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3362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名词解释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名词解释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名词解释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名词解释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专题.docx

《名词解释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专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专题.docx

名词解释专题

緒論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根底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局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根底上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开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答案要点: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开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

答案要点: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答复,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根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人生观

答案要点: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3、哲学根本问题

答案要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人工智能

答案要点:

对人的思维模拟。

5、物质

答案要点: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6、实践

答案要点:

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唯物论

答案要点:

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8、辩证法

答案要点:

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开展的哲学学说

9、普遍联系

答案要点:

任何事物都具有在的构造,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0、开展

答案要点:

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11、运动

答案要点:

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畴,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2、本质和现象

答案要点:

表示事物的里表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水平和深度的一对哲学畴。

13、矛盾

答案要点:

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4、度

答案要点: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围。

15、扬弃

答案要点:

指事物在新代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要点:

要求人们在做事、想问题时,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

17、意识

答案要点:

人脑的机能,社会劳动的产物。

18、规律

答案要点:

客观事物开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19、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要点:

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1.认识

人脑在实践根底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

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最终源泉,外部世界的可知性是认识的可能性的根据。

认识的主体是在社会中生活并利用社会形成的认识活动的各种手段、形式以及思想资料的人。

认识是在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根底上发生、开展起来的。

认识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属性。

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而且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认识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人的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依赖于人的历史开展。

社会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开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2.感性认识

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客观事物,在头脑中产生对于事物现象、外表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等诸种具体反映形式。

认识的低级阶段,与“理性认识〞相对。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它是对外界事物现象的直接反映,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故又称“感性直观〞、“生动直观〞。

3.理性认识

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部联系的认识。

与“感性认识〞相对。

表现为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展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不同,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4.创新思维

不囿于原有的认识,善于独立思考、疑心、提出问题,开拓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

其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非常的新颖性和特别的主动性。

疑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契机。

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灵感那么是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狭义指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有新的创新、新的发现或创造的那种思维过程;广义指对具体的思维主体是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5.真理

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谬误〞或“错误〞相对。

真理的实质在于主体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的一致,它是理论思维对客观现实具体的复制和再现。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6.真理的客观性

指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客观存在的,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容。

7.谬误

在认识论上指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认识,与“真理〞相对。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它们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谬误在逻辑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泛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狭义是指违反思维规律的逻辑要求或逻辑规那么而产生的逻辑错误,而主要的是指论证中的逻辑错误。

8.实事

同志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在实践根底上的有机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的生动概括和具体运用。

它是研究和掌握客观事物开展规律、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实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华,是思想的精华,也是理论的精华。

实事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它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表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9.逻辑证明

就是运用已有的可靠知识和思维规那么去判断、证明某一思想理论观点的真实可靠性及其程度。

10.价值

价值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标志着在实践——认识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和符合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向主体“接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1.价值观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

与世界观和人生观密不可分。

核心是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它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等。

一定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存在和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提供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聚散功能和调节功能。

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理想和信念教育是价值观的核心。

12.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对象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其以“善〞和“美〞为目的,所反映的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13.真理的价值性

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提醒了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表达,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根本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5.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16.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的根本原那么。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表达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联结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无产阶级政党作风上的具体表现。

17.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改造世界是指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改造客观世界;广义的改造世界应该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项容。

18.自由王国

作为认识论畴,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自觉地依据这种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作为社会历史畴,自由王国指人们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19.必然王国

作为认识论畴,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因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作为社会历史畴,必然王国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20.军事认识和军事实践

军事认识是人们在实践根底上对军事领域中的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能动反映。

军事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军事主体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与军事目的,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作用于客体的物质性活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开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根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需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矛盾的解决。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根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2.生产力

亦称“社会生产力〞。

广义指人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狭义指表达于生产过程中的人们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

通常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

生产力要素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3.生产关系

亦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的一定开展水平建立起来的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一种社会关系。

4.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以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本质容。

5.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

社会意识分为两个层次: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种自发的、不定型的意识,如风俗、习惯等。

