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77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石潭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石潭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石潭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石潭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docx

《小石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石潭记.docx

小石潭记

16、《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

2、背景简介: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为有名的《永州八记》。

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永州八记》的八处名胜是:

西山、钴鉧潭、钴鉧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3、解题: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zhé)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提问:

页下注释。

2、补充解释:

“心乐之”的“乐”: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乐之”即“以之乐”,指对此感到快乐。

“似与游者相乐”的“乐”:

指逗乐、取乐。

“伐竹取道”的“取”:

取得,引申为开辟。

“水尤清冽”的“尤”:

尤其,特别。

“其岸势犬牙差互”的“岸势”:

溪岸的地势。

“四面竹树环合”的“环合”:

围绕。

“寂寥无人”的“寂寥”:

(心里)空虚,(环境)寂静。

“不可久居”的“居”:

停留。

“隶而从者”的“隶”:

附属,这里有跟随的意思。

3、分析“以”、“为”在本文中的几种不同用法:

(1)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这里作“用”讲)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2)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作“成为”讲)

4、指名分自然段翻译课文。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流水声,好像人身上戴的玉佩玉环相撞发出的声音,对此心里感到快乐。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而前,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地清澈。

小潭以一整块巨石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碧绿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同游玩的人逗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只见溪水犹如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爬行,或隐或现的。

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的上面,四周围被竹子和树木环绕,寂寥无人,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种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逗留,于是就写下了上述的情况而赶快离开了。

与我一道游玩的有:

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随从是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

检查背诵。

二、阅读理解: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2)潭中的水声悦耳动听,引起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2、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全貌的?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作者选取小石潭中的水清、石奇、树翠蔓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

(3)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3、第二自然段的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1)作者首先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又使人感到好像是“空无”,尤其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则从另一个角度写出潭水的澄澈空明。

(2)“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

(3)句句写鱼,亦句句写水;既写了鱼的形态,又衬托出了潭水的清冽;一笔两写,互相点缀;写出了诗情画意,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景。

教师讲解:

一扫作者被贬后郁闷沉痛的心情,而对小石潭这一奇趣景观感到轻松和快慰。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由“水清”写到“境清”:

一个“凄神”,一个“悄怆”,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5、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1)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组织材料。

(2)写小石潭:

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

(3)写潭中景物:

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2、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1)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

(3)例如:

写小石潭,不仅“下见小潭”点出了“小”,而且说“潭中鱼可百许头”,也暗示了潭的范围不大。

四、课堂小结: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柳宗元)

发现小潭:

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水:

清澄(侧面描写-特写镜头)

游鱼:

动静结合

小潭源流:

溪身:

曲折蜿蜒(形象比喻)

岸势:

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记同游者:

格式-附文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7、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

2、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3、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文,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zhé)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bàng),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

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

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停顿。

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

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阅读赏析: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1)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

(2)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给人怎样的感受?

(1)特点:

月色皎洁。

(2)给人以空灵的感觉。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2)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3)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1)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2)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课堂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绘景:

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

学习目标: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2、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学习重点:

采用移步换景法。

学习难点:

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泓()莽莽()溢出()镶嵌()

鱼鳖()静谧()红桧()孕生()

2、解释词语。

匹敌:

对等;相称。

 

骤然:

突然;忽然。

恍如隔世:

好像隔了一世。

多用来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变化的感慨。

静谧:

安静。

庞然大物: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堪称:

可以称为。

谛听:

仔细听。

山岚:

山中的雾气。

二、新课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1943一),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

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

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

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

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阿里山纪行》一文。

2、导入语:

(1)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2)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三、朗读课文:

录音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四、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2一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10段),写下山。

仍以《高山青》作结尾,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五、合作探究: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

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2、阿里山的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3、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及时加以评价、鼓励。

六、精读课文3一9段。

思考:

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交流明确:

第3段:

是过渡段:

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人神木的经过。

第4段:

写潭水清澈。

第5段:

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

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

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

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

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全文的点睛之笔)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指名学生简介阿里山:

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夷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

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齐,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

(1)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

(2)这段文字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2、

(1)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

(3)“如柱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带有古典风味。

(4)“它们排列之整齐,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里连用两个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3、

(1)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三、拓展训练:

思考:

你所知道的有关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四、音乐欣赏:

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六、布置作业:

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学习难点: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教化()竹蔑()焚香()澜沧()

贿赂()蕨菜()竹签()祭佛()

2、解释词语。

心驰神往:

心神飞驰。

斑斓:

灿烂多彩。

善男信女:

佛教用语。

教化:

教育感化。

戏嬉:

游戏;玩耍。

妖媚:

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贿赂:

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二、新课导入:

1、西双版纳介绍: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

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是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

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2、作者简介:

李舵,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课文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 

四、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提问: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

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4段文字组成:

第1段:

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

第2段:

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

第3段:

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

第4段:

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

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

第1段:

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

第2段:

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

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

第1段:

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第2段:

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

第3段:

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第四部分“妩媚傣寨水”。

这一部分着重写傣族的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

这部分由3段组成:

第1段:

写打谷子。

第2段:

写泼水节。

第3段:

写水中嬉戏。

第五部分“笑对生与死”。

这一部分主要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

这部分共有4段文字:

第1段:

是总写,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

第2段:

写民族风情---修行与还俗。

第3段:

写“关门节”和“开门节”,这也是一种崇信佛教的民族风情。

第4段:

写“生与死”,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五、课堂小结:

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

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了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

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

每个小标题具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

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指名学生:

介绍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望天树”景区。

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

傣族人居住在竹楼里。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木为材料建造的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存放农具杂物。

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虽野象难得一见,但那大象表演却十分有趣。

五月份,傣族收获谷子的季节,我们可以看到一擂精心创作的男女打谷子风情画,还可以看到:

“女人嬉水”的妖媚风情画。

傣族人笃信佛教,每个男孩都要出家,然后还俗,这使他们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

他们笑对生与死,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人生。

总之,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着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风景名胜区。

如果有机会,你可一定要去西双版纳饱餐那里的秀色啊!

 

二、品味语言:

(一)从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你能讲一讲这些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吗?

 

1、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

2、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

男人先用包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捶再细细地打谷子。

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

(1)作者采用剪影法,雕塑式地描写了人物的固定姿势和特定姿势的轮廓。

(2)集中而突出地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风貌。

(3)从而使老爷爷的形象在平面上如同雕塑,在静态中呈现动态,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

(4)“活像一尊塑像”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傣族老人尊敬和崇拜的感情。

2、

(1)作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傣族人民打谷的风情画。

(2)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地打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一粗一细,先粗后细,分工合作,相辅相成。

(3)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简裙,“手中挥舞着木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颇有诗情画意。

(4)这幅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幅风情画十分喜爱和赞赏的感情。

(二)教师小结:

总之,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

三、学习对照手法:

思考:

找出文中运用对照手法的地方?

并分析。

交流明确:

1、“悠悠野象谷”中的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

2、“妩媚傣寨水”中的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

3、“妩媚傣寨水”中的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风情画的对照。

4、“笑对生与死”中的生与死的对照。

5、本文就是运用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出来,突出其“美丽”的特征。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纬,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

2、领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体会文章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2、学习难点: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教学时数]一教时 

一、新课导入:

1、威尼斯介绍: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水城,是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

2、教师借助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