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156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docx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之一

来源:

中国中医网站编辑:

xinxin出稿时间:

2010-08-15点击:

13

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

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颇能提高疗效,值得吾人深入探索。

一、虫类药的独特医疗作用 

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由于它是“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所以历代医家都较重视。

从文献记载来说,始于《山海经》、《内经》,而奠基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成于汉初的《神农本草经》是总结虫类药医疗作用最早的书籍,说明在汉代对虫类药的使用就已取得宝贵的经验,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此后,代有发展,《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将虫类药更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本事方》也较多地应用虫类药。

金元时代,对虫类药的应用,亦有所发展。

明代,李时珍全面总结药物治疗经验,《本草纲目》使虫类药得到很大的扩展。

随后清代温热学家如杨栗山、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他们敢于革新,广泛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给后世留下不少珍贵的经验。

近代善用虫类药的医家主要有盐山张锡纯、武进恽铁樵、镇江章次公诸先辈。

此解放后,中医药界非常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和研究,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用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肝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诸多疑难杂症、沉疴痼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弘扬了中医药学。

《中国中医药报》1998年10月7日报导“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该药现已被列入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药,说明虫类药的应用,是有其巨大的潜力的。

此外,日本奈良县ロ一マ冫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他感到常规用药有时疗效不够满意,经参用虫类药后,疗效显著提高,出现意想不到之奇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虫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中的卓越作用。

虫类药的功用主治,因其配伍不同而异,一般可概括为如下10个方面:

1、攻坚破积 2.活血祛瘀 3.熄风定惊 4.宣风泄热 5.搜风解毒6.行气和血 7.壮阳益肾 8、消痈散肿 9.收敛生肌 10、补益培本

上述10个方面的主治功用不是虫类药所独有,其他有关中药也同样具备,不过虫类药在这方面的效用,比较佳良而可靠,参用以后,往往效果更为显著,得心应手。

在此应该指出的,使用虫类药时,应辨证明确,选药精当,注意配伍、剂量、疗程,特别是对毒性较大的斑蝥、蟾酥等,使用应当谨慎,掌握“邪去而不伤正,效捷而不猛悍”的原则,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虫类药以其含有较多的动物异体蛋白质,少数过敏体质者,有时服后有过敏现象,如皮肤瘙痒、红疹,甚则头痛、呕吐时,应立即停服,并用徐长卿15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煎汤内服,多数均可缓解,极个别严重者,则需中西药结合以缓解之。

虫类药其性多为辛平或甘温,但熄风搜风之药,其性多燥,宜配伍养血滋阴之品;攻坚破积之剂多为咸寒,应伍以辛温养血之品,这样才能制其偏而增强疗效。

虫类药应尽可能制成丸、散、片及针剂使用,如此既节省药材,提高疗效,又可减少病员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而便于服用。

因此,剂型改革也是今后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疑难病诊治之技巧 

所谓疑难病,问题在于辨证之“疑”,论治之“难”。

关键是我们如何加强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临床实践的灵活运用,不断探索总结,找到“证”的本质,明析客观规律,辨“疑”不惑,治“难”不乱,化解疑难病为可辨可治,发挥中医药的卓越作用。

特别是在辨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每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殊效。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如果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客观存在的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

《内经·灵枢》:

“言未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

”“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人络,久必及肾”。

“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

这是我对疑难病在辨治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思路和钥匙,经常由此而消除困惑,得到解决。

而须涤痰、化瘀、蠲痹、通络、熄风、定痉时,如能在辨治原则下,参用虫类药,多可提高疗效。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之二

来源:

中国中医网站编辑:

xinxin出稿时间:

2010-08-15点击:

22

治疗疑难病应用虫类药的具体方药。

神经系统疾病

1.脑震荡后遗症

脑震荡后遗症因气血瘀滞脑府,灵窍欠慧,面色常见黧晦,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

在辨证上属于“虚中央实”之候,据此,拟订“健脑散”一方,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并可兼用于老年痴呆症、严重神经衰弱症。

处方:

红人参、制马钱子、川芎、地鳖虫、当归、杞子、地龙、制乳没、琥珀、全蝎、紫河车、鸡内金、血竭、甘草。

一般服一周后,即见食欲增加,睡眠较安,头昏神疲好转,随着服用时间的延续,症情可逐步向愈。

2.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属于气虚血瘀、络脉痹阻之候,补阳还五汤功能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之颇合病机。