社会意识形式是反映社会存在的比拟自觉的、定型化的意识,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

6.生产力标准

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用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开展、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开展方向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7.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如何答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答复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根底,是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那么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机关以及干部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的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

是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

其根本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群众路线,与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是在实际工作中克制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

9.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系。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是劳动的自然过程和劳动的社会过程的统一。

10.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开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不同的国家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构成,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11.出色人物

亦称“伟人〞、“英雄〞。

代表进步阶级利益,对推动历史前进发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出色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出色人物是谁,具有偶然性。

1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开展观的核心。

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阔的人民群众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不仅主人是开展的根本目的,答复了为什么开展、开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人是开展的根本动力,答复了怎样开展、开展“依靠谁〞的问题。

“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

人是开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开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容。

13.社会革命

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展的重大变革。

人们改造自然的重大变革,有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

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即社会革命。

通常多用以指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国家政权更替的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是历史开展的火车头。

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通常要使用暴力。

14.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展的变革,是社会开展中的量变或局部质变。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开展。

15.战争

所谓战争,是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的政治本质决定战争的社会性质。

也就是说,政治目的的正义与否,决定着战争的正义与否。

16.经济根底

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开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与“上层建筑〞相对,是社会构造两个根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根本领域之一。

17.上层建筑

由经济根底所产生和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与经济根底相对的社会构造两个根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根本领域之一。

上层建筑由该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局部组成。

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

18.社会形态

同生产力开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

社会形态开展过程中的依次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一个大的世界历史时代中,往往呈现出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复杂局面,它是在世界围社会形态更替在时间上不同步性的表现,但其中必有一种社会形态代表着历史开展的方向和主流。

19.阶级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构造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阶级区别的根底,也是阶级划分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

阶级是一个历史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开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

20.阶级斗争

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

阶级斗争由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而产生。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必然的。

不同的剥削阶级之间,由于在前后交替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和物质利益的对立,它们之间也不可防止地会发生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贯串于阶级社会开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原始积累2、商品经济3、商品4、价值

5、使用价值6、劳动二重性7、货币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价值规律10、资本11、劳动力12、剩余价值

13、相对剩余价值14、超额剩余价值15、平均利润率16、资本积累

17、资本循环18、不变资本19、可变资本20、固定资本

21、流动资本22、资本有机构成23、经济危机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别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展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5、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6、劳动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7、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就是价值运动的规律,它反映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然后又怎样实现这个过程的客观必然性。

因此,它的主要容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那么进展交换。

10、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1、劳动力——所谓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局部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表达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3、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展的剩余价值生产。

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

14、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15、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时得到的利润率,是各部门原本不同的利润率由于竞争趋于一致而形成的。

16、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

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17、资本循环——是资本从和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18、不变资本——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那局部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19、可变资本——用于购置劳动力的那局部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而这局部资本使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所以,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20、固定资本——指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局部资本,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局部一局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经过商品销售,这局部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

21、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置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置劳动力的局部,其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上,然后经过流通领域,由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再变为生产资本,完成一次周转。

2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3、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拟长的时间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开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生产集中2、资本集中3、垄断4、参与制

5、金融寡头6、垄断利润7、资本输出8、经济全球化

9、“人民资本主义〞

第五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

2、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许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资本。

3、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展操纵和控制。

4、参与制——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5、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和资本主义国家把它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或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

资本输出的形态有三种,即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主体看,主要是两类:

一种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种是国家资本输出。

8、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开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围而相互严密地联系在一起。

9、“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是前美国商会会长约翰斯通为美化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一种资本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股份公司的广泛开展和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使小额股票广泛地分散在社会各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学者把工人持有少量股票的现象,粉饰为资本主义的“质变〞,宣扬资本主义正在变成“人民资本主义〞。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

2.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开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3.“一国胜利〞论

答案:

一国胜利论即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4.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

被剥削者以及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们,团结起来推翻剥削阶级,腐朽没落阶级,反动势力的斗争。

5.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部实行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6.

答案:

是指在一定阶级围,按照平等的原那么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那么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7.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

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开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9.马克思主义政党

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

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局部,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

它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