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7383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docx

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版

XX市社会医疗急救培训急救证书

系列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版)

    一、适用对象

    本大纲为XX市社会医疗培训急救证书系列课程教学大纲,也可供其他社会医疗急救培训项目参考。

    二、培训形式

    短期集中面授,学员与辅导老师比例建议不超过12:

1。

三、场地要求

教室面积应不小于20平米,人均不少于2平米。

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技能操作培训场所应配有相应的模拟训练器材。

学员与心肺复苏模型比例建议不超过6:

1。

教室要求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四、考核要求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五、急救证书名称及学时安排(45分钟为1学时)

    

(一)“心脏拯救者”课程4学时(0.5天)

    

(二)“第一响应人”课程8学时(1天)

    (三)“初级急救员”课程16学时(2天)

    (四)“高级急救员”课程16学时(2天)

    六、复训周期

    证书有效期为2年,证书持有者应在有效期内完成复训,逾期应重新学习。

七、申报条件

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均可申报。

本大纲对初级、高级急救员的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课程需要有低级别课程基础。

    八、教学要求

    “掌握”为必会内容,需通过考核,“熟悉”为需要理解的内容,“了解”为课堂拓展内容。

九、具体内容    

   

(一)“心脏拯救者”课程

培训对象:

16岁以上,身体健康的公民。

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培训使学员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及程序,能够在心博骤停现场正确规范地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并熟练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模块

(学时)

内容

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技能

1. 急救相关理论

(1学时)

1.1 急救概念与原则

1.1.1 了解急救的概念

1.1.2  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

1.1.1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的定义

1.1.2安全原则、时间原则、告知原则、科学原则

1.2 急救的程序

1.2.1熟悉现场评估的方法

1.2.2掌握启动急救系统的方法

1.2.3掌握急救四步法

1.2.1 环境安全评估、注重自身防护(口罩、手套)1.2.2 寻求帮助和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

1.2.3急救四步法的内容与步骤

1.3 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理论

1.3.1 熟悉成人院外生存链

1.3.2 掌握心肺复苏适应症

1.3.3 掌握判断意识、呼吸的方法

1.3.4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

 

1.3.5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素

 

1.3.6 熟悉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1.3.1 院外生存链5个环节

1.3.2 心搏骤停、呼吸骤停的概念

1.3.3 判断反应、呼吸停止、濒死呼吸

1.3.4按压的部位、姿势及人工呼吸的手法及注意事项

1.3.5按压深度、频率、回弹、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1.3.6 终止心肺复苏的各种情况

 

2. 急救四步法、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练习与考核(2.5学时)

2.1 急救四步法练习与考核

2.1.1 掌握急救四步法

2.1.2急救四步法考核

2.1.1 急救四步法的内容与步骤

2.1.2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2.2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练习与考核

2.2.1 掌握成人胸外按压技术

2.2.2 掌握成人人工通气技术

2.2.3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

2.2.4心肺复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考核

2.2.1 双手按压的位置和技术动作

2.2.2 开放气道手法,口对口通气要点

2.2.3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步骤

2.2.4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理论考核(0.5学时)

3. 试卷

3. 掌握课堂所讲理论知识重点

3. 使用标准化试卷考核

    

(二)“第一响应人”课程

培训对象:

16岁以上,身体健康的公民。

培训目标:

通过8学时(1天)的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正确规范地实施现场第一响应人紧急救助行为。

模块

(学时)

内容

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技能

1.急救总论

(1学时)

1.1 急救概念与原则

1.1.1 了解急救的概念

1.1.2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

1.1.1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的定义

1.1.2安全原则、时间原则、告知原则、科学原则

1.2 急救的程序

1.2.1熟悉现场评估的方法

 

 

1.2.2掌握启动急救系统的方法

1.2.3熟悉患者的评估方法

1.2.4掌握急救四步法

1.2.1 环境安全评估、自身防护(口罩、手套)、伤员数量记录及现场资源利用

1.2.2 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2.3基本询问和生命体征及伤病情的检查

1.2.4急救四步法的内容与步骤

1.3 施救者职责和义务

1.3.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3.2 了解患者隐私的保护方法

 

1.3.1 XX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解读

1.3.2 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暴露伤员身体应遵循的原则

1.4 心理应激

1.4.1 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

 

1.4.2 了解应激心理调节方法

1.4.1心理应激定义、积极和消极心理反应在急救中的作用

1.4.2 自我心理调节的常用方法

 

