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875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机械工程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机械工程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机械工程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机械工程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docx

《机械工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程材料.docx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辅导资料一

主题:

第0章绪论

学习时间:

2013年9月30日-10月6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本课程课件的第0章,即绪论部分,希望通过下面内容的总结能使同学们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工程材料、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各类材料的性质;

3.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和学习要求;

4.了解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历史。

二、主要内容

(一)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历史

材料是用来制作有用器件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从日常生活用的器具到高技术产品,从简单的手工工具到复杂的航天器、机器人,都是用各种材料制作而成或由其加工的零件组装而成。

纵观人类历史,每当一种新材料出现并得以利用,都会给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历史学家按照人类所使用材料的种类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程度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例如,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空航天工业;没有光导纤维,也就没有现代的光纤通讯。

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材料与能源、信息并列,称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后两者的基础。

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过重大贡献。

1.早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能用黏土烧制陶器,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瓷器,并流传海外。

2.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炼铜,到殷、商时期,我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从河南安阳晚商遗址出土的司母戊鼎质量达875千克,且饰纹优美。

从湖北江陵楚墓中发掘出的两把越王勾践的宝剑,至今锋利异常,是我国青铜器的杰作。

3.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大量使用铁器,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其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了古代的渗碳热处理工艺。

这说明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我国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成就。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建起了鞍山、攀枝花、宝钢等大型钢铁基地,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3.52亿吨,成为世界上钢产量大国之一。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卫星、飞船的上天等都说明了我国在材料的开发、研究及应用等方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从简单地利用天然材料、冶铜炼铁到使用热处理工艺,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人们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1.1863年,光学显微镜首次应用于金属研究,诞生了金相学,使人们步入了材料的微观世界,能够将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组织联系起来,标志着材料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

2.1912年发现了X射线对晶体的作用并在随后用于晶体衍射分析,使人们对固体材料微观结构的认识从最初的假想到科学的现实。

3.19世纪末,晶体的230种空间群被确定,至此人们已经可以完全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晶体的几何特征。

4.1932年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了微观世界的更深层次。

5.1934年位错理论的提出,解决了晶体理论计算强度与实验测得的实际强度之间存在巨大差别的问题,对于人们认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设计高强度材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些与材料有关的基础学科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材料研究的深化。

(二)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

1.材料:

用来制作有用器件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能源及信息)之一。

2.材料科学:

以材料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它以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晶体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结构及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并联系具体器件或构件的使用功能要求,力求用经济合理的办法制备出有效的器件或构件。

因此,材料科学是现代机械工程、电子技术和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基础。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

材料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材料的形成机理和制取方法,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材料的损坏机理,材料的合理加工方法和最佳使用方案等。

特别是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

3.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

●材料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形成机理和制取方法。

●材料物理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技术。

●材料的损坏机理。

●材料的合理加工方法和最佳使用方案等。

4.材料的化学成分:

组成材料的各元素在材料中的浓度,简称“成分”。

5.材料的组织:

用肉眼或借助于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金属内部的状态,简称“组织”。

6.材料的结构:

材料中各原子的具体组合状态,一般通过X射线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来研究。

(三)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工程材料是指在机械、船舶、化工、建筑、车辆、仪表、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中用于制造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的材料。

按照材料的组成、结合键的特点,可将工程材料分为四大类。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金属材料键合方式为“金属键”,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

其它金属通称为有色金属。

其中,黑色金属用量占工程金属的60%以上。

黑色金属之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

2.陶瓷材料是以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为主的材料,其性能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耐腐蚀、脆性大。

陶瓷材料分为:

传统陶瓷、特种陶瓷以及金属陶瓷三类。

传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的陶瓷,主要用做建筑材料;特种陶瓷又称精细陶瓷,是以人工合成材料为原料的陶瓷,常用做工程上的耐热、耐蚀、耐磨零件;金属陶瓷是金属与各种化合物粉末的烧结体,主要用做工具和模具。

3.高分子材料是以分子键和共价键为主结合的材料,具有塑性好、耐蚀性好、电绝缘性好、减震性好及密度小等特点。

工程上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在机械、电气、纺织、汽车、飞机、轮船等制造工业和化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4.复合材料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或不同结构)的材料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如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耐热温度最高的材料就是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氧化物粒子弥散强化的镍基合金复合材料。

很多高级游艇、赛艇及体育器械等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它们具有密度低、弹性好、强度高等优点。