口眼歪斜者,加全蝎粉2g(分吞)、僵蚕10g、制白附子6g;舌强语蹇者,加石菖蒲、女贞子各10g;肢体痿软者,加桑寄生、制首乌15g,乌梢蛇10g;血压偏高者,加紫贝齿30g,怀牛膝12g。

或用地龙、蜈蚣、水蛭、川芎各等分,研末,对中风后遗症亦有佳效。

3.乙脑后遗症

出现智力丧失、健忘、不语、失眠、手足拘挛、搐搦不能自主、瘫痪、流涎等后遗症者,用健脑开窍、祛风通络、泄化痰瘀之品,内服、吹喉,并配合针灸、推拿,始可奏效。

①煎剂 ②散剂 ③吹喉散 经使用上药治疗,多于4~5天后开始发音,1周后能爽利言语,1月后可以行走。

惟肢体拘挛严重者,需继续服用散剂,并活动锻炼,配合针灸、推拿,始可渐复。

4.乙脑极期,痰壅惊搐

痰浊阻塞气机,蒙蔽心窍,有内闭外脱之趋势;经用验方“夺痰定惊散”,收效甚佳。

此散熄风化痰、通腑泄浊之作用颇为显著,对于中风、肺炎、中毒性菌痢、百日咳脑病、脊髓灰质炎等痰浊交阻、痰鸣如嘶之症,亦可泄化痰浊,防止窒息。

5、偏头痛  

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攸关,余拟订之“钩蝎散”,疗效比较满意。

全蝎祛风平肝、解痉定痛,钩藤清心热、平肝风,紫河车补气血、养肝肾,以标本兼顾。

后增入平降镇静之地龙,疗效更佳。

6、重伤晕厥.

验方“回生第一仙丹”,有活血化瘀、疗伤定痛、通窍回苏之功,擅治跌伤、压伤、打伤、刀伤、枪伤、割喉,以及因吊、惊、溺而昏迷,屡奏殊效。

7.癫痫惊搐

全蝎、蜈蚣等分研细末,名为“止痉散”,有熄凤定痉之功。

对小儿高热惊搐,于辨治方中参用此二药,有止搐缓惊之功。

加用僵蚕、地龙、钩藤,则奏效更佳。

8、小儿惊风

“惊风退热散”由蝉衣60g,鸡内金、天竺黄、钩藤各12g,陈皮9g组成,研细末,一般2岁左右每服1g,能解热定惊,化痰和中,对小儿惊风、发热、消化不良有效。

9、面瘫

周围型面瘫病程在一月以内者,用防风、赤白芍、僵蚕各10g,制白附子8g煎汤,送服善于祛风通络的蜈蚣粉1.5g,日二次,收效甚速。

  

10、痉挛性瘫痪

外伤性截瘫而呈现痉挛性瘫痪者,应调补肝肾,祛风舒筋,疏通经络,上海市中医研究所截瘫组的经验与我们的体会基本是一致的。

 

11、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发病率最高,所以癫痫发作最为常见,验方“消囊定痫散”具有熄风定痫,杀虫消囊之功,或用驱风定痉、解毒杀虫的蛇退研细末,每服5g,日二次,开水送下,另用槟榔60g,大戟3g,木瓜18g,钩藤12g煎服,连服一月,收效亦佳。

12、高血压脑病 

当予熄风平肝、降逆通络之品,急重者,应中西医结合救治之。

 

13.帕金森氏病,治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严重者加用羚羊粉0.6g(分吞),制白附子8g,并可配合针灸。

  

14.神经衰弱

责之肝肾两亏,心肾不交,治宜滋养肝肾,宁心安神,失眠严重,心烦者加苦参片30g。

  

15.三叉神经痛  

乃内风上扰面络之咎,治宜息风止痛,活血和络。

  

16.老年性痴呆  

治宜补养肝肾,涤痰化瘀,以慧脑窍,曾拟益肾化瘀方,其中天麻尤不可少,对老年痴呆是既治标又治本的一味佳药。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之三

来源:

中国中医网站编辑:

xinxin出稿时间:

2010-08-15点击:

9

循环系统疾病  

1.冠心、心绞痛  

活血化瘀,理气通阳是其大法,而参用善于化瘀通脉、降脂解凝之水蛭,解痉通络之蝉衣,每可提高疗效。

  2.风心  

凡瘀血症象明显而体气不太亏虚者,应侧重活血化瘀,佐以温阳利水,益气宁心。

如体气亏虚较重者,当先予温阳益气以扶正,而后再参用活血化瘀之品。

  

