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4322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docx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

 

编号:

SM-ZD-47646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

Organizeenterprisesafetymanagementplanning,guidance,inspectionanddecision-making,ensurethesafetystatus,andunifytheoverallplanobjectives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处坠落产生原因及防治

简介:

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建筑行业之所以被称为高危行业,是因为死亡人数在交通和矿山之后,列第三位,虽然近几年死亡事故是呈下降趋势,但总的死亡人数还是较高的,据建设部统计,每年都在2000人左右。

而从每年的统计上来分析,其中高处坠落事故,无论是从事故的起数,还从死亡的人数上看,都占了最大的比重,笔者对建设部网站上公布的20xx年1月至6月5日的事故进行了统计,总共230起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133起,占57.8%,总共死亡人数274人,高处坠落142人,占51.8%。

换句话说,假如我们能有效的控制高处坠落事故,把死亡人数降到最低限度,那么,整个建筑业的死亡人数将会大幅度下降。

  一、高处坠落产生的原因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不外乎这样一些原因:

  1.安全教育不到位。

  同一个现场,同一个作业环境,从事施工时间短的人员,比从事作业施工时间长的人员易发生事故。

新来的人员,对建筑几乎一无所知,对现场的危害不知道,盲目施工,如从电梯井,从其它预留洞口掉下来的人员,几乎都是新工人。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不到位,有的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

  2.安全防护不到位。

按照规定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就为高处作业,就应当进行安全防护。

但在一些施工现场,基坑已经挖的早就超过2米了,防护栏杆还没有安装上,上下人的马道也没有搭设,工人上下全靠爬上爬下。

主体结构都已经快到三层了,还一片密目安全网都没有挂。

有的上人通道根本到不了作业层,工人全靠身体灵活攀援上下。

相当多的预留洞口未防护,或者是防护了未固定。

钢结构作业未设可靠的安全绳,安装层面板作业,脚手板铺设未做到满铺,下面未挂水平安全网等等。

  3.安全投入不到位。

有的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原因很简单,投入不到位,甚至不投入,起码的安全防护用品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那是必然的,倒是不发生事故是铿然的了。

这里有市场竞争激烈,低价中标,舍不得投入,有的是凭侥幸,不投入,更多的项目经理是对自己的安全职责不履行,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法律上应付的责任,得过且过。

  4.安全检查不到位。

未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检查与否全凭管理人员的自觉,想起来就查,想不起来就不查。

建立了检查制度,但不按制度进行,如项目上应当一周检查一次,往往是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检查一次。

各级检查分不出层次,各级都只是检查项目,查出问题就事论事。

检查往往仅仅只是注重现场当时出现的问题,忽略对安全资料的检查。

突击检查,就会检查,有的项目多次被检查,有的项目甚至一次都未被检查过。

  5.隐患整改不到位。

被检查的项目,对下达的整改通知单上的问题,不是认真研究整改,而是只做表面上的文章,回复写得很好,而相当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的甚至是很大的隐患。

检查单位很少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实地进行验证,客观上是管理跨度大,不易做到及时验证,主观上不认真也是重要的原因。

  6.安全责任不到位。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

这两种人对安全生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项目的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上也都有各自的责任。

有的项目,往往是责任制不明,更多的是虽然有责任制,但没有真正责任到人,有的连自己应付的安全责任也讲不清楚,更谈不上去履行了。

  7.安全机构不到位。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高危行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筑业是国家认定的三个高危行业之一,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是必须的。

但有的企业没有按照这个规定办,只是在工程管理部门里安排人分管,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仅仅能管管报表和处理一下面上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安全管理工作。

  8.专项整治不到位。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和触电这五大伤害,一直是建筑业专项整治的重点,年年搞,年年成效不大,这两年,建设部专门下发文件,把高处坠落和坍塌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应该说是抓住了关键。

但在一些单位,一些项目上没有收到成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抓专项治理工作,只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就是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9.安全交底不到位。

安全交底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性强的交底,可以使许多安全隐患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但在实际施工中,相当一些项目,往往不重视安全技术交底,有的照抄照搬,有的是工人都干了好些日子了,才向工人进行交底,有的把交底只是向班组长交了,没有交到所有操作人员,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交底。

  10.安全方案不到位。

安全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方案,各种安全专项方案。

方案齐全,及时下达,认真施行,安全生产可以说是有了一半的把握。

但在实际中,相当一些项目,不是方案不齐全,就是方案编制粗糙,不是没有计算,就是缺少审核,有的甚至是方案编制出来就束之高阁了。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

