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2729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docx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评价方法》

《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

评价方法》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2年12月份,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提出以UgraPSO认证为导向,制定胶印过程控制系列标准,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质量要求、检测方法进行标准化,将我国在胶印生产过程控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

2013年6月份,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进行“SOPP标准总体工作规划”,并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指导下,将胶印过程控制系列标准命名为《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

本标准2013年底经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共分为10部分,分别为《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1部分:

术语、测量方法及基本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0-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2部分:

工作环境控制及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1-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3部分:

印刷档案数据接收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2-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4部分:

印刷档案数据处理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3-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5部分:

软打样用显示器技术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4-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6部分:

数字硬打样技术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5-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7部分: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6-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8部分:

印刷设备状态校准及检验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7-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9部分:

印刷过程控制及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8-T-421)、《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第10部分:

实施评价要求》(项目计划编号为20132759-T-421)。

2013年10月份,正式启动《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系列国家标准启动会议并组建标准项目指导组,会议由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介绍《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系列国家标准起草制定的背景、主要思路及相关要求;对《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的第1、5、6、7、9部分标准落实项目起草参与单位、项目起草组组长、项目起草组执笔人,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统一指导下开展起草制定工作。

2015年10月,在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召开《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2、3、4、8部分国家标准起草组组建暨第1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分起草参与单位、起草组组长、起草组执笔人,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统一指导下开展起草制定工作。

2016年1月,在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召开《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国家标准起草组组建暨第1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分起草参与单位、起草组组长、起草组执笔人,在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统一指导下开展起草制定工作。

本部分的题目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经起草组专家讨论,根据标准的整体框架要求及标准各部分编写需要,并结合标准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实际情况,将标准名称确定为《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

评价方法》。

此题目的修改是编辑性修改,对标准的内容没有本质性影响。

(2)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惠州市友诚印刷有限公司、中华商务(广东)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小羚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悟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华数码印务有限公司、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邓国康、胡超华、俞朝晖、杨国强、宋强、吴湛锡、罗海平、吴刚、吴丽、周林、郑爱玲、嵇俊、肖颖、唐小兴、郭绪。

(3)主要起草工作过程

1、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

2016年1月16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多部分国家标准启动暨第1-9部分起草的基础上,召开《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国家标准项目起草组成立暨第1次工作会议。

与会专家对起草组草案第1稿的框架、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

(1)会议确认本部分标准起草单位为: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惠州市友诚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会议确认本部分标准起草人为:

邓国康、胡超华、罗海平、宋强、吴钢。

组长:

邓国康。

(3)会议讨论后确认,本部分规范企业内部评价的内容,不涉及外部评价及相关程序。

(4)会议讨论后确认,本部分主要评价内容分为理论文件评价、现场实操评价两大部分。

(5)会议讨论后确认,本部分为第1-9部分的完整评价,不再进行模块分割与组合,为整个系统的综合评价。

(6)会议确定,标准起草组第2稿于2016年3月上旬前完成,并发给起草组相关成员,暂定2016年3月中下旬在雅图仕召开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

2、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

2016年4月13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第1次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召开《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国家标准项目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

与会专家对起草组草案第2稿的框架、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

(1)会议确认添加第3章,目标,分别为:

3.1为企业提供动态评估和优化胶印数字化技术体系的方法。

3.2评定企业实施胶印数字化技术标准的程度。

(2)会议确认添加第4章,4.1评价规则,分别是:

4.1.1评价内容依据评价方式分为标准化文件评估和现场评审,分别对应表1和表2。

4.1.2评价内容依据GB/TXXXXX第1-9部分细分为:

总体要求、作业环境、原始资料的接收和处理、输出文件制作、软打样、数字硬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胶印设备、印刷共9个模块。

4.1.3评价内容依据GB/TXXXXX第1-9部分的具体条款为出发点,以实现具体条款内容的有效性作为落脚点。

(3)会议确认添加4.2评价规则,分为:

