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0024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docx

摄影课内实训计划书

实训项目一照相机使用基础知识(实训时间:

10课时)

一、实训目的

通过对照相机(一般为135机械相机)的构造、功能、类型、使用认识实训,使学生在此期间内熟悉学会掌握照相机的构造、功能、类型、使用操作。

二、实训相关用品准备

包括:

135照相机机械相机或数码相机(采用由装饰装潢设计实验室提供和学生自备结合方式)、相机使用说明书、摄影教材等。

三、实训内容(分阶段课内实训安排)

一)相机镜头的认识实训:

1、观察和动手操作镜头的镜片组(球面镜和非球面镜组合)、镜头加膜原理

2、根据理论和笔记理解镜头成像原理

3、结合教材、笔记理解焦距的概念

4、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的变焦装置(推拉式和旋转式变焦环)熟悉焦距的标识及操作

5、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镜头标识的专业术语各种专业镜头及了解掌握。

二)聚焦的认识实训

通过转换镜头的聚焦环体会聚焦与成像的理论及对照实物如何正确聚焦。

三)光圈的认识实训

1、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最大光圈的标识

2、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光圈的调节

3、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光圈与成像的理论

四)快门的认识实训

1、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快门的标识

2、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快门的调节

3、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快门与成像的理论

五)取景的认识实训

六)焦距、光圈、快门、聚焦、取景的配合使用与成像认识实训

通过观察和试用相机熟悉镜头的焦距、光圈、快门、聚焦的配合使用及能够拍摄的方法。

七)相机的检验及使用常识

1、检验镜头的透镜与光圈

2、检验快门速度

3、检验聚焦装置

4、检验测光系统

5、其他检查

6、相机平时的维护

八)附件的认识实训:

胶卷、闪光灯、UV镜、滤镜、三脚架、快门线。

胶卷的使用常识:

区分不同胶卷,胶卷的选择,胶卷的装卸、启封和冲洗

三、实训检验要求

一)基本熟悉135相机的工作部件及其相关标识。

二)能较清晰地掌握焦距、光圈、快门、聚焦的配合使用与成像的规律

三)能用135手动相机拍摄出符合基本要求的照片

 

实训项目二摄影艺术理论知识(实训时间:

10课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摄影艺术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训,使装潢设计专业学生能掌握与摄影相关的艺术理论,并能结合拍摄进行认知。

二、实验准备:

135相机、测光表、不同明度静物若干、选取若干拍摄主题景点

三、实验内容

一)曝光的认识实训:

正确曝光与成像的理论

如何正确曝光

室内曝光量的估计、室外曝光量的估计

机械相机的曝光倒易率理论

如何正确使用测光表和相机上的自动测光装置(TTL)。

二)摄影光源与摄影用光实训:

自然光源——校内景色

人工光源——影棚

光的造型作用——结合图片

摄影造型中的光位——影棚

摄影造型中光线的运用——影棚

三)景深的认识实训:

景深与成像的理论、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的景深。

掌握以下三种规律: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4)超焦距的实用价值

四)摄影构图认识实训:

摄影构图理论、不同对象的摄影构图(校园景色、校园人物等)

拍摄点与画面变化

稳定、空白与三分法

画幅与虚实

前景与背景

色调与影调

线条与质感

光线与造型效果

以上重点在于体会实训

五)闪光摄影技术技法

1、电子闪光灯闪光特性

2、闪光摄影曝光常识

3、闪光摄影的技术技法

机位直接闪光法、侧位直接闪光法、

直接漫射闪光法、反射闪光法、辅助闪光法

以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训

六)暗室技术(胶片冲扩和数码暗房)认识实训

了解彩色胶卷冲洗技术、彩色照片制作技术

数码摄影的输入、处理与输出,电脑与数码影像基础,数码影像处理技术

以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训

四、实验检验

一)能掌握并运用曝光基本常识(不同天气/光线/环境下的曝光组合、机械相机的曝光倒易率理论;自动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使用)进行正确曝光。

二)能基本运用景深理论拍摄出不同主题的照片

三)能运用摄影构图理论对不同对象的摄影构图(校园景色、校园人物等)进行拍摄,构图符合审美情趣。

 

专题摄影课内实训(实训时间:

