牧经济为主,弃耕撂荒、牧场迁移现象会导致绿洲面积的萎缩;以坎儿井灌溉为主,归根到底在于水资源的短缺导致绿洲的萎缩。

第(3)题,如果赞成,要强调在适当的规模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绿洲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果不赞成,则强调制约当地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水资源,扩大绿洲的面积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造成生态恶化。

15.(2019·沈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牧道是牲畜采食踩踏形成的小路径,包括牧道区、凸肩区、坡间区(图a)。

科考队对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山羊牧道进行研究时发现,牧道景观坡面单元(图b)的微地形、植物、土壤特征各不相同。

由于牲畜踩踏,牧道区坡度平缓,有土壤硬壳。

凸肩区的植被覆盖率最高。

坡间区广泛分布着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生物结皮。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应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禁止放牧。

(1)(区域认知)分析牧道区植被覆盖率低于凸肩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思维)分析牧道景观坡面单元的三个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均相对较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地协调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应禁牧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并提出合理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思维)推测禁牧多年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牧道区由于牲畜的踩踏,植被稀少;牧道区土壤表层形成硬壳,不利于水分下渗和植被存活;牧道区土壤表层的硬壳,将水分分配到凸肩区,增加其土壤的含水量。

(2)牧道区表面硬壳使得流水难以切割形成冲沟;凸肩区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促进淤积;坡间区有生物结皮保护下方土壤,减轻流水直接侵蚀。

(3)赞同:

退牧还草还林,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自然生产力和载畜量,缓解人地矛盾;推动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不赞同:

黄土高原丘陵区降水适中、坡度适宜,宜牧面积较广;放牧形成的牧道有利于凸肩区植被生长条件的改善;禁牧导致牧道退化,坡面土壤侵蚀加剧;人口、经济压力较大,不利于禁牧政策的推行。

(4)三个区域地表植被差异减小,植被覆盖率提高;地形差异变小;土壤硬壳将减少,牧道区土壤水分增加。

解析 第

(1)题,注意比较牧道区与凸肩区的差异,牧道区被牲畜踩踏,坡度平缓,有土壤硬壳,由于自身“硬壳”水分不易下渗且不利于植被存活,同时被“踩踏”植被更稀少。

(2)题,“三个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均相对较轻”即分析三个区域不易被流水侵蚀的原因,牧道区表面有硬壳,凸肩区植被覆盖率高,坡间区有生物结皮。

第(3)题,赞同主要分析禁牧带来的好处,如有利于植被保护、恢复,产业结构调整。

不赞同主要结合上题中牧道的好处及不利于禁牧的条件分析。

第(4)题,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植被、水及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