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75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docx

高三语文成语一答案

1.【答案】D

【解析】A.添枝加叶:

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没有的内容。

语境错误。

B.苗而不秀:

只长了苗而没有秀穗,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

望文生义。

C.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褒词贬用。

2.【答案】A

【解析】波澜壮阔:

比喻声势浩大,多用于诗文和群众运动等。

B.半壁江山:

指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C.沧海横流: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D.空谷足音: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3.【答案】C

【解析】A.“相得益彰”指互相配合得好,各方的长处更能显现,此处应用贬义词,如“陈陈相因”。

B.叹为观止:

赞扬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里言“交通混乱”,褒词贬用了。

D.“高山仰止”指象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崇敬。

不合语境,应用“高瞻远瞩”。

4.【答案】C

【解析】心如止水:

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这里与“颓废沮丧”“放弃追求”的语境不符,可改为“心灰意冷”。

A.可圈可点: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也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B.特立独行: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D.一头雾水:

形容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

5.【答案】C

【解析】A.弃旧图新:

抛弃旧的,谋求新的。

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B.反弹琵琶:

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C.镜花水月:

镜中的花,水中的月。

比喻虚幻的景象。

D.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句中被误用作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气候,不合语境。

6.【答案】D

【解析】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此处不符合语境。

7.【答案】B

【解析】A.纷至沓来:

纷纷到来,用在群体事物上,不能用在个体事物上。

C.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形容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还有男的)就不对了。

D.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表示的是肯定,与句意不符。

8.【答案】B

【解析】A.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B.大而化之:

原指把真诚、善良、完美的品德发扬光大而使人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感化。

后也表示做事马虎,不细心。

C.坐而论道:

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或者指口头或理论的指导,而不必亲力亲为。

D.奉为圭臬: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9.【答案】D

【解析】防患未然: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该词不符合“在灾难面前”的语境。

10.【答案】D

【解析】A.平步青云:

比喻不用费力一下子便升到很高的职位。

应改为“如虎添翼”。

B.应为“配置”。

C.八面玲珑:

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用在此处不恰当。

11.【答案】C

【解析】A.清明:

犹治平。

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C.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D.甚嚣尘上:

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

12.【答案】B

【解析】B.用错对象。

钟灵毓秀:

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A.筚路蓝缕: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C.未雨绸缪:

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D.旁若无人:

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13.【答案】C

【解析】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不绝于耳:

绝,断。

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

厉行节约:

严格实行节约。

14.【答案】D

【解析】“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恰当。

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15.【答案】B

【解析】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A.甘之如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用在此处不合语意。

C.呼之欲出:

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用于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D.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此处属望文生义。

1.【答案】D

【解析】临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应改为“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A.可圈可点:

原指文章中有精妙的句子,有值得欣赏、值得赞美的意思。

现形容或称赞一切出色、精彩、值得称道的事物。

B.差强人意:

勉强使人满意。

D.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2.【答案】C

【解析】“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旧时多用来比喻科举中试。

3.【答案】D

【解析】A.望文生义,沧海横流: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B.连篇累牍:

感情色彩不当,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多为贬义。

C误解词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的人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4.【答案】C

【解析】没齿难忘:

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不能用作贬义。

A.盆满钵满:

指取得丰厚的收入、利润。

B.折戟沉沙:

折断了的戟沉埋在沙里,成了废铁。

形容遭受惨重失败。

D.讳莫如深:

原谓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

后指事情瞒得很紧。

5.【答案】B

【解析】应该用“休戚相关”,表示彼此祸福关联、利害一致的意思;而“唇齿相依”,则指像嘴唇和牙齿那样相依靠,比喻双方密切,互相依存。

本句侧重“祸福、利害的关联”。

6.【答案】B

【解析】咨询:

询问,征求意见。

这里应用“质询”。

呼之欲出: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一发而不可收:

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7.【答案】C

【解析】A.惟其,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此处应用“惟有”。

B.指液体漏出,应用“泄漏”;“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D.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与语境不符。

8.【答案】C

【解析】“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A.“囤聚”指储存聚集(货物),此处应用“屯聚”;B.“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与前面的“第一次”重复;D.“匠心独运”指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不合语境。

9.【答案】B

【解析】赶鸭子上架:

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既然是优秀年轻干部,就有能力去做事,所以用“赶鸭子上架”比喻不恰当。

A.动辄:

动不动就。

B.稻粱谋:

比喻人之谋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须。

D.无可厚非:

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0.【答案】A

【解析】阑珊:

将尽;衰落。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统筹兼顾:

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C.开诚布公:

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D.置之死地而后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11.【答案】C

【解析】扬汤止沸:

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B.一尺水十丈波:

一尺深的水掀起十丈高的波浪。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D.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12.【答案】D

【解析】A项,望洋兴叹: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B项,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C项,跳龙门:

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D项,如沐春风:

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

现多用于受到老师的教导。

此处不合语境。

13.【答案】C

【解析】C项,“皇帝女儿不愁嫁”,此处用来比喻某种东西因具有优势不愁卖不出去。

符合语境。

A项,“一石激起千层浪”意为石子被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浪花,与“本已因‘贪腐’而处在旋涡之中”矛盾。

B项,“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不符合语境。

14.【答案】C

【解析】A.一波三折:

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B.山高水长:

像山一样高耸,水一样长流;比喻人的品行高洁,影响深远。

C.乏善可陈:

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

D.前倨后恭:

先前傲慢后来恭顺,形容对人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15.【答案】B

【解析】A.用错对象。

跃然纸上:

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B.不三不四:

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

C.不合语境。

点铁成金:

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D.用词不当。

添砖加瓦:

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多用于人竭尽微薄之力,出一份力量,做一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