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道安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0529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晋道安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晋道安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晋道安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晋道安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晋道安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晋道安传.docx

《东晋道安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晋道安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晋道安传.docx

东晋道安传

东晋道安传

行履

道安(314—385)①,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为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名僧。

他的行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出家——游学时期。

  道安生于一个儒学世家。

像貌虽然拙陋,为人却很聪敏。

他七岁(据说,道安自幼失去父母)开始念书,读两遍便能背诵,可见他的记忆力之强。

道安十二岁出家,起初,他的剃度师父以貌取人,对他并不器重,而是让他从事田间劳作。

少年道安,奉命唯谨,并无怨言。

过了几年,道安方才向他的师父要求阅读佛经,师父随便给了他一卷约五千来字的《辨意经》(亦即《辨意长者经》),道安利用田间劳作的休息时间,读了这部经,而且背诵了下来。

傍晚回来,以经还师,要求另换一部。

师父责问他:

昨天给了你一部经,你还没有读完,怎么又要再换一部经?

道安回答道:

昨天给的那部经,他已经背诵下来了!

他师父虽然并不怎么相信,却还是又给了他一部近万字的《成具光明经》,道安仍用田间休息时间阅读,并且也背诵了下来。

傍晚回来,将经还师,他师父感到有些意外,并且当面让道安背诵一遍,果然一字不差。

师父大为惊异,这才发现:

他的这位“其貌不扬”、为人诚实的徒弟,原来是很不寻常的。

于是,他便“刮目相看”这位徒弟了。

不久,他为道安授“具戒”,使道安成为一名正式僧人;接着,就让道安外出游学,冀以深造。

从此,道安就开始了他出家以后的游学生涯。

  道安到了邺都(今河南临漳),在中寺遇见神僧佛图澄,遂师事之。

佛图澄对道安深为器重。

众人见道安容貌不扬,颇轻鄙之,佛图澄就对他们说:

你们可不要瞧不起道安,他的见识,可比你们这些人高明得多呢!

而且,佛图澄每次讲经,都要道安为大家再复述一遍,道安辞锋锐利,屡挫群疑,众人这才大为叹服。

于是遂有“漆道人,惊四邻”的赞语。

  后来,道安又到了泠泽(今山西晋县境)。

不久,又与同学竺法汰(亦佛图澄弟子)来到河北的飞龙山;又到太行、恒山,并在这里创立寺塔(慧远就在这时从道安出家)。

于是,“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

”①《僧传》之言,虽不无夸张,但于此也可以想见,这时的道安,已经是相当知名的了。

道安四十五岁时,又回到邺都(《僧传》作“北部”,误),住受都寺,徒众已有数百人。

这时,石虎已死,冉闵作乱,河北一带,甚不安定。

道安乃西适牵口山(在邺之西北);不久,又率众到了王屋、女林山(今属山西)。

从佛图澄死(348)后的十五年(349—364)间,道安(及其徒众)一直辗转活动于河北、山西一带,边禅修,边讲学。

后来,他又避乱渡河而到了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山栖,木食,修学”。

  汤用彤先生曾经说过:

“盖安公..恰逢世乱,其在河北,移居九次,其颠沛流离不遑宁处之情,可以想见。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①此据陈著《释氏疑年录》。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则谓道安生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312)。

①见梁《僧传》卷五《道安传》,下引此传,不另注。

  以下简称汤《史》)则道安在北方的游学时期,实在也就是颠沛流离的时期。

但是,尽管这个时期的道安,颠沛流离,不遑宁处,而他仍能于荒乱中寻求宁静,于奔波中聚众讲学。

这个时期,追随道安、从之受学的门弟子,已有法汰、慧远等五百多人。

于此可以想见,这时的道安,虽然居处不定,而道安门下,确已成为佛教重镇。

  二、襄阳弘化时期。

  道安到陆浑不久,起自北方的慕容氏(一说慕容,一说慕容恪)略掠河南,安乃率众南下,行至新野,道安对他的弟子们说:

“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

”弟子们表示愿听老师的吩咐。

于是,道安便在新野作了第一次“分张徒众”的安排:

“乃令法汰诣扬州,曰:

