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1935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 2.docx

学前数学教育练习题2

学前数学教育

名词解释

1分类:

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进行分组

2排序:

是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

3对应:

是指在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他相对。

4一一对应:

对应中如果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与另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不同的元素对应。

5操作法:

是只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6游戏法:

是指使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方法。

7重叠比较:

把一个物体重叠在另一个物体上,形成两个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形式,进行量或数的比较。

8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

在数学教育中参透集合的一些观念、内容、这有利于幼儿数学概念的学习,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为幼儿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9分类:

指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归并在一起,是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

10按物点数:

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头一致地点数。

11按数取物:

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

12数的守恒:

指幼儿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

13补关系:

A=(B-n)+(B+n)

14测量:

量的一个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可以测量的,即可以把一个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

15排序:

指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的差役或按某种规则,按序进行排列。

16思维逻辑性:

指思维形式应该正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17序列观念;是儿童理解数序所必须的逻辑观念。

18观察:

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19比较:

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他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

20.并放比较;将一个物并放在另一个物体的下面,形成两个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形式,进行量或数的比较。

21.学校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其目标表达具体,操作性较强,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

22.观察;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23.比较;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引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的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

 

简答题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二数学教育对培养数学有什么作用?

1学前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开始于对材料的兴趣,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的兴趣2教师如提供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儿童操作的兴趣,进而可以将兴趣转移到操作的内容上。

3在数学操作活动过程中,让儿童自主操作,充分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能够满足儿童操作的愿望,培养儿童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4有的活动还让儿童通过操作完成一个小小的作品或作业,也能强化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5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的数学活动的兴趣。

6尽管数学没有吸引儿童兴趣的外在特征,教师也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参与到数学操作的活动中。

7当儿童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的魅力,就会使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外在兴趣转变成对数学本身的内在兴趣

三简述学前儿童从自我中新到社会化?

1儿童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他的社会化程度同步的。

2儿童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也是越能理解别人的思维。

3当儿童只是关注于自己的动作并且还不能内化时,是不可能和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的,同时也没有真正的交流。

4儿童意识不到自己归类的依据,更无法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对别人的作业的加以判断。

5因此,儿童数学学习的社会化,不仅具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更是其思维发展的标志。

6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具有从具体动作向抽象思维逐渐过度的心里特点。

一方面,他们学习数学要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另一方面,他们又显露出处理抽象逻辑关系的初步能力。

四简述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

1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的建构,是从动作开始的。

动作是儿童建构的最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充分地操作、摆具体实物,有助于他们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是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根本途径。

2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以操作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而不只是观看教师的演示或直观的图画,或者听教师的讲解。

3数学知识的建构,需要儿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操作活动能够给予儿童在具体动作水平上协调和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机会,是适合儿童特点的学习方法。

4操作活动还为儿童内化数学概念,理解数抽象意义提供了基础。

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儿童就能将其外在的动作浓缩内化,变成内在的动作,最终转变成为头脑中的思维。

五为什么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答:

在多年的实践研究和探索中,一致认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注重其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选择教育活动的内容,数学教育活动才能引起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内容才能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并能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

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其目的是很清楚的,主要是要帮助幼儿掌握一个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工具,并让幼儿通过数学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数学的有关知识,不是这一年龄阶段的主要目的。

我们所说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具有启蒙性,也就是指幼儿应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不是让幼儿在此阶段对数学的某一内容形成科学的概念。

强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启蒙性,还体现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其要求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层面上对某一内容获得感性经验。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如能注意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会让他们感到学习内容是熟悉的,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幼儿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数学是很用的,使他们更会注意、发现周围环境中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

当代学校数学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数学修养的培养。

所谓数学修养包括探索、猜想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包括有效地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这将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同样应注意幼儿数学修养的培养,当然这只能是启蒙性的,但应该有这方面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可猜想的因素,应提出需要幼儿解决的问题。

如幼儿用同一数目,不同大小的种子排队,排后他们发现,两队的长短不一样。

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他获得了这样的经验:

用某一物品排队,队列的长短不仅与物品数目多少有关,还与物品本身的体积大小有关。

因而这样的活动内容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很积极的影响。

总之,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数学的习惯,为了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习惯。

所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操作活动?

什么叫操作法?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答:

操作法是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充足的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既要体现教学的内容,同时又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充分地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

(2)教师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的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明确操作目的及具体操作方法。

(3)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有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通过幼儿自己的语言表达,以及在教师的提问下,经过相互交流,可以使他们获得的感性经验得到整理和归纳,逐步形成数学初级概念。

七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答:

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特点有:

(1)2~3岁左右儿童已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

(2)3~4岁儿童已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渐精确;(3)4~5岁儿童已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4)5~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八简述小班、中班分类教育要求。

答:

小班教育要求:

(1)探索物体的特征,学习讲述物体的异阿。

(2)学习按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3)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

如“相同”、“不同”、“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找出一个和某某一样的东西”等等。

中班的教育要求:

(1)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3)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

“分成”、“分开”、“合起来”等。

九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哪些7答:

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

(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标记,让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十.简述幼儿数概念形成,发展过程与特点?

