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docx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大纲
《石油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会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认识和研究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科学的预测一个区域的含油气远景,明确寻找油气的方向,为油气勘探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具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渗流力学、普通地质学、岩石学、地史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完本课程之后,必须掌握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各类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掌握现代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理论和假说,掌握油气藏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油气远景评价,正确指明有利的勘探方向。
《油矿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矿地质学又叫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勘查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掌握钻井地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室分析、以及测试的资料来解决油气田地质结构、储层特征、油气水分布、油气储量及油气藏存在的压力和温度条件等。
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案编制与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陈之前,必须具备基础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油层物理、油矿地球物理测井等学科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钻井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2、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研究;
3、能编绘和应用各种油气田地质图件;
4、掌握油气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油气田勘探》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气地质勘探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察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既是一门方法技术课,又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的阐述油气田勘探的步骤和方法,研究如何高水平、高效率的寻找和查明油气田。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学生学习完石油地质学学、油矿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专业主干课程和其他主要相关学科之后开设。
本课程从石油地质基本理论出发,着重介绍油气田勘探的工作程序、各勘探阶段的主要任务、解决的具体问题、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步骤、盆地和构造研究。
同时,介绍国内外油气田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设置必要的习题课,并与同学的自学相结合。
《石油数学地质》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与数学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是以数学为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地质问题(包括地质理论问题及实际找矿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实用性方法学,其最终目的是使地质学实现定量化研究。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定量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定量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他应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如普通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部分专业课(如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等)及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语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本课程安排有上机实习课,目的是学会实用数学地质软件包。
《石油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由生物学、化学和石油地质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边缘学科。
它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石油地质及石油地球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油气地质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原理和观点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替换的地球化学全过程和作用,介绍石油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及其在油气勘探实践中的应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在学生学习完化学基础、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等主干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内容后开设。
本课程要求掌握石油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生油气母质的来源、沉积有机质的演化及各阶段的产物、石油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简介以及石油地球化学的应用。
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要求重点掌握石油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指标的使用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储层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储层地质学是石油地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沉积学、岩石学、油层物理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油工程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储层地质学研究储层的宏观展布规律、微观结构特征、促成的非均质性及储层保护技术、。
介绍储层描述技术,使学生掌握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的宏观发展规律了解城阳做用户对储集空间的演化和分布的控制作用,能够识别孔隙类型和成因,掌握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了解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性开发效果和影响,学会储层描述技术,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储层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储层研究中的概念,学会综合评价储层。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知识
1)了解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和特殊储层的基本特征及特殊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机理。
2)掌握不同成因类型的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3)了解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空间演化的控制作用,掌握成岩演化模式和有利孔隙发育带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
4)学会识别孔隙类型和成因,了解研究孔隙结构的方法和孔隙结构对石油采收率的影响。
5)掌握不同级别的非均质性概念,了解不同成因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开发方式。
6)掌握储层敏感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钻井和采油过程中储层发生损害的原因,掌握其预防和改造措施。
7)了解储层描述技术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储层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储层研究的应用。
8)了解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学会评价储层和建立储层模型。
2、基本技能
1)通过习题课使学生学会建立储层数字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常规储层测试技术。
《地震地层及层序地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上,综合了所有地层学的最新发展而诞生的,它是一种划分、对比和沉积岩的新方法。
当与生物层学及构造沉降分析相结合时,它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地质时代对比,古地理再造和在钻井前预测储油岩、生油岩和盖岩的方法。
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
通过本学科学习,加强应用地震信息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能力,掌握全新的地层学概念,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思想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是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测、地震勘探院里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中要求详细介绍区域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要求掌握地震层序的特点及划分的一般原则;地震相的概念,地震相分析方法,课程注重讲解新概念(如层序、体系域、可容空间平衡点等)以及与传统地层学概念的比较,并举例说明。
