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9480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docx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

中国环境污染的资料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

  在世纪之初,我们来讨论有关健康的环境问题。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现在的许多疾病可以认为是人类对迅速改变的环境适应性的失调。

过去人类为了生存所获得的适应性,正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挑战。

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健康,还影响到子孙后代,必须予以关注。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大气卫生状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民用煤量的加大,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引起卫生界的重视并开展一些研究,发现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城市冬季T、CO日均浓度普遍超标,NO2浓度较低,呈典型燃煤型污染。

  80年代以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河北省防疫站在承德市1983~1986年的冬季空气监测中,SO2、T出现/m3、mg/m3的高浓度,已达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水平。

环监所1981~1992年参加的《全球监测系统—全国五大城市大气监测》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五城市T年均值全部超标,污染水平在参加国际监测网城市中属最重之列。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向燃煤和汽车废气并存的混合型转化。

汽车尾气排出的细颗粒物极易吸附有毒物质,进入人的呼吸道深部而引起更大的危害,而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后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苯系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使得大气污染变得更加复杂。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卫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热、空调的使用和居室密闭程度的增加,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居室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主要于建筑和装饰材料、个人活动、化学品的应用和室外污染气体的进入。

目前我国生产的建筑装修材料仍存在较多的卫生质量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对市场装修材料甲醛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人造板及其缺口中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样品超标率达56%。

如果室内大量使用木质人造板、涂料、粘合剂和各种塑料制品,这些材料会释放出甲醛和各种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对室内人群的健康产生危害。

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对100多个装修后的家庭或单位检测,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率高达92%。

为控制空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国家卫生部、质检总局、环保局于20XX年联合发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评价和装修材料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体卫生状况我国大部分江、河、湖及水库等地面水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有的已造成严重危害。

三门峡市以黄河为水源,由于受市区污水排放的影响,源水水质劣于V类水质标准,藻类大量繁

  殖生长,“三氮”含量严重超标,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近年污染也明显加重,90年代的水质监测表明,氯化物、硫酸盐、化学耗氧量、“三氮”含量显著高于80年代。

  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也存在一定问题,全国水质普查全项合格率很低,约在10%。

我国目前还有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卫生条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南方仍有部分地区的农村饮用沟塘水、河水,其“三氮”含量高,与上消化道瘤高发密切相关。

  土壤污染状况工业和城市废水、工业废渣、冬小麦垃圾、人畜粪尿施肥、化肥和农药以及大气污染的沉降都可污染土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我国污水年总排放大约在700~900亿t,而且基本都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使灌溉后的土壤存在较重的污染问题,常有重金属累积,粮食和蔬菜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留。

有调查显示,污水灌溉的土壤中铬含量是河水灌溉土壤的2倍,其粮食中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我国城市垃圾、粪便每年约2亿t,固体废弃物约亿t,而处理率还不到10%。

很多地方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致使土壤致病微生物增多;另外,我国废渣和垃圾缺少分类,有些垃圾烧不得,埋不得,处理又缺少较好方法和完整的体系,这也是当代环境的世界性难题。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除了电台、电视台的各种发射塔、雷达、卫生通讯系统、变电站,还有各种电子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器不断走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办公室的电脑、电话、复印机、传真机,家庭的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以及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话等使我们随时可能处于电磁辐射的不良环境。

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与其频率、场强、波的性质、暴露时间长短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产生危害,并可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

有研究表明,在高磁场环境中,儿童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升高,肿瘤患病率亦高于预期值。

  光污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建筑外墙使用镜面、瓷砖等高反射系数材料日益增多,使城市在日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眩目夺彩;而夜晚的城市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已成为明符其实的“不夜城”。

再加上近距离读写使用的书本纸张越来越光滑,使人们几乎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强光弱色”的“人造环境”中。

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系数为82~88%,特别光滑的白粉墙和洁白的书薄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高10倍左右,目前许多城市的光强度已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随的生理适应范围,应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2当代环境污染特征

  化学性污染大大增加WHO环境规划署登记的化学品在500万种以上,进入环境的已有十万种,而且在每年递增。

有许多具有潜在毒性的物质已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各个领域。

人类从胚胎到死亡始终处在环境化学物的包围之中。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子有很多种类,他们可能同时进入人体,产生相互作用,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

  污染表现为低浓度、长时间、慢效应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因子浓度通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但由于人群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因此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进入环境的化合物高度稳定许多化合物的半衰期极长,甚至不能被生物降解,他们对机体乃至下一代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半衰期a,DDT10a。

、Hg进入机体很难降解,生物半衰期都在5a以上。

  3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下降我国人口已接近13亿人,人均农田仅占世界人均的四分之

  一。

我们拥有世界7%的土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由于荒化、沙化和建设用地,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土地500万亩。

土地使用面积逐年减少,却要在仅有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使土壤微生物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新问题有些乡镇企业技术差、设备简陋、环保意识缺乏、污染严重,农村原本清新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

