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6894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x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探寻北京精神寻访青年榜样

 

 

团队实际参加实践人员情况表

团队名称:

队长联系方式:

姓名

学院

班级

前言1

第一篇背景与目的2

一、实践背景2

二、实践目的2

第二篇纪实与所得3

一、对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王沙骋老师的采访纪实3

二、对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刘斌采访纪实6

三、对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创始人张吕萍采访纪实11

四、对中央财经大学08级本科生周静的采访纪实17

第三篇拾掇与透视26

一、北京精神透视26

二、北京精神启示录27

三、时代的召唤——榜样与精神28

第四篇总结与升华29

一、实践总结——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9

二、个人感悟31

附件:

34

前言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2011年12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但是“北京精神”不仅属于北京,它更多的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对人类共有的普世价值的一种呼吁和共鸣,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气质镌刻在这个城市的缩影。

“爱国”是首都责任担当的体现,也是全球化时代需要强化的价值坐标;“创新”是厚重的文化底蕴所迸发的活力,也是迎接日新月异的发展挑战所必备的潜质;“包容”是个体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也是地区建设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国家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厚德”是一座城市历久弥新的风度,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特别需要提倡的精神品格。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开拓进取的重要人力源泉,易于吸收新时代发展的种种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做到汲取时代精神文化的精髓,过滤其糟粕对我们自身发展和国家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精神”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新诠释,它是与我们所生活、求学的地域特色连结在一起的,作为北京高校的一份子,我们更有必要感受这个国家心脏的脉动,从横向关注作为这个城市新鲜血液的优秀青年是如何践行这种城市精神,并将其传播发展的。

青年榜样是如何看待一种城市意识的最高形式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践行这种最具异质性特征的城市精神,将其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我们为之上下求索。

中央财经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作为北京重点高校之一,见证了这座城市发展的高低起伏,与此同时,中财也将北京作为发展的平台,使学校精神与城市精神相互交融,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多年以来,学校以“榜样中财”为契机,表彰了一大批思想先进、开拓创新的优秀青年学子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的先进事迹与北京精神相辅相成,也是与我们学习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精神榜样。

他们是北京精神这种城市品格在我校的种子,也是“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中财校训在年轻一代身上的集中体现。

本次社会实践,正是旨在深入基层青年群众,寻访在我们身边用行动践行北京精神的青年榜样,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了解和报道,使得我们自身在获得成长的同时,对他人的成长也造成积极的影响。

第一篇背景与目的

一、实践背景

(一)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11月2日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表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二)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一文中指出:

“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三大精神:

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三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勇立潮头,开创未来,这就是我们青年的精神和责任。

我们青年应虚心学习,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三)前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说,“北京精神”的本质和生命力就在于其实践特征,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必然会对今后的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体验北京精神,把握北京精神的脉搏,形成新时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践行北京精神需要具体化,学习榜样青年的优良品质,汲取营养,薪火相传,需要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我们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宣传优秀人物、学习身边典型、尊重先进榜样的良好风尚,使得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进一步走向深入。

二、实践目的

(一)践行北京精神,把握核心价值

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北京的积淀和发展,发扬“北京精神”,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形成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人民的道德素养。

践行“北京精神”,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内容。

作为北京高校学子的我们理应大力践行“北京精神”。

(二)弘扬榜样精神,传承青年责任

通过我们的社会实践,我们对优秀的青年进行采访,树立典型,这有利于我们我们更好的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他们身上彰显的是具体化的北京精神。

青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向榜样学习,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三)提高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组织能力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能提高我们团队各个成员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为我们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个人的社会化,同时,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关注民生,提高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二篇纪实与所得

一、对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王沙骋老师的采访纪实

(一)王沙骋老师简介

王沙骋,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博士,北京“北大学子年度之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师。

擅长国防经济、国防管理等研究。

研究成果曾被《人民日报》(内参)、哈佛大学《BELFER》季刊等国内外重要智库刊物采用,接受过《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京乡新闻》等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采访与报道。

(二)采访实录

2012年7月5日晚8时许,我们小组成员如约来到了中财大厦,在王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了访谈。

一入门老师就迎过来,接着就要给我们倒茶,气氛立即轻松起来,老师像朋友一样招呼我们,他的亲切和谦虚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

王沙骋老师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老师曾经接受过《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京乡新闻》等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采访与报道。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能和老师一起来探讨青年责任的问题。

老师以自己的求学、工作开头。

简单的介绍了自己传奇般的经历。

惊讶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钦佩。

关于学习

谈到学习时,王老师说人要“飞得高”。

“飞得高”就是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不懈努力,披荆斩棘,力争取得自己在学习上的高峰!