16课时)

一、实训目的

通过对所授的专题摄影理论进行实训教学,使装潢设计专业学生能通过此实训,掌握广告摄影的基本方法,拍摄初衷技术+艺术≥教学,能拍摄出与主题相关的照片。

二、实训准备

135照相机、三角架、快门线、遮光罩、影棚、花卉、各类题材景物、相关摄影灯具、测光表、反光板、反光伞、柔光灯等

三、实训内容

一)怎样拍摄工艺美术产品

拍摄工艺品,最主要的是表现出质感、立体感和色彩特点

质感表现用光提示表

质感表现得好坏,决定性的因素是用光是否恰当。

表现对象

拍摄代表

表现目的

用光方法

粗糙表面的工艺品

木器表面、手感粗糙的布面等

能表现出工艺品本身的质感和触感及色泽

光源照射方向应垂直与被摄物体表面纹路方向宜采用直射光照明

光滑表面和易反光表面的工艺品

玉器、银器、玻璃品等

能表现出工艺品本身的锑透坚硬质感和反光色泽

采用散射光照明,或把灯光照射到反光屏幕上,用屏幕反射出的光线间接照明被摄体;拍摄透明体,最好采用逆光,布光时亮面和暗面的光比不能太大。

实例1:

玻璃制品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备用三角架、背景准备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平均

光照条件:

下午3点左右的自然光

窍门:

逆光拍摄、特殊角度、深色背景的选用

拍摄提示:

玻璃制品看上去总是挺招人喜欢,然而拍摄时却不太容易。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它的透明性,另一个是它的反光性。

透明性带来的难题:

背景中的任何一点杂乱之处都无法掩盖,反光性带来的难题是,在它的旁边,只要有一个光源,玻璃面上就会反射出一个明亮的光点。

 可以借鉴的方法是:

做一个木框(高20厘米)宽窄根据您要拍射的器皿大小灵活掌握(如长宽高80×50×20)。

框子里面布置光源,使用6只100W不同的白质灯泡,灯口使用坐灯口,按框子的大小拉两快大小相同的玻璃放在框子上一快铺上纯白色的布(或者使用白纸)。

再放上一快玻璃,灯光是从下面往上打。

这样既避免了背景的杂乱,又躲开了光斑,在玻璃器皿的边缘部分所出现的黑色线条恰好可以勾勒出器皿的优美的轮廓。

拍摄角度,是由上向下的俯拍射,这种角度的好处是:

一,可以把前后的器皿容纳在一个景深之中,全部拍清楚。

二,避免了平镜头拍摄的背景和玻璃接触的分割线。

静物摄影一般都要采取近射,近射时的景深很短的,如果采用平射的角度,就经常会出现前实后虚,顾此失彼的现象。

玻璃制品的拍摄技巧是要善用逆光和侧逆光。

如果阳光或灯具的光线从拍摄对象后面投射的话,就容易表现出被摄物的透明感。

虽说是逆光,与正午时分过于明亮的光线相比,最好是选择从玻璃窗射入房间里的斜射光来拍摄。

另外,增加曝光更加容易产生透明感。

  当具备了很好的光线条件之后,就要考虑构图和色彩搭配了。

通常可以把玻璃制品划分成透明的和彩色的两种。

如果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制品,最好选用比较深颜色的背景来突出玻璃的光泽和质感。

然后让光线成角度地从玻璃的后面投射过来,这样会在玻璃制品的边缘自然产生一条轮廓线,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玻璃特有的质感了。

拍摄指导:

拍摄的玻璃油灯是蓝色的,半透明的。

所以应选用黑、白、灰颜色层次很清晰,色调比较冷的背景。

在摆放的时候,让光线自然的从侧逆的方向打过来。

摆放的时候将油灯放在了黄金分割的位置就会使得构图很舒服。

从拍摄角度来讲,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尤其是突发奇想的俯拍或者是利用微距来捕捉细节部分,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拍摄过程:

 

实例2:

金属制品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备用三角架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中央重点

光照条件:

下午3点左右的自然光

窍门:

侧逆光拍摄、特殊角度

拍摄提示:

1、金属制品的特点是有光泽、有颜色、坚硬。

在镜头中想要很好地表现出它的特性。

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好光线、角度和背景。

在拍摄金属制品的时候,最好选择侧面打来的光线,让物体看上去有一个坚固的形状,并且突出亮度最高的部分,充分表现金属制品的光泽感。

由于金属大都有自己的颜色,所以,准确地还原它本来的颜色十分重要。

在自然光充足的条件下,用数码相机拍摄可以选择使用自动白平衡先尝试一张,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很大的偏差。

2、和拍摄玻璃有相同之处,在拍摄金属制品的时候也一定不要使用正面的光线,这样会使金属失去质感,同时容易曝光过度。

所以在摆放的时候,先要考虑到光线的角度,然后再考虑物体的摆放角度。

拍摄选用的金属制品是非常漂亮的、有很强纹理感的镯子。

表现这样的金属工艺品,应选择低角度拍摄。

光线的投射方向是镯子的斜后方,自然光散落在镯子上面,反射出柔和的线条。

然后尝试利用微距来表现镯子的细节部分,这时候,在不改变其他拍摄参数的前提下,将测光方式变为中央重点甚至可以用点测光来保证细节部分的准确曝光。

拍摄过程:

实例3:

木头制品(铅笔、木梳、木器等)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备用三角架

白平衡:

手动测量

测光方式:

中央重点

光照条件:

下午3点左右的自然光

窍门:

侧面光拍摄、特殊角度、颜色和背景的衬托

拍摄提示:

1、返璞归真已经变成一种时尚,所以,越来越多的原木制品成为了人们的最爱。

而木头本身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原始的颜色和纹理,所以,拍摄木头制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住原始的细节部分。

2、由于木头的反光能力很差,所以更需要考虑如何来塑造出它的质感。

一方面在选择光线的时候,可以考虑多种光照方式。

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都可以尝试去摆放和拍摄。

最简单的是选择用侧面光或者侧逆光,这样会将木头表面的纹理和质感表露无疑。

另外,在拍摄木头制品的时候还应当精心设计用来衬托它的物品。

例如选择的木头制品是宜家的小铅笔、黑色背景和一双彩色鞋垫。

这样做是为了可以让铅笔从黑色背景、彩色鞋垫中自然而明显地分离出来,画面也会生动、鲜艳。

如果使用微距来拍摄,角度的选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我们是在把它的细节放大,棱角、纹理都会随之放大。

案例中的微距拍摄选择的是侧逆光低角度拍摄,铅笔呈现出了黑、白、灰的明显层次和表面的纹理,通俗地说,这样能够让人清楚地看到木头本来的样子。

拍摄过程:

一)怎样拍摄夜景和节日礼花

  夜景照片,是以光源为表现对象的,如街景霓虹、节日焰火、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那些流动的光线等。

实例1:

光源固定的夜景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传统相机胶卷的感光度可选用ISO200/24"或400/27"、遮光罩、快门线、三角架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平均

光照条件:

晚间的城市及建筑物灯光

拍摄提示:

拍摄建筑物的彩灯或街头霓虹灯,可事先在黄昏时,夜幕即将来临之前,先把照相机用三角架支好,趁着各类景物尚有微弱的自然光照明时,一方面做好取景、构图的选择,另一方面可进行第一次曝光。

三脚架是拍摄夜景必备的器材,它的作用是固定照相机,不使照相机晃动。

因为夜景拍摄常采用多次(二次以上)曝光,每次曝光时手要接触照相机,易使照相机因位移而导致拍摄失败。

天黑之前的第一次曝光,只需正常曝光量的1/3或1/2,让景物在胶片上形成淡淡的潜影。

待夜色降临之后,即天彻底黑下来,各种灯光全部打开或霓虹灯有规律的闪烁时,再进行第二次曝光。

第二次曝光,可以根据灯光亮度改变光圈,或开大,或收小,酌情处理;快门速度可放在B门或T门,曝光的时间由自己掌握,一般不宜太短,其原因是曝光时间短会造成对那些相对微弱的光源曝光不足,曝光时间适当延长后,使各种不同光源都能得到相应的曝光量,其夜景效果就会比较突出,但也不要曝光过度,否则会使照片失去夜景的气氛。