《盆地模型》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石油地质学主要定性的解决控制油气资源的分布条件和寻找油气藏的方法,而盆地模拟则是实现石油地质研究过程的定量化和计算机化,为石油地质家提供一个快速、定量、综合的研究手段---盆地模拟软件系统。
盆地模拟系统是以石油地质领域的基础,应用多学科只是而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软件。
由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等五个模型有机组成的统一体。
这几乎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各个分支,这种定量的历史模拟能直接解释盆地油气规律的本质,是石油地质朝着定量化、计算机和绘图自动化方向前进,为快速找油提供了新的综合手段。
四、课程基本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盆地模拟系统以及相应的地史模型、热史模型、生烃史模型、运移聚集模型。
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盆地模拟系统需要石油地质家和计算机专业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基础课,内容涉及到了普通地址、构造地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油层物理、钻井地质、油气田勘探、资源评价等,涉及范围较广,实用性较强。
其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油田开发的一些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继课程进一步深入和提高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学习本课之前,必须具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地理学、辩证唯物主义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的基本规律,掌握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手段,学会应用地质知识解释地质现象和解决油气田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油矿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油矿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而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安排的实习。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进行本实习之前,学生必须学完油矿地质学、油层物理与采油工艺、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通过本次实习学生要求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钻井工程设备及工艺流程等(包括综合录井仪)。
2、重点掌握一口井的钻井地质工作方法和内容,学会综合应用各种录井、测井资料建立一口井的地下地质刨面,划分油、气、水层。
3、了解试油、采油的工程设备及其工艺流程。
4、了解试油地质设计与编制,掌握石试油地质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5、了解生产井的管理方法,掌握各种试井方法与资料整理方法,初步学会油田开采中地质资料的整理,以及油井动态分析的方法和稠油开采的原理。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一次难度较大的多科性综合训练。
它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必须课、选修课,方可进行毕业设计。
《普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学习地质学的一门入门课,是地质学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质年代及地层单位;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岩浆岩,变质岩;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特征;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沉积岩;地形图知识和罗盘使用;化石形成条件及保存类型;古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与环境;古生物研究意义;常见主要古生物门类的结构构造,地史分布及环境意义。
二、课程基本要求
基础地质学是是石油天然气勘查专业启蒙课也是一门专业主干课,学好这门课对后续专业课至关重要。
要求学生学习的掌握动力地质学的内容(基本概念清楚掌握基本原理,掌握内外地质作用,重点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要求学生较好的认识部分常见矿物和岩石手标本,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石产状的方法,并认识地形图,学会使用方法。
《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主干课程。
主要介绍沉积岩的各种基本构造形态特征、分类、成因分析,观察方法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重点掌握褶皱、断层、节理等构造类型。
另外,介绍大地构造有关知识,重点讲解板块构造理论。
我国大地结构的基本轮廓。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继基础地质、沉积岩石学之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位石油地质学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沉积岩的各种基本构造形态、特征、分类、成因分布、野外观察与描述。
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图件的阅读、分析方法,求解有关地质构造的产状性质等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做图和读图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赤平头影解决一般地质问题。
了解大地构造有关学派的观点,掌握板块理论。
《地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地史学是杨姐地球及其生物界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史学的任务,主要是应用动力地质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和推论地质时期中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地表生物界在时间等方面上的发展和演变历史。
因此,地史学是涉及多方面的一个历史性和综合性学科。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下三部分:
(一)地表成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时代的确定。
(二)地层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分布特征,恢复当时的海陆分布古地理轮廓。
(三)研究地层的沉积及岩浆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岩石圈构造历史的相互关系,推定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岩石圈的构造发展史。
地史学是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野外普通地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课程系统扼要的讲授地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以中国为重点的地壳发展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质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为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及石油地质学等后续课程及野外地质综合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与普通地质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是对地球及其生物界在全部地质时期内的发生和发展历史的进一步研究。
因此,学习地史学应具备一定的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地球物理化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也有一定的了解。
地史学同时又是石油地质学的最直接的基础课之一,石油地质中有关有其形成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油藏形成及分布规律等章节均需引用地史学的基本概念。
地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历史构造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中国各纪标准剖面,了解地球发展地质时期中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演变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掌握柱状剖面图,沉降示意图和古地理图的阅读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地质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野外综合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地质绘图(含书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勘查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书法基本知识,绘图知识和常用地质图的遍图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和编绘图件的技能,挣钱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必须具备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完本课程之后,必须掌握常用地质图件的编制和清绘方法及仿宋字的正确书写。
《基础地质实验课》教学大纲
(基础地质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学习地质学的一门启蒙课。
实习课程重点讲解矿物,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一般概念,物理特征手标本的鉴别方法,掌握最常见的矿物,岩石,为后续的课程和野外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包括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分工,要求学生学习的掌握矿物,三大类岩石的一般概念、产状和结构构造。
要求掌握最常见的矿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并认识它们。
要求学生认识地形图,并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测量产状、方位。
《基础地质实验课》教学大纲
(古生物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是为地质学,特别是为地史学服务的学科。
