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9357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5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docx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附件

投资后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1投资后评估工作的体系架构

投资后评估作为投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着投资管理向精细化、分析型管理模式转变,投资后评估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对于投资后评估工作,我们将其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和实施:

项目后评估,总体投资后评估。

项目后评估主要针对于具体项目,可能具体到不同地域、专业与业务。

通过对项目的立项决策、实施过程、项目效益等方面的评估,来分析此项目对专业、业务及企业的影响。

虽然项目后评估会积累大量的数据与经验,并对今后的项目实施有指导作用,但仅靠项目评估,并不能完全了解在一个投资周期内总体投资的情况。

每年都会有几十亿的投资,所以总体投资的执行和效果情况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且总体投资后评估不仅是对前一期投资的总结评价,它的结果也为下一期投资计划的制定提供信息、决策的支撑,因此,总体投资后评估不可或缺。

虽然项目后评估和总体投资后评估研究层面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并行、独立实施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由上图可知,投资后评估工作分为两个层次,其中项目后评估是基础,总体投资后评估是对项目后评估的提炼和提升。

如果做了大量的项目后评估,但怎么把这些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项目后评估的结果进行应用,是企业进行项目后评估面临的一个问题。

由于总体投资最后都会落实到具体项目中,所以总体投资后评估正是对所有项目后评估的一个总结,项目后评估的结果、数据等信息也为进行总体后评估提供支撑。

总的来说,从项目后评估到总体后评估是管理提升的过程。

由于总体后评估和项目后评估各自所研究的目的、层面不同,他们各自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面对总体投资后评估和项目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2投资后评估一般方法

投资后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框架法、成功度法和对比法等。

2.1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综合评估的方法,通过对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四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逻辑框架表的方式来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

项目描述

可客观验证的指标

原因分析

项目

持续能力

原定

指标

实现

指标

差别或

变化

内部

原因

外部

条件

项目宏观目标

项目直接目的

产出/建设内容

投入/活动

该方法通过分析指标之间的差异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管理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估。

2.2成功度法

成功度评估法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打分方法。

成功度评估是依靠评估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估各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的定性结论。

打分

等级

标准

1

完全成功

项目各项目标已全面实现或超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取得巨大的效益和影响。

2

成功

项目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

3

部分成功

项目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只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响。

4

不成功

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几乎没产生什么正效益和影响。

5

失败

项目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不得不终止。

2.3对比法

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

1、前后对比法:

指项目实施前相关指标与项目实施后同类指标的对比,用以直接估量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

2、有无对比法:

指在项目周期内“有项目”(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无项目”(不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用以度量项目真实的效益、作用和影响。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求投入的代价和产出的效果口径一致,也就是说,所度量的效果要真正归因于项目。

简单的前后对比不能得出真正的项目效果的结论,必须采用有无对比的方法才能判定项目的真实效果。

因此两种对比法要结合进行才可以完整地进行项目的后评估。

2.4评估方法的应用

由于不同的方法侧重面不同,而且评估的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相应的方法。

比如,对于评估所需要的指标数据不容易得到的项目,可以直接采用成功度法来进行评估;对于一些效益很明显、项目前后或有无之间差别较大的投资项目,宜采用对比法;对那些比较复杂,对企业意义重大的项目宜采用逻辑框架法对项目进行综合的评估。

3总体投资后评估指标体系

总体投资后评估包括五个分析主体即:

整体投资后评估、分地域投资后评估、分品牌投资后评估、分专业投资后评估、投资管理水平后评估。

每一分析主体将从投资的执行情况、投资的目标完成情况,投资的效益情况三个方面设立指标体系,如下图:

 

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指标主要展示分析总体投资额的完成率与进度情况;投资目标完成情况指标主要通过分析投资形成的各种效果,如网络的匹配、利用率、网络性能等状况来对投资进行评估;投资效益分析指标主要来展现分析投资所带来的效益情况。

此指标体系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年度、季度分析的升华,另一方面也结合了投资效益分析的内容。

通过指标体系的分析,既对前一期投资计划、控制以及执行力度进行总结,又对后一期投资管理工作进行决策指导。

下面将对每一分析主体的指标体系进行逐一介绍。

3.1整体投资后评估

整体投资后评估指省公司对企业整体的投资进行评估,以此来表现整体投资效果及影响。

整体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以纵向历史分析为主,下面对每一部分指标进行逐一介绍。