同时由于曝光过度还会带来不应产生的“光晕”现象。

在同一胶片上进行第二次曝光后,仍然感到还需要进行第三、第四次曝光,也是常有的事情,摄影者可根据需要来安排。

摄影过程:

实例2:

光源移动的夜景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传统相机胶卷的感光度可选用ISO200/24"或400/27"、遮光罩、快门线、三角架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平均

光照条件:

晚间的城市建筑灯光和移动车辆灯光

拍摄提示:

1、拍摄移动光源最为典型的对象,就是夜晚开行的汽车、晚间在飞机场上起降的飞机、在江河湖水中行驶的船只等。

因为它们在晚上都会打开自身的灯光,在行驶时成为流动的物体。

2、拍摄前应选好背景。

一般多是选择城市灯光绚丽多彩的一角,或灯光通明的机场候机楼等为背景。

总之,要选那些夜景特征突出、典型的景物做为这类照片的背景。

3、同时,拍摄之前还应选好拍摄的高度,往往拍摄点偏低或较平,其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以选择高拍摄点为好。

如在过街天桥上、高层楼房或是专门搭起的高台上,以便在高角度上形成俯拍的效果,增加画面的纵深透视效果。

当选好拍摄点之后,还应用三角架来固定照相机,以增加因长时间曝光所要求的照相机的稳定性。

4、拍摄移动光源的夜景照片,同拍摄固定光源的夜景照片,在操作技巧上是大体相同的,只是在移动光源的物体出现时,所需的曝光时间较长,要长时间开启快门,使光源在不同位置的发光点相互联接,变点光源为流动的发光线条。

而且由于长时间开启快门,还能把那些红黄颜色的汽车尾灯、飞机夜间使用的红、绿色灯及船舶上各色的彩灯,在移动时留下的彩色轨迹一一收入镜头。

如遇下雨或是街道上洒水车清洁路面后留下的积水,在马路上形成反射的镜面,就更会增加画面的色彩。

在江河湖边拍摄,因水中的倒影,也会使画面变得十分生动。

倘若出现有害光线直射镜头时,还可以随时用镜头盖短暂挡住镜头,避免在底片上留下不必要的形象。

拍摄过程:

实例3:

节日礼花的夜景

工具:

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传统相机胶卷的感光度可选用ISO200/24"或400/27"、遮光罩、快门线、三角架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平均

光照条件:

节日晚间的城市建筑灯光及燃放礼花

拍摄提示:

1、拍摄礼花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与前面介绍拍摄夜景的操作方法大体相同,只是在取景时,事先要为礼花留下构图的空间,往往把地面景物处理在画面的下缘,将绝对大的空间预留在画面的上半部,作为安排礼花的位置。

当礼花开始燃放时,先不要急于拍摄,一般事先观察礼花绽开的位置、形状和它们的亮度,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可用手或物在镜头前遮住地面较亮的景物,防止它们再次曝光(此时也可以移动照相机,甚至可以换用长焦镜头),专门把礼花拍在预留的画面空间内。

如果一朵礼花不够气氛,还可以多次拍摄几朵礼花,形成壮观的景色。

2、拍摄礼花,主要是通过曝光时间控制礼花的形状,过早的中断曝光,礼花尚未充分展开就被终止;尤其对于那些能够拖起长尾并呈放射状的品种,由于曝光时间适当延长,还可以记录下礼花绽开的全过程。

假若刚拍完第一朵红色的礼花,并记忆住礼花在画面上曝光的位置后,可以立即盖上镜头盖,当其它颜色礼花出现时,再次将镜头盖打开,并将照相机适当移位,让开第一次礼花曝光位置,在其旁侧的位置上进行第二次礼花的拍摄曝光。

如此反复三、四次,即可在同一张底片上得到同一地面景物的若干不同礼花的夜景照片。

拍摄过程:

一)怎样拍摄人像

实例1影室拍摄实例——简单布光

工具:

灯光室、照明设备:

一套闪光灯照明装置;另一套是白帜灯照明装置(白帜灯通常1000瓦和500瓦)135照相机(如尼康Coolpix5700)、快门线、三角架、纹理明显的面料等

拍摄说明:

刚刚接触影室人像摄影的创作者,都会对灯光的使用和曝光有很多疑惑。

面对模特时,不知该在何处安排灯具,是左还是右,是高还是低;不知该使用何种性质的光源,是软光源还是硬光源;测光时,不是很清楚测光的来龙去脉;服装和化妆造型的艺术化处理更需要推敲。

在完成这一实训时,主要考虑的是最终呈现的影像既要有一定的创意性,又能为入行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拍摄指导:

1、前期对整体效果的设计:

多元的美。

拍摄前是以服装、模特以及灯光的使用互为参考来进行整体把握的,尽量让多种元素在同一画面里相互映衬,产生视觉上相对综合的美感。

  虽然有非常形式感的服装在画面里出现,但服装的细节不是要表达的主体。

因此,面孔与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服装的关系,这些是需要多方面展现的。

色调与影调的把握,气氛的营造,更是创作片成功的关键。

2、灯光方面的设计:

灯在于“精”。

以尽可能少的灯具使用量,实现尽可能丰富的光影变化。

一支灯,加上一个放置于合理位置的反光板,便可以拍摄出有影调变化的画面;两支灯,安放位置可以多变,再加上分别应用软硬不同的光源,对形体的描述和塑造就显得余地更大;在不超过三支灯的情况下,软硬光源组合应用,考虑照射角度的控制,加上蜂巢和挡板的应用,技巧和方法更多。

因为既是创作片,又是教学片,灯光的即兴使用程度将会被降到最低程度。

3、用光造型。

由单灯入手,掌握入射表及反射表的操作方法,由浅入深,解决准确曝光量的计算问题。

  灯的布控,直接影响最终画面的影调和色彩还原,将是此课的研究重点。

  同时要根据模特的面孔及身体条件来分析化妆和造型的定位,掌握与化妆人员的沟通方法,让信息能尽量准确的传递,实现最初构想的设计思路。

4、现场调整:

计划基本不变,只有微调。

  拍摄计划一:

用两支灯拍摄,都照射模特,一支在左侧为主灯,一支偏向右为辅灯。

根据服装及妆面的色彩,又加入一支灯,在光源前加了蓝色色片,令其以羽化的方式投射到白色背景墙上形成渐变,画面萦绕在蓝色构成的主色调中。

  拍摄计划二,为红色服装,选择了灰背景纸,令观者能集中注意力于画面主体,同时又不显得主体与背景空间上失去呼应。

最终拍摄时除了拍摄一些静态的画面以外,也尽量使模特能将服装长裙左右摇摆,画面会有动静的对比。

5、操作重点:

  布光:

布光有理。

  灯位的布控是为实现拍摄计划而有目的的实施,每支灯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测光:

为变化测光。

测光的重点在于掌握反射光的数据。

  例如拍摄图一时,根据从白色背景上测得的读数,分析其和前景的服装及模特肤色之间数据上的差距,从而决定对背景的光线输出量是增还是减。

  拍时,反射光的数据改变直接反应在影调控制的结果上。

使用两支灯,前面的主灯是软光源,后面的辅灯是硬光源,要在输出量上有所区别,使辅灯只起到塑形和令头发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作用,因此输出量就要小,使影调变化有更多的层次。

在拍摄一些面部细节的画面时,越多掌握多角度多区域的测光数据,越能将面部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6、构图:

  用眼睛拍片。

  在拍摄前,也就是按下快门前,应当先用眼睛迅速构图。

横构图、竖构图、全身、半身……等到用相机拍摄时,已经胸有成竹,完成的只是记录工作。

实际上是在用眼睛拍摄。

  后期在电脑中处理数字化文件时,如需要,再做适度的裁切。

在微距摄影中有七招致命杀着,下面一一给大家道来。

二)拍摄实例——微距摄影

一、大光圈:

   这是第一重要的一点,拍摄微距中的花草昆虫,一定要熟悉自己手中的镜头,哪怕是A95之类的不可换相机镜头也是一样的道理(最为主要的是相机最好具备手动拍摄模式);在光线恰当照度充分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大镜头的光圈(当然镜头本身的光圈是由9片叶片组成的焦外成像最好、虚化效果最自然养眼)以虚化所摄主体的背景,在这里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或者手动模式。