3.预防顽固性心绞痛溶栓后复发  

用芪蛭散能对溶栓后预防复发,经观察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4.脑血栓形成、脑梗塞

多责之肾虚痰瘀内生,阻于脑窍,治疗大法是补肝肾、化痰瘀、慧脑窍,或用川芎100g,地龙60g.水蛭40g,共研细末,0号胶囊装盛,每服4粒,一日二次,亦效。

5.高脂血症

中医属之眩晕、痰证、瘀证范畴。

可用活血化瘀,健脾涤痰之品;或用黄芪200g、水蛭40g,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服5粒,一日三次,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LDL一C,有佳效。

  

6.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症常呈发热、舌红、脉弦数等营血瘀热证象,故应凉血化瘀治之。

  

7、心力衰竭  

“强心散”,治疗各种心力衰竭,有较显著的疗效,蟾酥的强心作用,与它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激酶活性有关,而对其他内脏蛋白激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但蟾酥有毒,用量应严格掌握,孕妇忌服。

 

8、急性白血病  

“安露散”治疗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淋、急粒、急单、红白血病等)有一定疗效。

  

9、荨麻疹

多为风热客于营分而致,治宜驱风泄热,凉血活血。

因僵蚕长于散风泄热,对风热型荨麻疹,用之多能奏效。

  处方:

①僵蚕60g,蛇蜕40g,生大黄90g,广姜黄40g,共研细末,每取6g,以白糖开水送服,服后得微汗即愈,未愈者可续服数次,每日一次。

     

②僵蚕、姜黄、蝉衣、乌梢蛇各等分为末,每服5g,日二次。

此二方功能祛风散热,活血祛瘀,对顽固性风疹块有佳效。

但①方对体质壮实者最合,如体气偏虚而风热仍盛者,则以②方为宜。

     

③蚕砂饮(蚕砂、丹参各30g,蚤休、地肤子各15g,蝉衣8g)治荨麻疹,连服3剂即愈。

对皮肤瘙痒症、药疹、玫瑰糠疹、手部急性湿疹、日光性湿疹等均有一定疗效。

 

以上仅是简单介绍部分心脑血管病参用虫类的方药,聊以应命,疏漏之处,希各位同道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发挥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上的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多反复发作,缠绵不已  

①露蜂房拣净,研末,每取1.5~3g,鸡蛋一枚(去壳),混和,不放油盐,置锅内炒熟,于饭后一次食用,每日1~2次,多可于三天内控制主要症状,本方除具有止咳化痰、平喘降逆的效能外,还有催眠、增加食欲及止血之作用。

  ②蛤鱼则散(蛤蚧一对,乌贼骨150g,共研极细末,加白糖500g,混匀,每服4g,一日二次)治疗慢性咳喘不已,而体质偏虚者,最为适合。

 

2.哮喘  有寒、热、虚、实之分,宜辨证施治  

①支气管哮喘,久而不愈,或伴有肺气肿.而面浮肢肿,表现为虚寒型哮喘(肾不纳气)者,宜用参蛤散(红人参、北沙参各15g,蛤蚧一对,麦冬、化桔红、川贝母、五味子各10g,紫河车24g,共研极细末),每服4g,日二次。

对虚寒型哮喘最为合适。

  

②哮喘之偏热,偏实者,可用“玉蜒丹”(蜒蚰100条,冷开水洗去泥垢,加象贝母粉,同捣如泥,捻丸如绿豆大).每服1.5g,早晚各一次。

多数病例服后喘促减缓,咯痰爽利,症状改善,连续服用,辅以培本之品,可以逐步治愈。

③地龙性寒,有舒张支气管,宽胸、化痰、平喘之功。

常用方:

地龙150g,海螵蛸、天竺黄、紫河车各100g,川贝母60g,共研极细末,装胶囊,每服3g,一日二次。

连服6个月为一疗程。

对慢性支气管哮喘不能平卧者,能增强机体功能,促使康复。

对发育期前的儿童哮喘,收效甚佳。

 

3.肺气肿  

古籍称之为“肺胀”,在治疗上并创订“皱肺丸”,甚具良效。

该丸由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组成,共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甘草汤下,每服15粒,一日二次,有和瘀、化痰、皱肺、纳肾之功,对肺气肿之轻者,有较好之疗效,重者可用参蛤散。

  

