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922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秒的认识

1、知识目标:

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

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

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

这些素材,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

→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全课总结,系统梳理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

认识秒和体验秒)认识秒:

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

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

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

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

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

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

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

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ɓ。

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毫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

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

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

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

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并提问:

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

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

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

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

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

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

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

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

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

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

毫米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

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

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总的设计思路为:

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

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千米的认识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

《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

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

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

你有没有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

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

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

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

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ई)米

  想:

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

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

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

不同在哪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

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ई)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电影相距38()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

(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

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

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

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

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学法:

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创设问题,引入课题。

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

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

每个人分到多少?

3、2支笔呢?

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4、1个圆饼呢?

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第二个环节: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认识1/2

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

”来产生分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并用斜线涂上颜色。

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

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

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

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

(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

(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

(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

(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

2、认识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

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

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

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

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

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

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

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

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

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

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第三环节:

综合实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2、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

第四环节:

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

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实验、涂色活动及抽签游戏等,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