彼多君子,好尚风流。

法和入蜀,山水可以修闲。

”而道安本人,则率弟子慧远等四百多人南下。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就是在这次行色匆匆的南下途中提出来的。

关于让法汰去扬州,《世说新语·赏誉》(下)“竺法汰”条下,刘孝标注里也曾言及之:

“(释道安)欲投襄阳,行至新野,集众议曰:

‘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

’乃分僧众,使竺法汰诣扬州,曰:

‘彼多君子,上胜可投。

’法汰遂渡江,至扬土焉。

”梁《僧传》卷五《竺法汰传》里,也记载了这件事:

“竺法汰,东莞人,少与安同学。

..与道安避难,行至新野,安分张徒众,命汰下京。

临别,谓安曰:

‘法师仪轨西北,下座弘教东南,江湖道术,此焉相忘矣。

至于高会净国,当期之岁寒耳。

’于是分手,泣涕而别。

乃与弟子昙壹、昙贰等四十余人,沿江东下。

”关于法和入蜀,梁《僧传》卷五《法和传》说:

“释法和,荥阳人也。

少与安公同学,以恭让知名。

因石氏(按:

应为慕容氏)之乱,率徒入蜀,巴汉之士,慕德成群。

”后来,道安到了长安,法和也自蜀入关中,助安弘化。

  道安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到达襄阳,“既达襄阳,复宣佛法”;“四方学士,竞往师之”。

从此,道安开始了他行履中的第二个时期——襄阳弘化时期。

  道安到达襄阳后,征西将军桓豁①,镇守江陵,邀安移住江陵;及朱序②西镇襄阳,又请道安回住襄阳。

朱序称赞道安为“道学之津梁,澄治之v肆”。

道安先住襄阳白马寺,旋因该寺狭窄,难以容众,乃在官僚、豪富们的赞助之下,另外创建了一所有四百多间僧舍的枟溪寺(同时还修建了一座五层之高的佛塔)。

从此,道安结束了长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在相当优裕的环境中定居了下来。

  襄阳名士习凿齿③,早在道安还在北方时,就已与之致书通好,并且恳切表示希望道安能到南方来。

道安到了襄阳,习当即前往拜访道安;不久,并致书谢安,称誉道安:

“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数百)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吾由来所未见。

..①桓豁,字朗子,东晋成帝——孝武帝(326—396)时人。

先为“建威将军,新野、义成二郡太守”,“督沔中七郡军事”,后迁“征西将军”、“征西大将军、开府”(附见《晋书》卷74《桓彝传》)。

②朱序,字次伦,死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

孝武帝宁康(373—375)初,“拜使持节、监沔中诸军事、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襄阳。

”(详见《晋书》卷81《朱序传》)。

③《晋书》卷82《习凿齿传》:

“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

宗族富盛,世为乡豪。

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

  恨足下不同日而见!

”习氏认为:

道安既不靠幻术惑众,又不靠权势压人,而门徒数百人之所以能够“洋洋济济”,“自相尊敬”,靠的全是道安本人道德学问的感化。

于此可以想见,道安是多么的见重于当时。

  高平郗超①,“遣使遗米千斛,修书累纸,深致殷勤”(同上)之意。

  道安到了襄阳之后,不仅受到了桓豁、朱序、郗超之流的达官贵人以及习凿齿这些豪富名士们的推崇、礼敬,而且还受到了东晋皇帝的礼遇。

据梁《僧传·道安传》的记载,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承风钦德,遣使通问”。

并特下诏书说:

道“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德训俗,徽绩兼著。

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济来世。

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

”出家僧人,竟能享有同“王公”一样的“俸给”,可谓荣崇之至!

  由于环境安定,条件优越,道安在长达十五年(365—379)的襄阳时期(《道安传》所谓“安在樊沔十五载”),是他最有建树的时期。

在这十五年中,他不仅每年要讲两遍长达二十卷的《放光般若经》,从不废阙,而且还从事于注述等等其他的各种宗教学术活动,且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完全可以这样说:

道安在襄阳(樊沔)的时期,是他一生中业绩卓著的时期。

  三、长安时期。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二月,秦将苻丕攻陷襄阳,道安(与守将朱序等人一起)被致之长安。

根据梁《僧传》卷六《慧远传》的记载,道安在离开襄阳之前,又一次“分张徒众”:

“秦将苻丕寇并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

..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

”后来,慧远定居庐山,名振一时。

  道安到了长安后,秦主苻坚高兴地对他的仆射权翼说:

我以十万之众攻取襄阳,结果止得了一个半人。

权翼问他谁是一人,谁是半人?