答: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1)口头数数。

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一般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数同与实物问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它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

(2)按物点数。

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手口一致地点数。

(3)说出总数。

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

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这表明幼儿能运用数目和理解数目的实际意义。

(4)按数取物,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

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3~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

十一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的三种水平?

答: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

(1)动作水平的加减。

(2)表象水平的加减。

(3)概念水平的加减。

十二.简述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和年龄特点?

答: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及特点:

(1)3~4岁。

3岁半以前的幼儿面对实物,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

他们要依靠成人将实物分开、合拢给他看,才能说出一共有几个或还剩下几个。

他们不理解加减的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符号,数的运算对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是困难的。

(2)4~5岁。

4岁幼儿一般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了,但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并,再从第1个一个一个地逐一点数后说出总数(即得数)。

减法与此一样。

这时幼儿完全依靠动作思维,是在最低的思维水平上学习数的运算。

但4岁以后的幼儿已经表现出有初步的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了。

(3)5~6岁。

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接数和倒着数,他们能够将顺接数和倒着数的经验运用到加减运算中去。

此时,多数幼儿可以不用摆弄实物,而是用眼睛注视物体,心中默默地进行逐一加减运算。

5岁半以后,随着幼儿数群概念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了数的组成以后,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这样就从逐一加减向按群加减的水平发展。

十三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有哪些特点。

答:

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2)加小数、减小数容易;(3)加大数、减大数难;(4)理解与掌握应用题比算式题容易。

十四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要求有哪些?

答:

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要求:

(1)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题。

(2)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的含义。

(3)认识加号、减号、等号,认识加减算式并知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十五.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是什么?

答:

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

(1)10以内加减教学活动的安排。

(2)教师通过口述应用题,帮助幼儿理解加减含义和应用题的结构。

(3)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加减运算的含义和应用题的结构。

(4)引导幼儿运用组成经验学习加减。

(5)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十六.教师口述应用题时有哪几种形式?

答:

教师口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

(1)是在口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运用教具等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含义和结构。

(2)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理解应用题,完全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幼儿智力活动的水平,同时也促使幼儿的加减运算由动作水平的加减向表象水平的加减过渡。

十七.为了让幼儿有较多操作和探索的机会学习加减运算,提出了哪些做法?

答:

经过教育实践提出了两种做法:

(1)教师提供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背景图,让幼儿在图上摆放材料,并引导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加减运算的图片,并学习讲述图片内容,使幼儿理解加减运算的含义和应用题的结构。

十八简述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答:

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3~4岁儿童对平面图形有较好的配对能力;能准确辨认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2)4~5岁儿童知道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的平面图形更多,对相似的平面图形能进行比较,能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3)5~6岁的儿童能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

小、中、大三班的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要求和内容有哪些?

答:

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

(1)小班: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

(2)中班。

①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知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4条一样长的边;长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有4条边,2条边长,2条边短,对着的2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如知道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也可以分成2个长方形或2个三角形等。

③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

(3)大班。

①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正确说出名称。

②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知道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宽窄,几何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厚薄)。

③学习制作立体图形,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④学习将1个实物或形体分成相等的2份或4份,知道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实物或形体小;2份或4份合起来仍是原来的实物或形体

十九.如何引导幼儿认识平面图形?

请举例说明。

答:

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触摸,让幼儿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说出图形的名称。

如:

小班幼儿认识圆形,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圆镜(或圆盘子、圆盆盖等),提出“这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问题,并让幼儿用指尖沿着圆镜边缘和面触摸,让幼儿感知到镜子的面是平的,边缘是光滑的,它是圆形的,应分发给幼儿一个圆形硬纸片(或塑料片),让他们反复充分地观察和触摸,在获得清晰的体验的基础上,再让幼儿描述自己对圆形触摸后的感受并说出名称。

(2)通过图形和图形的比较认识图形。

如,认识长方形,可以把长方形和已经认识的正方形进行比较。

应使用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一样长的两张图进行重叠比较(长方形在下面,正方形重叠在上面),这样可以明显地看到长方形有两条相对的比较长的边,这是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这时再让幼儿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都有4条边和4个一样大的角)和不同点(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有2条对着的边长,另外2条对着的边短,从而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二十.如何引导幼儿认识立体图形?

请举例说明。

答:

引导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方法:

(1)在幼儿观察、触摸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2)比较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及几何体之间的不同。

(3)操作探索几何体的特征。

(4)在泥工、手工和建筑游戏等活动中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

例如:

认识球体,先发给幼儿每人一个球体物,如皮球、乒乓球、玻璃球等,请他们自由地观察、触摸和摆放,并思考它是什么样子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再放在桌子上看看它会怎样?