3.1.1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指标

整体投资执行情况评价指标主要来展现在过去一个投资周期内,投资的实际执行情况。

通过投资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情况的对比,来展现投资计划的准确性。

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投资完成情况主要来展现年末投资的完成率,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2、年初计划与实际投资执行进度的比较

通过执行进度的对比,可分析在哪个时间点上出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原因等。

3.1.2投资目标完成情况指标

投资目标完成情况指标通过展现分析计划投资效果与实际效果的比较、投资形成能力与需求的匹配情况等方面来对投资进行评估。

指标介绍如下:

1、业务需求预测

业务需求预测主要来展示业务需求的预测与实际的业务量的对比,从而分析投资的目标完成情况。

1)年初预测用户数与年末实际用户数对比

2)预测忙时话务量与实际年末忙时话务量对比

2、话务网建设

1)忙时话务量、现网容量

Ø当月忙时话务量:

当月峰值忙时话务量;

Ø现网容量:

话务网(交换、无线网)现网承载能力;

Ø预测忙时话务量:

预测峰值忙时话务量(可采用趋势外推等方法得出);

通过当月忙时话务量与现网容量在过去一年中的历史趋势比较,从而分析投资产生的能力与话务需求的匹配情况。

通过去年一年的历史值可预测下一年的忙时话务量而为下一年的投资额的确定提供支撑。

2)网络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主要指话务网网络利用率,主要包括无线利用率、交换实装率、HLR利用率、VLR利用率。

通过网络利用率的历史趋势分析,可掌握话务网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也反映了投资与需求的匹配情况。

其中各利用率指标的阀值如下图:

 

如果利用率低于达标区域的下限,说明资源利用率不高,这时应采取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不是一味的进行新的投资;如果利用率超过警示区的下限,说明新增的投资不能满足话务的需求,应考虑进一步的投资。

3、网络性能

网络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网络拥塞率、接通率、掉话率等。

通过对质量指标的分析,可分析投资产生能力对网络质量的保证情况。

1)网络拥塞率

国际标准1%;若实际拥塞率低于1%,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2)网络接通率

国际标准95%;若实际接通率高于95%,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3)网络掉话率

国际标准1%;若实际掉话率低于1%,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3.1.3投资效益分析

1、投资的盈利性

投资的盈利性指标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财务指标,通过历史比较和计划与实际的对比,来展现总体投资盈利性

1)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通过对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实际值与预期的计划值进行对比,从而展现投资的盈利性。

2)投资总额、运营收入、净利润

通过对投资总额、运营收入、净利润与往年投资的值相比较,从而可展现分析此次投资的盈利情况。

2、每载频收入、每载频投资

Ø每载频收入:

当月(当季度)总收入/现网载频数

Ø每载频投资:

当月(当季度)投资额/当月(当季度)新增载频数

通过每载频收入历史趋势的分析,可了解存量资源的效益情况及发展趋势;

每载频投资的历史趋势分析反映了新增资源的成本变化趋势;

3、投资收入比

投资收入比是与投资有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本年投资收入比的历史趋势比较及与去年同期比较,不仅可了解当前投资的效益情况,而且通过此指标可指导下一步的投资。

为了保证电信企业的效益,电信企业应通过调整投资或通过调整资费等措施,将投资收入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2分地域投资后评估

分地域投资后评估主要指省对地市进行的投资后评估,分地域投资后评估主要展现方式为地域间的横向比较。

通过分地域投资后评估,使省公司对其各地域的投资进展、效益情况充分了解,可及时发现出现问题的地域并分析其原因,分地域投资后评估也为下一年各地域的投资提供支撑。

3.2.1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指标

1、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对比

通过地域间实际投资额与计划投资额的横向比较,可分析不同地域的投资的完成情况及各地域投资计划的准确性。

3.2.2投资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1、忙时话务量与现网容量

忙时话务量:

峰值忙时话务量

现网容量:

话务网(交换网、无线网)现网承载能力

通过地域间的忙时话务量与现网容量之间的比较,再配合网络资源利用率指标,可分析各地域网络能力与话务需求的匹配情况。

2、网络资源利用率

主要指话务网资源利用率,如交换网实装率、无线网利用率等,通过地域间横向比较,可了解各地域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可结合收入情况指导不同地域的投资。