 

2. 日常急症

(0.5学时)

 

2.1 心血管急症

2.1.1 熟悉心血管急症的特点

2.1.2 掌握心血管急症的处置

2.1.1 心血管急症的典型、不典型症状和体征

2.1.2 心血管急症的急救原则和方法

2.2 呼吸系统急症

2.2.1 熟悉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

2.2.2 掌握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解救方法

2.2.1 不完全、完全梗阻的鉴别

2.2.2 腹部冲击法的步骤及技术要点

3. 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理论、操作与考核

(3学时)

3.1 心肺复苏理论

3.1.1 掌握心肺复苏适应症

3.1.2 了解胸外按压的原理

3.1.3 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

3.1.4 掌握成人心肺复苏技术

3.1.5 熟悉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3.1.6 了解生存链概念

3.1.1 心搏骤停、呼吸骤停的概念

3.1.2 胸外按压方法和原理

3.1.3 人工呼吸的意义和方法

3.1.4 成人复苏技术

 

3.1.5 终止心肺复苏的各种情况

3.1.6 院外生存链5个环节

3.2 心肺复苏操作

3.2.1 掌握判断意识、呼吸的方法

3.2.2 掌握成人胸外按压技术

3.2.3 掌握成人人工通气技术

3.2.1 判断反应、呼吸停止、濒死呼吸

3.2.2 双手按压的位置和技术动作

3.2.3 开放气道手法,口对口通气要点

3.3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知识及操作

3.3.1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概念

3.3.2 了解特殊情况下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3.3.3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

3.3.1自动体外除颤器模拟机功能及部件介绍

3.3.2 特殊情况下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3.3.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步骤

3.4 操作考核

3.4.1 掌握急救程序

3.4.2 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3.4.3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技能

3.4.1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3.4.2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3.4.3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4. 创伤理论

(1学时)

4.1 创伤概念

4.1 了解创伤的概念

4.1 创伤的定义

4.2 创伤的类型

4.2.1 熟悉开放性创伤特点和处置原则

4.2.2 熟悉闭合性创伤特点和处置原则

4.2.1 开放性创伤表现和急救方法

4.2.2 闭合性创伤表现和急救方法

4.3 伤口处理

4.3.1 了解公共急救包的配置

4.3.2 掌握接触伤者的自我防护

4.3.3 掌握大出血的识别

4.3.4 掌握现场止血的方法

4.3.1 急救包物品的使用

4.3.2 手套使用、洗手及物品消毒

4.3.3 危及生命大出血的表现

4.3.4 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

4.4 骨折

4.4.1 熟悉骨折的识别

4.4.2 掌握骨折现场固定

4.4.1 骨折的症状与体征

4.4.2 固定物品选择、固定方法

5.意外伤害

(0.5学时)

 

5.1 烧烫伤

5.1.1 了解烧烫伤的识别

5.1.2 掌握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5.1.1 烧烫伤的症状与体征

5.1.2 烧烫伤的冷疗和保护

5.2 动物伤害

5.2 掌握狗咬伤处置

5.2 狗咬伤现场处理及狂犬病预防注射要点

5.3 淹溺

5.3.1 熟悉淹溺的识别

5.3.2 熟悉岸边救援的方法

5.3.3 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方法

5.3.1 淹溺的概念与表现

5.3.2 投递及抛掷等救援技术

5.3.3 淹溺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5.4 电击伤

5.4.1 了解损伤机制

5.4.2 了解低压、高压触电的识别

5.4.3 掌握电击伤的处置

5.4.1 电流特点、发病机制和预防

5.4.2 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

5.4.3 电击现场环境评估、患者的评估与处理

6.止血、包扎技术练习与考核

(1学时)

6.1 止血

6.1.1 掌握直接压迫止血法

6.1.2 掌握止血带止血法

6.1.1 用棉垫直接压迫止血技术

6.1.2 旋压式止血带技术及替代方法

6.2 包扎

6.2 掌握弹性绷带包扎方法

6.2 螺旋包扎方法

6.3 操作考核

6.3.1掌握正确摘除手套

6.3.2掌握直接压迫止血法、弹性绷带螺旋包扎和旋压式止血带使用

6.3.1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6.3.2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7.综合演练

(0.5学时)

 

