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提材A(脍炙人口/引人入胜)。
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xiè逅的囚徒、B(见多识广/见闻广博)的食客、chún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tǎng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
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ān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映。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iè(____)逅②chún(____)朴③风流倜tǎng(____)④yuān(____)源
(2)修改选文中的错别字。
①错别字:
__改正:
__②错别字:
__改正:
__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A.____(脍炙人口/引人入胜)B.____(见多识广/见闻广博)
二、句子默写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
(《关雎》)
②蒹葭萋萋,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③微君之故,________。
(《式微》)
④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________,如三月兮!
(《______》)
⑤________,风烟望五津。
((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佁然不动,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名著阅读
3.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
(选自《傅雷家书》)
(1)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2)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乐。
D.《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选择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9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调查,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5.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6.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城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
8.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
憎恶)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
通“举”,推荐,选拔)
C.阡陌交通。
(交通:
交错相通)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然:
庄重严肃)
9.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0.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________
(2)孟子有句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________
11.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
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
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
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
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
当人的面孔被遮档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3.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
为什么?
14.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15.阅读选文,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乌镇的修辞
汗漫
①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②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
“茅盾”这一笔名,显影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
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
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③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
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
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
他说,都去了国外。
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④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
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健黑健“弹钢琴”,后获释。
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
“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
”“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
”——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
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⑤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
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
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
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
“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
”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
九十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
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
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⑥乌镇,分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四个镇区——栅,指的是桥洞下的栅栏,阻止外来周船在夜晚入镇,防范不测。
如今,桥下栅栏消失,四个镇区之间却树立起了围墙、售票处、验票口,防止外来游客无票进入镇区。
风景成为资产、利润之后,西栅门票最贵,因迁移原住民的成本和改建景区投资巨大。
现在,西栅已经完全成为游客们表演怀旧姿态的舞台,精致、干净,子夜深巷空无一人一犬,除了河边酒店里客人的梦呓在昂贵地独白——水声、梦呓,也是一种修辞?
⑦显然,西栅已经不属于乌镇人,至多属于乌镇人的钱包。
只有东栅,茅盾、木心两人出生的东栅,以及目前尚未收费的南栅、北栅,保持原初的人间烟火气息。
我晃荡在这些破旧、杂乱、拥挤的街道上,体会到木心关于乌镇的感觉:
“睡过午觉,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小街上都是卖鱼的人,地上湿哒哒的……”木心的语言也是湿哒哒的。
一方水土养一种修辞。
比如,我竟然听见两个女人在小街上方两个窗口对骂,如越剧中的吟诵与歌唱。
⑧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
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
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清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
乌镇还在乌镇吗?
我还是我吗?
“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
从前的金鞍玉勒、矮帽轻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⑨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选自2017年第3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6.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有何作用?
17.请用文中的话把孙家花园的变迁过程完整地写出来,这样写,意在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
18.第⑤自然段一开始就说,“西栅已经不属于乌镇人”,结合前后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9.木心的文字,真的沐心(沐心:
洗涤心灵,让心灵接收洗礼),请就下面两句话,任选其一,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①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
②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20.请说一说《乌镇的修辞》这个题目在结构与情感表达这两个方面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八、作文
21.作文。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
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
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1)①邂②淳③傥④渊
(2)①提题②映应(3)A.引人入胜B.见多识广
【解析】
【详解】
(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再如“邂逅”:
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
再如“倜傥”:
豪爽不拘。
注意据义定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提”与“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回应”:
回话,回答;响应,应和。
注意据义定形。
(3)脍炙人口:
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语境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吸引人,所以选“引人入胜”。
见多识广: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见闻广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这里形容“食客”的阅历深,经验多。
所以自然选“见多识广”。
2.①琴瑟友之②白露末晞③胡为乎中露④一日不见子衿⑤城阙辅三秦王勃⑥波撼岳阳城⑦落英缤纷⑧俶尔远逝
【解析】
【详解】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琴瑟”“晞”“阙”“俶”等字的书写。
(4)(5)还考查了作家作品。
3.
(1)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傅雷家书》,把握其内容,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是因为傅聪项莫扎特一样都从事音乐工作,傅雷用莫扎特的精神与艺术激励儿子傅聪。
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循循善诱和所抱有的希望。
(2)C项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错。
属于无中生有。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是因为……的缘故”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
B.“大约……左右”语义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
D.“加大了……”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抽样调查”后补上“的力度”;
故选C。
5.“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6.①对松竹的赞赏之情;②对生活的满足之情;③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④对丰收的喜悦之情;⑤对儿童的喜爱之情;⑥闲适之情。
【解析】
5.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
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
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梨、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6.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
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据此可知诗歌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之情;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7.B
8.D
9.
(1)老人和小孩都开开心心,自得其乐。
(2)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
10.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1.示例一:
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示例二:
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
【解析】
7.B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均是“都”之意。
A项,前者“类”;后者通“嘱”,嘱咐。
C项,前者“老而无子”,后者“只,仅仅”。
D项,前者主谓之间的助词,取独,不译;后者代词。
8.D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俨然:
整齐的样子。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黄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并”:
都。
第一个“亲”:
意动,以……为亲。
第一个“子”:
意动,以……为子。
10.考查根据题干要求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类似的句子可提取“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作为答案。
11.比较阅读。
要求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相似之处。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是写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人们和平相处,生活幸福,这与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相似。
【点睛】
一词多义。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一)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二)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2.说明了人类个体其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
(答出任念两点即可)
13.不能删去,“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去掉之后就变成90%了。
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14.举例子,其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15.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长相;指纹;步态;耳朵的形状;心跳。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首段的作用,说明文的第一段一般会有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等作用。
结合具体语段内容即可分析作答。
本文的第一段从结构上看,引起下文(可分析“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一句)。
从内容上看,说明了人类个体其有独特性,点出了说明对象。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的理解与掌握。
“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是不少于的意思。
如果去掉后,原句变成“准确率可以达到90%”,过于绝对,不实事求是。
“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与作用即可。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这一句话是一个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实例”是举例子标志性语言,准确地说明了语段的观点句,即首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
从第二段到第七段分别从DNA(2段),长相(3段),指纹(4段),步态(5段),耳朵的形状(6段),心跳(7段)等方面介绍了人的独特性。
【点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
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