4.2.1以要求性条款为主,推荐性条款为辅进行评价。

4.2.2评价结果以保证具体条款内容的有效性及现场评审符合度为评价依据。

4.2.3评价只以具体条款是否符合要求为结果,不对评价结果赋予分值。

(4)会议确定,为避免对所有条款的重复。

根据具体条款的情况,将条款评估分成若干个种类,仅给出每种条款评价原则和具体实例。

3、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

2016年9月21-22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第2次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结合《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9部分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处理会议的成果,召开起草组第3次工作会议。

与会专家对起草组草案第3稿的框架、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

(1)会议研究后认为,原第10部分针对第1-9部分的标准条款逐条列示,逐项评价的方法工作量大,内容与前9部分的内容高度重复,不是最佳的起草办法。

(2)会议在听取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刘源经理关于其公司开展认证的经验及其制定认证文件的办法后,认为本标准的第10部分尚不具备从外部开展第三方认证的条件,确定本部分的评价内容以企业内部自我评估使用,不考虑第三方认证的需要。

(3)会议在听取了邓国康经理关于企业内部评估的想法和建议后,认为单纯评估第1-9部分每个部分的关键技术要求,分别从理论评估、实践操作、现场考察三个方面一起作为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对其众多具体条款逐一评价,更适合于本标准第10部分的需要。

(4)会议根据上述理念,分别结合第1-9部分的主要内容,从结果入手,分别从理论评估、实践操作、现场考察三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了尝试性评价。

在评价中不仅体现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还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添加了部分在前1-9部分未出现的具体评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5)会议认为,目前的评价方法抓住了1-9各个部分的主要核心内容,基本能够体现出各个部分数字化过程控制的实施情况,同时又避免了对前1-9部分技术内容的简单重复,是目前能够考虑到的较优评价方案。

(6)会议认为,在11月初第1-9部分送审稿文件通过委员审查后,再根据其基本确定的内容对第10部分的评价方法和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7)会议认为,起草组在11月底完成第10部分的起草组草案第3稿,并在2016年底前召开起草组第4次工作会议,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比较好。

4、起草组第4次工作会议

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第3次工作会议的基础上,于2017年8月14-15日召开《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0部分国家标准项目起草组第4次工作会议。

与会专家对起草组草案第4稿的框架、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研究。

(1)会议对标准英文名称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在英文中增加与中文“方法”对应的英文。

(2)会议对标准范围进行了讨论,并根据标准内容强调了其适用于“单个或多个”工艺模块的评价,以及不强调只适用于“单张纸胶印”。

(3)会议确认应根据内容中涉及的标准情况,在第2章的引用文件中反馈出相关标准号。

(4)会议确定,将原第3章精简合并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四项内容。

(5)会议确定,将第4章的结构修改为“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并结合内容对标准条款进行细化。

A、将4.1“概述”改为“基本要求”。

并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语态进行调整。

B、在4.2中加入观察条件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C、在4.3中强调原始资料、文件的概念,与标准相一致。

确定使用检查方法而不是考核手段作为评价方法。

D、在4.4中,着重考虑了颜色再现、补漏白和单页文件格式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E、在4.5中,着重考虑软打样用显示器和测试文件的评测内容和评价方法。

考虑采用72个色块的测试版作为评测手段。

4.6参考4.5的做法。

会议在探讨中对使用72色块测试版有一定的争议,但考虑到没有更简明的技术手段,维持此评测手段。

F、在4.7中,与会专家顺利达成一致意见,快速形成一致意见。

G、在4.8中主要分歧在于是用“胶印设备”还是更具体的“单张纸平板印刷设备”,最后根据标准简化的要求,使用“胶印设备”,与4.8小标题保持一致。

H、在4.9中大家重点探讨了印刷样张的制作及测试内容选取问题。

最后确定以GB/T18721(所有部分)作为印刷样张的主要内容。

(6)会议讨论了附录的内容,认为草案中的附录A已没有必要性,建议删除。

(7)会议确定委托执笔人在会后根据标准内容完成标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完善。

(8)会后由执笔人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于2017年9月初完成本部分的征求意见稿草案和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工作,并发给起草组相关成员,暂定2017年9月在全行业公开征集本部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二、标准编制的原则与依据