  1..把住安全生产责任制关。

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让企业的经理和项目经理自觉的做好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则,把安全生产责任具体划分,落实到人。

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对每一个人落实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奖优罚劣。

  2.把住安全生产经费关。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要足额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对不能保证的,还规定了处罚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还专门下发了各行各业安全投入的具体比例,其中房建为总造价的2%。

建筑企业一是要从建设单位处及时把这个费用收回来。

二是要及时用来购买安全防护用品,三是要及时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好。

2米及2米以上都是高处作业,要认真搞好防护,做到不是人为的进行破坏,绝对不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水平。

  3.把住安全教育培训关。

建筑施工作业地点经常变换,人员流动性大,不安全因素多,偶然性大。

安全教育和培训十分重要。

对操作从员每年要进行不少于20时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对新工人和新转场的人员,要不少于32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教育内容要按照建设部的规定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

每年春节后开工时,要进行收心教育,节假日时要开展节前教育,搞好季节性教育等等。

  4.把住安全防护关。

在地基和基础施工时,应当设置安全防护栏杆,设置下基坑的安全通道;主体施工时,要设置安全通道,建筑高度超过30米的,通道应设置双重防护,两层防护之间不小于60㎝,上人马道随着作业层走,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室内正式楼梯,形成两路可上人的通道;搞好各楼层的临边防护,无人作业的楼层,可对其进行封闭;作业层脚手板要按规定进行满铺,特别是要解决好脚手架内立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的防护;各楼层的上料平台要安装防护门,最好建成门联锁装置,机到门开,机离门关,未做到门联锁的,要建立关门责任制,责任到人;屋面施工时,防护栏杆要不低于1.5米,要全封闭,安排人员作业不能少于2人;使用人字梯作业,要安排两人一组进行作业,一人在上面作业,一人在下面扶梯;使用移动平台作业,移动平台时,人不能留在平台上;安装层面板施工,要搭设好人行通道,要标识出行走路线,同时要在下方搭设安全平网;钢结构施工,要设置好用钢丝绳做材料的安全绳,工人使用双保险的安全带。

5.把住安全检查关。

首先,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

其次,要保证检查数量,项目检查要做到一周一次,区域公司检查一个月一次,公司检查每季度一次,集团公司检查,半年一次。

第三要注意检查质量,检查要全面、细致,既要检查现场,也要检查安全资料,要对照检查。

第四,上级的检查针对下级的不足进行,切忌例行公事或重复进行,要从现场的问题中发现其上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讲评要高屋建瓴,问题一定要讲透,要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来看问题,要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一定要让下级受到震动,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6.把住专项治理关。

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开展专项治理的要求,对高处坠落、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和触电这五大伤害进行治理。

特别是高处坠落。

建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进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针对危险源,制定防范和改进措施,对工人进行教育,搞好安全防护,搞好安全检查,重点部位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督等等。

  7.把住安全方案编制关。

首先制订出安全方案的编制计划,规定出编制的数量、编制的人员、编制的时间、审核审批的流程;其次,严格按计划执行并进行考核;第三,上级检查施工现场时,要检查方案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8.把住安全技术交底关。

安全技术交底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要有总的交底,更要有分部分项交底,交底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交底一定要是书面的,要逐级进行交底,最后的交底一定要交到每一个操作人员,交底书上要有交底和接受人的双方签字,并写上交底的地点。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监督各级的交底情况,发现交底不清的要及时指出,对不交底的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汇报。

  9.把住安全机构设立关。

建筑企业应当依法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

按照建设部的规定:

集团公司和公司(含区域公司)都应当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集团公司的管理机构每百万平方米不少于1人,最少不得少于4人;公司每10万平方米不少于1人,最少不得少于3人。

专业管理人员应当持证上岗,管理机构中的人员应当专业配套

  10.把住隐患整改关。

要抓住隐患整改不放松,一次整改不到位的,二次进行整改,直至整改到位。

对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整改到位的,要采取多种防护措施保证安全。

特别是施工现场发生未遂事故或事件后,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办理,做到事故原因水落石出,事故教训刻骨铭心,事故处理切肤之痛,事故整改举一反三。

  施工现场是动态的,要做好高处坠落的防治工作,不只是做好以上所讲的十个方面的工作就行了。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先做好这十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做好防治高处坠落事故是大有益处的,让我们先从这十个方面做起。

笔者相信,假以时日,高处坠落事故会大幅度下降。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ofanenterpri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