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960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x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4

四川省荣县五宝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

100分)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考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图中,∠1与∠2属于对顶角的是().

2.如图所示,a∥b,∠2是∠1的3倍,则∠2等于().

A.45°B.90°

C.135°D.150°

3.下列实数

、1.4142、

、1.2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

中,有理数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以上都不正确

4.点M(m+1,m+3)在x轴上,则M点坐标为().

A.

(0,-4)B.(4,0)C.(-2,0)D.(0,-2)

5.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

)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a)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6.二元一次方程x+y=10的正整数解有().

A.7个B.8个C.9个D.10个

7.一个两位数,数字之和为11,若原数加45,等于此两位数字交换位置,求原数是多少.若设原数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D.以上各式均不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B.图形经过平移,新图形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

C.图形平移后,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D.平移可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

10.

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

1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到x轴负半轴的距离为12,到y轴的正半轴的距离为4,则M点的坐标为_______.

12.已知(a+b)2+│a-b-6│=0,则ba=________.

13.方程组

中x,y的值相等,则k=_______.

14.如图所示,已知AB∥CD,∠1=∠2,若∠1=50°,则∠3=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化简:

16.

(1)

17.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

(1)求k,b的值.(3分)

(2)当x=2时,y的值.(1分)

(3)当x为何值时,y=3?

(1分)

 

四.解答题:

18.(7分)如图,EF∥AD,∠1=∠2,∠BAC=70°。

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理由)。

解:

∵EF∥A

D

∴∠2=()

又∵∠1=∠2

∴∠1=∠3()

∴AB∥DG()

∴∠BAC+=18

0

°()

又∵∠BAC=70°

∴∠AGD=°.

19.(6分)如图,下列三个论断:

(1)AE∥BC

(2)AE平分∠DAC,(3)∠B=∠C,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说明理由。

条件是结论是

 

20.(6分)潜望镜中的两个镜子MN和PQ是互相平行

的,如图所示,光线AB经镜面反射后,∠1=∠2,∠3=∠4,试说明,进入的光线AB与射出的光线CD平行吗?

为什么?

 

 

21.(6分)如图,△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x0+5,y0+3),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1B1C1。

(1)画出△A1B1C1,并求A1,B1,C1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22.(5分)《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

‘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

;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23.(8分)某山区有23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需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a元,资助一名小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元,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初中各年级学生捐款数额与用其恰好捐助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的部分情况如下表:

捐款数额

(元)

捐助贫困中学

生人数(名)

捐助贫困小学

生人数(名)

初一年级

4000

2

4

初二年级

4200

3

3

初三年级

7400

(1)求a,b的值.

(2)初三年级学生的捐款解决了其余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费用,求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中、小学生分别为多少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