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6978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docx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电大开放教育高护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特点,熟悉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二、教材名称

本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路潜主编,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本课程采用教学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的概念,掌握外科护理的特点。

熟悉:

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

了解:

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第二节:

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三)练习题

简答题1、简述外科护理的特点

2、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要及分布,掌握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状况的基本评估;掌握水、电解质失衡的基本治疗原则;掌握人对水和钠平衡失调的反应及护理,掌握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酸碱平衡的调节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措施。

熟悉:

体液平衡的调节;熟悉常见水钠代谢平衡失调类型;熟悉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了解:

水、电解质的主要功能,了解人体钙的平衡,了解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特点。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

第二节:

水、钠平衡失调

第三节:

钾代谢平衡失调

第四节:

酸碱平衡失调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A)

A.呼吸深快,呼气时有酮味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C.心率加快,血压下降D.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

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为(D)

A.K+B.Ca2+

C.Mg2+D.Na+

3、下列哪项为高渗性缺水的最早临床表现(C)

A.皮肤弹性降低B.乏力

C.口渴D.烦躁

4、静脉补充钾盐前,首先应考虑病人的(C)

A.血压B.呼吸

C.尿量D.神志

5、体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缓冲对是(A)

A.HCO3-/H2CO3B.HPO2-/H2PO4-

C.磷酸盐/磷酸D.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简答题

1、简述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答:

人体主要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和肾三种途径来维持机体正常的酸碱水平。

血液缓冲系统:

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H+产生H2CO3,继而分解为CO2H和H2O,通过呼吸排出CO2;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HCO3﹣可结合OH-产生HCO3﹣和H2O。

肺:

当pH下降或H2CO3增高时,呼吸系统兴奋性增加,使呼吸深快;加速对排出CO2;反之,则减少CO2的排出。

肾:

肾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和NH4+,回收Na+和HCO3-,维持血浆中HCO3﹣的浓度,发挥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简述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外科营养和实施的途径、方式,护理及并发症。

熟悉:

外科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了解:

外科病人机体代谢的特点,了解外科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营养不良的类型

第二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基本指证

第四节:

肠内营养

第五节:

肠外营养

(三)练习题

简答题

简述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休克的概念,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

休克的病理生理。

了解: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休克:

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症候群。

单项选择题

1、休克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为(A)

A.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

B.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

C.微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

D.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受损

2、休克早期的最主要临床特征是(B)

A.血压下降B.脉压缩小

C.脉搏细数D.四肢冰冷

3、休克病人最理想的体位为(C)

A.头低足高位B.头高足低位

C.平卧中凹位D.平卧位

4、在休克治疗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D)

A.控制感染B.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C.控制原发病D.补足血容量

5、休克补液治疗中,循环灌注改善与否的重要判断指标是(C)

A.血压回升B.皮肤红润

C.尿量增加D.呼吸、脉搏减慢

6、治疗和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是(D)

A.积极去除病因B.维持呼吸道通畅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迅速补充血容量

简答题

1、简述休克病人病情观察要点

答:

⑴、定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CVP变化,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尿比重变化等。

⑵、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出入量。

⑶、定时监测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等。

⑷、密切观察与原发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2、简述休克病人的一般急救措施

答:

⑴、控制大出血。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⑶、采取休克体位

⑷、其他措施,如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必要时应用止痛药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麻醉的概念,掌握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掌握局部麻醉的概念及中毒反应;掌握椎管内麻醉的特点及并发症;掌握椎管内麻醉的护理。

掌握全身麻醉的概念、并发症及护理。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步骤及基本技术。

熟悉:

心跳骤停的原因及诊断,熟悉复苏的常用药及脑复苏和护理。

了解:

麻醉的分类,各种麻醉法及护理要点。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法的实施及护理

第四节:

麻醉期间监护及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腰麻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主要预防(B)

A呕吐B头痛C低血压D呼吸抑制

2、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

A.窒息B.呼吸道梗阻C.心博骤停D.低血压

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D)

A.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用药量B.使病人情绪安定,利于合作

C.减少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D.防止术中支气管痉挛

简答题

简述术前用药的目的

答:

⑴、镇静和催眠:

利于病人稳定情绪,配合麻醉;

⑵、镇痛,提高痛阈以减少麻醉药用量;

⑶、抑制唾液腺和呼吸道腺体分泌

⑷、抑制不良神经反射。

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围手术期的概念,掌握围手术期病人护理重点。

掌握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后期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

熟悉: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

了解:

手术分类及术前评估。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术前期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手术中期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手术后期病人的护理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成人择期手术前应(D)

A.禁食、禁饮12小时B.禁食、禁饮8小时

C.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D.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2、术后早期,病人腹胀的主要原因是(A)

A.胃肠功能受抑制B.血液内气体弥散到肠腔内

C.麻痹性肠梗阻D.组织代谢产生气体

3、术后病人早期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C)

A.急性胃扩张B.水、电解质紊乱

C.麻醉反应D.急性肠梗阻

4、下列有关肥皂刷手法步骤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

A.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5㎝

B.冲水时应将手指及肘均朝下

C.浸泡75%乙醇范围应到肘上3㎝

D.浸泡在乙醇桶内的时间为5分钟

5、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必须保持无菌的部位是(D)