其中各利用率指标的阀值如下图:

通过各地市利用率间的横向比较,可将处于不同警戒区的地域归类,利用率值处于警示或警戒区内的地域,应当加大下一年的投资;处于达标区内的地域,结合其业务预测情况和收入情况进行下一年的投资;如果利用率低于达标区的阀值,应当采取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网络质量指标

包括拥塞率、掉话率、接通率等,通过地域间的横向比较,可分析不同地域网络的质量情况,也从一方面反映了投资满足话务需求的情况。

1)网络拥塞率:

国际标准1%;若实际拥塞率低于1%,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2)网络接通率:

国际标准95%;若实际接通率高于95%,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3)网络掉话率:

国际标准1%;若实际掉话率低于1%,说明现网提供的服务质量良好,新增能力发挥了作用。

3.2.3投资效益分析

1、总收入、载频数

通过不同地域的收入与载频份额的横向比较,可展现不同地域所占用的资源产生的效益情况。

对于占用载频数多但总收入不高的地域,应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指导下一步的投资。

2、每载频收入,每载频投资

Ø每载频收入:

年末总收入/年末总载频数

Ø每载频投资:

一年内总投资/一年内新增载频数

通过地域间每载频收入的横向比较及与全国或全省平均值的对比,可分析各地域所占资源的效益情况及各地域在全国或全省所处的位置,为下一步的投资作指导。

通过地域间每载频投资的横向比较及与平均值的对比,可分析各地域的投资成本情况及展现各地域的成本差异;

3、投资收入比

通过不同地域间的投资收入比间的横向比较,可分析不同地域的投资收益情况。

投资收入比可设立全省平均线,对高于平均线的地域应控制投资或采取措施增加收入来保证投资收入比向平均值靠拢。

投资收入比低于平均线的地域应分析其他利用率或其他效益指标来指导下一年的投资。

4、投资回收期

通过不同地域投资回收期的比较,可分析不同地域的投资收益情况,并指导下一年对不同地域的投资计划。

3.3分品牌投资后评估

分品牌投资后评估是省公司对各品牌进行的后评估。

在这里对分品牌的投资后评估主要是从规模和效益方面确立指标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3.3.1品牌目标完成情况

1、品牌预测用户数与实际用户到达数的对比

通过品牌预测用户数与实际用户到达数的对比,可分析投资计划制定的准确性;

2、品牌预测忙时计费时长与实际忙时计费时长的对比

通过品牌预测忙时计费时长与实际忙时计费时长的对比,可进一步分析哪种品牌的用户造成了网络压力,可进一步分析此品牌的效益情况从而指导下一步的投资。

3、各品牌用户比例分析

通过往年与今年各品牌用户比例的比较,可分析各品牌用户的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进行品牌的效益分析。

4、各品牌计划总收入与实际总收入

通过各品牌计划总收入与实际总收入的对比,可分析投资计划制定的合理与准确性,为以后的品牌效益分析与指导下一步投资提供指导作用。

3.3.2品牌效益分析

1、品牌投资回收期

品牌投资回收期是评价品牌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品牌投资回收期,来评价各品牌的投资投资效益,也为下一步的投资进行指导。

2、品牌忙时单位能力收入

品牌忙时单位能力收入=各品牌每月(或季度)总收入/当月(季度)各品牌忙时计费时长。

品牌的忙时计费时长可用来表现品牌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因此展示品牌忙时单位能力收入这个指标可分析各品牌占用资源所产生的效益情况。

3、品牌投资收入比

各品投资收入比=各品牌投资总额/各品牌累积收入。

由于各品牌投资额很难确定,可按照各品牌忙时计费时长的比例来将总投资分派到各品牌。

对于品牌投资收入比,一是作品牌间的横向比较,二是对各品牌进行历史趋势比较。

4、各品牌用户比例—忙时计费时长比例—各品牌收入比例

通过以上三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可反映各品牌的收益情况,如果网络压力是由于高收益品牌用户需求带来,则可以同过投资方式解决,否则可考虑其他解决手段。