(1)编制原则及思路

未来的印刷发展方向在于“绿色、高效、数字化”,而企业要想顺势发展,前提便是做好基础工作,关键在于“标准”,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已多次获取瑞士UgraPSO认证,此标准是目前主流胶印的全流程技术管理标准。

坚持高起点、严要求与适宜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即标准编制所涉及的过程控制和技术要求,应不低于目前国内相关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指标;严要求即标准的编制应严格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适宜性既要充分考虑到胶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及对测试项目的设置及技术的控制,又要有一个适宜的范围与程度,从而提高标准贯彻实施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确定主要内容的过程及依据

GB/TXXXXX的本部分规定了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所涉及的评价规则和方法。

本部分在起草过程中,起草组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以评价方法为主,确定第10部分尚不具备从外部开展第三方认证的条件,只起到承接GB/TXXXX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9部分标准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而建立的评价方法,鉴于本标准与第1~9部分的密切相关且互相影响,在本部分评价方法中以评价重点和现场评价内容作为企业内部自我评估能力水平时使用,并不考虑作为第三方认证的需求。

本部分依据的是胶印的实际生产过程和技术数据,参考的是UgraPSO认证的标准。

三、重要情况论述

(一)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结合实际的生产,参与并通过不同的认证机构的评审,获得优秀的成绩,以瑞士UgraPSO认证为例,每次的评审结果都能让企业的高层、主管、生产员获得技术上和品质上的提升,与及流程上的改善,从而获得客人的信赖。

(二)论述报告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推行标准化印刷,对GB/Txxxxx.1—201x的结构示意图在厂内进行实施与细化,分别从理论评估、实践操作、现场考察三个方面去验证第1-9部分制定的评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从而论证了这些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三)技术经济论证及其经济效果

本标准主要规范了胶印生产中数字化的工作流程构建和总体要求,随着国内外印刷业的发展,客户对标准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在传统印刷企业中,新员工要靠老员工教导,教导方式无标准化及规范化,同一工种但由不同的老员工凭经验教导,学习的内容及操作方法匀会存在差异。

对于胶印数字化的标准制定,是要让各工序成员全面了解要执行的范围、定义、检查要求和检验方法等,要求生产人员全方位了解各工艺要求、原理、数据要求、规范地构建企业的数字化控制流程,以确保目标的达成,进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继改善。

数字化控制为印刷企业提供了一个具有针对性提升营运效能的手段,主要的收益归纳如下:

1.设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目标值和容差等数据及规定,让生产流程更加畅顺,令结果能重复性及再现性实现,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停顿、等候及修改,降低生产成本。

2.通过执行标准的软打样或硬打样工艺,与印张作出准确有效的调校和修正,方便监察出不正常的色彩表现,使客户能够明确预视成品样效果。

3.企业每个生产环节具备标准操作程序、作业记录,都是有据可依,有迹可寻,减少部门的纷争矛盾,有提高各生产工序的质量,是对客户的信心的保证。

4.企业通过这数字化控制的评价拉大与竟争对手的差距,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品,帮助客人占领市场的同时企业也可以持继赢得收益。

四、相关标准情况

(一)相关标准基本情况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

GB/TXXXXX.1—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1部分:

概述

GB/TXXXXX.2—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2部分:

作业环境

GB/TXXXXX.3—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3部分:

原始资料的接收和处理

GB/TXXXXX.4—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4部分:

输出文件制作

GB/TXXXXX.5—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5部分:

软打样

GB/TXXXXX.6—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6部分:

数字硬打样

GB/TXXXXX.7—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7部分:

计算机直接制版

GB/TXXXXX.8—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8部分:

胶印设备

GB/TXXXXX.9—201X印刷技术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第9部分:

印刷

GB/T15609—2008彩色显示器色度测量方法

GB/T9056金属直尺

GB/T22365—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GB/T33244—2016数字硬打样系统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GB/TXXXXX—201X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及检验方法

GB/T26553—2011印刷机械热敏型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GB/T3264—2013单张纸平版印刷机四开及对开幅面

GB/T23649—2009印刷技术过程控制印刷用反射密度计的光学、几何学和测量学要求

GB/T30329.1—2013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

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8941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

GB/T18722印刷技术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GB/T22880纸和纸板CIE白度的测定,D65/10°(室外日光)