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打开视野,开阔心胸。

从河南理工大学到北京科技大学,从北京科技大学到北京大学再到哈佛大学,老师凭借着自己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攀登学业的高峰!

老师的这种求学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激励着我们奋斗!

关于工作

兴趣对于工作的选择很重要。

老师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专业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是自己喜爱的。

老师辞去副总的职位去读书,最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一名大学老师,教书育人。

并力争为我们的国防经济研究作出贡献。

“我当大学老师,不是为了不坐班,不是为了有寒暑假,不是为了各种待遇,而是我真挚的热爱这份事业。

”老师的这句话深深的打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关于健康

说到健康,老师说,人要“飞得远”。

“飞得远”是指身体要好,这样才能让生命得以熠熠生辉。

身体是本钱,一个好身体是我们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伏尔泰说:

生命在于运动。

王老师告诉我们他现在每天都坚持长跑五公里,风雨无阻。

我想这就是老师为什么精神焕发的原因了。

关于北京精神和青年责任

王老师强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北京精神”,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内容,青年一代都应大力践行“北京精神”,做一个“爱祖国、爱首都,学雷锋、包容助人,爱创新、懂传承”的青年人。

王老师接着又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

“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我们或许很平凡,或许岗位很普通,但是我们应该时刻有一种责任感,有一种奉献的精神。

每一位青年人都应该怀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责任,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记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扛在肩上不如体现在行动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直激励着王老师,老师希望我们能与之共勉!

此次和沙骋老师的谈话,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触良多,获益匪浅。

王沙骋老师不愧是我们的青年榜样!

青年责任意识时刻提醒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同时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榜样借鉴的意义——“年轻就去创”

年轻就是资源,这种资源会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为我们青年一代的创造保驾护航。

榜样是一种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体现,无数古今中外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青人追求真理、完善人格、实现理想,不断去创造新的辉煌。

榜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中的一种教育形式,把抽象的道德和理想具体到了某个活生生的人物上来,从而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年树立起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或者在榜样成长的经历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

青年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是具有力量的,我们应尽己所能,把这种创造力最大化。

青年榜样是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

他们对社会的影响是重大的。

本次社会实践采访的对象都堪称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公益上,他们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伟人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精神是成功的开始,有了精神就有了支撑,就能知难而进,一往直前,城市精神是所在城市人的精神的总和,每个城市所处的位置不同,经济文化不一,精神的追求也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有了精神就能去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完成所担负的职责,北京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担当和责任,聚集在爱国的旗帜下,向着既定的目标,积极进取,不畏艰难险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振兴中华去创新、去奋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是基础,青年是栋梁。

有了少年的意气风发,有了青年的敢拼敢创,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有了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二、对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刘斌采访纪实

(一)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简介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5月,是致力于改善西部农村教育和促进社区发展的民间基金会。

目前主要开展西部农村教育论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综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假期支教、长期志愿者支教、农村幼儿教育探索、农村教师针对性培训与支持、乡土教育的开发与探索、各类图书馆建设与读书推动、贫困学生和教师资助、小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1998年——2002年,一个年轻人以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对东西部农村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行程9万多里,经过2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拍摄照片万余幅,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调研报告,真实地记录了西部农村教育的面貌。

这位年轻人就是尚立富先生。

2003年年底,在杨东平老师的支持下,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即“西部阳光行动”)成立;2004年7月,“西部阳光行动”支教服务队正式启动,首都各大高校的135名志愿者组成了十支小分队,分赴西部的十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志愿服务。

2006年5月23日,由上海新联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元成立了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西部阳光行动”由原来的草根NGO发展成为专业服务于西部农村教育的非公募基金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二)刘斌简介

公益行业中称“柚子”,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大学期间尝试了各种生活,最后选择了公益之路。

从华夏志愿者服务社,到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再到EV(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再到84亩地梦想空间,他在公益之路上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而作为大学生的朋友,他探索出一条青年公益发展之路,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走进真正的纯粹的公益。

(三)采访实录

1、缘起——证明自己

与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刘斌最开始接触公益是从学校的志愿活动开始的,也就是华夏志愿者服务社,继而结识了参加“西部阳光”的队友,并经过多轮选拔最终进入当年的支教负责人名单中。

就这样,他开始与“西部阳光”结缘至今。

据刘斌所说,他最初参加这些活动也没有太大的追求,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能有所作为。

其实这也是如今大学生很真实的一面,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对公益进行了解并参与,但是同样的平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也使得最终走出不同的路。

不少人浮于功利之心而从事公益,不少人为实现自我而投身其中,动机虽不同,但对受益者而言也都殊途同归。

可以说,刘斌选择公益之路的初衷也是朦胧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感情,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心中的抱负。