A.整个胸、腹、背部和双上肢

B.整个颈肩、胸、腹、背部

C.腰部以上的前胸、后背和双上肢

D.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

6、最常用的消毒手术敷料的方法是(A)

A.压力蒸汽灭菌B.甲醛蒸汽熏蒸法

C.煮沸消毒D.微波消毒法

简答题

简述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外科感染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掌握:

全身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掌握:

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熟悉: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

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第五节:

破伤风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C)

A.脓液的性质B.细菌的种类

C.细菌药敏试验D.感染的严重程度

2、疖化脓后早期的处理可以选择(D)

A.挤出脓头B.切开引流

C.应用抗生素D.疖顶点涂石碳酸

3、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A)

A.痈B.疖C.丹毒D.急性蜂窝织炎

4、关于甲沟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发病初期病人都有体温升高B.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

C.可形成甲下脓肿D.可发展成指头炎

5、急性化脓性腱鞘炎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D)

A.菌血症B.脓血症

C.掌中间隙感染D.肌腱缺血、坏死

6、破伤风病人最早发生强直性收缩的肌是(A)

A.咀嚼肌B.背腹肌

C.颈项肌D.四肢肌群

7、女性,19岁,鼻部疖受挤压后,出现头痛、高热、昏迷、眼部红肿,首先应考虑的是(D)

A.面部蜂窝织炎B.菌血症

C.毒血症D.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9、男性,28岁,因刀伤急诊入院治疗。

未曾接受过破伤风主动免疫,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预防破伤风的发生(A)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B.注射破伤风毒素0.5㏕

C.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D.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1500U

10、不符合外科感染特点的是(A)

A.多数有单一细菌引起感染B.病变以局部炎症为主

C.常与创伤有关C.常需手术治疗

简答题

1、简述破伤风的处理原则

答:

及时采取积极地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并发症等。

2、简述全身感染的处理原则

答:

采取综合处理措施,重点是处理感染灶。

包括:

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生素;全身支持和对症治疗。

第八章烧伤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烧伤的面积计算、深度估计以及严重程度判断、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

烧伤的概念及病理生理。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了解:

烧伤的健康教育要点、护理目标和效果评价。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病理生理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护理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浅Ⅱ度烧伤的深度是(A)

A.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B.深至皮肤角质层

C.达真皮深层D.深至皮肤生发层

2、烧伤病人“体液不足”护理诊断的依据是(C)

A.创面有焦痂B.创面有感染

C.创面渗出过多D.创面组织坏死过多

3、成人面、颈、双手、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C)

A.16%B.18%C.20%D.22%

4、女性,5岁小儿,头、面、颈及双肩烧伤,烧伤面积为(D)

A.17%B.19%C.21%D.23%

5、体重50㎏的成人,烧伤面积:

Ⅰ010%,Ⅱ030%,Ⅲ020%,伤后第一天的前8小时应补晶体和胶体液的总量为(C)

A.1775mlB.1975mlC.1875mlD.2975ml

第九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熟悉: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措施/合作性问题。

了解:

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了解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肿瘤的特点及护理措施。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三节:

甲状腺肿瘤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甲状腺危象:

单项选择题

1、甲亢术前服用碘剂最长不宜超过(A)

A.2周B.3周C.4周D.4周

2、预防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关键在于(C)

A.术后使用镇静剂B.加强术后护理

C.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D.术时选用全身麻醉

3、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为(D)

A.误咽B.手足抽搐C.声音嘶哑D.出血

4、甲状腺肿块压迫交感神经可出现(A)

A.Horner综合症B.喉头紧缩、气喘和呼吸困难

C.吞咽困难D.面部青紫、水肿和颈静脉怒张

5、女性,42岁,行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12小时,发现病人颈部肿大,呼吸困难,应立即(C)

A.吸氧B.气管切开C.拆除缝线,清除血肿D.吸痰

简答题

1、简述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答:

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有:

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

第十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乳腺肿瘤病人的护理要点。

掌握乳腺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熟悉:

乳房检查方法、乳腺炎的护理及乳腺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了解:

乳房的解剖及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

第二节:

乳腺癌

(三)练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B)

A.产后首次哺乳时间推迟B.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

C.过早终止哺乳D.每次哺乳时间太短

2、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B)

A.局部红、肿、热、痛B.乳头血性溢液

C.局部压痛性肿块D.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3、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时,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D)

A.及时用吸乳器吸净乳汁B.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C.局部用硫酸镁湿热敷D.脓肿切开引流

4、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中,下列不正确的是(D)

A.孕妇经常檫洗乳头B.产前矫正乳房内陷

C.每次哺乳后排净乳汁D.哺乳期应用抗生素

5、乳腺癌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D)

A.非浸润性癌B.早期浸润性癌

C.浸润性特殊癌D.浸润性非特殊癌

6、乳腺癌常见而最早转移的淋巴结是(A)

A.同侧腋下淋巴结B.锁骨下淋巴结

C.锁骨上淋巴结D.对侧腋下淋巴结

简答题

1、简述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

答:

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纠正乳头内陷;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及时处理乳头破裂。

2、简述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

答:

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功能锻炼;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放疗和化疗的自我护理;提供病人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定期行乳房自我检查:

每月自查乳房1次,宜再月经期的5-7日进行;每年行X线摄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