7.1 案例练习

7.1急救四步法的内容和流程

7.2 掌握案例综合处置能力

7.1急救四步法流程

7.2 成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伤口直接压迫、螺旋包扎和旋压式止血带使用

8.理论考核

(0.5学时)

8. 试卷

8. 掌握课堂所讲理论知识重点

8. 使用标准化试卷考核

    (三)“初级急救员”课程

培训对象:

高风险岗位与高风险人群。

培训目标:

通过16学时(2天)的规范化培训使一些高风险岗位人员较全面地掌握现场急救基本技能,在突发事件现场实施及时正确的紧急救助。

    第一天:

8学时

模块

(学时)

内容

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技能

1. 急救总论

(1学时)

1.1 急救概念与原则

1.1.1 了解急救的概念

1.1.2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

1.1.1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的定义

1.1.2 安全原则、时间原则、告知原则、科学原则

1.2 急救的程序

1.2.1熟悉现场评估的方法

1.2.2掌握启动急救系统的方法

1.2.3熟悉患者的评估方法

1.2.4掌握急救四步法

1.2.1 环境安全评估、注重自身防护(口罩、手套)、伤员数量记录及现场资源利用

1.2.2 寻求帮助和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2.3基本询问和生命体征及快速伤病情的检查

1.2.4急救四步法的内容与步骤

1.3 施救者职责和义务

1.3.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3.2 了解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方法

1.3.1 XX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解读

1.3.2 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暴露伤员身体应遵循的原则

1.4 心理应激

1.4.1 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

 

1.4.2 了解应激心理调节方法

1.4.1心理应激定义、积极和消极心理反应在急救中的作用

1.4.2 自我心理调节的常用方法

2. 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理论与操作、考核

(5.5学时)

2.1 心肺复苏理论

2.1.1 掌握心肺复苏适应症

2.1.2 了解胸外按压的原理

2.1.3 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

2.1.4 掌握婴儿、儿童和成人心肺复苏技术

2.1.5 熟悉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2.1.6 了解生存链概念

2.1.1 心搏骤停、呼吸骤停的概念

2.1.2 胸外按压方法和原理

2.1.3 人工呼吸的意义和方法

2.1.4 婴儿、儿童及成人心肺复苏技术

 

2.1.5 终止心肺复苏的各种情况

2.1.6 院外生存链5个环节

2.2 心肺复苏操作

2.2.1 掌握判断意识、呼吸的方法

2.2.2 掌握成人胸外按压技术

2.2.3 掌握成人人工通气技术

2.2.4 熟悉儿童胸外按压特点

2.2.5 掌握婴儿心肺复苏技术     

2.2.1 判断反应、呼吸停止、濒死呼吸

2.2.2 双手按压的位置和技术动作

2.2.3 开放气道手法,口对口通气要点

2.2.4 儿童单手胸外按压技术

2.2.5 婴儿病情评估、胸外按压、人工通气的技术

2.3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知识及操作(含半自动体外除颤器)

2.3.1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概念

2.3.2 了解特殊情况下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

2.3.3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

2.3.1自动体外除颤器模拟机功能及部件介绍

2.3.2 特殊情况下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2.3.3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步骤

2.4 操作考核(成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

2.4.1 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2.4.2 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技能

2.4.1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2.4.2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3. 日常急症

(1学时)

 

3.1 心血管急症

3.1.1 熟悉心血管急症的特点

3.1.2 掌握心血管急症的处置

3.1.1 心血管急症的典型、不典型症状和体征

3.1.2 心血管急症的急救原则和方法

3.2 神经系统急症

3.2.1 掌握脑卒中的识别

3.2.2 掌握脑卒中的处置

3.2.3 掌握晕厥、昏迷的处置

3.2.4熟悉抽搐的识别

3.2.5掌握抽搐的处置

3.2.1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体征

3.2.2 脑卒中急救原则和急救要点

3.2.3 晕厥的预防和保护、昏迷的气道管理,复原卧位

3.2.4 抽搐的症状与体征

3.2.5抽搐时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3.3 呼吸系统急症

3.3.1 熟悉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

3.3.2 掌握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解救方法

3.3.3 掌握婴儿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法

3.3.4 了解特殊人群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法

3.3.5 了解鱼刺卡喉处理特点

3.3.6熟悉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及评估

3.3.7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识别与处理

3.3.1 不完全、完全梗阻的鉴别

3.3.2 腹部冲击法的步骤及技术要点

3.3.3 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法

3.3.4 儿童腹部冲击法,孕妇和肥胖患者胸部冲击法

3.3.5 鱼刺卡喉处理误区和正确方法

3.3.6心源性、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识别

3.3.7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及急救要点

 