5、ARPU、MOU、ARPM

通过各品牌ARPU、MOU、ARPM三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了解各品牌每用户的收益情况及平均资费情况,也为对各品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提供的基础。

3.4分专业投资后评估

专业投资后评估可以是省公司对五大专业进行的投资后评估,既可对各专业作历史趋势分析,也可以对各专业的指标进行地域间的横向比较分析。

其中指标主要从投资执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效益分析三个方面建立体系。

3.4.1各专业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指标

1、各专业投资额完成情况

通过展示各专业投资额的完成情况,可分析那个专业的投资出现问题并进一步进行分析。

2、各专业投资进度情况

通过各专业投资进度分析,可进一步分析投资执行进度是否影响了能力与需求的匹配问题、哪些专业的执行进度影响了其他专业的投资进度及各专业资源间的匹配问题及资源利用率的合理性等。

3.4.2各专业资源目标完成情况

各专业目标完成情况主要从五大专业网的利用率、资源匹配等方面来设定指标。

1、话务网

1)话务网资源利用情况

主要包括无线利用率、交换实装率、HLR利用率、VLR利用率;来展现话务网资源的利用情况。

2、传输网

1)传输网资源利用情况

Ø传输网的资源利用情况(分自建与租建):

光纤利用率,波道使用率,电路利用率;

Ø传输网通达情况:

自建传输系统对地市、县、接入点的通达率;

3、新技术新业务

1)新技术新业务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利用情况:

SGSN设备利用率、GSM短消息设备利用率

4、支撑网

1)网管系统资源利用情况

主要指标包括网管系统单位处理能力(TPMC)承载用户数、网管系统单位联机存储能力(GB)承载用户数、网管系统磁盘阵列利用率;

2)业务支撑网资源利用情况

主要指标包括业务支撑网单位处理能力(TPMC)承载用户数、业务支撑网单位联机存储能力(GB)承载用户数、业务支撑网磁盘阵列利用率;

5、房屋土建

主要包括自建和组建房屋土建的资源利用率状况;

3.4.3各专业的效益分析

1、话务网

1)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的比较

通过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的比较,可分析此次投资话务网的投资效益情况,并进一步发现投资、收入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预计收入完成率

通过预计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对比,可分析收入的完成率。

2、传输网

1)传输网投资额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的比较

通过传输网投资额与往年传输网投资额的比较,可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传输网租建费用比较

通过传输网自建与组建费用的对比,并结合自建与租建传输网的利用率情况分析传输网的效益情况。

3、新技术新业务

1)新技术新业务投资额、总收入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的比较

通过新技术新业务投资额、总收入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总收入的比较,可分析此次投资新技术新业务的投资效益情况,并进一步发现投资、收入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新技术新业务预计收入完成率

通过预计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对比,可分析收入的完成率。

4、支撑网

1)支撑网投资额与往年话务网投资额的比较

通过支撑网投资额与往年支撑网投资额的比较,可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预计运营成本与实际运营成本对比

因为支撑网的收入很难衡量,所以用运营成本来衡量支撑网的效益情况。

5、房屋土建

1)房屋土建投资额与往年投资额的比较

通过房屋土建投资额与往年投资额的比较,可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租建费用比较

通过自建与组建费用的对比,并结合自建与租建的利用率情况分析房屋土建的效益情况。

3.5投资管理水平后评估

投资管理水平后评估是对投资整体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投资计划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对投资重点及方向的把握能力,投资实施的执行力度,投资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等。

根据上面要求,列出下面几个项来进行投资管理水平后评估。

Ø投资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主要从业务需求预测与实际状况的偏离度,能力满足需求的情况,网络质量的保证等指标进行分析;

Ø投资项目实施中的进展状况,包括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度,项目进展与计划的偏离度,成本的控制等;

是否将投资项目的进展与预警体系紧密结合,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投资计划作出及时、准确的调整;

4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

除了进行投资的后评估外,省公司每年要对一定数量的重点项目进行后评估,以指导后续项目的建设。

项目后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Ø项目的目标评估:

业务目标偏离度,网络偏离度,项目进度偏离度,收益目标偏离度;

Ø项目过程评估:

项目计划及立项决策阶段回顾,项目准备阶段,项目的执行实施(进度、投资和质量的跟踪及控制),项目竣工运营阶段(技术水平、设计能力、经营和财务状况等)。

Ø项目的效益评估: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没有直接收入的项目采用可替代的收入进行评估。

