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625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14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语文五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马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马”为主题,编选了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马的外形特点:

静态中的马形神兼备、生动健美、苍劲有力;动态中的马如“山洪奔泻”般雄伟壮阔,气势恢宏。

无论是哪一篇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马的亲切、热爱、敬仰之情。

“语文天地”则安排了“畅所欲言”,积累带有“马”字的成语,讲讲“马”的成语故事。

“初显身手”,是一个查找关于马的艺术品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单元目标

1、想象文章描绘的景象。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解决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学习写动物的取材谋篇方法。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单元重点

感受文章咏物言志的特点。

单元难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解决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天马》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

《巩乃斯的马》2课时

《语文天地》5课时

天马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辔头”“鞍镫”“璎珞”等词语的意思。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

2、初步学习课后介绍的快速阅读的方法。

以问题解决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3、领悟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蕴涵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反复阅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马的健美、奔放。

了解课文在表达上不但生动,而且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解决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重点

反复阅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马的健美、奔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解决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导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娇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二、学习新课

1、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重

踏tā踏实tà踏步

2、课件出示新词,指名读,齐读。

冶炼杰作凌空辔头鞍镫璎珞优雅

体态轻盈神形兼备自由奔放迎风飘动

3、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1)开篇点明天马是我国旅游局1983年确定的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2)先介绍图形标记来历,然后介绍这件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3-5)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天马的外形特征。

(6)介绍天马名称的由来。

(7)点明了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所在。

4、指名读课文,思考:

根据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5、练习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体会文章中心。

教学重、难点

领悟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蕴涵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解开这一个个谜。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铜马无穷魅力。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第一节,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习第二节。

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图形是根据什么描绘的?

它有什么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呢?

3、学习第三、四、五节。

课文描写了铜奔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过渡:

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第四节。

齐读,体会到了什么?

4、指名读第六节,思考:

“天马”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曾经普遍采用的形象优雅的“马踏飞燕”这一称呼被改变了?

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5、齐读第七节,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意义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试一试,假如有外国游客来参观这一件艺术珍品,你会怎样介绍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四、布置作业

1、搜集马的艺术品,体会中国人对马的喜爱。

2、形近字组词。

冶()凌()棱()蹬()

治()陵()菱()镫()

五、板书设计

天马

图形标记来历

艺术造型

名称的由来形神兼备构思奇妙

天马的象征意义

 

六、课后反思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方法1、朗读法2、想象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房兵曹胡马》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大家一起背好吗?

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他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学习他所做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房兵曹胡马》。

板书:

房兵曹胡马

二、揭题

1、《房兵曹胡马》中的“胡马”你是怎样理解的?

“房兵曹”又该怎样理解呢?

2、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

这是首什么诗?

可以分为几部分?

为什么这样分?

诗分前后两部分。

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用实写手法。

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

2、范读

3、自由读前四句,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骏马的哪些特点?

这匹骏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四句诗的意思。

5、齐声朗读前四句诗。

在脑海中浮现这匹骏马的形象。

6、重点理解后四句。

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

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

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

“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

7、诗人借写骏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后两联,借写胡马的品格,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作业

1、作画,画一画这匹骏马。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骏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马诗》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

二、揭题

1、你对诗人李贺有哪些了解呢?

李贺是个早熟的天才,也是个不幸的诗人。

他父亲当过县令,而他却由于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只当上个从九品的奉礼郎,二十七岁就怏怏而死。

2、从题目中可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

诗人是怎样描绘马的?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5、齐声朗读后两句诗。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7、诗人写马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生不逢时的感慨与愤懑。

齐声朗读这两首诗,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首诗作者以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前四句都在描写马的雄健,是实写,有这样的好马,当然可以横行万里为国立功,表现出诗人的情与志。

李贺的马诗描写的是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表达了诗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碗()堪()骁()俊()

宛()湛()饶()峻()

2、背诵这首诗。

五、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马诗

来自骨骼双耳奔跑沙如雪月似钩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对施展抱负的渴望

六、课后反思

巩乃斯的马

教学目标

1、通八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

2、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和崇高友爱感情。

感受作者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3、培养学生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向往与渴求的情操。

教学重点

想象并感受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体现的思想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和崇高友爱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课

周涛,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

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所写的散文《巩乃斯的马》。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二、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字词

巩乃斯裹挟纠缠发愣痴呆罕见嘶鸣覆盖

2、出示课文中的成语,齐读,积累下来。

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披头散发淋漓尽致临危不惧无可替代

3、形近字并组词。

攻()楞()撕()魄()

巩()愣()嘶()魂()

三、再读课文,写批注笔记

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

3、选择喜欢的词语、句子,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抄写在摘录笔记本上。

4、全班交流,搜集有价值的难点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体会意境

教学重点

想象并感受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学步骤

一、导课

课件出示万马奔腾的场面:

夏日暴雨下马群奔跑——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场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去感受那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第一节,你从哪里体会到这场暴雨的迅疾猛烈?