3.4过敏反应

3.4.1 熟悉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

3.4.2 掌握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置

3.4.1 过敏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3.4.2 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4.意外伤害

(0.5学时)

4.1淹溺

4.1.1 熟悉淹溺的识别

4.1.2 熟悉岸边救援的方法

4.1.3 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方法

4.1.1 淹溺的概念与表现

4.1.2 投递及抛掷等救援技术

4.1.3 淹溺患者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4.2 电击伤

4.2.1 了解损伤机制

4.2.2 了解低压、高压触电的识别

4.2.3 掌握电击伤的处置

4.2.1 电流特点,发病机制和预防

4.2.2 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

4.2.3 电击现场环境评估、患者的评估与处理

4.3中毒

4.3.1 熟悉常见中毒途径、种类

4.3.2 了解中毒识别

4.3.3 掌握中毒的处置

4.3.1 常见经皮肤接触、吸入、口服中毒的毒物种类和症状

4.3.2 气体中毒、食物中毒的症状、体征

4.3.3 中毒的急救原则和要点

    

 

第二天:

8学时

模块 

(学时)

内容

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技能

5.创伤理论

(1学时)

5.1 创伤概念

5.1 了解创伤的概念

5.1 创伤的定义

5.2 创伤的类型

5.2.1 熟悉开放性创伤特点和处置原则

5.2.2 熟悉闭合性创伤特点和处置原则

5.2.1 开放性创伤表现和急救方法

5.2.2 闭合性创伤表现和急救方法

5.3 伤口处理

5.3.1 了解公共急救包的配置

5.3.2 掌握接触伤者的自我防护

5.3.3 熟悉伤口消毒的方法

5.3.4 掌握大出血的识别

5.3.5 掌握现场止血的方法

5.3.6 掌握包扎的方法

5.3.7 熟悉断指(肢)的处置

5.3.8 熟悉鼻出血的处置

5.3.9 了解牙齿损伤的处置

5.3.10掌握失血性休克的识别与处置

5.3.1 急救包物品的使用

5.3.2 手套使用、洗手及物品消毒

5.3.3 伤口碘伏消毒方法

5.3.4 危及生命大出血的表现

5.3.5 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

5.3.6 创可贴、绷带及三角巾的使用方法

5.3.7 断指(肢)的保存方法

5.3.8 徒手和填塞止血法

5.3.9 牙齿损伤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5.3.10 失血性休克的表现与现场处理要点

5.4骨折

5.4.1 熟悉骨折的识别

5.4.2 掌握骨折现场固定

5.4.3 掌握骨盆骨折识别及处置

5.4.1 骨折的症状与体征

5.4.2 固定物品选择、固定方法

5.4.3 骨盆骨折症状、体征及简易固定方法

 

5.5颅脑损伤

5.5.1 了解颅脑损伤的识别

5.5.2 熟悉颅脑损伤急救处置

5.5.1 头皮裂伤、颅底骨折、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5.5.2 颅脑损伤的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5.6 胸部损伤

5.6.1 了解胸部致命性损伤类型

5.6.2 熟悉胸部致命性损伤的紧急处置

5.6.1 连枷胸,开放性、张力性气胸的识别

5.6.2 连枷胸、开放性、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措施

 

5.7 腹部损伤

5.7.1 了解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识别

5.7.2 熟悉开放性腹部损伤的现场处理

5.7.1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表现、体征和急救要点

5.7.2 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表现、体征和急救要点

6.意外伤害

(0.5学时)

 

6.1 烧烫伤

6.1.1 了解烧烫伤的识别

6.1.2 掌握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6.1.1 烧烫伤的症状与体征

6.1.2 烧烫伤的冷疗和保护

6.2 动物伤害

6.2.1 掌握狗咬伤处置

6.2.2 熟悉昆虫叮咬伤的处置

6.2.1 狗咬伤现场处理及狂犬病预防注射要点

6.2.2 蜜蜂、马蜂蛰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7. 灾难现场的避险逃生

(0.5学时)