他说:

“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

”一天,苻坚出游,要道安与他同辇,权翼认为:

道安乃“毁形贱士”,岂能与天子同辇。

苻坚则很生气地说:

与道安同辇,这并不是安公的光荣,而是他这位大秦皇帝的光荣。

并要权翼“扶安升辇”(详见梁《僧传·道安传》及《晋书》卷114《载记·苻坚下》)。

于此可以想见,苻坚对于道安,是多么的推崇备至。

  道安住在有僧众几千人的五重(级)寺。

由于受到苻秦的崇敬,所以道安在长安的生活环境,也还是相当优越的。

道安则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继续他的弘化事业。

  首先,道安到长安后,便致力于译经事业。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简称《祐录》)卷十五《道安传》说:

“安笃志经典,务在宣法。

所请外国沙门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及僧伽提婆①等,译出众经百余万言。

”道安还“常与沙门法和铨定音字,详核文旨,新出众经,于是获正”(同上)。

其次,在组织、赞助译经的同时,道安仍还致力于讲经。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昔在汉阴,十有五载,讲《放光经》,岁常再遍。

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亦恒岁二,未敢堕息。

”(《祐录》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在襄阳,每年要讲两遍《放光般若》;到长安,每年仍要讲两遍《放光般若》。

于此,不仅可以看出道安的为法之殷,而且还可以看出道安对于《般若》经典的兴趣之浓。

①郄超,字景兴,一字嘉宾。

“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

交游士林,每存胜拔。

”官至中书侍郎、宣威将军。

事迹附见《晋书》卷67《郄鉴传》。

  ①上述三人,《祐录》卷十三和梁《僧传》卷一《译经上》,均有《传》,可以参阅。

  由于道安“外涉群书,善为文章”,以致“长安中衣冠子弟为赋诗者,皆依附致誉”(《祐录·道安传》)。

苻坚且“敕学士内外有疑(者),皆师于安”,以致“京兆为之(谚)语曰:

‘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于此可见,道安不仅在佛教界具有影响,而且在当时长安的知识界也具有相当影响。

  道安死于苻秦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2月8日①,终年七十二岁②。

道安在他的《增一阿含经序》(《祐录》卷九)里说:

“有外国沙门昙摩难提者,..以秦建元二十年来诣长安,武威太守赵文业③求令出焉。

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岁在甲申(按:

即建元二十年——384)夏出,至来年(按:

即建元二十一年——385)春乃讫。

..余与法和共考正之,..四十日乃了。

”死于是年二月八日的道安,既参与了《增一阿含》的翻译,又为这部新译经典撰写序文,道安为法的殷勤,于此当可想见。

孙绰撰写《名德沙门论》,称誉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按:

名,或为“明”之误)理。

”又为之赞说:

“物有广赡,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备,飞声汧陇,驰名淮海,形虽草化,犹若常在。

”道安之见重于当时,于此可以想见。

思想

要探索道安的思想,必然要涉及道安的著述。

梁《僧传·道安传》说道安有各种经注“凡二十二卷”。

据《祐录》的记载,道安有经注、经序等方面的著述共四十三种,除《经序》外,都早已佚失。

道安的佛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若》思想。

  虽然道安的研究范围很广,思想不拘一格,但是,他所侧重的却是《般若》。

他在襄阳、长安的二十几年中,每年都要宣讲两遍《放光般若》,足见他对于《般若》的兴趣之浓与用心之专,因而道安思想的主要方面,必然也就在于《般若》。

  道安在《道行经序》里说: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

地含日照,无法不周。

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谟,块然无主,此智之纪也。

..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何者?

执道御有,高卑有差,此有为之域耳,非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也;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

(《祐录》卷七)

虽然语言是非常《老》、《庄》化的,但颂扬“智度”(般若)之深意,仍非常明显的表现了出来。

“万圣资通,咸宗以成”,“般若”之为义,真可谓大矣哉!