4.慢性肺心病  

由于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体气偏虚,易于感受外邪而发此病,咳呛痰多,喘促,面浮肢肿,胸闷心悸,纳呆,苔腻,质紫黯,脉滑数。

其轻者用本方有效:

金荞麦、鱼腥草各30g,地龙15g,葶苈子15g,杏仁、紫苑、黛蛤散各10g,甘草4g,每日1剂。

有清热、化痰、消瘀、平喘之功。

如肺气壅塞,痰浊内阻,粘稠而不易咯出者,可用“夺痰定惊散”0.6g,日1~2次有良效。

症情偏重者,可酌加万年青根(干品)10~20g,红参6~10g,制附片、麦冬各10g,五味子6g,温阳、益气、敛阴。

症势严重者,则需中西医  

5.百日咳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

①蜈蚣、甘草各等分,研细末,每次1~2岁用1.5g,3~4岁用2g,一日三次,连服5~7日。

  

②蝉衣、僵蚕、前胡各6g,生石膏、杏仁、川贝、海浮石各4.5g,六轴子、北细辛、陈京胆星各1.5g,研细末,每次1岁服0.3g,一日可服4~6次(间

6.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久不闭合,浸润型肺结核久不吸收者,可用“保肺丸”治之。

地鳖虫120g,制首乌、白及各400g,蒸百部、紫河车各150g,共研极细末,另用生地榆,律草、黄精各200g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9g,日2次,坚持服用,多在3~6月痊愈。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之四

来源:

中国中医网站编辑:

xinxin出稿时间:

2010-08-15点击:

14

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根据“久病多瘀、久病多虚”及肝郁气滞,血瘀癖积的机理,拟订“复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因其寓攻于补,攻不伤正,补不壅中,可使虚弱、胁痛、肝脾肿大、肝功异常逐渐减轻或消失,并能升高血浆蛋白总量,调整白球蛋白的倒置。

处方:

地鳖虫,太子参(或红参须)各30g,紫河车24g,广姜黄、炮山甲、广郁金、参三七、鸡内金各18g,共研极细末,另用糯稻根、石见穿、虎杖、蒲公英各120g,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3g,一日三次。

  

2.肝硬化腹水  

肝经疫毒已久,肝脾两伤,导致血瘀癖积,水湿停潴,而致肝腹水萌生,治宜疏肝解郁,化瘀软坚,渗湿利水。

“消胀除湿汤”(蜣螂虫、木瓜、通草、延胡索、佛手、郁金、丝瓜络各8g,红花、茜草、远志各4g,路路通10枚,生苡仁24g,香椽皮半个)有活血散瘀、疏肝理气、消胀除湿之功,对肝腹水有较佳之效。

或用“庵闾子18g,水蛭6g,生牡蛎、白茅根、车前子各30g,海藻、茯苓各15g,肉桂1.5g,沉香末、琥珀末各2g,分吞)亦佳。

3.肝炎胁痛  

如仅以胁痛为主者,可迳予“宁痛丸”(九香虫150g,参三七200g,炙全蝎100g,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g,早晚各服一次,一般1~2日后,疼痛即见减轻,痛减后,可改为每晨服一次,痛定即可停服。

 

4.胆结石  

在三金汤(金钱草、鸡内金、广玉金)中加用善于疏肝郁、散滞气、促使排石的九香虫6g,长于溶石的芒硝4g(分二次冲)每收佳效。

 

5.萎缩性胃炎  

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但病位在胃,其病理改变则一,根据“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之机理,组方坚守“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攻而不峻,行不耗阴”之原则,基本方:

生黄芪20g,党参、蒲公英、徐长卿各15g,刺猬皮、五灵脂各10g,莪术、凤凰衣、玉蝴蝶各6g,绿萼梅8g,砂仁3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偏阴虚者加北沙参、杞子各10g;偏阳虚者加高良姜、炒白术各10g。

伴见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要加重刺猬皮至15g,蜂房、炮山甲各10g(或山甲粉3g分吞),以软坚散结,消息肉,化瘀滞;白花蛇舌草30g,解毒散结,从而促使肠化和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

党参、川朴、元胡、黄连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可参用之。

 

6.消化性溃疡

乌风散(乌贼骨60g,凤凰衣、玉蝴蝶各50g,象贝母40g,共研极细末,每饭前半小时服4g,一日三次)。

对溃疡有止痛、制酸、护膜生肌之功,善于促进溃疡之愈合,一般连服2~3月,多可趋愈。

  