2、转折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08年,刘斌大学毕业之际,本想走考研之路继续留在学校的他却因一分之差与硕士失之交臂,此时的他不得不转向就业的选择。

在大学的多种锻炼使得他各方面能力颇为突出,因此许多用人单位也对他有录用意向,其中不乏银行和知名企业。

尽管条件丰厚,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些大多数人认为“热门”的职业,那是因为与此同时,当初让他价值得到体现的“西部阳光”正好有一个岗位空缺,阴差阳错地,他与这个机构再续前缘。

其实刘斌认为他最终选择公益也有其必然性,在农村长大的他在支教过程中受到了极大感染,他找到过去的精神支点和现实追求的连结点。

对于刘斌来说,“西部阳光”的日子带给他的是一种家的归属感,在这里不用受各种行业规范等的限制,为人处事都显得很自然,队友的真诚以及这个团队带给他的成就感使他越加想要为此贡献。

这也让他感到做公益是不能用荣誉来衡量的,而是内心的充实感,我们不是只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对这个社会的缺陷评头论足,而是面对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我们力所能及地为其做出改变。

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

功不唐捐。

3、精神诉求——思想升华

(1)公益理念

对公益这一行业,刘斌也是从无知到深刻这么走过来的,这个过程带给他最值得一提的,用他的话说,也就是“摸爬滚打最后形成了独立的价值理念”。

在他看来,“公益不是绝对的牺牲”,这是新一代青年榜样对奉献的全新解读,它不仅反映了如今的社会现实状况,并且能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个体能承担的平衡点,而我们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可持续的公益。

在个人实现的基础上从事公益,他说他现在为这个公益机构进行项目策划和实施,期间会有种种可能,即使将来他没有在这个机构工作,他一样会凭借着在其他行业的基础将公益进行到底。

这是一个个体自我实现基础上对社会的外溢,他在这个机构工作中所收获的能力与经验足够他将来在众多领域得心应手,这是他对公益付出的同时所收获的瑰宝。

NGO是一个公益平台,但其实它更是一种社会自救的形式,公益也是一个社会群体进行自救的表现。

从这方面来看,刘斌对公益的理解从个人维度和社会维度都已经是见解独到了。

从公益谈到爱国,这个转折似乎又很自然,他认为这个国家存在着群体逃逸的现象是因为在对“爱国”的理解上,大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公益可以说是爱国的表现,但是爱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它需要国家对国民的保障,也需要国民对这个集体的认可,正是因为这两个过程互动的缺失导致了爱国精神的偏颇,而公益正是作为一个缓冲器而存在的。

(2)教育理念

在“西部阳光”的日子里,刘斌主要负责对支教的培训,这使其对教育也形成了一套理念。

他认为对于公益中的教育,其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从个体层面培养一个社会的道德自觉性,触发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当被问及来自外部批评的看法时,他中肯地回答到:

“我们要做的是为教育提供可能,我们这样的公益形式受到非议主要原因是外界习惯以贡献大小来衡量,我们的努力可能只提供1%的机会,而不是10%或者更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有贡献,我们不在乎力量微薄,至少我们做出了改变,仅此而已”。

(3)个人价值

谈到个人价值,刘斌对自己在这个机构中的锻炼也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组织每一个活动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可能性,他可以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教师、技术人员,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心智的锻炼都是无可比拟的,这甚至赋予了他在多种岗位胜任的能力,使得他以后的路能越走越宽。

他觉得由衷高兴的是能在尝试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找到自己的价值立足点,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能在此基础上有余力考虑何时何地能为社会做哪些事情。

4、理想与现实——在过程中实现

其实在刘斌选择公益之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毕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追求体面富足的社会职业,而刘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仕途或者当教师。

刘斌处理这方面困扰相当有一套,通过外界的认可和对家人的支持来佐证自己的成就,这无疑使其说服力大增。

一路走来,实干与体悟想结合,逐渐就能看清自己的理想,刘斌说他有足够的谋生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益人,而不是一味透支自己的物质基础来把公益路越走越窄。

5、采访总结

7月6号,我们来到海淀区的智慧大厦,约好的是下午一点开始采访,我们提前了十分钟到,进到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办公室,我们发现刘斌正在一边和同事商讨工作一边完成简单的午饭,还急忙招呼我们先坐下。

下午一点刚过,我们便开始了对刘斌的采访,整个过程就像师兄和师弟师妹谈人生谈理想,自然而深邃。

接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柚子以其亲身经历带给我们一个多切面理解关于追求和价值的思考,简要又深刻。

他告诉我们要如何身体力行去改变诸多的不合理,尽管力量微薄,但是要追求的是“有”和“没有”的变化,而非“1%”和“50%”的差距。

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的价值归属不是浮于体面的、富足的社会地位,而是在任何位置都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发掘,并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自身道德自觉,从而改变一个社会道德自觉性的缺失。