对于确定地层时代、划分和对比地层、研究古地理、古气候等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习课程主要讲解古生物化石标本的鉴定方法,掌握最常见的标准化石,为后续课程和野外实习认识化石标本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各个门类常见标准化石的名称(拉丁语名称)、结构、构造和地史分布,以及所代表的生态环境。
《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该实习是石油地质勘查专业在学完基础地质课程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
通过该实习,巩固并加深对已学地质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学会编写地质报告,了解三工河地区的地质概况,为今后后续石油地质课程和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手机和整理第一手资料,编写地质报告。
学生必须掌握:
野外岩石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野外地层划分和对比。
野外丈量地层剖面和有关数据、资料的整理。
野外沉积相标态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野外添绘地质图的基本方法。
编绘地质图件的基本方法。
该实习应在学完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之后进行。
本实习是上述课程之后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由于地面想象地下地质构造特征的必要前提。
《普通地址野外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其实是一次普通野外认识实习,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地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习,增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各种地质现象,巩固和深化普地课堂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了解野外工作方法,同时野外实习亦能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准备必要的身体素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包括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分工)
本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石油地质基础课后进行,实习学生必须是在已基本掌握内外地质作用的课堂知识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及经实验基本认识或了解矿物,三大岩类,构造地质学模型的基础后方能参加。
《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属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是学生全面掌握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沉积岩形成演化的全过程、沉积岩的分类、各类岩石的特征、鉴别标志及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沉积岩的形成环境,沉积相类型和特征,从而恢复沉积岩的时空演化规律。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必须在普通地质学、结晶学及矿物学、光性矿物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课程的前一部属岩类学,重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要求掌握沉积岩形成、演化的机理和沉积特征,并结合实验掌握各岩类的鉴别;课程后一部分内容属于沉积相内容,要是学生熟悉各种沉积相的环境特征和沉积特征,掌握相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岩石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岩石学是石油地质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岩石学这门课程包括晶体光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等课程。
它是研究沉积岩及地质体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偏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透明物矿,熟悉最常见的造岩矿物特征。
学会利用工具书鉴定主要的造岩矿物。
本课程对岩浆岩,变质岩作为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介绍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成因、产状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要求学生会鉴别,描述岩浆岩及变质岩中常见的岩石类型。
为后续课程沉积岩石学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应用晶体光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探究和鉴定透明矿物。
偏光显微镜鉴定法是鉴定透明矿物和岩石的最基本方法,是学习岩石学的重要基础。
岩石学以岩类学为主,讨论近代岩浆岩和变质岩成因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主要岩石类型的观察、识别与描述技能。
《结晶学及矿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结晶及矿物学是一门石油地质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晶体的发生、生长、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物理性质。
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外部形、物理限制及其相互关系等,并阐述地壳中矿物的形成和变化历史,探讨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实际用途的科学。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32课时的学习中了解,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结晶学及矿物学的研究内容,掌握晶体的概念及矿物的概念,简要了解晶体的本职及基本特征,晶体的对称分类、晶面符号等。
2、通过对晶体的理想形态和实际形态的实践性教学,是学生能正确认识显晶、隐晶及胶体形态。
掌握18种常见的单形及其相聚的条件,以及双晶的概念及其识别。
3、简要了解矿物晶体学的基本内容,通过矿物物理性质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能正确和描述矿物物理性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20多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对矿物的成因只要求一般的了解。
结晶学及矿物学是直接为普通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后继课程服务的。
例如在研究碎屑岩的渗透性时,就必须了解胶结物中矿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在研究碳酸盐岩的岩溶现象时,就要掌握不同碳酸盐矿物溶解度的差异性,如此等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
结晶学及矿物学教学时在学完普通化学和普通地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大纲中有些内容与上述课程有所重复,故对这些内容讲授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时量的减少而减少。
结晶矿物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由于计划学时量的大大减少,大部分章节的讲授在实验室进行,
《结晶学及矿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结晶学及矿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教学,它主要研究晶体的发生,生长,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实际用途的科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8学时的实习过程中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了解晶体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晶体的对称分类,晶体符号等。
2、掌握18种常见的单形及其相聚的条件。
3、通过矿物的物理性质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测定和描述矿物物理性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掌握20多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二、课程基本要求
结晶学及矿物学实习课是在学生完成普通化学和普通地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地球物理测井》教学大纲
(石油地质专业用)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阶段中广泛获取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测井新方法不断涌现;测井仪器不断更新,借助于计算技术测井解释方法不断完善,并且用测井方法获取资料具有时效高、成本低、获取资料全面、解释成果可靠、直观等特点,使测井资料应用日趋普遍。
地球物理测井是石油地质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课外作业及综合解释练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各种常见测井方法的基本理论,测井曲线的基本特征及其运用;掌握不同剖面组合中测井系列资料的应用;掌握测井资料综合地质应用方法,了解用测井评价储集层岩性、孔隙度及含油性的基本方法;了解测井资料数字处理的过程,学会使用数字处理成果图,此外,还要了解测井资料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测井基本理论又可用测井资料解决一定实际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地球物理测井是石油地质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到知识面广,该课程应该安排在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数学、普通地质、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电工学等课程之后。
为了准确描述油气储集层必须测取多种参数,故测井方法十分丰富,因此,需要的知识面广,要求学生有电学、声学、核物理、化学、数学、电工仪表、基础地质等方面的知识,为学好测井课奠定基础。
测井课则通过各种测井方法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方法的物理基础和地质基础;各种曲线的线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应用;野外获取资料的过程;资料综合解释思路、手段以及解释成果的应用---说明地质问题。
这样可以加强所培养的人才对未来开发的新测井方法的适应性。
通过对岩石电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