7.慢性腹泻  

包括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泄泻稀便,杂有粘液或脓血,时轻时剧,缠绵不已,呈反复发作。

五倍子其性不仅收敛止泻,且有抗菌作用,对慢性泄泻甚合。

五倍子、炒白术各60g,补骨脂、赤石脂各40g,公丁香30g,共研极细末,每服3g,一日二次,连服3~7日多收良效。

8.小儿消化不良  

“蜈蚣儿茶散”治小儿消化不良之呕吐、泄泻,小便减少者甚效,脱水显著者,应子补液。

蜈蚣(文火烘干)62g,儿茶38g,共研极细末。

6个月以下,每次服0.33g;6~12个月每服0.65g,1~2岁每服0.85g,一日三次,多于1~2日临床治愈。

 

9.不全性肠梗阻  

以不全性肠梗阻初期为宜,蜣螂虫、生枳实、炒槟榔、桔荔核各10g,代赭石30g,川连、干姜各2g,一日二剂,分4次服用,多于次日松解。

或用蜣螂虫7只,黑白丑、石菖蒲各9g,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亦有效。

  

10.糖尿病

①蚕茧能降糖解渴,治小便过多。

已出蛾的桑蚕茧10g,水煎,每日1剂,对消渴病之口渴,多食易饥,小便频数者,有生津止渴、降糖之功;

②炙僵蚕研细末,用0号胶囊装盛,每服8粒,一日三次,并取鲜扁蓄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约50ml,温饮之,可提高疗效,一般1~2周即见症状改善,坚持服用,血糖、尿糖均可控制。

③卫茅科的鬼箭羽,性苦寒,本是行血通经、活络止痛治妇女闭经,风湿痹痛之品,近代实验证明,它还能刺激胰岛素细胞,调整不正常的代谢,加强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由于它具活血化瘀功能,对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脑血管、肾脏、眼底及神经系统等病变亦有帮助,每日20~30g加于辨治方中。

  

11.口疳

以蜈蚣研粉,加少许梅片同研匀,用鸡蛋清调搽患处,一日三四次,收效较速。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急慢性肾炎

①多以浮肿、蛋白尿、纳呆、腰酸、神疲及肌酐、尿素氮升高为主症,单方蜈蚣蛋疗效较好。

蜈蚣一条,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内搅匀,外用湿纸及黄泥土糊住,放火上煨熟,剥去外壳取鸡蛋吃,每日吃一枚,7天为一疗程,病未愈,隔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一般2~3个疗程好转,少数4~6个疗程始稳定。

此法对消退浮肿,控制尿蛋白,有较好疗效,肾功亦有改善。

但如服后有肤痒不适者,乃过敏反应,应予停服。

②慢性肾炎时肿时消,肾功能损害,尿蛋白持续不消,日久不愈者,用“海马健肾丸”(海马、砂仁、茯苓、山萸肉、党参各30g,熟地黄90g,淮山药60g,薄荷叶15g,共研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7g,日二次)有较佳疗效,能补益脾肾、温阳利水、固摄精微,一般服2周后,尿蛋白即逐步控制,1~2月后,精神振奋,体重增加,肾功正常,继后阴虚以六味地黄丸,阳虚用金匮肾气丸巩固之。

  

2.肾病综合征

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加用活血散瘀、涤痰泄浊的“蛭锦胶囊”(水蛭100g,生大黄50g,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服5~8粒,一日二次),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紊乱及脂质代谢异常,消退水肿,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肾功能,颇有帮助。

3.阳痿

肝肾虚而致之阳痿,偏阳虚者当温肾壮阳,以振其痿,偏阴虚者,又宜补养肝肾,以复其损。

下列数方,可选用之。

①蜘蜂丸(花蜘蛛30只,炙蜂房、紫河车、仙灵脾、淡苁蓉各60g,熟地黄90g,黄狗肾2具,共研细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6g,日二次),宜于体虚较甚者。

目前花蜘蛛难觅,可以蛤蚧1只代之。

②温肾起痿汤(仙灵脾、熟地黄各15g,炙蟋蟀1对,锁阳,淡苁蓉各10g,紫河车6g,甘草4g,水煎,每日1剂,连服1~2月。

③阳痿汤(蜈蚣3g,全当归、生白芍各15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或作散剂(蜈蚣30g,当归、白芍各60g,甘草40g,共研细末,每服3g,一日二次)亦可,有温养肝肾,开瘀通络而治阳痿之功。