其“执道御有、高卑有差”者,仍都囿于“有为之域”,而尚未入乎“无为”之境;只有“据真如、游法性”而臻于“冥然无名”之境者,方才算是升入“智度之奥室”。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道安所谓的“据真如,游法性”。

“真如”而可以“据”之,表明道安所理解的“真如”,并不全同于《般若》之“性空”,倒是有点近乎大乘有宗的“真如”。

至于所谓“游法性”,则亦即大乘有宗通常所说的优游于“真如性海”(“法性”和“真如”,原是含义相同而称谓小异的词汇),其意义与《般若》空宗的“性空”,也有所不同。

①此据《祐录》、《僧传》。

汤用彤先生则认为:

“安公之死,当在二月八日以后。

”(汤《史》上册,第141页)

②此据《僧传》。

汤用彤先生和吕澂先生,则均认为道安终年“七十四岁”(312—385)。

卒年相同,生年上推两年(分别见于汤《史》上册第140页和吕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55页)。

③赵政(政,一作“整”),字文业,亦曾参与关中译事。

致使时人把他与道安并称谓“使知释、赵为法之至”(《祐录》卷十、“未详作者”的《僧伽罗刹集经后记》)。

“释”,即“沙门释道安”。

“赵”即“朝贤赵文业”。

赵后出家,法名道整。

  般若波罗蜜者,无上正真道之根也。

正者等也,不二入也。

等道有三焉:

法身也,如也,真际也。

故其为经也,以如为始,以法身为宗也。

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无能今不尔也。

佛之兴灭,绵绵常存,悠然无寄,故曰如也。

法身者一也,常净也。

..皎然不缁,故曰净也,常道也。

真际者,无所著也。

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无不为也。

(《祐录》卷七: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

  “般若波罗蜜”,为“无上正真道之根”(“无上正真道”,亦即“无上菩提”),可见“般若”是多么的重要。

这里,道安又提出了“法身”、“如’、“真际”这样的三个逻辑范畴。

  道安以“尔”训“如”,所谓“本末等尔”、“无能令不尔”,也正是所谓“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绵绵常存”、“悠然无寄”的释义。

既谓“绵绵常存”,自非空无所有。

正因为“绵绵常存”,所以才有“真如”可“据”。

  道安以“一”和“常净”来训释“法身”;而且说,“皎然不缁”、洁然“常净”的“法身”,是“常道也”。

可见道安所谓的“法身”,也非空无所有的。

本来,在佛教思想史上,“法身”一词的含义,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

起初,小乘佛教,有时也讲“法身”,那指的是佛陀遗教,即以“法”为“身”(这里,“身”,依止义);它和后来大乘佛教(尤其是大乘有宗)所讲的“法身”,含义迥然不同。

大乘空宗所讲的“法身”,和他们所讲的“真如”一样,指的就是“性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空”,是空宗最高的逻辑范畴。

但是,空宗所讲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宇宙万有,只有假象,都无实体,所谓“缘起有,自性空”。

论现象,是“缘起有”;论本体,是“自性空”。

所以,空宗所谓的“法身”,同“性空”一词是同义语。

而大乘有宗的“法身”,含义却又有所不同。

它不再是指“性空”,而是和“真如”一样,指的是一种宇宙实体、世界本原的最高存在;而作为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的“法身”,则又不仅是一种神格化了的理性,而且简直是人格化了的天神(比如“大日如来”)!

可见,“法身”之义,在佛教思想史上的变化是很大的。

两晋之际,“法身”,曾经是佛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不过,现在看来,当时人们关于“法身”的议论,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并不都是一致的。

道安以“皎然不缁”的“常道”来训释“法身”,则道安所理解的“法身”,应该说是更接近于大乘有宗的含义。

  道安以“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来训释“真际”(其实,“真际”和“如”、“法身”,只不过是含义相同的不同称谓而已),其命意也很接近于大乘有宗的观点。

  道安在襄阳、长安的二十几年中,一直致力于《般若》学的研究,用力最勤,智解甚深,而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到,道安在相当程度上是从“有”的角度来理解《般若》的。