GB/T30329.1—2013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

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

GB/T33248-2016印刷技术胶印橡皮布

CY/T128—2015印刷技术 匹配颜色特征化数据集的印刷系统调整方法

CY/T104.2印刷技术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

印刷适性仪基本要求

ISO12642-2印刷技术四色印刷特征描述的输入数据第2部分:

扩展数据集(Graphictechnology-Inputdataforcharacterizationof4-colourprocessprinting-Part2:

Expandeddataset)

ISO15076-1图像技术颜色管理架构、特性文件格式和数据结构第1部分:

基于ICC.1:

2004-10(Imagetechnologycolourmanagement-Architecture,profileformatanddatastructure-Part1:

BasedonICC.1:

2004-10)

ISO15930-1印刷技术采用PDF的印前数字数据交换第1部分:

使用CMYK数据的完全交换(PDF/X-1和PDF/X-1a)(Graphictechnology-Prepressdigitaldataexchange-UseofPDF-Part1:

CompleteexchangeusingCMYKdata(PDF/X-1andPDF/X-1a))

ISO15930-4印刷技术采用PDF的印前数字数据交换第4部分:

用PDF1.4格式进行CMYK和专色印刷数据的完全交换(PDF/X-1a)(Graphictechnology-PrepressdigitaldataexchangeusingPDF-Part4:

CompleteexchangeofCMYKandspotcolourprintingdatausingPDF1.4(PDF/X-1a))

ISO12646:

2015印刷技术颜色校样的显示器特征(Graphictechnology-Displaysforcolourproofing-Characteristics)

ISO14861:

2015印刷技术彩色软打样系统的要求(Graphictechnology-Requirementsforcoloursoftproofingsystems)

ISO12647-7:

2013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7部分:

数字打样

(Graphictechnology-Processcontrolfortheproductionofhalf-tonecolourseparations,proofandproductionprints-Part7:

Proofingprocessesworkingdirectlyfromdigitaldata)

ISO13655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Graphictechnology-Spectralmeasurementandcolorimetriccomputationforgraphicartsimages)

JJG212—2003色温表

JJG245—2005光照度计

JJF1232—2009反射率测定仪校准规范

JJG119实验室pH(酸度)计

JJG376电导率仪

(二)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对比情况

该标准没有可采用的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无标准对比情况。

五、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内容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并与参照采用的相关标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部分在起草阶段,共召开了4次起草组工作会议,在讨论评价方法是否属于认证时出现意见分歧,在第3次会议上,专家们最后确认本标准的内容尚不具备从外部开展第三方认证的条件,确定本部分的评价内容以企业内部自我评估使用,不考虑第三方认证的需要。

由起草单位依据企业内部评估的想法和建议,以评估第1-9部分每个部分的关键技术要求,分别从理论评估、实践操作、现场考察三个方面一起作为其评价的主要内容,这更适合第10部分的需要。

最后在第4次会议上,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于有关第4.5部分软件样及第4.6部分数字硬打样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中增加制作及检查测试文件T的要求,因GB/TXXXXX.5以及GB/TXXXXX.6此2部分标准已通过审查会议不可再作修改,故在此编制说明当中说明,此部分增加的评价方法与GB/TXXXXX.5中的软打样检验方法以及GB/TXXXXX.6中的硬打样检验方法存在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建议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和建议

(一)组织措施

在SAC/TC170的组织协调下,以标准起草组成员为主,成立标准宣贯小组。

(二)技术措施

组织撰写标准宣贯材料,组织标准宣贯培训,争取标准颁布实施后尽快在全行业推广。

(三)出版措施

考虑到各个部分的强相关性,建议在出版时,将本标准的第1-9部分或第1-10部分集结出版。

以方便使用。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不存在可废除的对应标准。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标准起草组成员在数次研发和探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综合素养。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极强的系列工程。

时间周期长、涉及面广、资金费用大。

该标准的起草制定除了印刷标委会的领导、专家顾问们的高度重视外,还得到了印刷界诸位热心的、致力于印刷业进步与发展的企业家,和多年来热身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专家们的鼎力支持和参与,才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