一个小造纸厂污染一条河的现象在全国随处可见;土法炼焦、冶炼更是把大片区域弄得乌烟瘴气、寸草不生。

加上我国环境监督工作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普遍存在,使得这些过热的短期经济行为对环境造成严重冲击。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污染严重中国的工业和民用煤量都很大,改煤为油或核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很困难,燃煤污染还将继续;一些农村仍在砍树作为燃料,植被继续减少。

生态破坏严重。

  国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治理环境中国污水排放处理率还很低,工业污水不到26%,生活污水不到3%,全面处理至少要上千亿基础建设投资,每年运行还要几十个亿,再加上用于治理大气、固体废物的资金,国家目前还难以承受。

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很大,但在全国各地具体落实还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工作任重而道远。

人类要生存,世界要发展,我们就要用自己的智慧保护全球赖以生存的资源,这对于经济发展和民族昌盛都非常重要。

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天常蓝、水常青。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

  摘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愈来愈凸显,环保压力也在持续加大。

我国的环境污染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

  关键字:

中国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

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

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大气污染

  1.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在较重的污染水平,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

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在3~248mg/L范围之间,全国年均值为66mg/L。

一半以上的北方城市和三分之一强的南方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

北方城市年均值为72mg/L;南方城市年均值为60mg/L。

以宜宾、贵阳、重庆为代表的西南高硫煤地区的城市和北方能源消耗量大的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的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

  2.污染

  ①能源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自1980年以来,中国原煤消耗量已增加了两倍以上。

1997年原煤消费已达亿吨,预计到20XX年将增至亿吨。

以煤炭、生物能、石油产品为主的能源消耗是大气中颗粒物的主要。

大气中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最为有害,它们主要来自工业锅炉和家庭煤炉所排放的烟尘。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大多来自这些排放源。

工业锅炉燃煤占我国煤炭消耗量的33%,由于其燃烧效率低,加之低烟囱排放,它们在近地面大气污染中所占份额超过其在燃煤使用量中所占份额。

虽然居民家庭燃煤使用量仅占消耗总量的15%左右,然而其占大气污染的份额常常是30%。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急剧增长之势。

90年代初,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00多万吨,到1997年,已上升至2300万吨,预计到20XX年将增至2800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的头号大国。

研究表明,我国大气中87%的二氧化硫来自烧煤。

我国煤炭中含硫量较高,西南地区尤甚,一般都在1%-2%,有的高达6%。

这是导致西南地区酸雨污染历时最久、危害最大的主要原因。

  ②机动车尾气: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大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

特别是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严重超标,北京和广州氮氧化物空气污染指数已达四级,已成为大气环境中首要的污染因子,这与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密切相关。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负荷的60%以上,其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对大气污染的分担率达到80%,氮氧化物达到40%,这表明我国特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由第一代煤烟型污染向第二代汽车型污染转变。

198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仅有300万辆,1990年为500万辆,1997年增至1300万辆,预计到20XX年将达到20XX万辆,20XX年将达到4500-5000万辆。

而目前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低,相当于国外七十年代中期水平,单车污染排放水平是日本的10-20倍,美国的1-8倍。

如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仅为洛杉矶或东京的1/10,但这三个城市的汽车污染排放却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

自80年代以来,汽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70%以上,加入汽油的四乙基铅量年均2900吨。

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放到大气中造成铅污染。

汽车排放的铅对大气污染的分担率达到80-90%。

从1986-1995年10年间,我国累计约1500吨铅排入到大气、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对居住城市的儿童、交警和清洁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污染危害

  由于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

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气管炎,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疾病负担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疾病调查已发现暴露于一定浓度污染物所导致的健康后果,诸如呼吸道功能衰退、慢性呼吸疾病、早亡以及医院门诊率和收诊率的增加等。

1989年,研究人员对北京的两个居民区作了大气污染与每日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在这两个区域都监测到了极高的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

估算结果显示,若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每增加1倍,则总死亡率增加11%;若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倍,则总死亡率增加4%。

对致死原因所作的分析表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1倍,则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增加38%、肺心病死亡率增加8%。

1992年,研究人员对沈阳大气污染与每日死亡率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0mg/L,总死亡率分别增加%和%。

城市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其它人体健康损失也很大。

分析显示,由于空气污染而导致医院呼吸道疾病门诊率升高34600例;严重的空气污染还导致每年680万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于空气污染超标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损失达450万人次。

  与此同时,室内空气质量有时比室外更糟。

对我国一些地区室内污染的研究显示,室内的颗粒物水平通常高于室外)。

据保守的假设估计,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而引起的早亡达11万人。

由于在封闭很严的室内用煤炉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在中国北方年年发生。

在我国由室内燃煤烧柴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与由吸烟而产生的问题几乎相当。

受室内空气污染损害最大的是妇女和儿童。

  二氧化硫等致酸性污染物引发的酸雨,是我国大气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

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与空气中水和氧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排人大气层,与其他化学物质形成硫酸和硝酸物质。

这些排放物可在空中滞留数天,井迁移数百或数千公里,然后以酸雨的形式回到地面。

目前我国酸雨正呈急剧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

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

  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水pH值低于,酸雨频率高于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

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酸雨在我国几呈燎原之势,危害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29%左右,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并继续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

