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6225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3访谈阅读

专题三 访谈阅读

全国卷从来没有出现过访谈类文本的阅读,没法来研究考点,但小说和传记是根据文体特点来命题的,因此可以从访谈的文体特点入手来复习。

本专题在熟悉文体特点和考情的基础上,重点从“把握访谈的内容和访谈的观点”“赏析访谈技巧”两个方面突破,与其他文本类似的考点不再涉及。

【文体知识概略】

一、文体特点

1.访谈概念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访谈的三要素

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3.访谈的要求

(1)主题:

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

开头、主体、结尾。

①开头:

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②主体:

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③结尾:

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

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

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

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4.访谈的提问技巧

(1)访谈常用的提问技巧有:

趣问、直问、推问、旁问、追问、延伸、对比等。

(具体讲解见题型二[讲一讲]栏目)

(2)结尾:

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5.访谈的形式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

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

专家或知情者。

通常以答记者问、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每个问题明确单一。

(3)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

(4)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二、阅读技巧

步骤一:

浏览全文,把握话题。

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

步骤二:

区分对象,把握问题。

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有哪些主要内容。

步骤三:

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

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

访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步骤四:

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

记者与被访人物的对话过程构成访谈的主体,也是阅读考查的重点。

对话过程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阅读开头部分要关注记者如何营构谈话气氛,如何吸引对方的谈话兴趣、引入主题。

阅读主体部分要关注谈话进程的变化,分析记者的设问技巧,分析记者如何把话题拓深、拓广,分析被访人物的言语技巧和谈话内容。

因此,在访与被访之间就呈现出常见的两大题型:

把握访谈的内容和访谈的观点、赏析访谈技巧。

题型一 把握访谈的内容和访谈的观点

访谈的内容包括提问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访谈的观点包括访谈作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

这些观点,有时比较明显,有时隐含在具体的语句中。

(2014·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

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

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

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

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

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

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

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

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

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

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

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

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

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

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

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

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

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

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

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

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

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

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

遇到的太多了。

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

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

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

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

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

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

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

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

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

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

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

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

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

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

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

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

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

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

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先要根据筛选的标准“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确定答题区间,全文罗哲文先生回答了记者的十个问题,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过程:

①几十年前,看到书中的有关记载,想亲自去实地考察;②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60年间去过长城无数次,历经艰险。

结论:

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2)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做本题首先要找到“古建筑保护”这个关键词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梳理相关要点。

【答案】①有基本技术,会画图,有画图功夫;②掌握基本理论,有勘察文献的能力;③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工匠和材料很重要。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示例

(2014·高考广东卷)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2012·高考广东卷)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

其他设问方式: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

(2)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倡导?

(3)×××为什么说“×××”?

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

(4)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辨题型

题干中有“内容”“方面”“概括”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把握访谈的内容

把握访谈内容“

”步走

第一步,迅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第二步,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访问者(提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问题;再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步,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按照散文的“概括文意”的方法,整合答案。

 把握访谈的观点

把握访谈观点“

”注意

注意一:

访谈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谈话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访谈对象对问题的回答之中的,注意对访谈内容的解读、对回答问题的处理与分析,因为这是获取访谈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

注意二:

注意对访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注意三:

注意访谈的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注意四:

注意访谈的背景、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

题型二 赏析访谈技巧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循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因此,访谈文本的主要技巧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

而读者在阅读时就是要重点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另一方面是针对回答者的技巧。

一般有引用、比喻、打比方、反问、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开门见山表明态度,委婉含蓄呈现观点,层层推进揭示本质,顾左右而言他巧避锋芒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

“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

”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

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

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很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

计划谈不上。

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

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就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但是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

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在思想、文化类的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

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

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

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

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

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黄平:

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

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

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

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

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

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

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

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

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

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

这是时代的问题。

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

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

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

客观上有人在《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

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

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

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

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与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

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

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1)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答:

                                    

【答案】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

“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利开始。

②第二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作一简单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

③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免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2)第二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第二个问题,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巧妙回答的?

请概括并说明。

答:

                                    

【解析】此题主要从“时代”“学者自身”“办刊思想”三个方面入手,答题时注意结合原文具体内容回答。

【答案】①时代方面:

再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都无法相比。

②学者自身方面:

有些学者给《读书》写文章不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

③办刊思想方面:

《读书》主观上就没想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2.访谈的提问非常有技巧,请就本文简要分析。

3.记者是怎样提问的?

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4.答问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1.辨明提问方式

(1)一般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

(2)特殊提问方法:

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问者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2.明确提问技巧的作用

(1)一般提问方法: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访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

类 型

技 巧

作 用

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

能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

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逻辑性强,有层次

旁问

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话题,先谈点别的事情

能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2)特殊提问方法:

类 型

技 巧

作 用

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

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

能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对比

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对比鲜明,便于访谈对象回答,也便于读者了解提问意图

答题模板:

明确技巧+作用(这种技巧本身的作用+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2017·三门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慢的是活着

——作家乔叶①访谈录

陈劲松②(以下简称“陈”):

乔叶老师您好!

很荣幸和您进行交流。

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为何会选择文学?

乔叶(以下简称“乔”):

我刚开始其实是写散文的。

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须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朋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

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

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

很多作家写到一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

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

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

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

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

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述小说故事。

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乔:

新闻写作毕竟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

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

就好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陈:

您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

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态度,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

乔:

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

我觉得我追求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

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

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老实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陈:

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似乎以中短篇为主,对你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

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

乔:

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

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

我说可以。

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利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地从中短篇写作开始,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能力。

当然,我现在如果写长篇,肯定会比那时要好。

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

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

“……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

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

这多么好。

”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

【注】 ①乔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

②陈劲松: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1.下列对本篇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乔叶走上文学这条路,是因为文学能表达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使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这样,乔叶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B.乔叶认为,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富,文学的意义是让人的心走得更远,它能穿透物质表层,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改变人的生命质量。

C.乔叶对畅销书如《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等,持欣赏态度,因为这类小说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乔叶却不会去写这类的东西。

D.乔叶强调小说创作是慢工出细活并谨慎对待长篇小说的创作,这从写作态度方面印证了题目“最慢的是活着”。

 D [解析]A项错在“乔叶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原文指“心灵”获得自由。

B项错在“文学不能带给人物质财富”,原文是“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

C项错在“持欣赏态度”,于文无据。

2.在本篇访谈中,关于文学写作的终极目的,乔叶有哪些看法?

答:

                                    

                                      

[答案]①不能功利地看待文学;②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③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④文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永恒的温暖。

3.乔叶答问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析。

答:

                                    

                                      

                                      

[答案]①准确,针对性强。

针对“为何会选择文学”的问题,谈的是文学给自己的温暖;针对“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谈的是文学给读者、社会带来的温暖。

②含蓄蕴藉。

说“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就包含而又不限于“善意关注、观察品味、敏锐善感”的意思。

③形象生动。

关于大河、河床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对于生活与文学的关系的看法(关于泡沫和啤酒的说法形象地道出了对于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区别的见解)。

④鲜明直白。

直说喜欢《尘埃落定》那样比较深刻的作品,而不希望创作类似《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迎合特定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