来势很快,在晴空中盘旋的孤鹰被击落。

雨脚很猛,把牧草覆盖的原野打得烟尘滚滚。

指导朗读,读出这场暴雨的迅疾猛烈的气势。

2、默读第二——四节,在书上做批注,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感受。

3、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1)文章中比喻句多、奇、大气,把奔驰的骏马比作尖兵,比作将军,体现了群马奔腾时的酣畅痛快、不受羁绊。

把大喊大叫的声音比作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的声音,体现了群马奔腾时的恢弘气势,也突出了人类在此时此刻的渺小。

2)“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披头散发、淋漓尽致”等词语体现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眼里。

3)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

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

4)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自己对不受羁绊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5)在作者笔下,马的生命活力与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已融合在一起。

6)“它所给予我们的”指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用高昂的语调来表现群马奔腾时的酣畅痛快、不受羁绊。

三、全课总结

课件播放万马奔腾的场面,教师叙述:

万马奔腾,气势恢弘。

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狂乱奋发,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羁绊都不放在眼里。

这壮阔的场面给予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将使我们终身受用不尽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争()恐()前()后()披()散()

淋()尽()临()不()无()替()

2、形近字并组词。

攻()楞()撕()魄()

巩()愣()嘶()魂()

五、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争先恐后、前呼后拥、

披头散发、淋漓尽致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

惊心动魄的向往与追求

 

六、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积累儿童诗中优美的段落。

积累有关马的成语。

了解牧区的马背小学。

2、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诗句的能力。

在课堂交流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八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美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诗句的能力。

教会学生合理使用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了解牧区的马背小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步骤

一、学习拓展阅读

1、指名试读诗句。

2、理解词语

3、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草原牧民生活的资料。

4、同桌合作,将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读给对方听,并讲讲自己的感受。

说说为什么喜欢。

全班交流。

5、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

谈谈自己的理解。

6、齐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7、马背是牧区孩子童年的学校,你的童年学校是怎样的?

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

8、教师介绍现在牧区孩子的学校。

现在已经没有马背小学了。

过去新疆的阿勒泰地区最多时有马背小学600多所,目前已经被50多所寄宿制学校所代替。

自1998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实施以来,新疆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合理使用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学步骤

一、畅所欲言

1、说一说带“马”字的成语,看谁说的又对又多。

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失前蹄马不停蹄

马马虎虎一马当先一马平川万马奔腾

车水马龙人困马乏蛛丝马迹牛头马面

当牛做马指鹿为马兵荒马乱金戈铁马

2、把这些成语积累下来。

3、讲一讲有关马的成语故事,先在小组内讲,然后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个人在全班讲。

二、初显身手

1、读金钥匙中的话,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2、课前布置大家查找有关马的绘画、摄影、邮票、雕塑和音乐作品。

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马的资料?

我们分成四个小组交流。

摄影作品组绘画作品组邮票作品组雕塑作品组音乐作品组

3、小组选出口语表达条理清楚、内容生动的同学做代表发言。

三、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又获得了不少有关马的知识,收获可真不小。

有关马的知识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了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作文

教学重、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口头叙述自己作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课

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马。

二、回忆回忆,讲一讲

1、回忆在初显身手中自己和别人的发言,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有关马的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先口头介绍一下。

2、回忆自己有没有骑过马,有没有在哪里见过赛马,或者有没有欣赏过马术表演,把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同桌。

三、全班交流

试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口头叙述自己作文内容。

借鉴其他同学的发言,完善自己的思路。

四、打草稿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习作

教学重、难点

要写出马的特点,发挥丰富的想象

教学步骤

1、学生习作,有问题可随时咨询,老师巡视指导。

2、当堂完成的习作可面批。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作文讲评

教学重点

学会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文。

教学难点

找到习作的问题,并修改作文。

教学步骤

第二单元奇观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题为“奇观”,是由三篇主题课文组成。

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天地”里设计了要求同学们上网搜寻能够再现大自然奇观的名胜宝地,然后介绍给别人的实践活动,重点要说明其“奇”在哪里。

编探险故事的练习意在培养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单元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

2、体会钱塘江涌潮的奇伟壮丽。

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单元重点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

单元难点

了解古今语言的异同。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雅鲁藏布大峡谷》2课时

《浙江潮》2课时

《红树林》2课时

《语文天地》5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学习生字、新词。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收集资料。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课

1、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2、学生汇报。

二、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雅鲁藏布近在咫尺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荒山秃岭春意盎然奇花异草阳光普照

2、指名认读。

3、指导要点。

三、再读课文,写批注笔记

1、再读课文,在文中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理解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试着小结段意。

3、同桌交流,互帮互学。

4、选择喜欢的词语、句子,以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抄写在摘录笔记本上。

5、全班交流,搜集有价值的难点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整理补充摘录笔记。

2、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树立理想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课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

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片。

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二、学习课文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交流自读疑难:

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4、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选择你印象最深的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读一读:

①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②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③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5、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汇报,教师指导。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布置作业

写出课文的提纲。

七、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交代雅鲁藏布江神奇的大拐弯

世界之最自然博物馆

最后一处秘境

八、课后反思

 

浙江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钱塘江涌潮的奇伟壮丽。

2、解古今语言的异同。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

3、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的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浙江潮》。

教学重点

体会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课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

二、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

齐读课文。

2、认读句子。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而渐进,则云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三、细读课文。

1、《观潮》第一句说: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句话怎样理解?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潮水的特点?

写形:

仅如银线,云城雪岭写声:

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写势: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写色:

云城雪岭

3、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潮水?

结合语句说一说。

4、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5、从文中找出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四、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译成现代文。

五、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钱塘江涌潮的奇伟壮丽。

六、板书设计

浙江潮

形:

仅如银线,云城雪岭

奇伟壮丽色:

云城雪岭

声:

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势: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观潮》,体会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