④补肾丸(蛤蚧一对,熟地黄、菟丝子、金樱子、巴戟天、淡苁蓉各45g,紫河车30g,共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g,日二次)对肾阳不振,下元不固之阳痿、早泄有效。

⑤对肾阳虚衰较甚者,面色白光白,形瘦,怯冷倍于常人,舌质淡,脉沉细之阳虚患者,可用蛤茸散(蛤蚧、鹿茸各等分,研极细末,每晚服2g)以温壮肾阳,如有口干、舌红即应停服,勿使过之。

4.不射精症

多责之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而致精窍不通,故应疏肝解郁,通络排精,药用柴胡、白芍、当归各10g,以疏养肝木,而解郁结;蜈蚣3g(研分吞)、路路通、威灵仙各15g,开启精窍,通络排精,甘草5g以协和诸药。

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一般多在2~3疗程治愈。

同时辅以心理疏导,收效更好。

5.前列腺增生

多为湿热夹瘀,阻于下焦,致膀胱气化不利,小溲不爽,余沥不尽,甚则癃闭(尿潴留),伴有结石者,常合并尿血。

治当化湿热、消瘀结,取蛭蟀散(水蛭4g,蟋蟀1对,共研细末,分二次吞),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各10g,刘寄奴、王不留行各15g,败酱草30g,生地黄、鸡内金各15g,甘草6g,煎汤送服,每日1剂,连用7~14剂,多收佳效。

6.附睾炎

多由瘀凝寒结所致,治当化瘀理疝,温经散寒。

验方“蜈蝎白椒散”(蜈蚣、全蝎各10g,白胡椒2g,共研细末),每服2.4g,黄酒送下,轻者1次见效,重者每隔2日服一次,多在3~5次治愈。

  

7.术后尿潴留  

腹部手术后膀胱麻痹引起的尿潴留,用蝼蛄(去头、足、翼)15只煎汁约100ml顿服,1小时后即可排尿。

因蝼蛄含有硫胺素和碱性胺盐,故善于利尿,对其它水肿之症实者,亦可应用。

  

8.肾阳虚馁,夜尿频繁  

肾阳虚衰,而致脬气不固,夜尿频繁,常见于老人、虚人,用熟地黄15g,桑螵蛸、金樱子各10g煎汁送服海马1.5g(研末,分二次吞服),一般多在3~5剂见效。

海马温肾助阳,滋补强壮;地黄、桑螵蛸、金樱子补肾收敛,缩尿固下,故收效较佳。

  

9,预防子宫绒毛膜上皮癌  

可用复方蜂房汤(蜂房、当归、泽兰、炮山甲各9g,丹参、生山楂各15g,茯苓12g)每日1剂,连服5剂为一疗程,并作尿妊娠试验,如已转为阴性,即可停服,倘仍为阳性,可服第2疗程,并加入半枝莲20g。

一般药后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若数量不多,无需停药,亦不需止血。

如停药期间,阴道又见不规则出血,而尿妊娠试验仍为阴性者,可按月经不调辨治之。

 

10.产后癃闭(尿潴留)  

产后因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致潴留者,用验方“宣癃汤”(蝉衣30g、生黄芪20g,当归、麦冬、王不留行各10g,肉桂3g,另用益母草60g煎汤代水煎药).一般多在服药4小时后自动排尿。

蝉衣能降低横纹肌紧张度,增强肌张力,因而促进排尿。

我曾用蝉金散(蝉衣、鸡内金、车前子等分为末)每服6g,一日二次,对风水及其他水肿,均有利水消肿作用。

11.女子宫冷不孕

患者多为肾阳不振,冲任亏虚,怯冷倍于常人,少腹有冷感,性欲减退,苔薄质淡,脉细软弱,结婚数年而不孕者,用善于温壮肾阳、暖宫调经之“海马温肾散”(海马四对,炙研极细末,每服1.5g,一日二次),连服1~2月,多能收效。

12.痛经  

痛经应辨证施治,寒者宜温经散寒;气血虚弱者宜调补气血;气滞血瘀者,当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用失笑散加九香虫、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生白芍、香附效佳。

 

13.宫外孕

属于少腹血瘀之实证,除休克型因阴血暴脱而导致阳气欲竭的危重证候,需中西医结合,积极抢救外,其余不论未破损型或已破损型中之不稳型或包块型,均可采用化瘀消症之品,如用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