7.1火灾

7.1.1 了解火灾伤害的类型

7.1.2 掌握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7.1.1 呼吸道烧伤、躯体烧伤的表现

7.1.2 呼吸道和身体的保护、逃生路线的选择

7.2地震

7.2 掌握地震应急避险原则

7.2自我防护和逃生的方法

7.3交通事故

7.3.1 掌握环境评估的方法

7.3.2 掌握交通事故的急救

7.3.1 次生事故发生的识别与预防

7.3.2 交通事故伤基本的类型和处理原则

7.4 踩踏伤

7.4.1 了解踩踏伤的概念

7.4.2 掌握踩踏伤的处置

7.4.1 踩踏伤的定义

7.4.2 踩踏伤的预防与急救方法

8.创伤四项技术练习与考核

(4学时)

8.1止血

8.1.1 掌握直接压迫止血法

8.1.2 掌握加压包扎止血法

8.1.3 掌握止血带止血法

8.1.4了解指压动脉止血法的应用和技术局限性

8.1.1 直接压迫止血技术

8.1.2 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技术

8.1.3 旋压式止血带技术及替代方法

8.1.4 股动脉、肱动脉动脉搏动点指压止血技术

8.2包扎

8.2 掌握弹性绷带包扎方法

8.2 螺旋包扎方法

8.3固定

8.3.1 熟悉骨折的固定方法

8.3.2 熟悉三角巾悬吊固定

8.3.3 熟悉固定的注意事项

8.3.1 普通夹板、卷式夹板和三角巾固定技术

8.3.2 大手挂、小手挂悬吊固定方法

8.3.3固定效果和末梢循环的检查

8.4搬运

8.4.1 掌握伤员搬运的注意事项

8.4.2 熟悉基本的搬抬方法

8.4.1 自身和伤员的保护以及搬运工具的选择

8.4.2 正确搬运的姿势和四人搬抬法

8.5 操作考核

8.5 考核直接压迫止血法、弹性绷带螺旋包扎和旋压式止血带使用

8.5 使用标准化技能考核表考核

9. 综合演练

(1学时)

9.1 案例练习

9.1 急救四步法的内容和流程

9.2 掌握案例综合处置能力

9.1急救四步法流程练习

9.2 成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伤口直接压迫、螺旋包扎和旋压式止血带使用、骨盆骨折的处理

10. 理论考核(1学时)

10.试卷

10. 掌握课堂所讲理论知识重点

10. 使用标准化试卷考核

注意:

持有“第一响应人”证书,自取得证书之日6个月内,完成桥接课程(8学时)即可获得“初级急救员”证书。

(四)“初级急救员桥接”课程

    培训对象:

已持有“第一响应人”证书的学员,证书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欲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的学员。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在第一响应人课程基础上拓宽急救知识范围,进一步掌握现场急救技能。

模块

(学时)

内容

教学目标

相关知识、技能

1. 日常急症

(1学时)

1.1 神经系统急症

1.1.1 掌握脑卒中的识别

1.1.2 掌握脑卒中的处置

1.1.3 掌握晕厥、昏迷的处置

1.1.4熟悉抽搐的识别

1.1.5掌握抽搐的处置

1.1.1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体征

1.1.2 脑卒中急救原则和急救要点

1.1.3 晕厥的预防和保护、昏迷的气道管理,复原卧位

1.1.4 抽搐的症状与体征

1.1.5抽搐时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1.2呼吸系统急症

1.2.1 掌握婴儿气道异物梗阻解救法

1.2.2 了解特殊人群窒息解救法

1.2.3 了解鱼刺卡喉处理特点

1.2.4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识别与处理

1.2.1 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法

1.2.2 儿童腹部冲击法,孕妇和肥胖患者胸部冲击法

1.2.3 鱼刺卡喉处理误区和正确方法

1.2.4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及急救要点

1.3 过敏反应

1.3.1 熟悉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

1.3.2 掌握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置

1.3.1 过敏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1.3.2 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

 

2. 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理论与技能

(3学时)

2.1理论

2.1.1 掌握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技术

2.1.2儿童、婴儿使用AED注意事项

2.1.1 婴儿、儿童心肺复苏技术

2.1.2儿童、婴儿使用AED注意事项

2.2技能

2.2.1 熟悉儿童胸外按压特点

2.2.2 掌握婴儿心肺复苏技术

2.2.1 儿童单手胸外按压技术

2.2.2 婴儿病情评估、胸外按压、人工通气的技术

2.3考核

2.3.1掌握婴儿心肺复苏技术

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