表1材料按其组成与结合键特点分类

材料名称

材料组成

结合键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金属为主

金属键为主

陶瓷材料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为主

共价键和离子键为主

高分子材料

碳氢化合物为主

共价键和分子键为主

复合材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上述材料的组合

混合键

(四)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目的、性质和学习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工程材料向高比强、高刚度、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抗辐照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新材料也在不断地涌现。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主要是应用晶体学、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学科理论和实验的最新成就,课程内容以定性描述为主,具体表现为“三多”:

内容中名词、概念、术语“多”,定性描述、经验性总结“多”,需记忆性的内容、规律“多”。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时刻都会遇到有关材料及其制造加工方面的问题。

无论设计一台机器设备、机械零件,还是改造、加工一套工夹具,都将面临材料的选择、应用与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等问题,这一切都涉及材料及其成形技术方面的问题。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加工工艺,初步具备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加工方法、妥善安排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本科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基本概念多,与实际联系密切。

学习时应注意联系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及金属工艺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分析、理解前后知识的整体联系及综合应用。

三、重要考点

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学科中,与材料科学有关的是()。

A.凝聚态物理

B.物理化学

C.晶体学

D.冶金、机械、和化工学

答案:

ABCD

(2)工程材料被划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的依据是()。

A.用途

B.组成

C.结合键特点

D.质量

答案:

BC

(3)有色金属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等。

A.轻金属

B.重金属

C.贵金属

D.稀有金属

答案:

ABCD

(4)下列各项属于陶瓷材料性能特点的是()。

A.熔点高

B.硬度高

C.耐腐蚀

D.脆性大

答案:

ABCD

《机械工程材料》辅导资料二

主题:

第1章材料的性能

学习时间:

2013年10月7日—10月13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开始对本课程课件第1章的学习,即材料的性能。

具体的学习内容如下: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断裂韧性、热疲劳的概念。

2.掌握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3.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的概念;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的概念。

4.理解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的公式、测量方式及适用范围。

二、主要内容

一、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一)基本概念

选用材料时首先要考虑材料的有关性能,使之与构件的使用要求相匹配。

材料性能分为:

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大类。

1.使用性能: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2.工艺性能:

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性能。

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以及切削性能等。

3.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力学行为。

4.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尺寸上的变化,即产生变形。

变形分为两大类,即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5.弹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以后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

6.塑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下产生的永久变形,而材料本身并不发生破坏的变形。

(二)各类曲线

1.拉伸曲线: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图1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

2.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图2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二、强度与塑性

(一)强度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1.屈服强度

图3条件屈服强度的确定

2.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拉伸过程中,在拉断以前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所对应的应力值。

反映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图4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

 

(二)塑性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指标为延伸率

和断面收缩率

(三)任性

韧性是指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整个过程所吸收的能量,即拉伸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

三、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硬度测试有很多种方法,如压入法、回弹法、划痕法等,工业上主要用的是压入法。

压入法是将比工件更硬的物质压入工件表面,利用所得到的压痕测量工件的硬度的方法。

常用的压痕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四、冲击韧性

图5冲击试验机

五、疲劳

疲劳是指构件在低于屈服强度的条件下,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

这种断裂被称为“疲劳断裂”。

引起疲劳断裂的最低应力值,即疲劳强度。

六、断裂韧性

低应力脆断是指工程上金属材料经常会出现材料在名义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的情况下产生脆断的现象。

七、热疲劳

由于热循环致使温度反复变化,引起的热应力、热应变,使材料受到疲劳损伤而破坏的现象。

八、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物理、化学性能虽然不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却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

1.物理性能即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2.化学性能即材料在某些介质中所表现出的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

(一)材料的物理性能

1.密度:

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

2.熔点:

材料的熔化温度。

3.热膨胀性:

材料随温度的增加,体积增大的性质。

4.导热性:

材料单位截面积传导热量的能力。

5.导电性:

材料对电流的传导特性。

6.磁性:

材料在磁场中的表现出来的特性。

(二)材料的化学性能

1.耐腐蚀性:

材料抵抗各种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

2.抗氧化性:

材料在含氧环境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九、材料的工艺性能

工艺性能:

材料在某种加工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加工难易程度。

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以及机械加工性能等。

1.铸造性能

●铸造:

将液体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以后获得毛坯、铸件或原材料的工艺方法。

●铸造性能:

液体金属浇注到铸型空腔中,待冷却凝固以后获得结构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铸造性能包括充型能力、收缩等。