我们要避免成为那种“被消费”的榜样,大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七分学者气、三分才子气的模式”形成对各方面事物的独立价值判断。

总的来说,这次采访是收益颇丰的,了解一个与我们身边事物关系如此密切的青年榜样,并了解他的心路历程,将北京精神缩小到个人层面,从中寻找到我们的精神食粮。

(四)榜样借鉴的意义——“自我实现后对社会的外溢”

1、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借鉴——爱国

和平年代,爱国主义不再是战场冲锋陷阵的勇气,也不再是红本教条的坚信不移,更应该的是公民发自内心对一个群体的尊重和包容。

为何每每在国家遭受重大天灾人祸之际,这个民族的团结空前一致?

为何在面对自家兄弟落难时而又相互推诿,道德沦陷?

我们从这些公益人士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为了共同更好的未来而相互自救的影子:

这个国家存在着群体逃逸的现象是因为在对“爱国”的理解上,大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公益可以说是爱国的表现,但是爱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它需要国家对国民的保障,也需要国民对这个集体的认可,正是因为这两个过程互动的缺失导致了爱国精神的偏颇,而公益正是作为一个缓冲器而存在的。

实践证明,爱国不能仅作为对外的一面旗帜,而应该嵌入个人的事业过程中,并为之奋斗。

其实这更像一种心态: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

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爱国是一种公共精神,关心社会前程与国家命运,实际也是在关心每个个体自身具体的前程与命运。

2、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触发——创新

易卜生说过:

“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的价值归属不是浮于体面的、富足的社会地位,而是在任何位置都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发掘。

这种对自我能力实现方式的发掘就归功于创新,关于人生规划,关于实现途径,我们可以将同一个理想诉诸不同追求。

过去那个千人一面、万众一心的“克隆年代”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地繁花四起,社会日渐开放,人们各怀思想,各奔前程。

我们很多时候将创新理解为标新立异,颠覆前人,其实作为一个正在追求术业的学生,更现实的是能将前人铺垫的学识大厦以个性的理解方式将其消化,而非为了颠覆而殚精竭虑,如此的学术方才大胆而不缺殷实。

3、对大学生为人处事的启发——包容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这代人的性格多乖张要强,对人对事矛盾难免。

而现代生产方式决定了分工合作的主流趋势,任何的事业都需要一支内心宽容的队伍,毕竟“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一颗包容的心能博采众长,才有张力。

“严于律己,宽与待人”的古训仍然经久不衰,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周遭的人和事?

我们存在的社会有太多的不幸,熊培云说过:

“对于个体的人,自然要坚持人道主义底线,而对于社会关系、契约等元素,采取‘工具主义’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不应该太狭隘。

而21世纪也是个和解的世纪,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包容去相信生命是靠得住的,生命的本质是时间,而它的意义在于能创造机会。

于治学,包容之心是术业交融的契机;于治事,包容之道是稳定长久的解药。

4、对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引导——厚德

何为德?

尊老爱幼为德,尊师重道为德……中国古代把大德、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行、施人以德以及感恩等义,称作厚德。

在中华文化中,“厚德”被视为最高道德理念。

但是厚德的要义在我看来是待人真诚,真诚自有尊重,厚德自有尺度。

这是一种道德自觉,而不是监督的产物,一个民族需要靠这种道德自觉来建立契约关系。

首善精神的起点就是尊重,作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负责;作为儿女,对长辈的尊重则是道德自觉的传承;作为公民,对国家的尊重则是民族自尊心的基本。

三、对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创始人张吕萍采访纪实

(一)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简介

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设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占地约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其中犬舍10座,猫舍1座,禽舍3座,独立伤病隔离区2处,能容纳动物500余只。

同时还建有宣传教室,办公室,动物治疗所等设施。

该中心于1997年在门头沟山区成立,于2001年4月28迁入现址至今。

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是张吕萍女士经过十年的艰苦经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它先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张吕萍利用办公室和自己的住宅收容被救助的小动物。

第二阶段:

随着被救助的小动物的增多,张吕萍不断搬家,最后,她不得不生活在农村,分别在十里河农宅及大兴农村仓库中度过两年。

第三阶段:

为在市政府的限养规定下给救助工作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张吕萍于1997年筹建了北京人与动物环保教育中心,并在门头沟山区改建了一所部队闲置的破旧营房,从此小动物随张吕萍一起钻进了山沟。

第四阶段:

因门头沟山区交通不便,全年缺水,供给困难,特别是中心无法起到宣传教育作用等诸多问题,2001年,张吕萍下决心投入自己剩余的全部财产,在美国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英国皇家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