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30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政治解析版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的变化图:

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向曲线S1平行移动,E点移至E1点。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可能导致该商品供需曲线如图变化的条件是

①国家提高该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②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③生产该商品的某企业劳动者熟练程度增强

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2.近年来,随着画展、音乐剧、话剧等高雅艺术的普及,“小众”艺术大众化,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掀起一股清新脱俗的消费升级之风。

辞旧迎新之际,去看一场画展、听一场音乐剧、欣赏一台话剧,已成为多数人的跨年选择。

这一现象表明

①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引导文化生产调整和升级

②艺术生产能够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动力

③收入增加是居民文化消费升级的物质前提

④供给侧的质量和水平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

材料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影响,没有体现消费的反作用,①不选;高雅艺术的普及掀起了消费升级之风,说明生产能够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④可选;材料没有反映收入增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③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B。

学科&网

3.《“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指出,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下列传导顺序能够阐释这一要求的是

①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提高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②实现创业带动创新、就业带动增收,增强经济新动能

③优化创业环境,破除制约劳动者创业的体制性障碍

④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A.③一②一④一①

B.②一④一①一③

C.②一③一④一①

D.③一④一①一②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劳动和就业的知识。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需要国家优化创业环境,破除制约劳动者创业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拓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从而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提高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实现创业带动创新、就业带动增收,最终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只有D选项顺序合理。

故本题答案选D。

4.合同节水管理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

近期公布的《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合同节水管理成为公共机构、企业等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

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旨在

①降低用水户节水改造风险,提高节水积极性

②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

④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确保节水服务市场竞争有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5.近年来,某地把公务员的定期考核、平时考核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打破考核只是机关内部管理的狭隘认识,广泛吸收“两代表一委员”和社会群众参与考评,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和考核流程。

这有利于

①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

②扩大民主测评范围,提高民主测评科学性

③完善考核制度体系,强化基层民主管理

④创新民主监督方式,保障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职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主管理的知识。

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民主管理,③不选;参政议政职能是人民政协的职能,④排除;通过改进考评管理,扩大了民主测评的范围,有利于提高测评科学性,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

学科&网

6.“政策短期流变”是指公共政策在运行中未实现预期目标或产生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造成政策效应流失,在短时间内变动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公共政策领域频频出现朝令夕改、半途夭折等“短期流变”现象。

要减少这类现象,政府必须

①切实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增强公民决策的科学性

③坚持决策为民,使各项工作接受群众检验

④坚持依法执政,使各项工作法律化、制度化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知识。

②表述“公民决策”有误,公民没有决策权,排除;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说法有误;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

7.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上述地区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

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由此可见

①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②监察职权将对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行使实现制衡

③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部分职权将由监察委员会来行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

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说明监察委员会要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①人选;在我国,国家机关之间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②说法不当;根据党中央决定,全国人大民主通过设立监察委员会的决定,体现了③;人大的部分职权是由其常设委员会来代为行使的,④表述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8.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

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形式

③传统的梅花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④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9.1930年2月红军越过武夷山,进入赣南,经广吕进军攻打吉安之时,毛泽东即兴作了一首词: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由此可见,诗词的创作

①源于创作者瞬间的灵感和顿悟②会受制于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

③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原型④能够激励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

意识源于客观事物,而非灵感和顿悟,①不选;材料反映诗词的创作并没有体现意识的反作用,④与设问无关;②③均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符合材料。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产生还离不开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体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识。

10.2017年1月6日,英国和巴西的有些科学家们对现在流行的“无糖饮料更有利健康”这个说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饮用者会下意识地认为无糖饮料是低热量饮品,最终可能会让他们放开胃口吃更多其他食物,从而使他们体重上升以及患上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可能性增大。

材料表明

①真理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已知认识的基础之上

②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

③对既有认识的质疑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曲折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认识的因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知识。

材料涉及的争论并无结论,不涉及真理,①排除;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说法有误;人们对无糖饮料对健康影响的争论表明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曲折的,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学科&网

11.为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某市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公办、民办小学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全市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对此正确的哲学理解是

①“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②“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对立是相对的,并非不可调和

③承认“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是正确解决离校问题的关键

④“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既具有斗争性,又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②说法有误,排除;具体分析“放学早”与“下班晚”之间的矛盾是正确解决离校问题的关键,③说法错误;①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12.对如图漫画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就不同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成功的人生需要从错误的选择中汲取营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

漫画强调了在错误面前应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一种进步,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可相互转化,说明要从错误中汲取营养,故②④符合题意;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未必不同,故①不选;③说法绝对,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矛盾双方为什么会转化,怎样转化?

(1)我们在观察和分析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对立面看作是生动的、可变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东西,而不能把它们当作凝固的、僵化的东西。

(2)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如果构不成矛盾的双方,不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转化”的“桥梁”就搭不起来,也就谈不上转化。

(3)但是,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所谓条件,是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因素。

这些因素既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内部条件,也可以表现为事物的外部条件。

这个条件应有利于矛盾双方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促使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否则转化就不能实现。

学科&网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