2.锻造性能

●锻造: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锻件或原材料的工艺方法。

●锻造性能: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获得优质锻件的能力。

●锻造性能取决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变形抗力。

●材料的塑性好、变形抗力小,则锻造性能好。

3.焊接性能

●焊接:

通过加热或加压力(或同时加热并加压力),借助于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使分离的金属结合起来的工艺方法。

●可焊性:

金属材料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以及结构形式的条件下,形成优质连接的难易程度。

●材料的含碳量越低,则可焊性越好。

4.切削加工性

●切削加工:

借助于机械,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过程。

●切削加工性:

材料被切削加工成形并得到精确的形状、尺寸以及高的表面光洁度的能力。

5.热处理性能

●热处理:

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等手段,通常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其内部组织,以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热处理性能:

通过热处理改变材料的性能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包括淬硬性、淬透性、扩散能力等。

三、重要考点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

A.铸造

B.锻压

C.焊接

D.热处理

答案:

ABCD

2.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下列的()。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D.疲劳强度

答案:

ABCD

3.大多数材料的()几乎相等,一般不做区分。

A.弹性极限

B.比例极限

C.屈服极限

D.抗拉强度

答案:

AB

《机械工程材料》辅导资料三

主题:

第2章材料的结构

学习时间:

2013年10月14日-10月20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开始对本课程课件第2章的学习,即材料的结构。

具体学习内容如下: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各类结合键的概念: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

2.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包括晶格、晶胞、立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表示方法。

3.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大分子链的结构。

4.掌握扩散的宏观规律的基本内容。

5.理解各类材料的结构:

金属的晶态结构与非晶态结构,陶瓷的晶相、玻璃相及气相。

6.理解影响扩散的因素。

二、主要内容

一、原子的结合方式

工程材料是由各种元素通过原子、离子或分子结合而成的。

它们之间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

根据结合力的强弱,结合键分为强键和弱键两类:

强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弱键(分子键);

(一)离子键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吸引相互接近,当离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等时,两者之间达到平衡,而行成“离子键”。

通过离子键结合的材料强度、硬度高,脆性大,是绝缘材料。

多为无色透明的物体。

图1NaCl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二)共价键

通过共用电子对而达到稳定结构结合的键接方式称为“共价键”。

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同样具有强度高、熔点高、脆性大的特点。

导电性依共价键的强弱而不同。

图2共价键示意图

(三)金属键

通过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结合而形成的键接方式称为“金属键”。

由金属原子上脱离下来的最外层电子,称为“自由电子”。

它们在金属中聚集成为“电子云”,并可以自由移动。

失去价电子的原子成为“正离子”,通过电子云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由于电子云在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在光照的条件下使其激发,继而产生金属光泽。

当金属原子之间产生位移时,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使原子之间不致产生破坏,因而,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

图3金属键示意图

(四)分子键

分子键又被称作“范德华键”。

它是由于分子中的共价电子对非对称分布而引起的电位不均允分布,使分子在某方向上显正电性,而另一方向显负电性,继而形成偶极矩,使两个分子键接在一起。

图4分子键示意图

氢键:

由于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当和某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电子强烈偏移,另一个方向会显示很强的正电性,当和另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遇时,产生较强的引力,使三个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桥接,故单独形成一种键接方式,称为“氢键或氢桥”。

由于形成分子键的范德华力很弱,因而分子键结合的材料熔点和硬度均较低。

又因无自由电子的存在,所以这些材料都是良好的绝缘体。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内部原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物质。

如金属、食盐、单晶硅等。

2.非晶体:

内部原子在空间无序排列的物质。

如玻璃、石蜡、松香等。

3.晶体与非晶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称为“晶化”。

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出现非晶状态。

5.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原子混乱排列,各向同性。

(二)晶格

为了研究原子的排列规律,把每个原子看成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的几何点,称为“结点”。

由结点的排列阵列称为“点阵”。

将点阵中各结点用想象中的线条连接起来所得到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三)晶胞

1.晶胞:

晶格中能够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为了表达晶胞的形状、尺寸,将晶胞放入坐标系中,单个晶胞在坐标系中的尺寸(棱边截距)、及各棱边之间的夹角,称为“晶格常数”,又称为“晶格尺寸”。

晶格常数(晶格尺寸)分别用

等来描述。

根据这些参数,可将晶体分为七大晶系,分别为三斜、单斜、正交、六方、菱方、四方和立方。

2.原子半径:

晶体中原子最紧密排列方向上,相邻原子间距尺寸的一半。

3.晶胞原子数:

一个晶胞内所包含的实际原子数。

4.致密度:

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5.配位数:

晶体中与任意原子距离相等的原子数。

显然,不同结构的晶体晶胞原子数、配位数和致密度也不相同,配位数越大的晶体致密度越高。

(四)立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表示方法

1.晶面:

晶体中,由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

2.晶向:

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列的方向称为“晶向”。

3.晶面指数:

表示晶面的符号称为“晶面指数”。

4.晶向指数:

表示晶向的符号称为“晶向指数”。

三、金属的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包括:

金属的“晶态结构”和金属的“非晶态结构”两大类。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1.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大多数金属晶体都具有排列紧密、对称性高的简单结构。

在纯金属中,最常见最典型的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

前两种属于立方晶系,后者属于六方晶系。

2.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实际金属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缺陷。

晶体缺陷对金属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将晶体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类型。

(二)金属的非晶态结构

1.描述方法

比较气态、非晶态和晶态,非晶态金属的结构与液态金属相似,原子排列没有长程的周期性。

在非晶态金属中没有晶界、位错等晶态金属所特有的晶体缺陷。

2.模型

非晶态的原子结构模型多数人认为是“硬球无规密堆模型”。

四、陶瓷的结构

陶瓷材料是利用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原料经制坯、成型和烧结工艺加工制成的材料。

陶瓷材料中的基本相及其结构要比金属复杂的多。

通常由三种相组成,分别是晶相、玻璃相和气相。

(一)晶相

晶相是陶瓷材料的主要组成相。

陶瓷材料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均取决于晶相。

多数陶瓷材料是离子键和共价键晶体。

陶瓷材料中的晶体类型及其复杂程度都超过金属晶体。

晶相中的晶粒大小对陶瓷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裂纹越不容易扩展,材料的强度越高。

(二)玻璃相

玻璃相是非晶态结构中的低熔点固体,其作用是充填晶粒间隙、粘结晶粒、提高材料的致密程度、降低烧结温度和抑制晶粒长大。

玻璃相的强度低、绝缘性及热稳定性差,工业陶瓷中玻璃相的数量一般控制在20~40%。

陶瓷坯体在烧结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含有复杂结构的聚合体的熔体,这种熔体的粘度很大,冷却时不利于晶体形核长大,从而转变为玻璃体。

玻璃化温度:

陶瓷冷却过程中,由熔体变为玻璃体的温度。

软化温度:

玻璃体加热时显著软化时的温度。

(三)气相

气相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气孔,气孔往往是裂纹源,降低陶瓷的强度。

通常除了多孔陶瓷以外,普通陶瓷的气孔率为5-10%,特种陶瓷在5%以下。

五、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量大于

的有机化合物。

常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实际上,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主要由它是否显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来判断。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而低分子化合物则没有。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简单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

组成聚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如乙烯、氯乙烯等。

聚合物的分子为很长的链条,称为“大分子链”。

六、扩散

扩散:

由浓度梯度或热运动引起的原子定向运动。

固态金属中的扩散是金属固态转变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固态加工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扩散的宏观规律

1.菲克第一定律

菲克第一定律:

在稳态扩散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物质的流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2.菲克第二定律

非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物质的浓度是随时间变化的,为此菲克给出了第二方程。

(二)扩散机制

1.空位扩散

空位扩散是扩散原子通过与相邻的空位交换位置进行迁移的扩散。

2.间隙扩散

间隙扩散是位于晶格间隙中的原子跃迁到相邻间隙位置所引起的扩散。

小原子半径的间隙原子,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扩散就是以这种机制进行的。

多数合金中,间隙扩散比空位扩散要快得多。

3.其他扩散机制

除了上述两种扩散机制以外,位错中心和晶界也是良好的扩散通道。

三、重要考点

判断题

1.()自然界有些物质不是由原子组成的。

2.()金属、食盐、单晶硅等属于非晶体。

3.()在非晶态金属中没有晶界、位错等晶态金属所特有的晶体缺陷。

答案:

1.错;2.错;3.对。

《机械工程材料》辅导资料四

主题:

第3章材料的凝固

学习时间:

2013年10月21日-10月27日

内容:

这周我们将开始本课程课件的第3章的学习,即材料的凝固。

具体学习内容如下:

一、学习要求

1.掌握纯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包括液体和晶体的自由能-温度曲线和纯金属的冷却曲线。

2.掌握金属及合金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