推究起来,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主观方面,道安虽然也是世家出身,而且生逢乱世,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是,道安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人,在他的头脑里,“世纪末”的幻灭感,并不怎么严重,因此,《般若》经典所宣扬的那种彻底幻灭的“一切皆空”的思想,对于道安来说,并不是那么熟悉的,因而他也就不大容易“如实”地去接受它。

其二,客观方面,在罗什①还未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即所谓《三论》(如果加上《大智度论》,则称《四论》)之前,人们是很难只从《般若》类经典中去完全理解“一切皆空”的真义的。

而在这方面,道安自也很难例外。

道安的《般若》思想之所以并不完全同《般若》经义相符合,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历史反映。

于此也就可以想见,过去人们把道安说成是《般若》学说“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宗的首创者,确乎是不大符合史实的。

说道安有“性空”思想,是可能的,而说他有“本无”思想,就很有问题。

  二、禅观思想。

  对于道安来说,《般若》是重要的,禅观也是重要的。

道安,可说是解在《般若》,行在禅观。

  安般者,出入也。

道之所寄,无往不因;德之所寓,无往不托。

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也。

..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

..夫执寂以御有,策本以动末,有何难也。

(《祐录》卷六:

《安般注序》)

  “安般”,就是“数息”观,是初入门的禅观(以数出入息而收心致定)。

“四禅”,则是较高级一些的禅定(禅分初、二、三、四级,故总称“四禅”)。

“数息”、“四禅”,均属世间禅定,而在这里,道安却把它们拔高到如此神奇的地步。

这,明显地反映出了道安是多么地看重禅观。

  以大寂为至乐,五音不能聋其耳矣;以无为为滋味,五味不能爽其口矣。

..其为行也,唯神矣故不言而成,唯妙矣故不行而至。

..此乃大乘之舟楫,泥洹之关路。

(《祐录》卷六:

《阴持入经序》)

  可是,颇为遗憾的是:

于斯晋土,禅观弛废,学徒虽兴,蔑有尽漏。

何者?

禅思守玄,练微入寂,在取何道,犹觇于掌;堕替斯要而悕见证,不亦难乎?

(同上)

  禅观,是“大乘舟楫”、“泥洹关路”,可惜在“晋土”这里,却“弛废”不兴。

表面看来,学禅的人虽还不少,而实际上,却没有一个能够断烦恼(“尽漏”)得解脱的。

所以,要想“入寂”、“见证”,实在是太难了。

邪正则无往而不恬,止鉴则无往而不愉。

无往而不愉,故能洞照傍通;无往而不恬,故能神变应会。

神变应会,则疾而不速;洞照傍通,则不言而化。

不言而化,故无弃人;不疾而速,故无遗物。

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斯禅智之由也。

故经曰:

道从禅智,得近泥洹。

岂虚言哉!

..安每览斯文,欲疲不能。

(《祐录》卷六:

《人本欲生经序》)“每览斯文,欲疲不能。

”足见道安对于禅观用心之殷,用力之勤。

有了禅观,就能“无弃人”,“无遗物”,禅观之为用,仍被拔高了。

  十二门者,要定之目号,六双之关径也。

定有三焉:

禅也,等也,空也。

用疗三毒,绸缪重病,婴斯幽厄,其日深矣。

贪囹、恚圄、痴城至固,世人游此,犹春登台,①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十二月二十日(当是公元400年的一、二月间了),达到长安,距道安去世(385),已十六七年。

  甘处欣欣;如居花殿,嬉乐自娱。

蔑知为苦,尝酸速祸,困惫五道。

夫唯正觉,乃识其谬耳。

哀倒见之苦,伤蓬流之痛,为设方便,防萌塞渐,辟兹慧定,令自瀚涤。

..行者挹禅海之深醴,溉昏迷之盛火,激空净之渊流,荡痴尘之秽垢,则皎然成大素矣。

(《祐录》卷六:

《十二门经序》)

  “十二门”,就是十二种禅定:

四禅(初、二、三、四禅),四无量心(道安称为“四等”,即慈、悲、喜、舍),四空定(亦称“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人们有贪、瞋、痴“三毒”,修此三四一十二种禅定以治疗之:

修四禅定以破“贪囹”,修四无量心以除“恚圄”,修四空定以摧“痴城”。

“三毒”既除,即得解脱。

所以,这“十二门”禅:

乃三乘之大路,何莫由斯定也。

自始发迹,逮于无漏,靡不周而复始习兹定也。

行者欲崇德广业而不进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徇饱,难以获矣。

醒寤之士得闻要定,不亦妙乎?

