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74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_精品文档.doc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自查报告

州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我县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和《红河州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等要求,**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4月向州卫生局申报了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自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县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机制开展创建工作,结合区域特点,创新工作模式,多项工作特色明显,亮点纷呈,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的标准和要求,我县从保障措施、社区诊断、慢性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患者管理等7项内容逐项开展了自查工作。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红河州北部,全县总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86个村(居)委会,477个村民小组。

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数42.15万人。

2014年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15个,在职职工1208人;村卫生室213个,新农合点249个,乡村医生236人。

目前,我县在册管理高血压患者累计32560人,糖尿病患者累计8405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408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因此,强化慢性病综合干预,推进示范县创建活动已刻不容缓。

二、自查情况

(一)组织保障(应得分60分,自评60分)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慢工作,制定下发了《**县创建云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55号),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担任组长,卫生局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16个县属单位和8个乡镇领导任成员的创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职责,签订了创慢目标责任书,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创建工作中共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4次联络员会议,通报交流、协调解决慢性病防治重点问题。

同时成立了“**县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技术指导专家小组”,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技术指导小组共有成员11名,由县属医疗、卫生单位的专家组成,负责示范区创建的技术指导(督导、培训),截至2014年11月,共开展6次培训和4次现场技术指导。

(二)经费保障(应得分70分,自评70分)

**县2014年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和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任务,安排专项经费,县委、政府拨付40万元,用于社区诊断、死因监测、肿瘤及心脑血管事件调查报告等,有力的保障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向慢性病患者筛查及规范化管理的倾斜,2013年全县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规范管理使用均等化资金206.66万元,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经费17.17%;2014年1-9月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经费171.33万,占服务经费53.86%。

2014年1-10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总支出58.00万元,慢病科支出15.90万元,占疾控中心业务经费的27.41%;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加强对慢病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保障了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政策保障(应得分90分,自评85分)

**县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把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加强精神病人综合防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泸政办发〔2012〕49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泸政发〔2013〕46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71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泸政办发〔2013〕91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126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127号)等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文件,内容主要涵盖慢性病防控的保障措施、慢性病的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身、控烟以及疾病控制的能力,群众健身场所、慢性病自我管理等政策。

卫生部门创新性出台慢病关爱家园、慢病精细化管理、慢病志愿者服务及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等四项管理措施,扩展20分。

县卫生局出台慢性病防治方案,扣5分。

(四)队伍保障(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县疾控中心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慢病科,2014年3月调整并充实慢非传科人员,现有专职工作人员3名。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6次督导检查,5次县级业务培训,主要内容有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慢性病死因、肿瘤、心脑血管三项监测知识培训、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等。

县疾控中心接受省、州级培训7次(包括视频会),督导2次。

成立示范区专家技术指导组,并进行了4次培训。

县卫生局制定出台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双向转诊制度(试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设置了慢病防治科室,全面履行慢性病防治工作职责,2014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提供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日常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培训和督导,完成了4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五)社区诊断(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为摸清**县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今后建立、完善社区慢性病监测系统和防治系统提供基础资料,我县于2014年7~8月开展了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县创慢办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1个城区所在乡镇和其它3个乡镇共16个村小组1568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监测、调查,结合2012年**县人口资料、2013年死因监测情况分析等形成了**县社区诊断报告。

(六)死因监测(应得分55分,自评55分)

**县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于2011年02月开展网络直报。

2013年~2014年全县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为100%,报告不明原因死亡2013年为0.97%,2014年为1.05%;ICD-10编码错误率2013年为4.78%,2014年为3.62%;审核率两年均为100%。

2014年6月对辖区内县级医疗机构及全县各乡镇开展了漏报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人数2573例,经核对漏报56例,漏报率2.18%。

2013年**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我县2013年监测人群死亡总数为2573人,粗死亡率610.37/10万,标化死亡率457.52/10万。

其中男性死亡1485例,粗死亡率659.34/10万,标化死亡率500.66/10万;女性死亡1088例,粗死亡率554.18/10万,标化死亡率405.30/10万。

死亡率在0~岁组较高,0~岁之后开始下降,至5~岁降至最低,然后随年龄上升而持续升高,至85+岁组达最高。

2013年**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依次为215.40/10万、102.24/10万、98.21/10万、74.01/10万和38.43/10万,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6.56%。

2013年我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77岁,其中男性75.54岁,女性80.39岁。

(七)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居民慢病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患病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8%、糖尿病患病率为6.3%,肥胖者11.5%。

在危险因素方面,吸烟率、有害饮酒率食油过量率、食盐过量率有待降低,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相关健康生活标准和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需进一步提高。

(八)肿瘤登记(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2013年,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包括县级医疗和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肿瘤报告收集覆盖率为100%。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县2013年肿瘤报告病例数719例,死亡414例,死亡与发病比为0.6。

2013年**县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0/10万,标化率为109.63/10万。

**县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直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0.53%。

**县2013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共报告414例(男性264例,女性150例),全县粗死亡率为98.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7/10万,其中男性肿瘤117.22/10万,女性76.40/10万。

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癌症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制约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为减少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人群生命质量,我们应加强对癌症的防治,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检,努力做到早诊早治,预防控制癌症的发生及发展。

(九)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应得分20分,自评20分)

为了进一步掌握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动态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病死率、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2013年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及分析评价工作。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覆盖率100%。

报告心脑血管病例1313例,发病率311.47/10万,其中男性691例,发病率306.81/10万,女性622例,发病率316.82/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我县心脑血管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占总病例的90.25%;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的风险也在增加,60岁以上所占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以农民为主。

报告心脑血管死亡病例908例,死亡率215.40/10万,其中脑血管死亡805例,占88.66%,死亡率190.96/10万,心血管死亡103例,占11.34%,死亡率24.43/10万。

(十)媒体宣传(应得分45分,自评40分)

为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意识,深入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慢性病危害及危险因素,我县制定了《**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宣传工作方案》及《媒体传播工作计划》,通过宣传方案的实施,宣传计划的安排,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各乡镇社区、村卫生室深入村委会(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窗”网站建立“创慢”专题平台,**电视台开设了“健康之路”宣传专栏,定期向群众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

同时,**电视台在及时报道慢性病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以每月近300次的频率循环播放慢病公益广告。

县卫生局开设“健康**”微信公众平台,每周2次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

户外广告牌不符合条件,扣5分。

(十一)宣传资料技术支持(应得分40分,自评40分)

借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项目,我县积极制作各种彩色折页、宣传单等10余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同时,省、州也下发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其中慢性病宣传材料8种。

**县健康教育所制作的了《慢病防治健康教育普及电子工具箱》内包含32种宣传栏模板、16个慢性病相关重要健康主题咨询活动日核心信息95条、6种音像资料模板,17次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

(十二)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应得分55分,自评45分)

全县8个乡(镇)、共86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社区都有1个或多个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活动场所),86个行政村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健身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