Ø项目的影响评估:

项目对企业内部业务的影响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

Ø项目的持续性评估:

持续性是指项目对企业整体效益、业务发展、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的持久性。

Ø项目管理评估:

包括不可控因素对项目评估结果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能力;对可控因素的预测、规避和控制能力。

具体的评估过程如下:

✓根据项目的专业不同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

✓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即项目的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得到多少分,得分的范围一般在0-1之间;

✓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对指标赋权值;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指标的要求计算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加权平均法计算项目的总得分。

项目后评估需要根据项目的专业分类来进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类别

项目内容

业务网项目

交换、无线、配套、网络优化等

新技术新业务网项目

短信、彩信、WAP、GPRS等

支撑网项目

BOSS、网管、MIS等

传输网项目

设备系统、线路、管道等

房屋土建项目

各类生产性土建和非生产性土建

其他

零星固定资产购置

各类项目都要进行五个方面的评估,即目标评估、过程评估、效益评估、影响评估和持续性评估。

具体的指标和分值可参照下面的介绍,指标和分值的确定是根据部分省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测算得出的,仅供参考,在实际评估时,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调整某些指标和分值。

随着投资后评估工作的开展,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4.1业务网项目后评估

评估层

分析层

操作层

内容

内容

指标内容

目标评估

业务发展目标偏离度

用户到达数偏离度

用户是否达到预计市场占有率

网络发展目标偏离度

网络覆盖完成率

网络通信质量改善度

网络规模富余度完成率

风险预测偏离度

政府、行业对于3G发展政策预测偏差

用户(2G)发展规模预测偏差

项目技术风险估计偏差

项目运作风险估计偏差

收益偏离度

项目预计收入完成率

项目预期投资收益率偏差

项目预期内部收益率偏差

项目预期投资回收期偏差

项目进度偏离度

项目投资完成变化率

项目建设进度变化率

过程评估

项目的决策过程及依据

战略一致性

项目建设迫切性

项目准备阶段

勘察设计评估

采购招投标

开工准备

项目执行实施

工程实施及管理评估

项目竣工评估

生产运作成功度

管理工作成功度

效益评估

项目赢利性

净现值率(NPVR)

内部收益率(IRR)

投资收益率

动态投资回收期

影响评估

对内部业务环境的影响

对企业业务种类的影响

对企业其他业务业务量的影响

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

服务差异性

市场影响力

持续性评估

项目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

业务收入发展趋势

项目对企业的持续影响力

收入贡献

4.1.1目标评估

4.1.1.1业务发展目标偏离度

1、用户到达数偏离度

评分依据:

Ø实际发展用户超过预测数的120%A1

Ø实际发展用户超过预测数的110%B0.7

Ø实际发展用户在预测数的90%-110%之间C0.4

Ø实际发展用户不到预测数的90%D0.2

Ø实际发展用户不到预测数的80%E0

2、用户是否达到预计市场占有率

评分依据:

Ø实际市场占有率超过预测数的120%A1

Ø实际市场占有率超过预测数的110%B0.7

Ø实际市场占有率在预测数的90%-110%之间C0.4

Ø实际市场占有率不到预测数的90%D0.2

Ø实际市场占有率不到预测数的80%E0

4.1.1.2网络发展目标偏离度

1、网络覆盖完成率

评分依据:

Ø实际网络覆盖率超过预测数的120%A1

Ø实际网络覆盖率超过预测数的110%B0.7

Ø实际网络覆盖率在预测数的90%-110%之间C0.4

Ø实际网络覆盖率不到预测数的90%D0.2

Ø实际网络覆盖率不到预测数的80%E0

2、网络通信质量改善度

评分依据:

Ø承载业务的质量损失率明显降低A1

Ø承载业务的质量损失率有所降低B0.7

Ø承载业务的质量损失率无明显降低C0.3

Ø承载业务的质量损失率无降低甚至恶化D0

3、网络规模富余度完成率

评分依据:

Ø完成超过网络预期富余度的120%A1

Ø完成超过网络预期富余度的110%B0.7

Ø完成网络预期富余度的90%-110%之间C0.4

Ø完成不到网络预期富余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