比如佳能著名的百微---EF100mmF2.8U,可选择最大光圈F2.8进行拍摄。

不过有些消费级机器的镜头和非专业135微距头像质本来差些,在完全靠近被摄体时可以适当的收缩一两档光圈以保证成像水准和清晰画质。

二、长焦距:

   简单地理解就是:

拍摄时候尽可能使用所摄镜头的最长焦距,如EF70-200mmF2.8LU就使用200mm焦段。

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长焦距对景物的远近有压缩效果、更可以模糊背景以突出主体。

三、近摄距:

   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你拍摄的时候,相机镜头越靠近主体,景物清晰的范围就越窄(景深越浅),那么你的主体就愈发突出,玲珑有致,尽在眼前了。

不过,前提是相机的镜头在靠景物最近时要能手动或者自动对焦,要不然的话,无论怎么对焦都没法对清晰,还以为是相机不好使岂不贻笑大方?

四、大对比背景

   这可能是大家最为头痛的问题,到底要怎么弄才会让背景尽可能地突出我要拍摄和表现的主体啊?

大家肯定注意到了,落日在暗淡的天际显得分外夺目!

直入你的眼球,你有时候似乎就根本没有留意它的周围还有其他物体的存在,是么?

这是因为明亮的物体需要深暗的背景来衬托、才越显清晰明亮;反之亦然、深色的物体也需要明亮鲜活的背景来陪衬才线条毕露。

所以,我们在拍摄无论花草昆虫或者是其他物体的时候,需要“以深(背景)衬浅(色主体)”、“以浅(背景)托深(色主体)”。

这是八字要决,切记!

五、远背景

   这又是怎么理解呢?

说起来还很简单:

如果你同时使用了上面四招,还不能有效地模糊背景,那么问题就出在你的被摄主体、离你的背景距离太近,以至于背景还在景深的清晰范围之内!

所以,如果拍摄现场允许,你可以自由地移动拍摄主体的话(比如盆栽植物)?

那么,就将它移动一下,让被摄物离开背景更远些,这样的话,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你的拍摄要求---模糊背景并突出主体。

六、三角架及配件

   特别是在暗弱的光线下(比如日出日落时分),又没有什么依托物(如灯杆、树枝、土堆、豆袋等)的情况下,再没有一个稳定而坚固的三脚架、确实难以想象如何去拍摄。

因为微距摄影往往强调图像的品质,这种时候提高感光度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忠告色友:

要想有高品质的PP,三角架、快门线(或者自拍)必不可少!

这里说的配件,是指闪光灯(普通的或者微距拍摄用的环形专用灯)、反光板,可以在主体和背景需要补光的情况下,大显身手,得偿你愿哦!

   特别提醒:

注意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强度、如果输出光量过强的话,会导致主体层次全无,毫无生气!

我们当然是尽量使用自然光为妙,补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呵。

七、光线

   光线、光线、光线---这是摄影的魔术之手!

神奇之魅!

   不记得是哪一位前辈曾经说过:

“画家用颜料作画、摄影家用光线作画”!

是不是很牛呀?

我们可以使用光线,仿佛超人一般?

可是,如果光线运用不当,或者对光线没有足够认识的话,我们哪怕用完前面说的六招,也是徒劳 :

   其实、微距摄影非常需要极具造型能力的侧光、侧逆光和逆光等光线;在这一类的光线下,被摄物会熠熠生辉,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因为这些光线会让被摄物体的轮廓、曼妙线条、最动人心弦的细微之处显露无遗!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准确的曝光,最好使用点测光(如果能够准备一个标准灰板备用最好不过);如果相机本身没有点测功能,反正使用数码的朋友居多,多变化曝光组合多曝光几次,直到满意为止。

也是不记得哪位前辈还说过一句话:

“画家作画用加法(不断地添加色彩)、摄影家作画用减法(去粗存精、只表现和突出自己需要的部分)”!

在运用光线表达被摄物体的时候,这是一条铁律!

   我们不要老是在取景框里舍不得对美景进行取舍,我们不知道这样会让自己的被摄主体淹没在无趣和无关的杂物之中,最后获得一张张废片。

要果断地舍弃不需要的部分才能直达光辉的顶点(哈!

别砸我,又记不得这是那位伟人说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