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PH值为的酸雨影响下,可减产%;PH值为时减产%,PH值为时减产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对森林、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树叶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据对南方八省份研究表明,酸雨每年造成农作物受害面积亿亩,经济损失亿元,造成的木材经济损失18亿元。

从全国来看,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0亿元。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

由于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十分明显。

如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能大大阻碍人体的输氧功能,铅会抑制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肝功能障碍,颗粒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尾气排放对交通警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有资料表明,交通警的寿命大大低于城市人的平均寿命。

此外,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在大气中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其污染范围更广,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

  二、水污染

  1.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门报告显示,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与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长增加了个百分点,丰水期增加了个百分点,在所评价的5万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占42%,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12%。

  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

长江干流污染较轻。

监测的%的河段为Ⅲ类和优于Ⅲ类水质,无超Ⅴ类水质的河段。

但长江江面垃圾污染较重,这是沿岸城镇和江上客船乱扔垃圾所致。

成堆的垃圾已严重妨碍了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影响了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

  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

监测的%的河段为Ⅳ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性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70年代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6年为133天,1997年长达226天。

  珠江干流污染较轻。

监测的%的河段为Ⅲ类和优于Ⅲ类水质,%的河段为Ⅳ类水质,其余河段为Ⅴ类和超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汞。

  淮河于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

干流水质以Ⅲ、Ⅳ类为主,支流污染仍然严重,一级支流有52%的河段为超Ⅴ类水质,二、三级支流有71%的河段为超Ⅴ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非离于氨和高猛酸盐指数。

  海滦河水系污染严重,总体水质较差。

监测的50%的河段为Ⅴ类和超Ⅴ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污染严重。

监测的50%的河段为超Ⅴ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汞、挥发性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松花江水质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善。

监测的%的河段为Ⅳ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挥发性酚和生化需氧量。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水库污染相对较轻。

与1996年相比,1997年巢湖和滇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太湖有所减轻。

主要大淡水湖泊的污染程度次序为:

滇池最

  重,其次是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博斯腾湖、兴凯湖和洱海。

湖泊水库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严重富营养化和耗氧有机物增加。

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高猛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大型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挥发性酚。

部分湖库存在汞污染。

个别水库出现砷污染。

  2.污染

  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

在淮河流域约有75%的化学需氧量来自工业废水,其余来自生活污水。

  ①工业废水:

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

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

  ②城市生活污水:

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

1997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

全国各地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

例如,山东省生活污水占废水总量的40%,而重庆市生活污水则产生了当地水体中68%的化学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③农业废水:

除了农产品加工这一间接水污染行业外,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等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

尽管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与国际标准相比并不特别高,但由于大量使用低质化肥以及氮肥与磷肥、钾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较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价低质的氨肥的使用。

这种地方生产的氨肥极易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

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导致物种的损失,并造成一些受保护水体的污染。

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废物也是水体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

肉类制品在过去的15年中产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动物粪便直接排入饲养场附近水体。

在杭州湾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其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88%来自农业,化肥和粪便中所含的大量营养物是对该水域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内陆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的最大威胁。

  3.污染危害

  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渔业和农业生产,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

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

  一些疾病与人体接触水污染有关,包括腹水、腹泻、钩虫病、血吸虫、沙眼及线虫病等。

改善供水卫生条件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同时也可减少幼儿因腹泻而导致的死亡。

总体而言,我国此类疾病发病率较其他发展中国家低。

与其他收人水平相当的亚洲国家相比,我国水供应与卫生条件是好的,尽管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1990年,我国只有%的总死亡率和3%的总疾病负担源于与供水及卫生条件有关的普通疾病。

与之相比,在我国,慢性障碍性呼吸道疾病占总死亡率的16%和总疾病负担的%

  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也被认为与水污染有关——如皮肤病、肝癌和胃癌、先天残疾、自然流产等。

研究人员曾经对水污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过一些研究。

但如果没有进行多年的大规模病疫学调查,是很难找到这些疾病的准确病因的。

与肠道疾病不同,与水污染有关的癌症和先天残疾是由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造成。

  目前,我国的城市卫生系统正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化肥的广泛使用以及农村收入的提高,用于农业的粪便收集系统已基本消失了,城市污水总量随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上升,但现代化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尚未形成。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全国范围,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肠道疾病发病率的增加。

  4.污染危害的经济价值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价值,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540亿美元/年。

约占1995年GDP的8%。

而用人力资本价值估计,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则为240亿美元,占GDP的%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1.污染现状

  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亿吨,其中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亿吨,占总产生量的%,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约占%。

199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69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占%。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近年来,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2.污染

  ①工业固体废弃物:

1996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亿吨,其中危险废弃物产生量993万吨,占%;冶金废渣7369万吨,占%;粉煤灰12668万吨,占%;炉渣7759万吨,占%;煤矸石11425万吨,占%:

尾矿18857万吨,占%;放射性废渣227万吨,占%;其它废弃物6599万吨,占10%。

在产生固体废弃物的工业行业中,矿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的产生量最大,占总量的95%左右,其中尤其以矿业和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主,占总量的60%。

  ②废旧物资:

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4-1/3,大量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严重,造成污染。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吨废钢铁、600多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