..每惜兹邦,禅业替废..(同上)

  道安从信仰主义的角度,强调“十二门”禅对于修行者的极端重要性。

  认为这些禅定,乃是“三乘之大路”,对“十二门”禅,可谓推崇备至。

根立而道生,觉立而道成,莫不由十二门立乎定根以逆道休(体?

)也。

..默动异刹,必先正受,明夫匪禅无以统乎?

无方而不留,匪定无以周乎?

万形而不碍,禅定不愆于神变乎何有也。

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祐录》卷六:

《十二门经序》)道安之于“十二门”禅,真可谓“叹观止矣”!

道安的《般若》思想,反映了他在佛学理论上的见解;而道安的禅观思想,则反映了他在佛教修持上的践履。

原来,佛教的信仰者,不管他是属于小乘还是大乘,也不管他是属于空宗还是有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出世解脱的追求:

小乘人企求涅槃,是为了这一目标;大乘人企求菩提,同样是为了这一目标。

而为了能够得到解脱,就需要修行解脱之道。

佛教认为,障碍人们得解脱、致使人们轮回不息的祸根,是各种烦恼(根本的烦恼,是贪、瞋、痴“三毒”——而最根本的,则是“无明”(痴));因此,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断除烦恼。

而只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只有禅定,才能引发智慧,即所谓“定能发慧”(定,则又是由戒所引生,即所谓“戒能生定”。

此之谓戒、定、慧“三学”)。

于此可见,在佛教徒的宗教践履上,禅定是何等的重要!

道安的禅观思想,正反映了他对于这种践履的重视。

当然,从上述资料中,还只能看出道安对于禅观的看法,对于修习禅观的重视程度;至于道安在修习禅观上的造诣如何,则文献不足,无法评介。

三、重视戒律。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

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

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

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

具此三者,于取道乎何有也。

..余昔在邺,少习其事,未及检戒,遂遇世乱,每以怏怏,不尽于此。

(《祐录》卷十一:

《比立大戒序》)

  佛教“三学”,“戒”列第一,足见戒律之于佛教徒,是何等的重要。

  道安以过去曾一度“未及检戒”、“不尽于此”而“每以怏怏”,足见道安对于戒律又是多么的重视。

梁《僧传·道安传》说:

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

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①、差使、悔过等法。

天下寺①“布萨”,义为“净住”、“善宿”。

佛教律制:

出家僧尼,每半月(初一、十五、或十五、三十——月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创制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的“僧尼轨范,佛教宪章”,遂使“天下寺舍”,“则而从之”。

于此可知,道安乃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定立寺院规制的人。

道安对于佛教,可算得上是一位身体力行者。

由于道安自律甚严,所以他的弟子们,亦多奉法唯谨。

梁《僧传》卷五《法遇传》里,有如下的记载:

释法遇,不知何许人。

弱年好学,笃志墳素,而任性夸诞,谓傍若无人。

后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遂投簪许道,事安为师。

既沐玄化,悟解非常,折挫本心,谦虚成德。

..后襄阳被寇,遇乃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

时有一僧饮酒,夕废烧香,遇止罚不遣,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箴封,题以寄遇。

遇开封见杖,即曰:

“此由饮酒僧也。

我训领不勤,远贻忧赐。

”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简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简致敬。

于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简中,垂泪自责。

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因之厉业者甚众。

既而与慧远书曰:

“吾人微暗短,不能率众,和尚(按:

指道安)虽隔在异域(按:

时道安在苻秦长安,而遇在晋境,故称“异域”),犹远垂忧念,吾罪深矣!

  于此可以想见道安道风之谨严与其影响之深远。

  四、求生“兜率净土”。

  道安高足、庐山慧远,提倡往生“西方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而道安本人,却愿往生“兜率净土”。

梁《僧传·道安传》说:

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

  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义为“慈氏”。

又称“阿逸多”,义为“无能胜”),乃“补处”(候补)菩萨,也就是佛位的“候补”者,释迦的“接班”人;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