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47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docx

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1)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②释其耒③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株:

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

②因:

于是,就。

③耒(lei):

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

【阅读指津】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4)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而身为宋国笑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始悟为山市D.以丛草为林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二)杞人忧天

杞国①有忧天地崩坠②,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③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④屈伸⑤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⑥,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⑦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⑧,亡处亡块。

若躇⑨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⑩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天瑞》)

【注释】①杞国:

周代的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

②崩坠:

崩塌,坠落。

③因:

于是,就。

④若:

你。

⑤屈伸:

身体四肢的活动。

⑥行止:

行动和停止。

⑦只使:

即使。

⑧四虚:

四方。

⑨躇(chǔ):

立。

⑩舍然:

舍弃心事的样子。

【阅读指津】

文章着重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

开导杞人的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3)天果积气()(4)躇步跳蹈()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杞人忧天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哪一句俗语大致相同?

4.从探究的角度上看,你是如何评价这位“忧天”的祀人的?

(三)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①象耳山下。

世传②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③方磨铁杵④,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⑤其意,还卒⑥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选自《方舆胜览》)

【注释】①眉州:

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②世传:

世世代代相传。

③媪(ǎo):

年老的妇人。

④铁杵(chǔ):

铁棍,铁棒。

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⑤感:

被……感动。

⑥卒:

完成。

【阅读指津】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他的触动很大,他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成()

(2)弃去()

(3)逢老媪方磨铁杵()(4)还卒业()

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问之(),日:

“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过小溪,逢老温方磨铁柞。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四)黄生①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②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③,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

塞屋④,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⑤焉。

非独书为然⑥,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⑦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⑧焉,庋⑨藏焉,曰“姑俟异日⑩观”云尔⑪。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⑫。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⑬。

通籍⑭后,俸去书来,落落⑮大满,素蟫⑯灰丝⑰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⑱也!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释】①黄生:

姓黄的年轻读书人。

指黄允修。

②子: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或“你”。

③七略四库:

泛指皇家的藏书。

《七略》,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

“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

④汗牛塞屋:

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

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⑤无论:

不用说,不必说。

⑥然:

这样。

⑦夫(fú)人:

那人。

夫,那。

⑧高束:

捆起来放在高处。

束,捆绑。

⑨庋(guǐ):

放置,保存。

⑩异日:

日后,将来。

异,别的,其他的。

⑪云尔:

……样的话。

⑫形诸梦:

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

形,出现,表现,表露。

诸,相当于“之于”。

(“之”代借书的情形;“于”指在)⑬省(xíng)记:

明白地记在心里。

⑭通籍:

指做官。

⑮落落:

形容多而连续不断地堆积。

⑯素蟫(yín):

指蛀蚀书籍的银白色蠹(dù)虫。

⑰灰丝:

指灰尘和虫丝。

⑱可惜:

值得珍惜。

【阅读指津】

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

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养成不求进步的恶习,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2)若业为吾所有()

(3)姑俟异日观()(4)家贫难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五)贾人背诺

济阴①之贾人②,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③之上,号④焉。

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阴之巨室⑤也,能救我,予尔⑥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⑦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⑧不可乎?

”贾人勃然⑨作色⑩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⑪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⑫而下,舟薄⑬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⑭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济阴:

郡县名。

②贾(gǔ)人:

商人。

③浮苴(chá):

水中浮草。

④号:

求救。

⑤巨室:

富家。

⑥尔:

你。

⑦向:

刚才。

⑧无乃:

恐怕。

⑨勃然:

发怒的样子。

⑩作色:

改变了脸色。

⑪黯然:

失望的样子。

⑫吕梁:

地名,龙门山。

⑬薄:

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⑭盍(hé):

何不。

【阅读指津】

人无信不立。

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

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

“济阴之贾人”就是因为不信守承诺,当他再次遇到险情时,无论他怎样对渔夫承诺,渔夫都不会再听他的话去救他,最终把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丢掉了。

看来,“承诺是金”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渡河而亡其舟()

(2)予尔百金()

(3)向许百金()(4)舟薄于石又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2)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3.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他的理由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

4.你认为济阴贾人是个怎样的人?

(六)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

“昨夕因不寐①而甚饥,思食烧羊。

”侍臣曰:

“何不降旨②索取?

”仁宗曰:

“比③闻禁中④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⑤。

诚恐自此逐⑥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

岂不可忍一夕之馁⑦,而启无穷之杀也?

(选自《东轩笔录》)

【注释】①寐:

睡着。

②旨:

皇帝命令,诏书。

③比:

近来。

④禁中:

皇宫。

⑤外面遂以为例:

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指定天天要宰羊,以备皇上享用。

⑥逐:

每。

⑦馁(něi):

饥饿。

【阅读指津】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

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名君圣主,在位时间

最长,有42年。

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事实上,赵祯既没有太祖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样多才多艺,他的过人之处,仅是对臣僚、对百姓比较宽容,即“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宋仁宗一日晨兴()

(2)语近臣曰()

(3)诚恐自此逐夜宰杀()(4)而启无穷之杀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2)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七)鲁人身善织屦

鲁人身①善织屦②,妻善织缟③,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④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⑤之也,而越人跣⑥行,缟为冠⑦之也,而越人被发,以⑧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身:

自身,本人。

②屦(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③缟(gǎo):

白绢,周人用搞做帽子。

④穷:

困,这里指没有生活出路。

⑤履:

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⑥跣(xiǎn)行:

光脚走路。

⑦冠:

帽子,这里用作动词,指戴帽子。

⑧以:

凭借。

【阅读指津】

凡做一事,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随心所欲,莽撞从事。

制订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万不可主观臆断;做生意要有经营头脑,了解顾客的需要,三思而行事,这样才能把握时机,立于不败之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2)或谓之曰()

(3)而越人被发()(4)欲使无穷()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或谓之日:

“子必穷矣。

(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3.鲁人到越国去没有出路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摸钟辨盗

陈述古①密直②,知③建州蒲城县。

富民失物。

捕得数人,莫知为盗者。

述古乃绐④之曰:

“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⑤。

”使人迎置后阁祠⑥之。

引群囚立钟前,谕⑦曰:

“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

”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隙。

祭讫,以帷围之,乃阴⑧使人以墨涂钟。

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⑨之,遂承为盔。

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陈述古:

陈襄,字述古,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

②密直:

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

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

③知:

主持,做知县。

④绐(dǎi):

骗。

⑤至灵:

特别灵验。

⑥祠:

供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