它叫什么名字?

等问题,然后组织幼儿共同讨论,使幼儿认识到,球体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

二十一.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请举例说明。

答:

在幼儿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搜集一些包装盒,然后指导幼儿把盒拆开(要沿接缝拆开,避免把盒子拆坏)。

盒子拆开后,让幼儿看看,数一数,拆开后的盒子,它有几个面?

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并让幼儿把拆开的纸盒平压在一张白纸上,请幼儿用笔将纸盒的轮廓描下来,然后照盒子的折印把描好纸盒轮廓的纸也折好,这时幼儿可以看到描好的纸上有6个图形,可以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

以后再让幼儿将拆开的纸盒再粘贴好,还原为一个纸盒。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感知并体验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十二.如何引导幼儿学习等分物体或图形?

请举例说明。

答:

举例说明:

例如:

教师告诉幼儿,一种图形可以把它分开变成另外两个一样大的图形,然后用一张正方形,上下边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剪开,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一个正方形可以分为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再让幼儿看一下两个长方形拼合起来,是否还是原来的正方形,继而可发给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纸,请他们用折叠的方法分成两部分,鼓励他们探索和老师不同的新方法来分割图形(对角折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最后讨论操作结果,明确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都可使正方形变成两个一样大的不同的图形,并用拼合的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二十三.什么是空间概念?

空间概念具有什么特点?

答:

空间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空间概念,即空间方位概念,是指对客观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

而广义的空间概念,还包括对各种空间变换关系的认识(如辨识物体在空间中的移位、翻转和旋转变换),甚至包括对大小和形状的认识。

空间方位概念具有相对性、可变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二十四.简述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发展的趋势。

答:

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趋势:

(1)从绝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相对的空间概念;

(2)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二十五.简述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的要求。

答:

小、中、班儿童初步空间概念的教育要求:

(1)小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包括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位置,在自己上面的物体,在自己下面的物体等。

②让儿童学习判断两个物体之间明显的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等。

(2)中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包括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位置,在自己前面的物体,在自己后面的物体等。

②让儿童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③让儿童学会按指定的方向运动,如向上、向下等。

(3)大班①让儿童区分并说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根据自己的身体判断自己与物体的左右关系。

②让儿童学习辨别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左右关系。

③让儿童学习向左或向右运动。

二十六.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

学前儿童初步空间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

(1)帮助儿童学习并理解方位词的意义。

(2)充分利用儿童的身体和身体动作。

(3)以儿童的实际生活情景为素材,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教儿童认识空间。

(4)鼓励儿童观察、预测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善于引导儿童的冲突和讨论。

二十七.什么是时间概念?

时间概念具有什么特点?

答: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它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绵不断的永恒的范畴。

时间概念具有以下的特点:

流动性、不可逆性、周期性、抽象性。

二十八.简述小、中、大班儿童初步时间概念教育的要求。

答:

小、中、大班儿童初步时间概念的教育要求:

(1)小班让儿童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2)中班让儿童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3)大班①让儿童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时间。

②让儿童学会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以及这7天的名称和顺序。

能说出今天是星期几,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二十九学前儿童初步时间概念的特点有哪些?

答:

学前儿童理解时间概念的困难和他们的思维特点有关。

学前儿童的时间概念具以下特点:

(1)主观性;

(2)含糊性;(3)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4)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三十.简要说出数学教育对激发学前儿童数学兴趣的作用。

答:

(1)数学教育可以激发儿童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爱好,但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在教学操作活动过程中,让儿童自主操作,充分地和材料相互作用,能够满足儿童操作的愿望,培养儿童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3)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参与到数学操作活动中,当儿童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内在的魅力时,就会使这种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外在兴趣转变成对数学本身的内在兴趣。

三十一.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具体到抽象。

(2)从个别到一般。

(3)从外部的动作到内化的动作。

(4)从同化到顺应。

(5)从不自觉到自觉。

(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三十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分类、对应和排序的教育内容是什么?

答: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分类、对应和排序的教育内容包括:

(1)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级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及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序;(3)学习将相关物体进行分配,感知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十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教育内容包括哪些?

答: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教育内容包括:

(1)认识空间关系,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左右关系,辨别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知道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认识时钟。

三十四.什么叫操作法?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答:

操作法是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充足的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既要体现教学的内容,同时又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充分地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

(2)教师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的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明确操作目的及具体操作方法。

(3)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有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通过幼儿自己的语言表达,以及在教师的提问下,经过相互交流,可以使他们获得的感性经验得到整理和归纳,逐步形成数学初级概念。

三十五.什么是感知集合教育?

答:

幼儿感知集合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三十六.幼儿分类活动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答:

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

分类活动是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教育意义有:

(1)分类活动可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并逐步形成关于具体物体的集合概念。

(2)分类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3)分类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十七.简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与特点。

答: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1)口头数数。

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一般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